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5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15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将士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将敌滨本步兵联队几乎完全歼灭,高波骑兵中队亦死伤殆尽。
  这是日寇进攻东北以来的一次空前重大损失。
  我军亦伤亡600余人。
  由于我军伤亡太重,运输又中断,为保存实力,乘夜撤军,退保三间房阵地。
  自江桥开战以来,新闻记者纷至沓来,不断向全国发布马占山抗日消息,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各地贺电如雪片飞来。
  我将士虽放弃了江桥,但士气仍十分高涨。
  江桥一战,日军损失惨重。
  为了保住面子,谎称中国军队得到苏联军队的大力援助。
  但日军已改变了轻视我军的态度。
  第2师团长多门二郎9日晨自长春前往洮南,亲自布署部队,并把驻旅顺的重炮部队、朝鲜混成旅团、南满铁道守备队等调来,先以飞机轮番轰炸,以骑兵迂回到我军侧后进行袭扰,以疲劳我军。
  同时强迫马占山下野。
  本庄繁11月8日的通告说:“马主席如欲避免日军之进入齐齐哈尔,应速披沥诚意,希速于8日夜12时以前提出回答。”
  日林义秀少佐以短札形式表明本庄司令的真意:“考察现在之时局,避免战祸,维持地方治安为惟一之方法。
  即马主席于此时下野,同时黑省政府与张海鹏和平授受政权,除此之外无他良策。”
  11月12日午时,日林义秀又送来本庄繁的通告,提出3点要求:(1)马占山下野;(2)黑军由省垣撤退;(3)日军部为保证洮昴路的安全,将向洮昴路昴昴溪行动。
  并限12日夜12时以前回答。
  马占山当即向北平发电请示。
  张学良本来就集国难家仇于一身,无处发泄,好不容易得此机会,遂电命马占山:“饬死守,勿退却。”
  马占山有了主心骨,胆子更大了,遂于当晚答复日方:“一、下野本无不可,但须有中国中央政府命令,派人前来,方能交待。
  如张海鹏一类者,虽有中央命令,亦不交予政权;二、关于退兵一事,在我国领土,我尚有权,非日本所能干涉;三、昴昴溪车站为中国与苏联合营的铁路站,贵军要求进兵,殊与芳泽代表在国联所声明的日本无领土野心一说自相矛盾。
 


7。打个狗日的(5)7。打个狗日的(5) 
  

  且余奉令保守疆土,在未奉到明令让渡与日本前,很难照办。
  同时在法律、事实两方面,亦非贵国所应要求。”
  日军看到马占山的回答,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向我三间房阵地展开猛攻。
  日军从12日开始到18日,四五千步、骑兵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轮番发起强大攻势。
  我军在马占山的指挥下,给敌迎头痛击,与敌反复争夺,打退日军数十次进攻。
  18日中午,日军又有增援到来,而我增援部队则迟到了3个小时,再加上我装备太差,将士死伤惨重,不得已乘夜后撤。
  日军遂进入省垣,但我方军用物资日军无一所得。
  这两次战役,我军人数不及敌军一半,同时参战者不及敌四分之一。
  我殉国者2000余人,敌死伤6000余人。
  日军公认,这是皇军之一大耻辱。
  而我第一次抗战即取得如此之战绩,实在令人振奋。
  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滨江时报》以《马占山万岁》为题,盛赞马占山及所有参战官兵,呼吁中国军人以马占山为榜样,做真正捍卫国土的勇士。
  美国各大报纸也以《中国将军对日宣战》、《中国人痛惩顽敌》、《中国军队大败日军》等标题颂扬马占山领导的中国军队,说此举“顿使被人讽为缺乏军人资格的中国民族放出异彩”。
  为了广泛地开展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与日本共产党中央联合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
  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又做出了《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抨击蒋介石的妥协、卖国和内战政策,号召全党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反帝运动,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下,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反蒋怒潮。
  9月24日,上海10万大、中、小学生举行罢课,35万名码头工人举行了反日大罢工。
  26日,上海10万余人举行反日大集会。
  到10月初,上海80多万工人组织了抗日救国联合会,又组织了义勇军,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北京工人也组织了抗日救国会、邮工义勇队、宣传队,开展抗日斗争。
  东北的许多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广州、香港等地的日本工厂的中国工人也大多辞职。
  其他各地的工人和民众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了抗日行动中。
  9月28日,南京和上海的学生联合在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请愿示威。
  包围了南京政府外交部,痛打了外交部长王正廷。
  请愿学生在中央军校质问蒋介石为什么不许抗日。
  从9月到12月,全国各地到南京请愿的学生达五六万人,蒋介石被迫接见学生代表,但每次接见学生都大耍流氓手段,欺骗学生。
  他指着胸脯说:“我如不抗日,可杀我蒋某之头,以谢天下!
  ”
  “三天之内就下令出兵,你们回去吧!
  不要荒废了学业,政府、国家对你们的期望太高了,你们应当努力读书!
  ”
  蒋介石一面欺骗学生,一面把假牙咬得咯咯响。
  他大骂学生:“娘希匹,娘希匹!
  反了,反了!
  ”
  12月17日,3万多学生聚集在蒋介石办公区外的广场上,迎着寒冷的北风要蒋介石回答为什么好几个三天过去了,还不出兵。
  蒋介石恼羞成怒,立即下令宪兵团开枪。
  霎那间枪声大作,一排排刺刀往人丛中直刺,三四十人当场死去,100多人倒在血泊中,大批学生被捕,许多学生被活活抛在河里淹死。
  学生们的血,染红了珍珠桥,也染红了珍珠桥下的流水。
  蒋介石的血腥镇压不仅未吓倒爱国学生,反而激起他们更大的愤怒。
  上海学生愤怒地捣毁了上海市党部,组织民众法庭公审上海市长和公安局长。
  全国各地也捣毁了许多国民党地方党部及政府。
  上海市工商界展开了抵制日货、禁止与日本交易的运动,通过了自10月1日起不卖日货的决定。
  上海各界救国会也通过了与日经济绝交的决议,并实行检查日货行动。
  其他各大城市也纷纷抵制日货,开展各种抗日斗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8。人间地狱(1)8。人间地狱(1)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长期霸占东北,在军事占领的基础上,开始策划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1931年9月22日8时,“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三宅、坂垣、石原、土肥原、片仓衷等5人,在沈阳市东拓总部楼上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这5人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决定了三件大事:一是继续扩大侵略战争,武力占领满洲;二是用300万日元收买愿为皇军效命的人员和中国军队;三是在东北建立一个新国家,即“满洲国”。
  这个国家以日本为盟主,以日、满、蒙、汉、朝五族组成,以溥仪为首脑,下设五个镇守使。
  并提出了具体名单:吉林镇守使熙洽,洮索镇守使张海鹏,热河镇守使汤玉麟,东边关镇守使于藏山,哈尔滨镇守使张景惠。
  这个阴谋计划由土肥原提出,其他人一致同意。
  根据会议决定,关东军立即制定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此方案确定“建立以宣统帝为首,领土包括东北4省及蒙古,得到我国支持的新政权,使之成为满蒙各民族的王道乐土”。
  但“国防和外交由新政权委托日本帝国掌握,交通、通讯的主要部分也由日本管理”,“国防和外交等方面所需经费,由新政权负担”。
  24日,石原在此基础上又秘密写成《满蒙问题根本解决方案》,初步决定了“满洲国”政府在大总统下设立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及其具体组织序列,设立6个省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东省特别区、蒙古自治领旗。
  根据建立伪满洲国的计划,关东军的法西斯少壮派军人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以3000支步枪、20万银元收买了张海鹏,使之立即与张学良脱离关系;唆使大汉奸袁金铠组织了辽宁地方维持会,成立了以汉奸臧式毅为省长的辽宁省政府,宣布脱离中国而“独立”;支持已投降的汉奸熙洽组建“吉林省政府”;策划建立以张景惠为首的“东省特别区治安维持会”和以吉德纯为首的“黑龙江省地方维持会”,脱离中国“独立”;收买东边道地区的汉奸于藏山,并促其发表了降日“宣言”。
  与此同时,关东军花了更大的精力豢养和扶持已逊位的宣统皇帝溥仪。
  溥仪生于1905年,是专横残暴的慈禧太后的侄孙。
  他3岁登基,是清王朝的第十代皇帝,也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帝王。
  他从小在太监和嫔妃群中长大,养成了孱弱、怪僻而又狂妄自大的性格,动辄以鞭打太监来发泄不满。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溥仪被迫退位,但仍给予优待,让他继续留居紫禁城,当关门皇帝。
  1917年,他12岁时,在张勋拥戴下,第二次登基,又做了12天的皇帝。
  张勋失败后,他再度退位,但仍过着小朝廷的生活。
  溥仪在皇宫内,完全接受遗老遗少的一整套封建帝王教育,终日梦想恢复“祖宗基业”。
  长到十六七岁时,曾一心想去欧洲留学,妄图学成后,利用西方的“先进”力量,复辟大清帝国。
  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进北京,宣布永远废除皇帝称号,并逼溥仪限时离开紫禁城。
  溥仪先居住在其父的醇王府,后经过罗振玉和郑孝胥等亲日派与日本勾结,逃到日本兵营,然后到日本使馆居住。
  他在日本使馆居住时,几次深夜来到紫禁城外的河边,望着辉煌的角楼和威严的城堞。
  他暗暗发誓:“将来必以一个胜利君王的姿态,就像第一代祖先那样,重新回到这里来。”
  不久,经过日本特务的策划,他于1925年2月23日夜8时许,穿着日本服装,诡称日本人,在北京前门车站坐上三等兵车,逃至天津日租界“静园”里。
  从此,有远见的日本特务机关便把这个贵重的“活文物”、“政治物资”收藏起来,以备使用。
  当时土肥原等人把溥仪劫持到天津的意图是想扰乱平津治安,如获成功,让溥仪在北平就位,铲除张学良在华北的力量,将东三省全部让给日本。
  这是他们最理想的结果。
  此计不成,则劫持溥仪到沈阳,做“满洲国”傀儡。
  溥仪在日本期间,曾用黄绢给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写了一封密信,请求日本出兵中国,帮其恢复帝位。
  信写好后,特派皇室日本家庭教师远山猛雄送去。
  同时还用黄绢给日本法西斯组织“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写了一信,信中说:“溯自辛亥禅政,瞬已廿载,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需如何奠安东亚,拯苏民生,深望阁下加以指导。
  兹遣家庭教授远山猛雄往见,请当面详。”
  溥仪与日本军政要人书信频繁,“九·一八事变”前夕,他已从鹿儿岛日本驻军大队长吉罔安直的密信中得知,日本打算利用他的身份“有事于东北”。
  7月10日,在东京读书的其弟溥杰回国度假,日本特务组织特让他告诉溥仪:“张学良在东北闹得很不像话,满洲在最近也许要发生点什么事情……请宣统皇帝多多保重,他不是没有希望的。”
  7月29日,日本侨民受日本特务的密令专门到天津访问溥仪,并赠给溥仪一把日本折扇,上书“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两句诗,暗示溥仪等待时机,再登皇帝宝座。
 


8。人间地狱(2)8。人间地狱(2) 
  

  一连串的消息和暗示,使朝思暮想重登皇位的溥仪心驰神往,急不可待。
  但他并不知道,他在东北当皇帝的问题,日本外务省却持否定态度。
  日本币原外相11月1日给日本驻天津总领事桑岛主计一个很长的电报,让其劝说土肥原和溥仪。
  电报中说:“宣统帝的出山虽与独立国的建立并无直接关系,但外界认为满洲独立国是由我方策划的……对以任何方式带去宣统皇帝一事都将激起世界舆论的愤慨”,“引起9国公约国的纠纷”。
  另外,“现今满蒙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因此,拥立宣统皇帝,在满洲本地名声也不好,何况对中国各部和世界各国的影响。
  在反革命、反民主主义的阴谋等口号下,情况更可想而知。
  这样就会出现日中之间永远不可能谅解的局面。
  总之,宣统复位之计划,实是错误,将来日本应付满蒙,将自食此举之恶果”。
  桑岛主计接到币原外相的上述指示后,立即严加戒备,防止溥仪出逃。
  但此事引起关东军的极大不满。
  11月4日,以坂垣的名义致电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要其通知日本外务省,不要干涉关东军带走溥仪之行动。
  并详细说明了此举对关东军的重要性,保证行动不露痕迹。
  由于日本军部力量强大,且深得天皇的宠信,外务省无可奈何,只好默认。
  土肥原为了实现关东军的计划,于11月2日秘密来到天津,立即会见了溥仪。
  他告诉溥仪:“就满洲目前的发展情形看,陛下宜在11月16日以前离开天津,此机不要错过。
  日本天皇非常赞称陛下之复辟。
  复辟后,日本可与陛下订立国防密约,承认陛下独立的新国家,日本军队也可以在满洲独立后退出,国际联盟或会干涉,但如果中国军队向满洲开进,则日军必能将其打败,并尽一切方法支持满洲国。
  满洲国独立后的财政援助,日本国当然也尽其力。”
  土肥原虚伪地向溥仪保证:关东军对满洲决无领土要求,是诚心诚意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希望溥仪尽快回到他祖先的发祥地,亲自领导这个国家。
  土肥原的话使溥仪十分动心,他询问了日本的援助程度和他的出任方法。
  并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如是回沈阳复辟,伊当前往,如非复辟,伊即不去。”
  土肥原肯定地回答:“政治体制当然是帝国,这是没有问题的。”
  土肥原会见溥仪的第二天,中国报纸便报道了此一新闻,揭露了土肥原的阴谋诡计。
  溥仪一心想回东北当皇帝,但当他知道日本外务省的态度时,又犹豫起来。
  尤其他的妻子和太监们都认为,在日本未完全占领满蒙之前和与国联的分歧未解决之前,就把他的小朝廷迁往奉天,有些太轻率了。
  土肥原发现溥仪动摇后,便向日本驻上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少佐发了一份电报,请豢养在上海的女特务——满洲公主东珠即川岛芳子速来天津帮忙。
  东珠是溥仪的远亲和溥仪第一个老婆婉容小时的朋友。
  她父亲是北京旧宫廷八大“铁帽子亲王”之一,曾继承了对内蒙古各旗的管辖权,是裕仁天皇良子皇后的曾叔祖闲院宫的密友。
  1916年,东珠的父亲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