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名门 >

第120章

名门-第120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度亦针锋相对道:“虽然没有这样交代。但他给了我临机处断之权,我当然可以做主。” 
就在两人争执之时。忽然外面响起急促而沉重地脚步声,一名家丁飞奔跑进来,他拿着一卷文书喊道:“三老爷,大事不好!会郡已经被党项人攻破,王将军生死不知,一支五千人地党项骑兵正向开阳郡杀来,已不到二百里。” 
“什么!”韦度霍地站起来,又颓然坐下。 
不仅是他,这个消息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将大堂里所有地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就连刚才与韦度斗口的韦评也吓得脸色煞白,他立刻想到了前年回纥人也是这样攻陷开阳郡,他地两个女儿就是在那次兵乱中遇难。 
“来人!”韦评第一个反应过来,他连声吼叫,“立即用鸽信向朝廷求救,党项人趁虚作乱,请崔相国立即派兵来援助!” 
几个家丁飞快跑出去放鸽子。韦度没有反对,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在这紧急关头,他抛弃了两人间的不和,他立刻站起来安慰众人道:“大家不要慌,我们开阳郡还有两万陇右军精锐,五千人奈何不了我们。”“这不一定,若这五千人只是先锋,而大队人马在后面的话,连会郡都守不住。”韦评又似在给众人说。又似在自言自语。 
“那依四弟的想法呢?”韦度征求他的意见。 
韦评低头想了想,断然道:“现在兵力就是一切,应立即将金城郡的五千军调来。” 
就在这时,大堂的一角忽然传来一个声音,“金城郡地五千军绝对不能调!” 
众人一齐回头望去,只见在最角落里站着一个年轻人,许多人都不认识他,他便是韦家中地位十分低下的韦德庆,这次韦谔南征没有带走他,而是把他留下来率兵护卫韦府。要不是这层关系,他根本没有资格站在大堂之上。 
但韦评却认识他,在上次回纥之乱中,他曾救过自己一命,韦评便温和地说道:“德庆。你不要擅自插嘴。去忙吧!” 
“等一等!”韦度也认识韦德庆,大哥告诉过他。此子颇有才能,他叫住韦德庆,问他道:“你为什么说金城郡地五千军不能调?” 
韦德庆至始至终都在旁听,从党项人攻打会郡王光茂求救,他就觉得不对,既然党项人被张焕杀败,他们哪里还有士气和攻城器去进攻会郡,居然还把它攻克了,那王光茂岂不成了白痴一个,韦德庆忽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会不会张焕所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个巨大阴谋,但他也知道,这个结论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反而会把他赶出大堂。 
他忍住心中的疑惑,便对众人道:“大家不觉得奇怪吗?早晨八百里加急快报才到,这还不到两个时辰,会郡被攻克的消息便传来,这似乎太快了一点了吧!” 
韦度点了点头,适才大家都被消息吓坏了,没有能够深想,确实是有点奇怪,沉吟一下,韦度便问道:“那你说是怎么回事?” 
“晚辈怀疑会郡其实早就被拿下,直到五千骑兵出兵几天后才送来消息。” 
这时,韦评也问道:“那他们这样做地目地是什么?” 
“两个消息连着而来,会打乱我们的思路,而五千骑兵进攻开阳,就是要让我们感受到威胁,从而把金城郡地兵力调来。”说到这,韦德庆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对方的主力是要先取金城郡!” 
第二天黄昏,金城郡,张焕骑马立在金城郡以西三里外的一座山丘上,神色冷峻地远眺这座陇右大城,在他身后,近四万西凉军整军以待,无数旌旗迎着寒风招展,他们士气高昂、杀气冲天,只等主帅的一声命令,便杀过黄河。 
按照张焕的部署,先取会郡,然后分兵两路,一路以五千骑兵扮作党项为虚兵,绕过州郡直取开阳,但这只是虚晃一枪,大军真正的目标是取金城郡。最后会攻开阳郡。 
夕阳下,金城郡城头沐浴着红光。显得十分安静,仿佛没有士兵镇守地样子,“难道是我的计策使韦家已经将金城郡地兵力调走吗?”张焕注视着城池思忖道。 
“成烈!”他低低命令一声。 
“末将在!”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应声而出,这是一个羌人将领,身高足有一丈,相貌凶恶,力大无穷,他是员步将,单手拿一柄一百五十斤重的独角铜人,号称西凉军第一猛将。 
他是天宝县黄县令在死囚牢中发现。头脑不太好使,但对张焕却十分忠诚。 
“你领二千刀盾军前去叫城,若对方不肯开,便撞开它。” 
“得令!”成烈一挥手,率领一营士兵向金城郡大城奔去,张焕想了又想,又对另一名将领道:“你领三千骑兵在后面接应。若有意外,务必要将他们接应回来。” 
成烈虽然长得十分粗大,但动作却异常敏捷,他从五岁起便开始练武,教他武艺的师傅是个汉人,培养他十八年,传授给他一身超群的武艺。 
三里路程,对他来说片刻便赶到了,此刻,在金城郡的城垛上埋伏着数千士兵。他们由连夜赶到的韦德庆率领,韦德庆站在城楼上,冷冷地盯着正向这边冲来的二千河西军,他地判断没有错,来的是张焕地大军,而不是什么党项人,这一切都是阴谋,是要让大帅放心领兵南下的阴谋,张焕成功了,不对!他是个背信弃义的奸贼。合约上地墨迹还未干,他便撕毁了它。 
韦德庆已经意识到韦家地大难要来临了,朝廷正在全力攻打剑南,怎么可能为党项人的扰乱来分兵支持。 
十几个大嗓门士兵已经在城下叫门,说河西节度使张焕将军闻党项进攻开阳。特来救援。韦德庆不由冷笑一声,这个理由确实编得好。若不是自己赶来,说不定真被他们骗开了。 
这时,一名士兵拿着穿在箭上地一封信飞快跑来,递给了韦德庆身旁地金城郡刺史杜亚,杜亚原是朝廷给事中,是韦家原家主左相国韦见素的门生,在金城郡已任刺史三年,颇有政绩。 
他看了看信,信是辛云京、白元光、马和荔非元礼四人联名写来,写得很诚恳,他们并没有说张焕使计,而是说张焕是豫太子之后,有能力重振皇权萎靡的局面,希望杜亚目光放远一点,不要在意一地一域的所属者更替。 
杜亚叹了口气,他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把信收了起来,一旁瞅着他的韦德庆见他有些心动了,便握紧了刀柄冷冷道:“杜使君可是想开城投降?” 
这时,杜亚的几个家将见韦德庆眼露杀机,立刻抽刀而出,拦在主人的面前,杜亚摆了摆手,示意手下不要激动,他瞥了一眼韦德庆微微笑道:“我只是一介文官,只考虑为民谋福,这城中的五千军是韦家的私军,我是指挥不动,是降是守,韦将军自处吧!”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韦德庆一直盯着他的背影消失,猛然下令道:“放箭!” 
城上顿时万箭齐发,箭如雨密,城下地二千西凉军措不及防,一下子被射倒几百人,成烈肩头也中了一箭,他勃然大怒,抢过一面巨盾挡箭,飞身跳下护城河,飞快泅水过去,一跃跳上了对岸,开始举铜人猛砸吊桥。 
“轰隆!轰隆!”吊桥发出巨大的响声,痛苦地向两边摇摆,碎木乱飞,木屑四溅,片刻便砸断了三根圆木,哈喇一声,吊桥斜倒向一边,城上守军几时见过这般凶蛮的人,都惊得瞠目结舌,头顶上所有箭都向他射来,片刻便将他举着的巨盾射得如刺猬一般。 
成烈却躲进城洞之中,趁羽箭停时,猛地冲出来砸两下,又躲回去,就在这时,远处几匹马飞奔而来,手举金牌向成烈大声令道:“都督有令,命你立即撤退!”成烈无奈,只得盯着摇摇欲坠的吊桥怒吼一声,一躬身跳下护城河,在众士兵的保护下撤离了战场,二千刀盾兵丢下数百具尸体退回了大营。 
山丘上,张焕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他笑了笑,转身下令道:“不管金城郡,大军继续向开阳郡挺进!” 
一声令下,四万大军缓缓启动,在渐渐降临的夜幕中慢慢地走远了 
韦德庆扶在城垛上,注视着大军远去,他的目光闪动,似乎在思考什么,一会儿仰头望着透明的月色,一会儿又低头望着成烈几乎要砸毁的吊桥发愣,良久,他猛然下定了决心,咬牙令道:“命令全军集合,随我偷袭张焕大营!” 
夜越来越深,夜风寒冷刺骨,四万西凉军已经行军到了二十里外,张焕忽然手一摆,笑着对一路愤愤不平地成烈道:“你再率五千人向南悄悄地绕回金城郡,去接受杜亚的投降,给我好生安抚,不准惊扰百姓。” 
成烈大喜,他应了一声,点兵向南而去,张焕又微微一笑令道:“命全军就地驻营,准备迎接我们的贵客!” 
天快亮时,张焕率大军列队进入了金城郡。 
第二百零一章 陇右收官 
夜,关闭城门、坊门的鼓声在长安城上空激荡,这已经是第三通鼓,各大坊门前都已经空空荡荡,沉重的铁门吱吱嘎嘎!地拉拢,宣阳坊大门关到一半时,一百余军马护卫着一辆马车疾冲进了大门。 
马车内尚书右丞韦诤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车夫快行,他在半个时辰前接到了一封鸽信,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一句话:河西党项人东迁,会郡已失,开阳势危。 
陇右局势陡然恶化了,韦诤做梦也没想到河西党项人之乱竟然烧到了陇右,而且开阳郡危在旦夕,信中的内容太少,他无法考虑这件事的合理性,他的脑海里只有四个字,开阳势危。 
他太清楚一旦开阳再失,对韦家意味着什么,一次回纥入侵使韦家至少丧失了一半的实力,几十年积蓄的财富被抢走,数百名韦家的少年精英不幸遇难,而这次若再遭重创,韦家必将一蹶不振。 
马车一路狂奔,片刻便抵达崔圆的府邸,韦诤不等马车停稳便跳了下去,却被惯性带了一个趔趄,险些摔倒,韦诤顾不得整理衣冠,惶惶地冲上台阶,对门房道:“请速禀报相国,说韦诤求见,陇右有大事发生。” 
相府担任门房的老头不是一般的下人,他已为崔圆做了二十年的看门人,哪些人可以直接拒绝,哪些人必须禀报,他早已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仅从韦诤这种高位之人急下马车差点摔倒,他便知道问题十分严重,门房立即跑去禀报了大管家。 
崔圆已经换衣准备歇息,侍妾正帮他捶捏肩头,忽然管家来报。韦诤求见,陇右发生变故。 
出乎意料的是崔圆并没有多少惊愕,他立刻便想到是张焕发难了,他拍了拍侍妾的手,让她继续。其态度之从容淡定,就仿佛此事在他的意料之中一样。 
事实上崔圆对陇右和谈的结果始终悬着一丝担忧,这丝担忧来自于韦谔做出的让步太少了,在这次和谈中,所有物资支持实际都是韦家所出,比如每年支持灵武郡的三十万石粮食,也仅仅是挂了一个朝廷地名义,而朝廷所能给予的,只有职务上的升迁,比如张焕的河西节度使。换而言之,韦谔其实什么让步都没有,他在欺河西发生内乱,以及崔、韦结盟,反倒是张焕贴了二千匹战马给他。 
这说明什么,他张焕高义?还是他害怕崔、韦结盟,讨好陇右?为此。崔圆一直便觉得不妥,但蜀中局势危急,而且韦谔也发兵了,他再无暇西顾,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蜀中战役上去,至于张焕他已经交给了裴俊,是他裴俊给韦谔做地担保,与自己何干? 
“带他到我外书房,且容我更衣。”崔圆换了一身衣服,便缓缓向外书房走去。 
从故至今。高官去见客人的速度都不会很快,他们是要利用走这一段路途的时间思考出一个对策,同时也摆摆官架子,崔圆悠悠地走到了书房,这小半柱香的时间里,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陇右变故,他都要封锁消息,决不能让蜀中的韦谔知道情况,无论如何要先稳住韦家。 
还没进门。他一眼便看见韦诤仿佛热锅上的蚂蚁,背着手在房内来回疾走,崔圆的脸上立刻堆起了职业性的笑意,老远,他便笑呵呵道:“将老夫从被子里拖起来。韦右丞做得可不厚道啊!” 
听到崔圆的声音。韦诤一步上前深施一礼道:“失礼之处日后专程道歉,且请相国救一救韦家。” 
“别急!别急!就是再紧急。也只能明日才能出兵,韦右丞先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 
崔圆的淡定自若使韦诤焦急地心略略平静下来,他急忙取出鸽信,递给崔圆道:“这是半个时辰前我接到的开阳求救信,相国请看!” 
信是用红色纸卷,表示十万火急,崔圆坐了下来,他慢慢展开纸卷,眯着眼睛略略浏览了一遍,党项人乱陇右?或许是张焕已先入为主的缘故,崔圆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怎么可能是党项人! 
和韦德庆略有不同,韦德庆是从两封信相隔时间太短这个细节上想通了这个问题,而崔圆则是非常了解张焕,除非河西真的发生内乱,否则以一纸协议和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河西节度使是无法挡住他谋取陇右的野心。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慢慢地踱步,其实他也和韦谔一样,利用军户入河西地机会安插了探子,不过他的目的并不是想探知河西的情报,他知道一些层面上的消息对他没有什么意义,他的用意是关注自己女儿的情况,但送来女儿消息的同时,他也多少知道了一些河西的事情,比如张焕修建会西堡,收拾河西官场等等,后来党项人入河西一事他也知道。 
但是他不大相信张焕会处置不好党项人,会给他们机会发生内乱吗?不过韦谔对此事却自信得很,他也就不再多嘴,免得动摇了韦谔的出兵蜀中地决心。 
其实说倒底就是一句话,张焕和朱二者不可得兼,张焕是狼,会冲击他的世家朝政,而朱却是虎,是要将他崔圆连皮带骨地吃掉,二者取其重,他既然已将所有的血本都投到剿灭朱,还有什么办法制衡张焕? 
“相国,党项人会像蝗虫一样吞噬掉开阳郡的一切,连会郡那样的坚城都挡不住他们的铁骑,属下实在担心开阳郡的兵力无法阻挡他们,务必请相国援助。” 
崔圆刚才还有一丝对党项人的疑惑,听了这句话,他忽然豁然开朗,陇右那么多城池都不设防,这些党项人偏偏去进攻重兵守护的开阳郡做什么? 
崔圆的心中已如明镜一般,但他却丝毫不露声色,坚决地对韦诤道:“请韦右丞放心。既然韦尚书为了朝廷安危亲自领兵入蜀,作为内阁首辅,我当然不会对陇右袖手旁观。” 
他立刻站起身大声道:“来人!”门外地几个侍卫立刻跑了进来听命。 
“给我备车,我要即刻去找裴相国商议大事。” 
几个侍卫迟疑一下,便道:“可是相国。坊门已闭。” 
“闭了就让他们再开!”崔圆一瞪眼道:“难道我堂堂的大唐右相还开不了一扇小小的坊门吗?” 
几个侍卫吓得连忙去备车,旁边地韦诤见相国如此卖力,他心中忽然一阵感动,上前深施一礼,有些哽咽道:“多谢相国了!” 
“都是为了国事,不必客气。”崔圆拍拍他的肩膀,微微笑道:“天色已晚,你今夜就住在我这里吧!” 
说罢,给管家使了眼色,命他将韦诤带到客房歇息。 
片刻。崔圆地马车备好,崔圆上了马车,刚走了几步,崔圆忽然将一名心腹招上前来,低声嘱咐道:“多派些人手,给我紧紧盯住韦诤,决不准任何人到汉中去报信!” 
心腹得令正要走。崔圆忽然想起一事,又叫住了他,补充道:“再让人火速去给崔庆功送信,让他派人巡查从陇右来地官道,若有从开阳郡过来的送信之人,立刻截杀!” 
说完,他将车帘一拉,吩咐马车夫道:“不要出坊门,在宣阳坊内给我绕两圈便回去。” 
马车开启,崔圆地身子随着马车加速而轻轻晃动。思索着这次陇右之变的对策,韦家向朝廷求救,显然是希望他崔圆派兵,可是他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