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唐逐鹿风云 >

第144章

大唐逐鹿风云-第144章

小说: 大唐逐鹿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如此一来,王薄那老狐狸又有了加入棋盘,角逐天下的可能,他又岂能不动心?”窦建德大喜。   
凌策一看窦建德这幅跃跃欲试地架势,连忙劝谏道,“大王万毋心急,话虽是如此说,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令得王薄父子改换心思,恐怕那金银奇珍之物,还是少不了的!”话说到最后,声音有些懦懦。   
闻听此言,窦建德又有些火光。他为人简朴,不尚奢华,深知百姓疾苦,故而对百姓强摊赋税,故而连自己的王宫也颇为简陋,而河北屡经战乱,早已经困苦不堪,若不是几番征战,缴获了宇文化及、魏刀儿等人的收藏,恐怕王宫看起来都有些寒碜。   
就是现在,他的军费都有些紧张。财宝虽然还有一些,不过若是现在出手,未免便宜了领地之中那些心黑的大户。   
窦建德在大殿之中踱了起来,好一会儿,他的脚步攸忽停下,面色冷肃,眼眸之中闪烁着逼人的寒光,看的一旁的凌策也有些不寒而栗。   
窦建德露出了一口白牙,阴测测的道,“数月前已经有了传闻,曾进已经得到了杨公宝库,财富之多,岂是本王所能比拟的,即便是本王将宫室之中现有的珍藏全部拿出来,恐怕也未必能够让王薄那老狐狸看得上眼。   
既然如此,为了本王的大业,有些人,也该牺牲一下了!”   
到得最后,窦建德的气势之张扬,简直就似一头巨兽,张开了巨吻,亮出了獠牙。凌策虽是跟随窦建德已久的老人了,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见了许多老朋友因为各种理由被窦建德清剿掉。此时虽然明白窦建德要牺牲的对象并不是自己,但是心中依旧不免惴惴然。   
“凌策!”窦建德突然让其附耳过去,凌策不敢怠慢,强压下自己心中对窦建德的畏惧之情,走到了他的身旁,不过仍旧离有一尺之遥!   
窦建德对此也不以为意,上前一步,在凌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凌策听后心渐渐定了下来,原来窦建德不过是要他前去假扮强盗,洗劫自己治下的一些大户罢了,当然,这些人统统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对窦建德的令喻有些阳奉阴违罢了。   
凌策连忙开口称赞道,“大王真是英明,此举不仅铲除了治下那些骄横不法之徒,同时可以在不伤我军根本的前提下,筹集到足够的财货。虽可能有些反弹,但是只要大王攻取了洛阳,在大胜余威之下,量那些个跳梁小丑也玩不出什么花样!”   
凌策这一番话说的窦建德大为满意,连连点头赞许,“凌先生果真不愧是大才之士,本王的左膀右臂,此番事情办好了,本王定然重重有赏!”   
“多谢大王赏识!”凌策躬身行礼过后,正欲告辞离去,办这件油水丰厚的差事,但却被窦建德给留了下来。   
窦建德面带微笑,温和的道,“凌先生今日为本王出了大力,不知道可能给本王再推荐一个大才,前往山东王薄军中,为本王说服王薄,与本王结盟,共谋天下!”   
凌策心中暗暗叫苦,这主意虽然是他出的,但是使臣他却并不想当,自古这种时刻的使臣最是吉凶难测!成了,自然是加官进爵,好处多多,但若是不成,恐怕就免不了那断头台上一刀了。   
但是凌策看着窦建德望向自己的殷切目光与温和之中泛着冷漠的面容,一咬牙,心中发狠道,“富贵险中求,就拼此一招了!”凌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口中喊道,“微臣不才,愿为此使臣,前往山东,为大王说合!”   
窦建德直视着凌策的眼睛,见其眼神澄澈,面色凛然,似乎也有些感动,连忙伸手将其扶了起来,温和的道,“凌先生乃本王股肱之臣,此番前往,不论成与不成,旦要记得保住性命回来,本王大业,尚需要凌先生襄助呢!”   
“大王但请放心,为臣的好消息不日必将从山东传过来!”凌策郑重的回道,“请大王准备好攻取洛阳的兵马,免得到时候耽误了时机!”   
“哈哈,凌先生放心!”窦建德豪迈的道,“本王是不会疏忽的,洛阳城中,尚有千余佳人等着本王呢!到时候,本王让凌先生先选!”   
“多谢大王!”凌策在窦建德的美好憧憬之中离去了,他的作为,将会在河北大地上掀起一阵血海波涛。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二百八十五章暗地运作,各逞机心(下)   
两日后,山东知世郎府的书房之中。   
老牌的义军领袖,知世郎王薄坐在那里,而他的儿子,武林中称之为雷霆刀的王魁介,则陪侍在一边,小心的看着自己父亲的脸色。   
王薄面容整肃,眼睛近乎眯在一起,仅仅留下一条缝儿,显得颇为狭长,自里面透射出又细又亮的光芒,闪烁不定。   
又等了一会儿,王魁介毕竟年轻,虽然也在江湖上闯荡过几年,但沉稳的功夫依旧不够老辣,他在张了几次嘴,又闭上之后,终于是忍不住了,微微躬身,问道,“父亲,窦建德如此好的条件,父亲为什么不答应呢?之前那曾进要我们王家出力,却一点儿好处都不提,只以一纸书信传令,分明是势力大了,看不起我们,父亲已经帮他拖了几天了,已经仁至义尽了,我们盟友的责任也已经尽了……”   
王魁介还要接着往下说,却被王薄挥手打断,冷声喝道,“你在胡说什么呢?自洛阳之战后,我们王家并入江南的事情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又岂能随便反悔呢?”   
王魁介却丝毫不惧,直言对之,“得了吧!父亲心中到底有何种想法,难道还能瞒得过孩儿吗?”   
王薄听后,冷笑连连,“你这逆子,倒是说说,为父到底有何想法?”   
“哼,以我王家而今的地位,不论是投靠何家,裂土封王虽不可得,但是富贵荣华总是有保证的吧!”王魁介笑着说道,“但是父亲却迟迟不表态,以中立的立场摇摆在天下各路诸侯之中,表面看来是年华已老,息了争强斗胜之心。但是孩儿从父亲一直秘密交结突厥、铁勒等塞外胡族势力,就明白,父亲的雄心从来都不曾熄灭过,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再次崛起的机会!   
孩儿并无父亲那种雄心壮志,本来只想富贵荣华一生,给我王家博个公侯之位也就是了。不过父亲既然有心。孩儿自然也不能不尽力。不过曾进势强力压天下,孩儿一时之间也使不上什么力气,故而只能一直结好曾进,帮父亲拖延着时间。   
今次曾进举大兵攻取李阀,令我父子为其拖住窦建德的后路。实在可谓是天赐良机啊!只要我们与窦建德联合,就凭洛阳那区区万把兵力,哪里能挡得住我们的十数万雄师!”   
“真不愧是知父莫若子啊!”王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睛也完全睁开了,那一瞬间。王魁介似乎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烈焰。“为父的心思真的是瞒不过你,不错,为父的确是还有再战天下之心!为父当初的气量显得小了一些。以至于杜伏威、李子通等一等一的大将之才都一一离为父而去,没能在那个最恰当地时机给王家打下一个稳固的根基来。   
山东本是大有为之地,为父欠缺的就是一个再次崛起的时机,而今这个机会的确是很不错,为父也有些心动,……”   
话刚至此,王魁介就忍不住插口问道,“那父亲为什么不直接答应下来呢?”接着。王魁介似恍然大悟似地,自己给出了一个答案,“莫非父亲是在故意晾一晾那个凌策,好逼出窦建德条件的底线来?父亲实在是英明啊,儿子远远不及!”   
王薄脸色一变。似欲发怒,但想想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终究还是忍了下来,似乎有些恨铁不成钢,“我看你是被凌策送给你的那些金珠美人给迷了心窍了!为父是有些心动,但是正是因为为父心动了,已经算是局中之人了,再也难以一个超然的眼光看待整个天下大势的发展变化了,所以才更要慎重、谨慎,因为,这一步踏错,遭到牵累地可不只是你我父子两人,而是我们整个王氏家族啊!”   
“孩儿受教了!”王魁介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绝顶之人,经王薄如此苦口婆心的解说,自然是清楚了其中的关节。   
王魁介竭力地将凌策送给自己的那些金银珠宝,各色美女驱逐出脑海,让自己保持一个较为冷静的心态,道,“那父亲考虑的怎么样了?孩儿还是觉得这是我王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曾进势力之强,早已经凌驾于天下各路诸侯之上,若是再任其发展,恐怕天下就是太平盛世的气象了,再无可为了!父亲若是果真还有再次拼搏一把的决心,此次机会是万万不能错过了!”   
王薄点了点头,而后接着又摇了摇头,瞑目苦思,面色似乎在短短的时间里苍老了许多,由此可见其内心之中思想斗争之剧烈。“为父也想下定决心,此番窦建德对我们父子所下地本钱着实不小。但是为父一想起窦建德攻洛阳失败之后,我王家被曾进满门抄斩、血流成河的情形,为父这个心,无论如何也定不下来啊!”   
“父亲终究是老了!”王魁介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王薄“蹭”的一声站了起来,浑身气机勃发,似乎要证明自己依旧宝刀未老,但是刚站起来,就又坐了下去,默然良久,最后也吐出了一句话,“你说的不错,为父终究是老了!当为父亲眼目睹曾进手刃李世民之时的那份狠辣果决之时,为父就明白,自己老了,永远也比不上那个年轻人了!只不过为父一直不愿意承认,在那里死撑着罢了!”   
王魁介小心地看着自己父亲脸上的神情,轻声问道,“父亲,那您现在有决定了吗?”   
王薄再次思考了起来,这次并没有耗费多长地时间,王薄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解脱的笑容,道,“魁介,为父已经决定了,继续支持汉王曾进,为父想,以曾进的为人,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安危压在一个不稳定的棋子上的,他肯定有自己的后招!为父不太看好窦建德!魁介,你还是将收的那些东西退还给凌策好了,曾进为人狠厉,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的!”   
王魁介仔细的望着自己父亲的脸,当发现他是真正的如此想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他突然跪倒在地上,道,“父亲,还是您英明,目光如炬,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啊!”   
“魁介,你这是干什么呀,快起来!”王薄一时之间尚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他隐隐然已经觉察到有些不对了。   
王魁介并没有站起来,而是继续跪着,道,“父亲,就让儿子跪着吧!儿子欺瞒了父亲,儿子有罪!”他不待王薄扶他,扭头望向书房的门口,喊道,“王军师,进来吧!”   
随着王魁介的声音,一个白色儒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躬身向王薄行了一礼,温和的笑道,“在下王儒信,现为汉王麾下洛阳副留守。这是汉王给王公的信!”   
王薄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又看了看王儒信,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他有些木然的接过了王儒信手中的信,大略的扫了一遍,别的没记住,但是最后两句却牢牢的轰进了他的心里:“河北窦建德但有所求,尽管答应于他!他所送之礼,也尽管收下,就当作是本王借花献佛了!”   
默然良久,王薄忽然苦笑了起来,对着王儒信道,“汉王果真是算无遗策啊!”接着又道,“想必这其中,也有王先生的手笔吧!”   
“不敢当!”王儒信笑了笑,“汉王的大业如今正是关键之时,若想一举定乾坤,还需要贤父子鼎力相助啊!”   
王薄明白了这前后的关隘,立时又恢复了自己老狐狸的样子,也笑道,“我们父子不是已经在帮忙了吗?”   
将王儒信送到客房休息之后,书房之中又剩下了王薄父子二人,王薄亲手扶起了王魁介,温和的道,“你真的是成熟了,相比较而言,此次行事为父倒是显得有些轻狂了,没有以整个家族的利益为重!若不是你与曾进素来交好,恐怕此番曾进就趁着这次机会将我们父子也一并收拾了!   
为父打算卸下王家家主的位置,传给你!”见王魁介似要说话,他挥手制止,接着道,“不要推辞,为父老了,也该歇一歇了!我王家虽然不大,但是上下也有几千口人,希望你以后行事,能够多加考虑一些!好了,去吧!现在你就可以按照汉王的筹谋去和那窦建德的使者见面了,此次谈判,为父全权交给你了!”   
见王魁介还欲多言,王薄却不给其机会,微笑道,“去吧!我王家将来能够有多少家业,就看你此番的手段了!”   
听到此话,王魁介知道自己的父亲是真的相通了,再无顾虑,躬身行了一礼,道,“父亲放心,孩儿此番定当让父亲满意!”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二百八十六章潼关之战一场戏   
潼关北临黄河,南倚悬崖,自古号称天险。自汉末三国之时,函谷关的地位衰退之后,潼关便取而代之,成为关中的屏障,长安的门户。潼关的失与守直接关系着关中李唐的生死存亡!   
如此重要之地,李渊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一共在关城之中驻军三万,且以宗室名将略阳郡公李道宗镇守。李道宗乃是李阀之中仅此于李孝恭的将领,精熟兵法,武艺高强。李渊之所以敢在长安稳坐钓鱼台,一半也是出于对李道宗的信任。   
虎豹等异兽敏于行进,虽然耐力不足,但是短途之内速度却是甚快,自洛阳出发之后,一路马不停蹄,锋戈所指,小城小池莫不望风而降,旋即又袭破了陕州、虢州,抵达了潼关城下。   
虎豹骑一千五百只彪悍健壮的异兽在通关城下一字排开,同时仰天狂吼,那种声势,听的潼关城上守关的将士莫不胆战心惊。   
李道宗自收到曾进大军离开洛阳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曾进大军的动向。这只虎豹骑,他也曾听说过,但是却一向对其的实战能力嗤之以鼻,不太相信。猛兽的力量虽强,但是脾气却太过暴躁,很容易反噬伤主,但是今日一见,他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城下的这只虎豹骑,恐怕是真的形成了战斗力。仅仅这百兽齐啸的声威,已经令得自己的麾下士兵胆寒,伤了士气了,若是实际作战,恐怕就更成问题了。李道宗行军作战一向勇猛,只要有一丝机会,他就会抓住,拼力撕开对方的防线。所以。此次他来守潼关之时,特意从李渊手中求来了一千玄甲骑,作为自己出击的根底。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纵横北疆,所向无敌,凭借的就是手中精心训练出来的三千玄甲骑,人马俱是一身钢甲,骑士手执长枪大槊。冲起阵来势不可挡,任何防线都难以抵挡。不过李道宗现在已经基本上不抱暗里出击的希望了,就眼前这凶兽的嘶吼,就是所有马匹地克星,到时候。战马能不能跑的起来恐怕都是一个问题。   
李道宗心中虽然焦虑,但是其面色上却丝毫不露,脚下不停,周转于各个战士身边,轻轻的拍打着他们的肩膀。。不屑的望着城下的虎豹骑道,“不过是一群畜生而已,何足为惧?”关城上的将士看到自家将军那镇定自若地样子。心中的恐慌也慢慢的消散了。   
当关城上的将士重新恢复了自信,稳立于关上之后,李道宗回到了自己的帅府之中。他却是丝毫也不敢放松,他知道,江南军地前锋既然已经抵达,那主力大军也就不远了,单凭那三万将士,恐怕很难抵挡的住曾进的十万大军。   
不过李道宗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后撤。他有自己的骄傲,李家宗室之中一共有三大名将,李世民、李孝恭、李道宗。他一向是敬配末座。而今另外两人皆已经死在了曾进的手中,他希望自己能够打破曾进不败地神话,证明自己才是最强的。   
李道宗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