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52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152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狭窄的南端有座死火山——摺钵山,高556英尺。
  东北部是熔岩高地,海拔约350英尺。
  全岛地热很高,蒸汽弥漫,到处是沸腾的硫黄坑。
  北部海滩上遍布岩石,无法通行。
  南端摺钵山的宽阔地带适合两栖登陆。
  山东面的海滩全是火山灰,轻松柔软,看去像是黑沙,但身体较重的人一脚踩下去就会陷到膝部。
  1940年日本人在岛上修建了第一个机场(在西南部),翌年春天开始修建炮台。
  1944年初,在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中的一些据点之后,硫黄岛才受到重视。
  日本海军和陆军各派5000多名官兵驻守岛上,同时又在中部高地修建第2个机场。
  同年6月,东条派栗林忠道陆军中将担任第109师团长和全岛总指挥。
  东条对53岁的栗林说:“军部和国家就靠你去守卫这个重要岛屿了。”
  栗林担任总指挥之后,硫黄岛的兵力增加到23万人(其中海军为7000人)。
  计有火炮120门,高射机枪300挺,步枪和其他轻武器2万枝,迫击炮130门,臼炮20门,火箭炮70门,反坦克炮60门,坦克23辆。
  岛上的防御工事从中部的元山(实为一个高岗)为中心,计划修筑28公里的坑道阵地。
  但到盟军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
  许多天然和人工洞穴像是许多小室组成的迷宫,彼此有坑道相连;洞口的角度可抵御火焰喷射器。
  厚壁碉堡林立,许多碉堡外面还堆有5英尺厚的沙袋。
  海军的巨型海岸炮隐藏在地下,可以纵射海滩。
  有的大山洞可容2000人,纵深75英尺,有十几个出入口。
  栗林不顾部下反对,主张纵深防御,不在海滩设防。
  他坚持说服部下,海滩的碉堡修得再好,也经不住敌军舰炮的轰击,只能是白费材料和心思。
  他召集所有的军官,正式宣布他的战斗计划:没有命令;不得射击登陆艇,也不得阻止敌人在海滩登陆。
  待敌人向纵深推进到500码时,机场附近的自动武器以及摺钵山和元山地区的大炮便一齐开火。
  栗林激动地强调:“敌人一旦入侵本岛,每个士兵都必须抵抗到底,阵地就是自己的坟墓。
  每个士兵都要尽最大努力,杀敌十人。”
  由于在莱特作战的耽搁,美军几次推迟进攻硫黄岛的日期,最后定于2月19日。
  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被任命为总指挥;两栖作战军司令里奇蒙·特纳海军中将任联合远征军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霍兰·史密斯中将担任登陆部队指挥。
  史密斯又选择了第5两栖作战军军长哈里·施米特少将率领3个师实施登陆作战。
  从1944年12月8日起,美国航空兵就开始出动B—24和B—25远程轰炸机对硫黄岛进行空袭,持续72天。
 


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2)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2) 
  

  时间之长和轰炸之激烈,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之最。
  美国海军也从1944年11月开始对硫黄岛进行轰击,断断续续地一直延续到1945年2月16日,即到登陆前夕。
  17、18和19日三天,美国军舰对硫黄岛进行了空前猛烈的轰击,企图彻底摧毁日军的海岸炮群。
  美军开始炮击之后,日军马上还火,但重型海岸炮却保持沉默,以免暴露目标。
  17日上午10时,当12艘步兵登陆炮艇掩护蛙人去清理海岸障碍物和察看拍岸浪花情况而进抵东海岸时,日军以为等待已久的登陆开始了,重型海岸炮一齐开火,打坏了9艘炮艇,打伤了3艘,使美军伤亡170人。
  蛙人却平安返回,将海岸情况做了详细汇报。
  于是,美国战列舰对准新的目标猛烈轰击。
  舰载飞机在确定敌军炮位和投掷凝固汽油弹烧毁障碍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2月19日早晨,即进攻之日,第5舰队的450艘舰艇汇集在总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的小岛周围,军舰密度之大,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前所未有的。
  在这些巨舰的周围和中间,又有482艘坦克登陆艇运载着8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员上岸去作战。
  担任炮击的军舰驶近海岸1000码处才开始射击。
  这时空军也开始轰炸和扫射,海军则实施徐进弹幕射击,这在太平洋上还是第一次。
  8时许,第一波68艘坦克登陆艇开向海滩。
  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波驶过4000码的水面冲上海岸,迅猛异常。
  上午9时,第一波陆战队员开始攻击,第5师在左,第4师在右。
  最初几分钟的报告表明,日军抵抗微弱,火力稀稀拉拉。
  美国兵开始怀疑:日军的防御被夸大了吗?
  进攻前的炮击真的奏效了吗?
  然而,好景不长,20分钟以后,日军所有的武器——事先精心隐蔽好了的火炮、迫击炮一齐开火,构成了猛烈而密集的弹幕。
  已攻入岛上200—300码的陆战队员们突然发现,他们被弹幕压制住了。
  这时轻武器也开始射击,它们来自地下掩体,来自表面看来毫无危害的沙岗,来自四面八方。
  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代价最高的一次战役开始了。
  这是日本守军指挥官栗林忠道的杰作。
  他力排众议,坚持纵深防御,让美国人上岸,等敌人靠近几百码时才开火,消灭敌人。
  战后有些军事史家认为,这是栗林的一大致命错误。
  他让美军登陆,并让他们把自己需要的一切都运上了岸,最终导致了日军失败。
  上午10时30分,8个攻击营的官兵都上了岸。
  较大的登陆舰又把坦克、推土机和大炮运到岸上。
  到19日傍晚,有3万名陆战队员上了岸。
  他们的伤亡非常大,达到2400多人。
  但战果也很大,第二天进到摺钵山脚下。
  陆战队员们把摺钵山紧紧包围起来,为争夺这座死火山又打了3天硬仗。
  日军指挥官厚地兼彦大佐电告栗林说,他的部下伤亡惨重:“目前,敌人正用火焰喷射器焚烧我军。
  如我们坚守阵地,必定被敌人消灭。
  我们想冲出去做最后攻击。”
  栗林简单地答复厚地说:“我认为一号机场很快将被敌占领,但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会使摺钵山在3天内陷落?”
  23日上午,美国40名巡逻队员在施里埃上尉的带领下,沿着陡峭的山坡缓缓攀登。
  守军弹药告罄,就把石头推下山坡撞击美军。
  陆战队员们嘴里叼着刀子,爬进小山洞,同敌人进行肉搏。
  施里埃奉营长约翰逊中校之命,要把一面美国国旗插上山顶。
  10时20分,施里埃上尉和另外5名士兵把这面国旗绑在一根管子上,然后把它竖立在摺钵山顶。
  这时,正巧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和“咆哮的疯子”霍兰·史密斯一起上岸来视察。
  这位部长说:“史密斯,摺钵山升起那面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名垂青史五百年。”
  但从海滩向上望去,这面小小的国旗几乎看不见。
  中午,陆战队员们又从登陆艇上拿来一面大得多的国旗,把它插在摺钵山顶上。
  曾为美联社拍摄帛琉和关岛登陆情况照片的胖胖的摄影师——乔·罗森塔尔把美军在摺钵山第二次升旗的情景拍了下来,并把胶卷送到关岛去洗印。
  它成为战时最著名的照片。
  登陆指挥官通过扩音器把这个捷报迅速传开:“我们拿下摺钵山了!”“海军陆战队第5师已把国旗插上摺钵山。
  干得漂亮,弟兄们!”筋疲力尽的士兵们吃力地走出掩体,面对着飘扬在火山顶的星条旗,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顿时觉得勇气倍增。
  这天下午,军长哈里·施米特来到岛上。
  他和第4、5师师长商定,由这两个师从左右两边向北推进,预备队第3师马上登陆,从中路进攻,拿下第2号机场。
  陆战队员们越向北进,战斗就越趋激烈。
  两军短兵相接,进行白刃战。
  刺刀、火焰喷射器、手榴弹大显身手,而坦克和大炮在有些地段却无用武之地。
 


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3)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3) 
  

  到2月底,美军有的部队因伤亡和过度疲劳,竟减员50%。
  2月26日,第3师经过苦战,攻下第2号机场。
  3月9日,该师的巡逻队终于进行了最后的突破,到达硫黄岛的东北海岸。
  但日军仍躲在洞穴里,负隅顽抗,有时还进行自杀性的反扑。
  陆战队第4师在一次歼灭战之后,竟发现650具日军尸体。
  虽然在3月上旬之后,美军已开始打扫战场,肃清残敌,但任务并不轻松。
  岛上的许多防御坚固的据点,最后还是由步兵在坦克的近距离支援下,使用各种武器,一个一个地摧毁的。
  美军本来计划5天拿下硫黄岛。
  但这是一块没有料到的硬骨头,整整打了一个多月。
  3月26日,美军才正式宣布占领硫黄岛。
  而就在3月25日夜间,300名绝望的日本兵还对美军宿营地进行了一次“敢死”攻击,但这只不过是一次垂死挣扎而已。
  硫黄岛战役是美军攻占太平洋诸岛中流血最多的一场恶仗。
  陆战队员和水兵总共阵亡6821人,负伤19万各家的数字都不一致。
  美国约翰·托兰引用的数字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死亡4554人,海军死亡363人。
  见《日本帝国的衰亡》,中译本,下册,第877页。
  人。
  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受重伤,退出战斗,300多人伤亡。
  护航航空母舰“俾斯麦海”号被击沉,损失舰员350人。
  日本守军23万人,除1083人被俘外,全部被击毙。
  守军总指挥栗林忠道等自杀身亡。
  美军付出的代价很高,但硫黄岛的价值也的确很大:3月4日,第一架B—29“空中飞行堡垒”已在岛上紧急着陆。
  4月7日,108架P—51野马式战斗机飞离该岛,护送B—29于白天去轰炸东京。
  在美军占领后的3个月内,先后有850架B—29在硫黄岛紧急降落。
  如果没有这个岛屿,这些飞机大多会损失掉。
  在硫黄岛战役尚未结束时,美国第58特混舰队便开始空袭冲绳和进行空中摄影,为进攻该地做好准备。
  冲绳岛位于日本西南560公里。
  它形似一只大香蕉,全长94公里,是琉球群岛中的最大岛屿。
  琉球王国在中世纪时曾为日本和中国的藩属,1879年正式成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
  1945年3月以后,日本海军对冲绳作战(称为“天号作战”)的兴趣迅速提高。
  3月20日,海军以大海令第513号下达了“当前的作战计划大纲”,其内容是:“以冲绳作战为当前作战的重点,应彻底地集中航空兵力,消灭前来进攻之美军主力。”
  日本大本营还决定,把陆、海军的航空部队统统划归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统一指挥。
  这些部队包括以日本本土为基地的第5航空舰队和第6航空军,以台湾为基地的第1航空舰队和第8飞行师团。
  它们总共拥有飞机七八千架。
  冲绳岛上守军是牛岛满中将指挥的第32军,辖有第62、24师团和第44独立混成旅团以及几千名海军陆战队,总兵力约10万人。
  牛岛清醒地看到,他无法守住海滩。
  而冲绳中部和北部(约占全岛2/3)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坦克纵横驰骋,也难以防守。
  他把立足点放在南部陡峭的山岗和狭窄的山谷之中。
  深挖的掩体和无数的地堡、碉堡、洞穴以壕沟和坑道贯通其间,构成了地下防御体系。
  大炮、迫击炮以及坦克都隐蔽在山洞里。
  牛岛的司令部设在首里这座古老城堡的地下室里。
  牛岛满的打法是,让敌军“全部人马登陆”,把他们逼进内陆,一直把他们“诱入得不到海军大炮和空中轰炸的后援的地方。
  我们必须耐心、谨慎地掌握我们的炮火,然后,猛然行动起来,我们就能消灭敌人”。
  美国攻占冲绳作战行动的代号是“冰山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两栖作战部队司令特纳中将指挥的登陆部队,分别从太平洋上的很多岛屿以及旧金山、西雅图出发,于4月1日(登陆日)凌晨到达冲绳附近的预定水域。
  这支部队共有182万名官兵,由1300艘舰船运送和护航,分别驶向冲绳附近。
  这支部队分别属于两栖作战第3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1和第6师)和步兵第24军(下辖步兵第7师和96师)。
  这两军隶属于新近成立的美国陆军第10集团军,由西蒙·巴克纳中将任司令,负责指挥陆上的战斗。
  此外,还有3个师作为准备队,即第27、81和77师(该师在占领庆良间列岛和伊江岛后也担任预备队)。
  就像进攻太平洋上其他岛屿一样,美国的海空军还是打先锋。
  3月中旬,第58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离开尤里斯基地,去支援和掩护盟军新的攻势。
  为了给进攻冲绳扫清道路,3月18、19日,第58特混舰队对日本九州的飞机场和内海的舰船进行连续的大规模的空袭。
  虽然美国重型航空母舰“富兰克林”号受重伤,800多名舰员丧生,而且两天损失飞机116架,但却重创日本军舰好几艘,击落和炸毁日本飞机211架,并使九州地区的各种设施和交通枢纽遭到严重破坏。
 


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4)25。杀向硫黄、冲绳两岛(4) 
  

  3月23日,第58特混舰队开始对冲绳进行登陆前的空袭。
  24日,美国第5舰队的几十艘战斗舰只开始炮轰冲绳。
  第二天,第77师等部队占领了冲绳西面24公里处的庆良间列岛,这是整个“冰山计划”的一部分。
  这些小岛兵力薄弱,日本人认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处。
  但庆良间列岛对美军进攻冲绳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里可作水上飞机基地和后勤供应基地。
  3月27日,美军第一批供应船、油船、修理船、弹药船和其他辅助船只便开进庆良间锚地,开始为舰队服务。
  这样就在作战区域内建立起一个浮动的补给和修理基地,为第5舰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海空军对冲绳实施炮火准备期间,第5舰队的飞机出动3000架次进行轰炸,炮舰发射了5000吨炮弹。
  扫雷舰艇扫清了冲绳海岸四周4800平方公里的水域,使支援舰艇能安然靠近海岸,做近距离的轰击。
  水下破坏小组的蛙人也侦察了西海岸事先选好的登陆海滩,炸去大约2900根木桩。
  这是日军布下的预防登陆艇靠岸的障碍物。
  参加冲绳战役的除美国第5舰队以外,还有伯纳德·罗林斯海军中将指挥的英国太平洋舰队。
  它拥有4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即相当于美国第58航空母舰特混舰队一个特混大队的兵力。
  英国这支小舰队称为第57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负责掩护冲绳西南翼,以防日本海空军从台湾来支援。
  而第58特混舰队则掩护冲绳的东北翼,以抗击来自日本本土的海空军。
  4月1日,美国第10集团军开始在冲绳西海岸登陆。
  登陆只遇到轻武器和迫击炮的轻微抵抗,当天就有5万人上了岸。
  这一天,海军陆战队第2师也同时在东海岸登陆,实行佯攻,以分散日军的注意力。
  登陆部队当天就占领了两个机场,第二天推进到东海岸。
  这时兵分两路,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师向东北推进,第24军的两个师向南部进军。
  开始几天非常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