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 >

第25章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家大哥本来还怕谭玉这回要惩罚自己贪玩,见谭玉没问功课,心里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行个礼就跑了,唯恐谭玉想起来考校自己功课。
  谭家三哥如今也能吃饭了,走之前还知道朝谭玉行礼,一本正经地道:“阿爹,我先回了。”
  谭玉摸了摸他的头,慈爱地道:“好。三哥听话。”
  六娘子被奶娘推着,也来到谭玉面前,喏喏不开口,只低着头站在那里不动。谭玉看看她,轻声问道:“六娘子吃饱了吗?”
  六娘子终于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高兴地只会点头,还是不说话。
  谭玉招呼她上前,也摸了摸她的头,看着奶娘道:“六娘子还小,让她自在些就行,不必太严厉了。”
  奶娘知道这是谭玉见到自己推六娘子不高兴了,赶紧跪下。谭玉摆摆手,示意不必,道:“我是白嘱咐一句,以后注意就好。”六娘子奶娘才敢起来,跟在六娘子后头走了。
  王喜贵家的在旁边看到崔氏像是与自己无关似的,不禁在心里暗自叹气,这般主母,也难怪郎君看不上眼。
  这些明明该是主母操心的事情,偏眼前这位仿佛与自己不相干一样,竟不理不睬,只顾喝茶。
  等孩子们都走了,崔氏端着茶才开口道:“郎君,家里伺候的人太少,守孝又不好纳人进来,我看就让娇杏先贴身伺候着,待出了孝期,以后有了一儿半女,再给她抬姨娘,你看怎么样?”
  谭玉自从来到这里,才正眼看她,心里实在失望至极。他知道这个娘子一直养在生母身边,见识有限,眼界不宽。
  谭玉也一直容忍,知道要不是崔氏这般出身,崔和也不会将她嫁给自己做个继室。
  这么多年,崔氏的种种不着调,谭玉都容忍下去,还替她善后,谁让自己贪图捷径娶了她。
  只没想到,自己这般样子了,她还只惦记那后院争宠之事。谭玉暗自摇头,明天活不活得成还不一定呢,她还真是。。。
  谭玉也不接崔氏的话,只道:“我寻思一下,三娘子也不小了。
  大娘子那么大的时候我已经给取名字了,这回给三娘子也定下个名字吧,连着六娘子,一块定下吧。
  呃,大娘子既然叫雅,三娘子就叫淑,六娘子叫静吧。”
  崔氏听到谭玉没将娇杏放在心上,既高兴又有点焦虑。
  再听到给二娘子定的名字,淑,不错,就是怎么是跟着大娘子叫的。
  待要反对,自己也不知道哪个好听,想到谭玉总是探花,起的名字肯定比别人强些,就没吱声。
  小娘子们的名字定下了,谭玉又道:“三哥儿的名字还要再等等,过两年再起也来得及。”
  三哥叫什么,崔氏无所谓地点点头,她倒是知道谭玉对自己生的大哥一直是看重的,刚出生就让谭家阿翁给定了名字。
  说完这两件事,谭玉起身要走,崔氏忙跟着起来,问道:“那娇杏?”
  谭玉看也没看她,道:“你定吧。”转身就走了。
  崔氏一看,见谭玉还是去书房,也就不管了,坐回到椅子上继续喝她的茶。

  ☆、第41章

  这几天阮小七忙得都不见人,只是好东西流水一般让老管家弄来,送到谭雅那院子里。
  终于耳根子能消停一些,不用再与那小混混着面,谭雅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口里虽不承认自己势弱,但谭雅其实心里着实有些怕了阮小七。
  谭雅自觉这些日子身体好多了,便与刘氏商量打算上路进京。刘氏本也有些着急,过几天这路上更热,越发不好走了。
  刘氏看谭雅面色红润,瘦下去的脸蛋也鼓了起来,身上也有了些肉,行动起来也与没病之前一样了,就同意及早走。
  阮小七整日的不见人,问老管家,结果他也不知道人跑去了哪里。好在阮小七专门留下了个手下用来传话,跟他一说,果然当晚阮小七回来了。
  阮小七当初说的十天半个月才能好,不过是想拖着谭雅在自己府里多过些时日。
  如今见谭雅和刘氏心急似焚,再加之自己的大事也快完事,还有要事也想让谭玉知晓,阮小七就赶紧安排人手车辆,他要亲自送去京城。
  阮小七直接找到刘氏,看一边坐着的谭雅身体确实恢复的不错,点点头道:“婶子,后日是个吉日,我请了一个会看的道婆先帮看看,洗洗晦气再说。
  我也知道你们着急,早已定好了马车,路上该用的东西也都备下了。我派去京城送信的人这两天也该时候回来了,且等得了谭侍郎的回信才好做打算。
  而且大娘子面上看着好了,还是先让大夫再仔细把一次脉才能真正放心,您看怎么样?”
  谭家老宅发生这么大的事,这些日子来刘氏最想找个道婆给谭雅看看,只因为河曲府这里人生地不熟,又不敢让人发现谭雅的事,才只能忍下。
  如今一听说阮小七连道婆都帮着给找了,简直对阮小七的细心周到满意到不能再满意了,连连点头道好,看着阮小七的目光顿时慈爱了不少,心里连说了好几次可惜,多好的孩子啊。
  等让大夫给谭雅仔细把了一遍脉,大夫说是完全无事了,以后切记不要再发高烧就好。阮小七还是不放心,又详细问了路上的注意事项,到底还是又拿了几服药备着。
  刘氏回到屋里,看着因听到阮小七的话正在那里翻白眼的谭雅,不由得眉头一皱。
  谭雅看见刘氏不满,赶紧正色坐直,讨好地拉着刘氏,撅着嘴嗔道:“姑姑,自从到了河曲府,您怎么老是对我皱眉头啊。”
  刘氏摸着谭雅的头,叹了口气道:“哎,以前不用嘱咐,你就很好;现在你倒好,越大越淘气了,哪有官家小娘子翻白眼的?”
  谭雅嘟着嘴道:“官家小娘子怎么了,一样是两只眼睛一张嘴。”看刘氏作势要打自己,忙扯着刘氏的胳膊道,“可是以前也没人这么气我啊。”
  刘氏想想阮小七那副惫懒模样,再看看谭雅气呼呼的样子,竟笑了起来,只能在心底叹了口气,终是什么也没说。
  后日大吉,诸事可行。阮小七说是有要紧事不能在家看着,便让老管家带了请来的道婆找刘氏。
  这道婆穿得干净体面,说起话来也有条有理。那道婆用一块红布包着个东西,说是不用请阴魂,连大娘子都不用露面,只是叽叽咕咕地与刘氏说了几句话,竟然都对得上。
  然后直接将那红布包着的东西摆在香案上,前头点上线香做了法,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拿给刘氏一大堆画好的拘猴马,说是晚上在床头烧了就万事大吉。
  刘氏如获至宝,心道这河曲府是够繁华,连道婆的本事都比元洲的要高。到了晚上,刘氏趁着谭雅睡熟,悄悄在她床头烧了一番拘猴马。看着这沓子纸化为灰烬,刘氏总算是彻底放了心,了了她的心事。
  又休养了五六日,几天没有露面的阮小七才回家,还带回来那个派去给谭玉送信的手下。说是已经将信亲自送到了谭侍郎的手上,谭玉还派了两个下人跟着来。
  这时候,河曲府的天气已经热得不得了了,谭雅与刘氏商量过后就想赶紧去京城。
  特别挑了一个就近的好日子,一大早天蒙蒙亮,用过早膳,后面有二十几个骑马的壮汉护卫着,三辆轻巧的马车遮的严严实实,就悄悄从后门出了阮府,离开河曲府往京城去了。
  这一路,刘氏对阮小七的好感可谓是突飞猛进,在心里面直说了几十次可惜。无论是打尖还是住店,有阮小七在,无不是干净舒服,妥妥帖帖。
  一次刘氏忍不住夸赞阮小七能干,谭雅看看阮小七,奇怪地小声在刘氏耳边反问:“难道姑姑打算请他给阿爹做个管家吗?可惜你看他这般本事,”又指指跟着的二十几个壮汉,“就是阿爹肯让他进府,怕是他也不肯卖身为奴的。”刘氏语噎。
  有时候阮小七还会替马夫给她们赶一会儿车。这段工夫,阮小七往往一边赶车一边与刘氏聊天。
  这一路上倒是顺利,天气一直晴好。车里气闷,刘氏自己也是外头跑过的人,不在乎什么规矩讲究,就跟着坐在外头,凉风吹着,倒也惬意。
  自从听到刘氏叫谭雅小芽儿,阮小七才知道谭雅还有这么个招人疼的小名,好几次做梦,阮小七都叫她小芽儿了。醒来抿抿嘴巴,舌头都是甜的。
  这在路上,阮小七终于也有机会亲自叫了声小芽儿。
  有时跟刘氏说着说着话,刘氏总要回头问问坐在车厢里的谭雅,饿了没,渴了没,热不热,这时候刘氏往往就忘记了讲究规矩,直接叫唤谭雅:“小芽儿,喝点水吧。小芽儿,别睡了,到了晚上该睡不好了。。。”
  阮小七也就顺杆来了,道:“是啊,小芽儿,过了这段,有个镇子,那里面有种小面儿特特的有名,你定是没吃过的。”
  刘氏也没注意,谭雅在车厢里就是听到了,也只能装作没听到,只在心里暗呸一声。
  到底年纪小,还是被阮小七说的好吃的吸引住了,悄悄打开帘子听阮小七讲那野史典故,自觉比那说书的女先讲得还有趣。
  只听阮小七道:“夫妻俩吵架。郎君将银钱都折腾个光,那女娘就跟郎君吵闹,郎君又不肯让她,还给她两个巴掌,她气愤不过,竟悬梁自尽了。”
  刘氏“啊”了一声,气愤道:“这男子不是个东西,自家不管妻儿,弄光了银钱,还敢打娘子。只是这娘子实在太傻,宁可勒死那男人,也不能吊了自家脖子啊。”
  阮小七闻言,心底一惊,脖子发凉,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暗道这成亲以后可得好好敬着刘氏。
  有这样的不是丈母娘胜似丈母娘的人给娘子撑腰,自己要是不规矩,不知哪天睡得正香呢,脖子就被绳子给套上了。
  刘氏感慨了一番,又催着阮小七接着讲。阮小七定定神,接着编:“这娘子吊死了,家里人大哭了一场,还是给装了棺材入了坟地。”
  刘氏又开始骂那娘子娘家无能,自家女娘都吊死了,怎么能这么算了呢?必要让那郎君也陪着去才好。
  巴拉巴拉骂了一大堆,谭雅着急了,插嘴道:“姑姑,别骂啦,再听啊。”刘氏停下来骂人,也催着阮小七接着往下讲。
  阮小七听见谭雅也在催自己,心里更有劲了,又开始编:“这女娘在棺材里躺了三天,竟然醒了,原来只是一口气憋住了,如今活过来啦。
  她在里面开始敲棺材板子,日夜地敲啊。好在里面有给死人供的面菓子和酒水,倒是也能挺住。
  但这坟地有声响,十分吓人,虽然婆家也知道,却没人给那女娘开棺让她出来,只是找人开始镇妖。”
  谭雅在车厢里“呀”的一声,然后小声地唤刘氏:“姑姑,姑姑,进车厢呀,我,我,我一个人怕得紧。”
  刘氏忙进了车厢,将帘子打开,道:“路上也没人,打开些无事。”又催着阮小七接着讲。
  阮小七赶着车不能回头,但想到谭雅在后头能看到自己,也是美滋滋的,讲得就更卖力了:“那女娘就自己在棺材里日夜叫,直叫了七天,最后没声了。这婆家才敢打开棺材,一看,啊。”
  谭雅吓得一下子扑到刘氏怀里,刘氏搂着她,对阮小七道:“别夹七夹八的,赶紧讲。”
  阮小七想到谭雅吓得花容失色的样子,心里直痒痒,要是自己在旁边就好了。
  当然只能是想想了,阮小七接着编:“那女娘躺在那里,衣服撕得一条一条的,睁大双眼,两手向前伸直,手指头前头都血淋淋地没了指甲。
  再一看棺材盖都被挠得烂七八糟,原来这女娘喊了这些天,棺材板子钉得严实,后来竟是活活被闷死了。”
  刘氏和谭雅齐齐在后头“啊”了一声,然后开始骂那婆家没有人性,简直丧尽天良,活活闷死了可怜人。

  ☆、第42章

  刘氏想到自己,丧夫丧子本已够悲惨,偏婆家还将自己逐了出来,便是自己有天死了,也不能与郎君和儿子葬在一起,不禁悲从心来。
  她甚少在人前流泪,却被这个故事引得伤心不已。谭雅赶紧从刘氏怀中起来,拉着她的手道:“姑姑,您有我呢。我给您当儿子呢。”
  刘氏本来伤心,听到谭雅这话倒是被逗得破涕而笑,拍拍谭雅的手,嗔道:“净胡说,哪里用你当儿子,你好好的,我就万事不愁了。”
  谭雅忙拍着自己的胸脯,语气极其肯定地道:“姑姑,你放心,要是我以后的郎君也那般模样,我一定勒死他,不会自己去上吊的。”
  这回不单阮小七不顾赶车回头看她,便是连旁边的充当马夫的阮小七手下也忍不住回头看谭雅了。
  刘氏看着谭雅那副“您就放心我吧”的样子,无奈地直摇头,倒是真的被她搅地不再伤感。
  谭雅怕刘氏还伤心,又忙催着阮小七再讲一个有趣的。
  阮小七一听谭雅与自己说话,顿时忘了她刚说过的狠话。难得心上人软语相求,阮小七高兴得无可无不可,自然满口答应,绞尽脑汁要讲一个好的来。
  这么一路热热闹闹倒是也不无聊。虽说着急,但是阮小七还是担心谭雅身子刚好,路上走得太快也怕再病,所以拖了二十多天才到了京城。
  谭雅本来想,既然阿爹已经知道元洲老宅的事情了,那家里必是白幡一片,满家着孝。
  结果到了谭家大门口,发现和平时一般样子。谭玉派来接谭雅的那两个人下马,去见了门房,也不用通禀,直接从角门进去。
  谭玉的贴身小厮迎出来,直接带着几个人来到了谭玉的书房。
  谭雅见到谭玉,本因为看到家里没有穿孝而打算发的脾气都散了,几步往前伏在谭玉膝上,大哭道:“阿爹,您怎么啦?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
  谭玉原来正是而立之年,本来就长得就好,再加上常年为官,真是俊秀儒雅,风度翩翩,一派气度。
  如今不过才两三个月,一看,瘦的简直换了一个人,两腮都凹进去了;再仔细看,竟是两鬓也斑白了,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多岁。
  谭玉伸手去拉谭雅,也忍不住湿了眼眶。谭雅不起来,他就摸着谭雅的头发,想到只她幸存下来,口中连道:“有福有福,我的大娘子是个有福的。”
  还是刘氏过去将谭雅扶起来,谭玉站起身来朝向刘氏郑重作揖谢道:“多谢表妹大恩。”
  刘氏赶紧也擦擦泪,还礼道:“大表兄不需多礼,大娘子就是我自己的孩儿般,哪里需要谢的?”
  见谭玉看向自己,阮小七见缝插针,忙给谭侍郎作揖,口中道:“在下阮小七。”
  谭玉终于还是见了这个当初让自己恨得牙根痒痒的小混混。见他长得并不如自己所想那般粗俗油滑,行礼和说起话来也算规矩,心道虽然出身低了些,人却没有奴相,这为人处世也还老练,倒算本事。
  吴先生也顾不得初见刘氏的尴尬,在旁边插嘴道:“郎君,还是让大娘子她们梳洗一下,一路风尘,说话也不赶在这一会儿。”
  谭玉连忙点头,摸着谭雅的头道:“好好歇息,晚膳过后咱们再说话。”
  谭玉在谭雅临走之前嘱咐了一句:“家里面还不知道元洲的事。”谭雅在看到谭玉之时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只向着谭玉点点头,就跟着刘氏回房歇息不提。
  谭玉又问小厮:“带来的人都安置好了吗?”
  小厮鞠躬答道:“小的已派人专门腾出了一个院子,派了几个稳重人伺候着。”
  谭玉点点头,手一挥,小厮马上低头退下了。
  阮小七没有走,他知道谭玉支走刘氏她们就是与自己有话讲。
  谭玉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