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尘四合 作者:尤四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11完结) >

第66章

红尘四合 作者:尤四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11完结)-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怨气还是很大,可又碍着亲戚一场,进了门不好不见,只得让沙桐把人请进来。

    周附阳像见上司似的,弓着腰近前,扫袖打千儿说:“给福晋请安。”

    定宜皱了皱眉,“您别这样,我可不是什么福晋。”转头吩咐丫头,“给周大人搬个座儿。”

    她就这么坐在台阶上,也没起身,称他周大人,这让周附阳感觉很难堪。座儿搬来了也没敢坐,只说:“小枣儿,这阵子难为你了。”

    她心里一阵酸,忍住了没掉眼泪,“您今儿来有事儿?”

    周附阳低声下气说:“也没什么要紧事儿,就是来瞧瞧你。枣儿啊,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以前是舅舅对不住你,事情过去那么久了,你就原谅舅舅吧!人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如今亲戚是越来越少了,老三刚走,我放心不下你,今儿得空过来瞧瞧。”略顿了下,觑她脸上还是淡淡的,心里安定了些,顺势又道,“我来奔老三的丧,瞧出来王爷待你很好,可姑奶奶到底得有个娘家。何况眼下还没大婚,将来从哪儿出门子,谁来置办嫁妆,且费一番手脚呢!你瞧亲戚不走就凉了,你眼下是一个人,撂在外头怎么成?你那些叔伯不在京,照应起来不方便,还是跟舅舅回家吧。你舅妈给辟了院子出来,东西全换新的,还挑了几个伶俐的丫头专门儿伺候你。以前咱们糊涂啊,到有了年纪,越发看重亲情了。我和你母亲是嫡亲的兄妹,到了舅舅那儿,就像回了自己家似的……”

    那边甥舅俩说话,沙桐上外头等人送书来,门房边回头看边问:“这是哪路神仙呐,还有脸来?”

    沙桐哼笑一声,“还不是瞧着要升发了,过来沾点儿喜气。换了以前,看见都绕开八丈远呢,更甭说其他了。人呐,捧高踩低,就这糟心样儿。”

    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周附阳待了两盏茶时候就走了。后来福晋满院子溜达,到门上知会了一声,“下次他来用不着通传,把人领进来就是了。”

    门房应了,心说亲戚就是亲戚,身边没人了,以前的恩怨也不计较了,有点病急乱投医。

    消息传到弘策跟前,他正在书房写陈条,得知之后惘惘的,只说:“也好,她是太寂寞了,有自己人在身边,她心境能开阔些。”

    “主子不过胡同瞧瞧去?昨儿回来晾到现在,眼看太阳要下山了。”

    笔尖顿在那里,很久没有落下去。书房里有淡淡的檀香环绕,案头座钟滴答,时间凝固住了似的。半晌才听他说:“让她冷静冷静吧,我戳在她眼窝里,她一着急真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追悔莫及。”

    关兆京掖着两手耷拉了脑袋,“依奴才的拙见,您还是得去。女人家心思窄,您是男人大丈夫,您得体谅她。您想想以前,多好的一个姑娘啊。真就像一棵树,带着拧劲儿横劲儿,长得笔直。现在呢,遇上了沟坎,她腿短迈不过去,不是大事儿。您帮她一把,就那么一提溜——过去了。您要是也闹别扭,那不成,您不好受,她也揪着,何苦呢。”说着一笑,“奴才虽没做过几天男人,脑袋还是男人的脑袋。男人脸皮厚,挨两下啐两口,照样笑嘻嘻的。您身份尊贵,说句打嘴的,那也就是在外人眼里。自个儿家,您和谁较真呢,那位是您枕边人呐。”

    弘策松了弦儿,关兆京说得是,自己再累再委屈,没法和她的痛苦相提并论。她现在刚没了哥哥,老伤上又添新伤,即便说出什么过激的话来,他也只能开导,不能置气。

    他搁下笔站起来,迈出门槛看,太阳的余晖染得满院彤红。慢待她一天,自己想想,愧疚至极。忙命人牵马来,扬鞭便往酒醋局胡同去了。

    可是总有不好的预感,一阵一阵翻涌上来,越是近,越是强烈。他奔进门,恰好里头有人出来,两下里相撞,震得晕头转向。站定了朝里看,他听不见声儿,但看见来往的人,匆匆的,满脸惊惶。

    “怎么了?”他一把逮住了眼前人的领子,“出什么事儿了?”

    小太监给晃悠得脚不着地,挣扎着回手一指,“主子,了不得了,奴才正要给您报信儿呢!福晋刚才说肚子疼,宝儿扶她如厕,结果……官房里头全是血呀,把香木沫子都染红了……”

    他脑子里嗡地一声就炸开了,撂开人疾步上了甬道,进她房里看,人已经给安置到了炕上,只是侧着身子,看不见她的脸。

    沙桐上来,跪在他面前狠狠打了自己十几个耳光,哭道:“奴才对不起主子,奴才没有照看好福晋,叫福晋小产,奴才死罪。”

    关兆京抬腿就是一脚,气急败坏说:“你是该死,十条命都不够赔的了你!”

    弘策站着,腿里没有半丝力气,不得不扶着月牙桌坐下。他就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喘上几口气,哑声问:“在哪儿?”

    底下人明白,把抬出去的官房请进来让他过目,他瞧一眼,无力摆了摆手。

    出了这样的事儿,众人都慌神,不知怎么才好。请来的太医被轰了出来,茫然挨壁脚站规矩。关兆京环顾一圈,压嗓呵斥,“还愣着?福晋今儿吃了什么、谁经的手,赶紧去查!”

    弘策却把人叫住了,“用不着查,你们都出去。”

    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触到她的炕沿,替她掖了掖被角,轻声问:“这会儿还疼吗?是因为我今天没来,惹你伤心了,这才动了胎气……我又做错了。”他哽咽了下,抚那果绿的宁绸缎面,哄孩子式的在她背上轻轻拍打,“你别自责,不是你的错。这个丢了没关系,咱们还可以再怀。你把手给我,让我看看脉象,好叫我放心。”

    她起先一动不动,听了这话回过身,哭红的双眼,迟迟看着他,“不是的,不是因为你没来。”

    他怔了怔,自言自语着点头,“那是不小心,磕着绊着了,出了点意外。”

    她没有应他,闭上眼,把脸侧向了另一边。

    他冷了眉眼,也冷了心肠。单寒的喉咙,薄如刀锋,划过她耳畔,“你真的已经下定决心了?”

    依旧没有等到她的回答,他长长叹了口气,明白了,也看透了,连最后的自欺欺人都难以维持。他转身往外走,打那垂帘,狠狠撩起来老高。屋外的世界,真正残阳如血。他看了关兆京一眼,寒声道:“拿我的牌子来,我要进宫。”

    

 第87章

    漏夜进宫;自有他的打算。他请旨去喀尔喀;一天都不愿意再在京城待下去了。

    皇帝自然应允;平定喀漠北是一定的,兵马粮草都已经配备齐全,只差一员猛将便可以开拔。至于这员猛将是谁;人选未定,但除了弘策不作第二人想。用朝中股肱的话来说;醇亲王统理喀尔喀十余年;对当地的一切了如指掌。一客不烦二主;醇亲王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又到了。

    皇帝心里的想头,他早就琢磨得透透的,之所以没有立刻下旨,恰恰正是碍于他曾经驻守乌兰巴托那么多年。照情理上来说,他是半残之躯,指派谁都不应该指派他。所以皇帝观望,等他自己请命,如此可成全节义。皇帝体天格物,醇亲王精忠报国,两下里都得个好名声。

    早晚是要走的,不过早走和晚走的区别。他横下一条心连夜点兵,从京城带出去三万人马,到乌里雅苏台再汇合定边驻军。既然皇帝有了准备,后顾必定无忧,他接了将令,第二天一早就领兵北上了。

    五更天才微亮,定宜迷迷糊糊靠着炕头,隐约听见几声炮鸣,震得屋舍一阵颤动。原本就睡得极浅,吵醒了,脑子又活过来,想起昨天晚上那件事,真真假假坠进梦里一样。

    横竖睡不踏实了,她支起身叫宝儿,进来的是沙桐。

    “主子醒了?您这会儿身上怎么样?”沙桐趋身给她披了暖袄,“昨儿没让太医看,下头人先给您煎了几味养气补血的药,奴才让人给您送进来。小月子比大月子还伤人呢,您好好歇着,别下床来。”

    她摇摇头,让他把药搁在一边,“刚才是什么动静?哪儿打炮呢?”

    沙桐在烛火下站着,泫然欲泣,“朝廷调兵助喀尔喀大汗平乱,今早大将军挥师出征,那是壮行的礼炮。奴才本该随行伺候的,可十二爷说主子跟前不能短了人,让奴才留下……”

    她木然坐着,周身血脉都凝固住了,“奉旨平叛的大将军是十二爷?”

    沙桐应了个是,几次差点脱口,又碍着她还在病中,没好说十二爷是受了刺激自己进宫请旨的。

    可是他不说,定宜心里也明白。他被她气走了,没有来道个别,去了很远的漠北。仿佛他这十几年一直在奔波,他走过的那些路,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

    屋外天还没有大亮,油灯照着半间屋子,那桌沿柜角的凹处陷进去,变成乌黑一片;凸处高高隆起来,镶上了一层金边。

    她倚着引枕,想哭也哭不出来。自作自受!自己就算死了也没关系,可是千万不要祸害他。她问沙桐,“还有谁随行?”

    沙桐说:“皇上派了内阁大学士、军机处章京和步军翼尉辅助十二爷。主子不用担心,那几位都是身经百战的,都是十二爷的好帮手。奴才只是难受,喀尔喀十年奴才一直陪在十二爷身边,这回他没带上奴才,奴才……奴才就像个丧家之犬。”

    她颓然靠在引枕上,“是因为我,昨天叫他生了很大的气。”

    沙桐抬起头,张了张嘴,想来想去还是得宽慰她,说不是为这个,“十二爷的额涅是赛音诺颜部的公主,皇子们的境遇和娘家有很大的关系,娘家出了事儿,你不去张罗善后,谁去?喀尔喀如今就像个蒺藜,横竖是粘在十二爷身上了,他们消停两天,十二爷在京里能歇歇,他们那儿一有风吹草动,十二爷头一个顶在枪头上。所以不管您和十二爷闹没闹别扭,他该上喀尔喀还得上。您眼下什么都别管,只要好好养身子,就是对十二爷最大的恩惠了。”

    她听得出来,沙桐其实埋怨她。奴才疼主子,十二爷这些天来在她这儿碰的钉子他都瞧在眼里。可能在别人看来她就是有好日子不过,瞎闹腾。即便她家里人逐个儿死光,因为弘策是无辜的,所以她仍旧应该嫁进宇文家去。

    说起来真容易,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

    她爱弘策,从来不曾改变过。只是爱到最后不得已不能在一起,因为环境不允许。

    她低下头,自己思量了很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安排的,醇亲王府把太监丫头都收回去,她这里就断了人了。

    “眼下十二爷去了漠北,孩子也没了,我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劳你把我师父请来,凡是你们的人都撤走,明儿我就搬出去,你着人来收房子吧。”

    沙桐慌忙说:“您别逗奴才了,您都这样了,能去哪儿呀?您还不知道十二爷的为人吗,在他心里您就是他的福晋。不管先前遇到多少波折,说了多少狠话,他的心是不会变的。小主子没了他难受,这种事儿换了谁都一样。十二爷对您的好,别人不知道奴才知道,您就能狠得下心肠来?”

    她不为所动,“你刚才说的不对,其实我才是真正的丧家之犬。”

    沙桐窒住了,愣愣看着她,见她心意已决,没有旁的办法,只得领命上王府请乌长庚去了。

    师父来了,夏至自然也来了,盯着眼上下打量她。定宜心虚,偏身不去瞧他,把跟前人支了出去,先请师父坐。

    乌长庚担心她,问她身子怎么样了,她讪讪的,含糊说好些了。

    乌长庚点点头,“那就好好作养吧,今早王爷离京了,你们俩……现在是没名没分,十二爷出兵,少则一年,多则三五载,你自己得有个打算。”

    定宜道:“我已经和他说清楚了,他这一走,就是再不管我了。我想搬出去,可是自个儿没本事张罗。我拿五千两银子出来,请师父帮着置个宅子,我好安顿过去。”

    乌长庚咂了咂嘴,“你这是何必呢,虽说没拜堂,好歹连孩子都有了,你们俩这辈子也是个剪不断理还乱。这会儿想抽身,早干嘛去了?”

    她嗫嚅道:“就是因为孩子没了,索性撇干净的好……”

    “是真没了?”夏至突然道,“十二爷走得太匆忙了,我是没来得及见他。我问你,你耍猫腻儿了是不是?那鸡血哪儿来的呀?”

    她倒噎了口气,“什么鸡血,你撒癔症呢?”

    “别蒙人了。”夏至转身对乌长庚道,“师父,她昨儿问我要活鸡来着,我没搭理她,料着她该死心了,谁知道还是叫她得逞了。”转头又问她,“你说,你要活鸡干什么?你装小产你还宰只鸡,能的你!这会儿作孽了,把人气走了,你打算怎么收场呀?”

    乌长庚简直懵了,“有这种事儿?小树啊,你……”他被她气得说不话来,手指头冲她点啊点的,半天才道,“你这是给自己挖坑啊你,你怎么能拿孩子开玩笑呢,明明还在,你说没了,将来落地了怎么办?这孩子是皇家血脉,你要让他流落在外?师父知道你心里过不去,可这事儿你太欠思量了。”

    她拿手捂住脸,低声说:“和他在一起,少不得和宇文家打交道,我就是怕,不想看见他们。以前我曾经和他说过,我情愿做他的外室,为什么,就是想捂住身世,抖露出来对谁都不好。后来的事情发展得超出我的想象,我掌握不住局面。汝俭是好心,他想翻案,让我光明正大做他的福晋,可现在您瞧,我还能在那个位置上坐下去吗?我也知道温家的仇人只有庄亲王一个,其实这种话不过是糊弄自己。庄亲王是正枝儿,他和宗室里那些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他收了监,怎么会有人给十二爷送牌位?我要是非和他在一起,他在京城就没有立足之地,到时候怎么办?什么苦差事累差事都堆在他身上,他好歹是个王爷!”

    乌长庚沉默下来,她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个年轻姑娘,遇见事儿没人可商量,全靠自己揣测。有时候钻进牛角尖里了,走投无路了,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办。这世上很多事情难断对错,只是立场不一样罢了。

    “既然你打定了主意,那就早早儿搬出去吧!留下不成事,到时候宗人府来查孩子,十二爷又不在,你这头难说话。”他沉吟了下又道,“不过你得想明白,出去容易,出去后这辈子就不可能再进醇亲王府了。往后十二爷娶妻生子都和你没关系,你能不能受得住?”

    她一听就哭了,呜咽着说:“我知道,我就是没福气,错过他这么好的人,也没什么以后可言了。我都想好了,我跟海兰似的,这辈子不会再找人了。我好好把孩子带大,也不想着让他认祖归宗,做个平头百姓没什么不好。至于十二爷娶妻生子,该当的,他该配个好姑娘,家世好点儿,能帮衬他点儿。”

    走到这步,谁也没法帮她。乌长庚叹了口气,拉着夏至一块儿出去了。

    要找房子,说实话真不那么容易。要价钱合适,还得屋子称心,一时半会儿上哪儿弄去呀。定宜催得急,没办法,只得发动大伙儿窜胡同打听。可是瞧了好几户,都不满意,眼看太阳要下山了,说先回去吧,明儿再接着找,谁知一到王府,执事房的陆审臣把他叫住了。

    “甭找了,刚才六王爷打发人传话来,咱们主子前几天托他把温家大院赎回来,现今的房主是他门下包衣,一句话的事儿,办妥了。”陆审臣把一大串钥匙交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