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专注 >

第17章

专注-第17章

小说: 专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邪雅υ汲锹蛳吕闯晌υ汲侵鳎挥腥プ龇康夭饩褪撬奈按笾Γㄗ⒃谧约旱膐ffice这个领域里面。那么盛大在未来能不能抵挡住诱惑,尽管我清醒地认识到诱惑是盛大犯下的一个可能会犯的最大的错误,但是我仍然不能够在这里很明确地说我能够抵挡住诱惑,因为这个企业太年轻了。”     
    “创业和发展第一阶段是专注,第二阶段就是节奏。”陈天桥曾经与联想柳传志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一个项目做成一个企业,再将一个企业做成一个事业。盛大网络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目标,正在第二阶段中。对于今后的发展思路,陈天桥的目标是把盛大网络打造成一个互动娱乐媒体公司,就像迪斯尼那样的多元化媒体帝国。陈天桥认为,盛大网络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在“专注”前提下如何继续拓展业务。


第三部分 将专注作为一种成长战略第21节 将专注精神上升到战略层面

    实施专注战略,重要的就是确立专注精神的战略性地位,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企业的主要事业领域和成长方向,使企业能够真正不断抵御各种诱惑、顺利成长。    
    将专注精神上升到战略层面    
    如何解决企业成长和诱惑之间的矛盾?专注是唯一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专注,不仅仅指专注精神,而是指“专注战略”。因为,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尽管有一部分企业确实在发展方向和策略上把握得不错,但主要是依靠企业家的决策能力,依靠企业家个人对于专注的自觉意识。专注精神要想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作用,必须上升到成长战略的更高层面。    
    ●成长需要战略    
    明确的战略思想、准确的战略定位、递进式的战略规划,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谈到成长战略,一些企业有敬畏感,认为太高深、太遥远,还没到时候;一些企业对此很反感,认为太空洞、太虚无,完全没必要。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企业为什么会落入诱惑的圈套?究其根本,就是企业的成长战略出了问题。战略思想不明确以及对自身资源、综合实力的局限性等企业内外部环境缺乏理性认识,就会导致战略定位、战略规划与执行发生偏差,容易使企业受到诱惑的困扰,最终迷失发展方向,付出血的代价。    
    企业成长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取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对经营范围的科学制定。同时,企业战略又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战略是在符合和保障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制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动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要求来看,战略就是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去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去评价企业内部条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总体目标,制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成长战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解决的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制定并实施了适宜的战略,那么企业将从中受益;当一个企业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时,它可能要承担破产的后果。目前中国企业竞争能力不强,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总是处于弱势,与缺乏科学地制定和坚决地实施战略规划有关。换言之,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极为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企业将难以形成真正健康、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专注是一种战略。    
    专注是一种成长战略。    
    企业从孕育开始到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会面临某些战略性的经营方向选择问题。比如,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提出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通常是以现有业务发展前景欠佳或企业实力强大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企业实力不够强大,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经营无疑从根本上是最佳选择,采取多元化的做法往往会造成管理资源及管理手段的精力分散、业务遍地开花、经营效益滑坡的结果。考虑到在全球竞争环境中,与国际大公司相比,我国的许多企业发展历史不长,管理经验欠缺,竞争实力尚有待于进一步积累,也许今后很长时间内,都还需要将专业化经营作为首选方向;而在企业实力较强允许多元化经营时,最好考虑选择与原有业务的管理、运行、技术、原料、生产、营销、文化等存在高度相关性的新业务。研究表明:多角化进入一个与企业原有业务毫不相关的全新领域,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在纵向一体化发展方面,由于盲目进入,从而造成经营困难或引发产业链不利重组,也是许多企业容易产生的误入歧途问题。一个经销他人产品的企业,在建立了强大的市场终端销售服务网络后,是否可以考虑投资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一个专业从事零配件生产的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并形成绝对优势时,是否可以考虑自己组装生产整机?为此,企业需要从成长战略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认为,中国广大的成长型企业想有效抵御诱惑、实现持续健康的成长,应该确立专注的战略性地位,让专注成为企业的战略主张,并进而确定最适合企业的专注方向。    
    实施专注战略,是成长型企业的最佳选择。    
    那么,什么是专注战略呢?    
    专注战略就是将专注精神作为企业的战略思想,在对企业自身资源优势及外部环境和未来前景进行科学而充分地评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细分,对企业所涉足的产品服务领域进行准确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决执行,不断调较,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专注战略具有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的特征,强调贯彻准确定位和集中经营两大要领,充分利用细分市场竞争策略创造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空间。    
    专注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市场总会存在一些大企业的触角伸不到的经营缝隙;成长型企业可以凭借自己规模小、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全部资源,向这些空隙市场发起攻击,迅速形成局部必胜力量,直至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先者;同时,长期专注于自己主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最终成就企业做大做强、长盛不衰的成长梦想。    
    实施专注战略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实施专注战略,成长型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特点,集中资源和力量进入细分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逐步培育和形成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持久竞争优势,积蓄规模化、低成本、创新性的运作能力,成为该产品或服务领域的比较领先者,并能从本地市场发展到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特别是在外部市场机遇到来时,实现快速度、超常规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成长型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主要是占领市场中的某一个小领域,免受竞争和挑战,在大企业的边缘地带发挥自己独到专长,争取在一些特殊的产品和技术上成为佼佼者,逐步积累经营资源,求得发展。当今世界市场的竞争,恰如自然界中不同种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在一个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中,既有凶猛的狮子、老虎,也有弱小的松鼠、兔子;弱者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是因为它们有着与强者不完全重合的生存空间。林中动物的和谐共存,保持了物种的多样性,也使得整个丛林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第三部分 将专注作为一种成长战略第22节 专注战略3大构成要素(1)

    专注战略的制定非常关键。从构成要素看,专注战略必须同时包含聚焦性、同心性和柔韧性三个方面,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失之偏颇,出现专而不注、形聚神散、扩张忘本、与主观愿望背道而驰的局面。    
    1、聚焦性。    
    成长战略的聚焦性是指:在战略定位上,应合理取舍,方向简洁,目标集中;在战略实施上,应资源集中,精力集中,做好所专注的事。    
    ●聚焦就是目标集中。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成功的奥妙在于你将所有精力、所有思想以及所有资金集中投入到你所从事的一件事情中去。”    
    聚焦就是合理取舍,将目标定位于某一点。大凡成功者都是从专注起步的。然而,有些企业往往并没有因此认识到专注的价值,在小有成功、有了一定的底力和底气之后,就开始不自觉地背离这个成功要素,满怀冲动地要展开新的征程了。因为,他们认为;创业之初手中的资源有限、生意能力有限,能够选择的行业领域也有限,所谓“专注”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德鲁克指出,战略管理是实现企业使命与目标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计划。战略的首要任务,即创造一个唯一的、有价值的、涉及不同系列经营活动的定位。成长战略的核心内容就应该从战略取舍的角度,坚持简洁化法则,明确企业的成长定位,解决企业的专注方向和资源投向的问题,以保证每当诱惑出现时,及时将冒进思想拉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毁灭性损失。    
    人们在200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第一,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典型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高;第二,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5家是多元化企业,即GE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3M公司、Dior(Christian)公司和Wolseley公司。由于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是一家多元化投资的企业,因此,真正经营意义上的多元化公司,其实只有4家;并且,除了GE排名第9位外,其余3家都在300名以后。    
    这说明一个道理,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环境里,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难度是很大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0。8%的企业能够做好;而前8强的企业100%都是专业化,前300强中专业化企业占99。67%。因此,要想真正做大、做强,专业化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真正的市场化环境内,企业的专业化经营显然更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聚焦与专注,在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做深做透,持续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和领先的基础。    
    《隐形冠军》一书作者西蒙发现,绝大多数成功的隐形冠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能抵制多种多元化的诱惑。隐形冠军的市场战略是高度专一,市场定位和产品范围都是向深度进军,而不是向广度发展。隐形冠军公司一旦选择了某一产品的市场,它们就会高度地依赖这一市场。就和重新定义基本技术一样,很少会发生对市场进行重新定位的事情。在书中,西蒙引述生产全自动卫生洁具的克林—康塞珀特公司的话:“卫生时代刚刚开始。我们是卫生洁具专业生产厂家。我们把所有的精力和力量都投入到了这个领域。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面面俱到、每一个领域都干一点的机构,我们只希望干一件事,而且必须干好。我们除了生产卫生洁具外,别的什么都不生产。我们就只做卫生洁具。”这些话经典地反映了隐形冠军态度:我们高度专业;我们只干我们能干的事;我们只搞利基市场;我们只讲深度开发,不讲广度进军;我们只管自己,不管他人;我们不搞多种经营。    
    西蒙在对隐形冠军的市场战略做最后的总结时说:“绝大多数的隐形冠军对它们应该生产什么产品、不应该生产什么产品了如指掌,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难处是就要能够抵御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产品的诱惑,真正的隐形冠军绝对能够抵御这种诱惑。”他甚至说了一句比较极端的话,以说明专家往往击败杂家:“过分市场焦点化的危险看起来并不比四面出击全面开花的问题更为严重。”    
    ●聚焦就是集中投入    
    聚焦意味着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将有限资源和精力集中投入到既定目标上,做好所专注的产品或服务领域。    
    专注战略对企业资源的利用能力主要表现在深度上,也就是将所有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全心全意、集中投入,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    
    以专注战略致力于提升某种核心竞争力的代表性公司很多,其中沃尔玛就备受世人瞩目。沃尔玛作为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500强公司的龙头老大,一向将战略集中在超大卖场领域,并以低价战略著称。沃尔玛的强势在于与客户无形的约定:给消费者最低的价格。沃尔玛生存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必须给予客户尽可能低的价格,如果沃尔玛失掉了这个重点,就会逐渐失掉市场领先地位。也就是说,沃尔玛在维持市场领先地位、满足客户需要、股东意愿及雇员、供应商方面,除了降价没有更好的选择。为了实现他的战略定位,所以必须全新投入;因为专注,所以更专业;因为专业,所以更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这就是选择专注战略的理由。    
    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副总裁俞尧昌曾说:格兰仕的战略目标就是选择一些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属于低附加值的长线型成熟产业,迅猛做大、做强、做深、做透,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制造商和最强的专业化家电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因此,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格兰仕一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只做强制造,不涉足终端,只把角色定位于全球家电大工业化产业链中的制作者。格兰仕的成功,是“全球制造”定位的成功,成功的前提是企业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对企业的要求则是必须具备同时使用两只手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三心二意”的能力。正如金庸武侠小说所描述的人物“老顽童”一样,他具备了两只手同时使用不同武功的能力,因此他可以胜敌人于无形。然而,这样的高手的确不多见。    
    中国的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经营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即意味着市场环境相对垄断,竞争对手不能轻易进入,企业凭借拥有的资源可以舒舒服服地赚钞票。比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中国存在数以万计的白酒厂,外地的质优价廉的白酒要想进入当地,会遭到各种阻挠,经营成本会很大。资本往往具有天然的流动性,会由利润稀薄的领域流向利润丰厚的领域。因此,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原先在主业上创造出富裕的资本就会流向相对垄断的领域,如酒类、房地产、汽车、钢铁等。    
    问题在于,中国市场是一个正处于由非市场化经济向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庞大市场。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大部分产业市场正逐步完成向外资的开放,而内资流动也将更加自由,这将极大程度地刺激和加快中国的市场化变革进程,垄断市场将逐步开放;原先享受着多元化经营丰收快感的企业,将接受更高挑战;原先在“国内赛”上成绩不错的企业,将不得不参加“国际赛”,接受国际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