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唐逐鹿风云 >

第124章

大唐逐鹿风云-第124章

小说: 大唐逐鹿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画,仿如世外桃源。   
不过而今谷中却林林总总密布着许许多多的营帐,还有很多的兵丁在巡逻,虽说宁静依旧,但依然显得十分的不和谐。   
老君观中,可风正在设宴招待李密等重要的人物。   
“可风啊,此番你不仅为我带来了重要的消息,而且为我提供了如此隐蔽的藏兵之地,实在是大功一件啊!放心,待洛阳战事一毕,我立国称王之后,我就册封你为国师,老君观一脉为国教!”李密笑的十分开心,微眯的眼睛打量着可风的反应。   
“老狐狸,难道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你在下面谷中的兵马不过是些老弱病残吗?依你多疑的性格,又有师妃暄这个佳人在侧,你会全盘信我才怪呢?”可风心中对李密的虚伪颇为不屑,“幸好老子没有将宝压在你一个人的身上,否则,我岂不就亏大了!”   
心中虽然如此想着,但是脸上却做出一副淡然中略带着三分欣喜的样子,答道,“多谢魏公,魏公对贫道的师门如此厚爱,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贫道也只好竭尽所能,襄助魏公的大业了!”   
接着,他又斜瞟了一眼,立于一旁,并未过来的师妃暄,沉吟了一下,还是开口了,不过语气却是显得有些担忧,而且刻意压低了声音,“魏公,我老君观一脉虽然不像阴癸派一样,与那位的师门势不两立,但终归是有着不小的冲突的!而她又即将成为魏公的夫人,若是她欲要对我老君观不利,那……”   
可风话中的未尽之意,李密自然是再也清楚不过了,但也正因为此,他对可风的疑心反而减轻了不少。“可风道长放心,公是公,私是私,这点,我李密还是分的清楚的!况且,他不过是我的夫人罢了,妇人干政的大忌,我还是明白的!”   
“如此,贫道就放心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大笑了起来。   
话虽然那么说了,但是李密的心中却想到,“你们两家斗的越厉害,我就越高兴,这样,你们既会更加依赖我,也不会危机我的统治,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里,李密笑的就更加开心了。   
师妃暄竭力劝阻李密缓兵不得,也就冷眼旁观,不过李密却也心中有了疑心,表面上虽然将大军隐藏在此处,但是实际上却是另走他方。   
自从曾进离开洛阳后就不知所踪,但是师妃暄心中有感觉,他定然就在自己的附近,而且绝对不会太远。现在,她已经隐隐然有种感觉,此战,李密必败无疑,不过她却丝毫都不担心,因为,她早就准备了一套输的应对方案。   
但是在此之前,她还是希望李密能够赢。相对于曾进来说,李密虽然对她的身体更为觊觎一些,但是也正因为此,李密才更加的好对付。   
而曾进,虽然她只见过曾进一面,但是以他自幼修习的静斋观心术来看,此人心性之冷漠,实在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尤其是他那一双深邃的、仿佛能够洞彻世情的眼睛,让一向自信的师妃暄也觉得有些不安。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二百四十七章一箭双雕   
偃师的东北处,距离翠云谷约摸五十里远的地方,亦谷。外面有疏林矮树和广阔的长草原,颇为隐蔽。李密真正的精锐之师就伏在这里。   
此地与邙山外偃师间的草原只是一丘之隔,骑兵若策骑越过山丘,只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达偃师城下,地理位置十分之好。   
李密这支精兵,乃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故而集中了瓦岗军麾下的大部分大将,徐世绩、王伯当,秦琼、罗士信以及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当真可称得上是兵精将勇。   
今天晚上,李密听从未来夫人师妃暄的劝告,去试探老君观的可风道长,为了将戏演的足够的逼真。他不仅准备了大量的营寨和数千兵马,还将自己的一些心腹,诸如祖君彦、徐世绩、王伯当等人带了过去。   
因此,此时,这四万大军之中位置最高的,就是老将裴仁基了。由于裴仁基是李密在洛口大胜之后,归附与他的,与翟让并无什么瓜葛,故而李密对其颇为信重。   
此时,月亮已至中天,除了些许的巡逻人员,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沉醉入梦乡了。山谷之中一片静谧。   
不过,暂时署理军务的老将裴仁基的营帐之中,灯光依旧亮着。帐外有百十名军士,将营帐卫护的水泄不通。这些人,都是在隋廷时就跟随着裴仁基父子的亲兵,对裴氏父子忠心不二。现而今虽然归顺了李密,但是若是没有裴氏父子的命令,恐怕谁也指挥不动。   
营帐之中人并不多,只有五个而已。裴氏父子,秦琼、罗士信,最后一个却是曾进。   
曾进离开洛阳之后。并没有回江南,他将天剑卫交给沈落雁带领,前去与虎豹骑会合,翟娇、单雄信、屠叔方等人去秘密联络瓦岗军中忠于翟让,或者因为李密重用新人而导致心怀不满的旧人,时机一到。就准备策反。   
至于他自己,则开始来寻找他之前在瓦岗军中布下的暗子,履行约定。这两天,他一直在李密的军中,以曾进的匿迹手段。再加上内应地掩护,李密竟然一直未曾发现。   
今日,恰逢李密将自己的亲信尽数带走。反倒是方便了曾进与裴仁基的见面。本来,有了秦琼、罗士信的相助,他的计划已经可以实现了,但是他对于裴氏父子的才略,亦颇为欣赏,况且,这两天,秦琼也对他说,他之前也曾按照曾进地吩咐。暗地里向裴家父子透漏过一点儿口风。二人也有些心动,故而。曾进方才下定决心。冒这一回险。   
老将裴仁基看着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带微笑。潇洒自如的曾进,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叔宝、士信,原来你二人早就是汉王的人了!我就说嘛,在我刚投到魏公麾下之时,你们就和我说那些话,原来是为现在做准备啊!”   
秦琼那黑脸上咧出笑容,道,“老将军严重了。我不过是在投奔李密之前,与曾汉王打了一个赌而已!”   
“什么赌?”裴仁基尚未开口,裴行俨却耐不住好奇心。   
“三年内,若是汉王能够一同江南,那我就归顺于他!”秦琼道,“故而在与老将军说那些话时,我还不是汉王的人,不过是看在朋友一场地份上,帮他传个话而已!当然,现在汉王的威名已然人尽皆知了,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我老秦也是守诺之人,现在自然是汉王的人了!”   
裴仁基又将目光望向罗士信,这个昔日张须陀麾下三骁将之中年纪最小,但是本领却最高地人。   
罗士信一脸的淡然神色,“我们三兄弟同进同退!”   
“如此说来,那金墉城已经是汉王的囊中之物了!”裴仁基又望向了曾进。因为守备金城的,正是他们三兄弟之中的程咬金。   
曾进摇了摇头,“非也!非独是金墉城,要知道,李密悖逆弑主,瓦岗军中对其不满的将领可不少呢!而今翟让的女儿弟子尽皆在我的麾下,我已经令他们前去联络旧部了,我相信,有很多人愿意弃暗投明的!”   
裴仁基眉头一皱,冷声道,“若是我父子今晚不答应汉王地延揽,汉王是不是就该亲自出手,送我父子上路了?”   
曾进再次摇了摇头,“非也,杀人只是下之下策!我若是存了这种心思,就不会是与叔宝、士信来到你地营帐了,而是将你邀请到他们的地盘上,如此,下手也方便些。而今外面都是你地亲兵,杀你虽然不难,但是岂不是坏了我地大事嘛!”   
曾进站了起来,在营帐之中踱起了步,不紧不慢的道,“我对贤父子地才略十分的欣赏,故而希望两位能够加入我的麾下。不过我们暂且不谈这个,先来分析一下现今的形势。   
李密杀翟让,实在是其一生之中最大的昏招。此事,虽奠定了他在瓦岗军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但也让许多瓦岗军中的老将对其离心离德。在其如日中天之时或许不会发生什么,但是我敢肯定,一旦李密落难,定然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而今,李密真正得以维持他的地位的,就是这山谷之中的四万大军了。但是你也看到了,叔宝与士信都是我的人,在李密在时,凭借着李密在军中的威望,自然引不起什么风浪,不过而今他不在。   
老将军虽然才能卓著,但毕竟是后来的人,本就与那些军中的老人不太相合,虽然在李密面前老将军更受重用一些,但是在那些士兵的心里,恐怕还是更早加入瓦岗军中的叔宝与士信更加可靠一些吧!   
因此,控制这些兵马投靠江南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引起一场骚乱,让这里的军马进行火拼,弄得元气大伤应该还是不难的吧!”   
曾进见裴仁基似有话要说,挥手制止了,而后继续道,“再说王世充,王世充被李密长期围困在洛阳城里,动弹不得,再加上他粮草已然不多,破局之心之切,可想而知。如今他可谓是背水一战,哀兵必胜,老将军仗打的比我多,想必更加清楚这个道理了。   
更何况,我还有一只骑兵伏在左近,随时可以杀李密一个措手不及!此战我与王世充谋划已久,李密断无战胜的可能了。”   
“王世充如今在偃师吧!”裴仁基叹了一口气道,“我早就对魏公说过,王世充受伤多半有诈,只是魏公太过相信那个可风了!想来,可风应该也是汉王的人吧!”   
“不错,可风是我的人!”曾进笑了笑,道,“不过李密有今天也并不是什么难以预料之事!自从他洛口开仓赈民,威名震动天下之后,就已经开始变的刚愎自用,独断多疑,不太能够听的进去别人的忠言了。   
老将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如今形势依然彰显,李密非是能够成大业之人,贤父子如此人才,随李密一起陪葬,实在是有些不值了!本王言尽于此,如何抉择,还请老将军给个话吧!”   
说完,曾进就坐下了,等待裴仁基的回答。秦琼与罗士信也出言相劝,由于罗士信与裴行俨年龄相仿,关系不错,故而也向其打着眼色。   
裴仁基并没有考虑多久,便拉着自己的儿子跪在了曾进的面前,沉声道,“愿为汉王效犬马之劳!”   
曾进大喜,连忙上前搀扶起了二人。裴仁基又道,“我有个请求,希望汉王能够允准!”   
“请说!”   
“汉王既然已经胜券在握,那在下希望不参与对魏公的战斗!”裴仁基道。   
曾进笑了笑道,“我答应,本来我也没有这个打算!不过对付王世充,裴将军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这个自然!”裴仁基道,“在下义不容辞!请汉王吩咐!”   
秦琼与罗士信也躬身道:“请主公吩咐!”   
“好!”曾进笑道,“我准备将你们的信息透漏给王世充,让其来袭,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够严阵以待,让他本来以为的偷袭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如此一来。。。。。。”   
裴仁基四人都是久经军阵的老人了,对于曾进心中的打算自然了然于胸,这一箭双雕之计虽然并不算高明,但却是颇为有效!四人都禁不住在心中感叹,“此战过后,恐怕连洛阳,也要易主了!”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二百四十八章官子(上)   
“太好了!”王世充拍案大喜,对自己面前的曾影道,汉王,我王世充此战过后,定然会好好的谢谢他!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曾影心中也明白,此时王世充定然是要开始准备了,核心的军务,他定然是不会让自己这个外人在场的,因此也就识趣的避嫌了。   
王世充此时却也不再避忌了,开始传令征调偃师城中的所有兵马,并将此地所有的将领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将军,我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确定了李密最后的那支杀手锏的下落!”王世充绝口不提曾影的事,因为此时,正是他树立军中威信的好时候,他怎么会把功劳往他人身上推呢!   
王世充回过身去,抽出长剑点在了一个山谷处,笑道,“李密的大军就藏在这里!”   
在场的都不是什么棒槌,都是那种有着真材实料的人,一看王世充剑指之处,心中都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暗呼好险!   
杨公卿更是道,“李密果真不愧老狐狸之称,用兵端的神妙!此地如此隐蔽,却又与王君廓、樊文超等人的兵马互为犄角,若是王公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我们小看了王君廓他们手中的那支新兵,贸然出击的话,恐怕就真的遭了李密的算计了!”   
王玄应又跳出来道,“如此更能说明天命在爹的手中,李密此番焉有不败之理?”   
王玄应的话看似有阿谀之嫌,但是天命二字在那些普通将领眼中还是很有分量的,故而纷纷附和,心中战意高昂。   
见此番自己儿子做的不错,王世充也不吝啬封赏,“玄应。此次出兵,你就领一营兵马随着为父吧!”   
王玄应大喜,挑衅似的望了自己的弟弟一眼,看着他那满目地怒火,心中别提多舒服了。   
王世充丝毫不理会自己儿子私下里的较量,继续道。“今日军议,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是集中主力兵马先破其一路呢,还是将李密的两支大军一起端掉   
听王世充问起这个,厅堂之中的众将登时如同炸了锅一样。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有稳重的说,“自然是先攻其一路为好。我军虽然知晓了李密地打算,但是兵力比较起来,毕竟有些不足,还是应当集中起来,破了李密藏在山谷之中四万精锐,只要这只兵马被打残,王君廓手中的那支新兵也就不足为虑了!”   
而胃口大的则说,“如此良机,就应当将李密的两支兵马一网打尽。李密为人坚韧。又多狡诈,只要给他留下了一丝希望。他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因此,我们要一击就将其的信心全部打掉。如此,方能将李密地地盘儿全盘接收啊!”   
……   
王世充见众将都表了态,唯独杨公卿并未开口,笑着问道,“杨大将军,你是什么看法啊?”   
公卿微笑着道,“主公想必早有定见!末将愿为主公前锋,但请主公吩咐!”   
“好!”王世充朗声道,“还是公卿知我心思!”他顿了顿道,“谁道我手上兵马不足?而今偃师城中加上那些守城的新兵,足有六万有余了,又是偷袭,对付李密那两支兵马,足足有余了!   
此番我要兵分两路,将李密一网成擒!”   
“公卿!”王世充下令道,“我给你一千精骑,三万兵马,埋伏在这里,”他指着地图道,“待我令主力开始攻击山谷中李密的主力之时,我会故意将声势弄地大些,引的王君廓他们来援,到时候,你就……嗯?”   
“属下明白!”杨公卿应道。   
王世充想了想,笑着对王玄恕道,“玄恕,那一千精骑,就由你领着吧!记着要好好的跟着杨大将军,看看他是如何统兵的?”   
“是,是!我一定好好的跟杨大将军学!”王玄恕连忙应了下来。   
“主、主公!”一个略显得有些懦懦的声音忽的响了起来,“如此一来,那偃师岂不是和空城一般了!这恐怕有些危险点儿吧!”   
王世充定睛一看,原来是偃师的城防将军。他此时心情甚好,倒也不以为杵,放在平时,他   
话,恐怕就没这么好过了。   
王世充两眼微眯,从中爆射出两道晶亮的光芒,刺地在场众将地头都禁不住低了下来,就连杨公卿也一样,不敢与其对视。   
他语气凝重,但又饱含自信,“此番,乃是我与李密之最后一战,成败,在此一举!小小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空城之计古已有之,我王世充又岂敢让古人专美于前?”   
王世充手一挥,冷声道,“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现在,你们都过去整顿好自己地部下,一刻钟后,即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