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胭脂井 >

第14章

胭脂井-第14章

小说: 胭脂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废立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保得住皇帝的一条命!


第四章前程无量

    “当年我做错了一件事!应该挑‘溥’字辈的,替你那自作孽的弟弟承继一个儿子;倘若如此,哪有今天的烦恼?亏得老天保佑,我身子还硬朗,如今补救也还来得及。”慈禧太后握着大公主的手说,“女儿,这件事我只有跟你商量。你看,谁是有出息的样子?溥伟怎么样?”    
    大公主心里明白,慈禧太后言不由衷。而且她也早就想过不止一遍了,穆宗崩逝之日,慈禧太后宣布迎当今皇帝入宫,醇王惊痛昏厥,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了爱护同胞手足,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有非分的遭遇。    
    “溥伟不行!”她断然决然地答说,“太不行了!”    
    “那么,谁是行的呢?”    
    “老佛爷看谁行,谁就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身子总要健壮才好。”    
    “这句话很实在。”慈禧太后不觉露了本心,“我看,载漪的老二不错,长得像个小犊子似地。”    
    听得这话,大公主倒失悔了。她的本意是,穆宗与当今皇帝的身子都嫌单薄,惩前毖后,所以作此建议;不想无形中变成迎合——载漪的次子名叫溥俊,他的母亲是皇后的胞妹,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内侄,所以溥俊是慈禧太后心目中最先考虑的人选。而大公主很讨厌这个侄子。身体确是很好,十四岁的孩子已长得跟大人一样,但一脸的横肉,嘴唇翘得老高,而且言语动作,无不粗鲁,从哪一点看,都不配做皇帝。    
    因此,她特意保持沉默,表示一种无言的反对。见此光景,慈禧太后也就有点说不下去了。    
    这使得大公主微感不安,毕竟是太后又是母亲,不能不将顺着。所以想了一下说:“转眼就过年了,那几个孩子都要进宫来磕头,老佛爷也别言语,只冷眼看看,谁是懂规矩的,有志气的,就是好的。”    
    “我也是这么个主意。到时候你替我留意。”    
    “是!”大公主问道,“这件事在什么时候办呢?”    
    “反正总在明年!”    
    “皇上呢?总得有个妥当的安置吧!”    
    慈禧太后一愣。因为从没有人敢问她这话,她也就模模糊糊地不暇深思。这时想起来,觉得确实应该早为之计。便即说道:“当然该有个妥当的安置。不过,过去还没有这样的例子,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样才算妥当。你倒出个主意看!”    
    “当然是封亲王。”大公主从容答说,“明朝有个例子,似乎可以援用。”    
    “啊!啊!”慈禧太后想起“治平宝鉴”中有此故事,“英宗复辟!”    
    “是!”    
    英宗自南宫复辟,病中的景泰帝,退归藩邸。原为王,仍为王。当今皇帝未迎入宫以前赐过头品顶戴,并未封爵。但以古例今,当然应封亲王。慈禧太后慨然相许:“一定封亲王,一定封亲王。”    
    得此承诺,大公主心中略感安慰。本想再为珍妃求情,转念一想,实可不必。慈禧太后既有矜全之意,到时候自然恩出格外,让她随着被废的皇帝一起归王府。此时求情,不独无用,且恐惹起慈禧太后的猜疑,更增珍妃的咎戾。    
    大年初一,亲贵的福晋,都带着未成年的子女进宫,为慈禧太后贺岁。最令人瞩目的,自然是溥俊,而慈禧太后似乎忘了大公主“冷眼看看”的建议,特为将溥俊唤到面前来说话。    
    先问功课,后问志向。溥俊扬着脸大声答说:“奴才愿意带兵!替老佛爷打洋人,把洋鬼子都撵到海里去,一个也不许留在咱们大清国。”    
    “你的志向倒不小!”慈禧太后笑笑又问,“你说愿意带兵,可会打枪啊?”    
    “会!奴才的枪打得准。老佛爷要不要看奴才打枪?”    
    这倒不是说大话。光绪二十年七月,下诏宣战以后,朝命另练旗兵,以原有禁军中的满洲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八旗枪营及汉军枪队,合并编成一大支,名为“武胜新队”。特派端郡王载漪及兵部尚书敬信主其事。载漪并且奉派管理神机营,八旗子弟兵尽归掌握,俨如同治初年的醇王。溥俊生性不乐读书而好武,经常在南苑玩枪,“准头”练得极好。此时巴不得能够露一手,但慈禧太后却无兴趣,摆摆手说:“我知道你打得好!不过读书也要紧!书本儿上的东西才有大用处。你懂吗?”    
    溥俊想不出书本上的东西有何大用处,更无法领略慈禧太后寄以厚望,期成大器的深意。只是贵家子弟,从小便被教导,尊长的话绝不可驳回,所以虽不懂而仍然响亮地回答说:“懂!”    
    从这天起,各王公府第都知道慈禧太后属意溥俊。虽然很有人不服气,但却不能不承认溥俊的条件比任何人都来得好,第一,他有个在亲贵中最有实权的父亲;第二,他有跟慈禧太后关系最亲近的母亲。    
    当然,在载漪是早就意料到的,亦可以说是早就在培养的。如今时机快成熟了,更应该切切实实下一番工夫。密密召集谋士商议,有人献上一计,说应该师法“商山四皓”的故智,请几位为慈禧太后所看重的老臣,来教导溥俊。一则,可以烘云托月地长溥俊的声价;再则,这几位老臣在慈禧太后面前,一定会常说溥俊的好话,遇到机会,一言便可定国。    
    载漪亦觉得这是一举两得,面面俱到的好计,欣然接纳,立即着手。下帖子请了两位客人:一个是徐桐,一个是崇绮。    
    下了请帖,又派人去面请,特意声明,请便衣赴约。这是载漪表示谦恭,不敢用亲藩的身份。否则,即令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五等爵首位的承恩公,见了“王爷”亦得大礼参见。    
    客人连袂而至,载漪降阶相迎。“崇公、徐先生,”他笑容满面地说,“多承赏光,我的面子不小。”    
    这也谦虚得没有道理了。王府相召,何敢不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答说:“不敢,不敢!”    
    入厅刚刚坐定,载漪便唤出溥俊来,大声吩咐:“给两位老先生行礼!”    
    听得这话,溥俊一捞长袍下摆,很“边式”地请了个安。这一下将徐桐与崇绮吓得避之不遑,踉踉跄跄地几乎摔个跟斗。    
    侧近的听差,急忙将两老扶住。等坐定下来,徐桐正色说道:“王爷千万不可如此!世子前程无量,执礼过于谦卑,有伤大体,亦教人万分不安!”    
    “前程无量”四字钻入载漪耳中,心痒难熬。不由得指指儿子笑道:“前一阵子有人替他算命,说他福泽比我还厚。‘玉不琢,不成器’,以后要请两位老先生费心,多多教导,将来才有出头的日子。”    
    崇绮和徐桐在谦谢之余,少不得问问溥俊的功课。不久,听差来请入席。宾主推让了好久,终于由崇绮坐了首席。且饮且谈,谈到武胜新队,载漪跃跃欲试地,自道已经练成一支劲旅,总有一天要与洋人一决雌雄。    
    听得这话,徐桐满饮一杯,接下来骂洋人,骂张荫桓,骂徐用仪,骂李鸿章,凡是与洋务有交涉的人,徐桐一概视之为“汉奸”。最后骂到皇帝身上了。    
    当然,那是不明指其人的骂,“‘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听说宫中搜出夷服,竟是要废弃上国衣冠、祖宗遗制,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真是开国以来的奇祸!”徐桐痛心疾首地说,“慈圣一生行事,我无不佩服,只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四半夜那件事,做得大错特错!”    
    他所指的,就是穆宗崩逝,慈禧太后迎立当今皇帝“那件事”。旧事重提,触及崇绮的隐痛,便即黯然停杯了。    
    “文山,你也别难过!”徐桐安慰他说,“快要为穆宗立嗣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这一下倒提醒了载漪,心想:不错啊!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成为崇绮的外孙了!既是外孙,岂有不爱护之理?于是又将溥俊唤出来有话说。    
    “来!给崇太爷递酒!”    
    一听“崇太爷”这个尊称,崇绮愣住了。想一想才能会意,笑容满面地站了起来:“这可真是不敢当了!”    
    话虽如此,还是将溥俊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双唇啧啧有声,仿佛从未品尝过这样的“天之美禄”!


第四章扶清灭洋

    如果说荣禄如甲午以前的李鸿章,掌握了精锐所萃的北洋兵权,那么载漪就像当年的醇王,保有指挥禁军的全权。他的“武胜新队”改了名字,叫做“虎神营”——猛虎扑羊,而羊洋同音,等于挂起了“扶清灭洋”的幌子。    
    荣禄的部队也换了番号,总名“武胜军”。仿照明朝都督府的制度,设前后左右五军:前军聂士成、后军董福祥、左军宋庆——“霆军”鲍超手下的大将;右军袁世凯。另外召募一万人为中军,由荣禄亲自兼领。    
    既为军机,又握兵权,荣禄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权臣。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感受到威胁,她自有驾驭荣禄的手段,更有荣禄绝不会不忠的自信。    
    尽管如此,荣禄仍有烦恼,因为妒忌他的人太多。而以刚毅为尤甚。他自觉谋国的才具、济危的功劳,都在荣禄之上,而偏偏官位、权力与所受的宠信,处处屈居人下。因此,常常针对着荣禄的一切发牢骚。荣禄是极深沉的人,心里不免生气,而表面上总是犯而不校。不过,日子久了,也有无法容忍的时候。    
    一天,军机会食。刚毅想心事想得忘形了,蓦地里拍着桌子说:“哎!我哪一天才得出头?”    
    突如其来的这个动作,这句话,使得他的同僚都一惊。荣禄便问:“子良!你要怎么出头?”    
    “你压在我上面,我怎么出得了头?”    
    刚毅的意思是,四位大学士李鸿章、昆冈、徐桐都在古稀以外,出缺是三两年间的事。自己这个协办大学士“扶正”固在意中,只是荣禄与自己的年纪差不多,循次渐进,前面三位大学士一死,荣禄顺理成章地正了揆席;而自己要想当首揆,就不知道是哪年的事了。    
    荣禄琢磨出他的言外之意,觉得其人居心可鄙,加以有了三分酒意,便笑一笑答道:“那也容易!等李、昆、徐三位寿终之后,你索性拿把刀来,把我也杀掉,不就当上了文华殿大学士?”    
    这个钉子碰得刚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既窘且恼。只是荣禄面带笑容,仿佛在开玩笑,认不得真。而且畏惧荣禄也不敢发作,只得干笑一阵,聊掩窘态。    
    事后越想越恼,这口气怎么也忍不下去。于是刚毅便在公事上找机会跟荣禄为难。每天入对时,只要荣禄所奏有一点点漏洞,他便抓住了张大其词地反对攻击。这样个把月下来,荣禄深以为苦,亦深以为恨。与门下谋士密密商议,想了条一石二鸟的妙计。    
    原来慈禧太后三度听政,尽革新法,觉得能破亦须能立,所以三令五申,严限各省督抚认真整顿政务,尤其着重在练兵、筹饷、保甲、团练、积谷五事,认为足兵足食,地方安靖,始可与洋人大作一番周旋,一雪咸丰末年以来的积耻。可是封疆大吏,特别是素称富饶的省份的总督,两江刘坤一、湖广张之洞、两广谭钟麟,资高望重,根深蒂固,对朝命不免漠视。荣禄知道,毛病出在军机大臣的资望太浅,非立威不足以扭转颓势,但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所谓“立威”谈何容易?    
    这一石二鸟的妙计,就是让刚毅出头,操刀去割那条掉不转的大尾巴。当然,他在独对时,决不会透露借刀杀刚毅的本意,只盛赞刚毅人如其名,刚强有毅力,能够破除情面,彻底清除各省的积弊。慈禧太后深以为然,随即指示,先发一道“寄信上谕”,指责各省对饬办各事,“未能确收实效”,特再申谕,“速即认真举办”。倘有“不肖州县,玩视民瘼,阳奉阴违,该督抚即当严行参劾,从重治罪”。过了两天,又发一道“明发上谕”,命刚毅“前往江南一带,查办事件”。    
    所谓“查办事件”,通常是指查办参劾案件。而特派军机大臣出京查办,则被参的可知必是督抚,因而便有种种流言,揣测两江总督刘坤一遇到麻烦了。    
    其实刚毅是去查办朝廷饬各省奉行的五事;荣禄借慈禧太后的口告诉刚毅:厘金更要切实整顿。江南厘金的积弊甚深,若得刚毅雷厉风行地梳理一番,武卫军的饷项便有了下落。而刚毅本人,必然大为招怨,有对他不满的言词,传到京里,那时就可以相机利用了。能去则去,不能去就找个总督的缺,将他留在外面,岂不从此耳根清净?    
    这公私两得的一计,刚毅亦约略可以猜想得到。不过,他有他的打算,从来钦差大巨往往专主一事,或者查案,或者整军,或者如李鸿章这半年来的钦命差使,治理山东一带的河道。像这样国家五大要政,尽在查办的范围之中,并无先例。他自觉他的这个钦差,是特等钦差,江南此行,所有督抚都要仰望颜色,这个官瘾可过得足了。    
    当然,他对他的差使是有自信的。能够平白找出几百万两银子来,慈禧太后会刮目相看。那时找个机会,教荣禄带着他的武卫五军,回任直隶,去看守京师的大门,一任外官,岂可再兼枢臣?那时军机处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因为各有妙算,所以相顾欣然。刚毅到了江宁,果然震动了地方。四个月的工夫,参倒了不少官儿,少不得也作威作福,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这样到了七月底,诸事都可告一段落,回京复命。刚到上海,奉到一道电旨:“广东地大物博,叠经臣工陈奏,各项积弊较江南为尤甚。如能认真整顿,必可剔除中饱,筹出巨款。刚毅曾任广东巡抚,熟悉地方情形,着即督同随派司员,克日启程前往该省,会同督抚将一切出入款项,悉心厘剔,应如何妥定章程,以裕库款之处,随时奏明办理。”    
    刚毅心下知道这是荣禄不愿他回京所出的花样,不过,他也不在乎。坐海轮到了广州,亦如在江宁的模样,深居简出。而查询的公文,一道接一道送到总督、巡抚两衙门。两广总督谭钟麟,是翁同的同年,久任封疆,行辈甚尊,看不惯刚毅那种目空一切的派头。而且高龄七十有八,难胜繁剧,早就奏请放归田里,此时决定重申前请,辞意甚坚,所以慈禧太后决定准他辞官。    
    这本来是荣禄将刚毅留在外省的好机会,只是慈禧太后认为两广的涉外事务很多,需要深通洋务而勋名素着的重臣去坐镇。于是,李鸿章被内定为谭钟麟的继任人选。    
    朝旨未下,已有所闻。李鸿章决定去看荣禄,打算探一探口气,如果不能像在直隶总督任内,遇事可以作一半主,他还不愿作此南天之行。    
    一见之下,李鸿章不觉惊讶,“仲华,”他说,“你的气色很不好!何忧之深也?”    
    荣禄叹口气说:“中堂真是福气人,‘日啖荔枝三百颗’,跳出是非圈了!我受恩最重,上头对我的责备亦最严。这几天,真正叫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李鸿章瞿然动容,“何出此言?”他问,“仲华,你可以跟我谈谈吗?”    
    “当然!我亦正想去看中堂。倘或计无所出,说不得也要把中堂拉出来,一起力争。”说到这里,荣禄起身,亲手去关上房门;然后隔着茶几,向李鸿章低声说道,“非常之变,迫在眉睫!”    
    原来废立快成为事实了!本是迁延不决的局面,自从刚毅在十月初从广州回京,情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