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智慧书 >

第20章

智慧书-第20章

小说: 智慧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晚宴上,他们做了一个游戏,让老军官们在各自的纸片上秘密地写下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要与那场战争有关,并且要他认为此人是这场战争中最有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结果每一张纸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带来光明的天使——南丁格尔”。她是那场战争中赢得最高声誉的妇女。    
    下面是一段关于南丁格尔的报告:    
    在几个小时内,只有她自己和她的护士小分队来到了这里,而成百上千的伤员从巴拉克战役中被运了回来,不一会儿又有更多的伤员从印克曼战场中被运了回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准备好,一切都需要从头安排,而南丁格尔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个痛苦嘈杂的环境中把事情弄得井井有条。在她负责的第一个星期,有时她要连续站上二十多个小时来分派任务。而当各种事务都在有序地进行着时,她自己就又会去处理其他最危险、最严重的事情。    
    


《智慧书》第四部分直 善良 仁爱和果敢(2)

    一位和她一起工作过的外科医生说:“南丁格尔的感觉系统非常敏锐。我曾经和她一起做过很多非常严重的手术,她可以在做事过程中做到非常准确。那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恶心的特殊任务,特别是当与一个即将死亡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她穿着薄薄的制服出现在那个伤员的身边,俯下身凝视着他,用尽她全部的力量、使用各种方法来减轻他的疼痛,南丁格尔几乎从不离开伤员的身边,直到死亡夺走那个人的生命为止。”    
    “她和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说话,向更多的伤员点头微笑,”一个士兵说,“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着她落在地面上亲切的影子,然后满意地将自己的脑袋放回到枕头上安睡。”    
    另外一个士兵说:“在她到来之前,那里总是乱糟糟的,但当她来过之后,那儿圣洁得如同一座教堂!”    
    这些涉及到人类最高贵品质的小故事是多么相似呀!这些小故事所折射出来的圣洁人格又是显得多么伟大啊!这种品质,使得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并且使我们能很自然地记下这些人的名字。这些人始终保持着对上帝和对人类的忠诚,他们理所当然应受到世人的尊敬。    
    如果一个人的信仰是正确的,那么,这种信仰必然能发展他的能力,增强他的精力,提高他的自尊,使他的品格变得更为坚固,并且会增进他的利益,帮助他拓展成功的前景!在一个心灵最为崇高的旅程中,正直的品质永远不会被超越,而且心灵也永远不会干枯。    
    任何一个青年,都应有血气拿出一点胆量,对于任何艰险危难的事情,拿出坚强的自信心来,勇往直前地去做。自信心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必须信得过自己,人家才会放心将事情托付给你。可是那些害羞而怯懦的青年,偏偏没有自信力和判断力,永远打不定主意,他们处理任何事都得听凭人言,不敢自作主张,断然去做。    
    一个意志坚定、敢作敢为的人,永远信任自己。他遇到天大难事,都沉着应付,不张皇失措。不但他们信得过自己,而且别人也没有不信任他们的。人家都能识别他们勇往直前的性格,永远不需要求救于人。    
    大凡古今世界的成功者,无不有着极大的勇气,敢冒大险,敢与一切艰难困苦作斗争,坚强的自信力使他们有胆量去做领袖、去做开路先锋。    
    在这种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那些三心二意、没有勇气、没有决断力的青年,到处都将受到排斥。    
    希望成功的青年,不但要意志坚定,还应随时抓住机会,鼓起勇气去做。一个不能相信自己、无时不在放过机会的人,再也不会有出头的一天。    
    如果一个青年生性怯懦,没有一点自信力,遇事迟疑不决,裹足不前,毫无判断力,毫无冒险之心,那他的一生就将毫无生气,毫无成功的希望。    
    爱默生说:“上天赋给任何人的能力,都可以使他成就功业,决无偏差。”    
    但是在当今人才济济的时代,不知有多少才能卓越的人,在一般的公司行业里,逐渐失去了他们做大事、成大业的能力。实际上,任何人都应该有一个灿烂美好的前途,尽一份极重要的职责,绝不应在“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中埋没自己的个性,他必须自谋发展之路,必须从教育、职业、环境的种种羁绊中奋力挣扎出来,凭着自己的天赋禀性,走向光明的前途!    
    有些人常常知难而退,专门跟在别人后面,人家走到哪里,他也走到哪里。其实上天赋予人的才能是不分上下的,别人能做大事,你也能;人家能建立大功,你同样也能。     
    如果上天赋予你一种卓越的能力,而你自己却不知去开发,硬要学别人的样子,挤进别人的模子里,那对你不但毫无益处,反而说不定还有极大的危险。    
    即使你生来只有做鞋匠的天赋,你也应努力去做一个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鞋大王。不要再去胡思乱想,你应该发展自己的能力、智力、创造力,使它们集中于最与自己相合的一点,千万不要专去做别人的尾巴。    
    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做任何工作都满怀希望和自信心,非弄出一个优异的结果来不可。他的目光完全放在“成功”两个字上,绝不跟着人家随声附和。只要他作出决定了,就不再畏首畏尾。一切计划、一切做法,无不由他自己来决定;一切困苦、一切艰难,无不由他自己来承担;一切阻挠、一切障碍,无不由他自己来排除。他从不自怨自艾,不向人诉苦,任何责任义务也从不推辞,永远勇敢承担,像这样的人,岂有不成功之理。    
    有些人存有这样的想法:任何人都逃不出命运的魔掌。所以他们不再振作,专等命运来作弄。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它对人的一切天才、智能、人格都将贻害无穷。    
    一个做事有计划、肯于负责、充满满腔热血、准备不惜任何代价去完成的人,普天之下处处都有他的发展之地,无人无物不可供他驱使。    
    鼓起勇气来,使出浑身力量。你说“我要完成它”,这样去做任何事,一定轻而易举。    
    要培养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个性,最要紧的是立刻去做你所愿意去做的事情,并决定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许你没有胆量,不能坚持,没有魄力,不能决断,你非竭力磨练修养不可,你应该确信上天赋予你一种权能,必有完全改正这些错误的力量,而且深信这是必要的。如果你真能做到这一点,你的错误也就会在无形中消失,你会发现自己经过这样一番改进之后,已经浑身是力,无事不可成功了。    
    一个人到了紧急关头,便退缩不前,意志消沉,一定会闯下大祸,失败无疑。相反地,如果你的意志永远坚定,信念始终不发生动摇,结果一定成功。因为意志偶尔动摇,无异替敌人造成一个征服你的机会。    
    如果你是怯懦无能、优柔寡断的人,你的自信力一定也将跟着受损,同时你的根基如果发生动摇,就再无成功的希望了。快些振作吧,快些拿出勇气和决断力来吧!    
    


《智慧书》第四部分大海远方的那片灯光

    张茵译 大海远方的那片灯光    
    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前途未可预见。人生变数很多,会有幸福的日子来临,还是会陷进不幸的深渊,总归难以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必须敢于迎来难以预料的阴霾。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也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没有人能掐算出,何时“大限”将至。    
    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你也许不知道,命运将在哪个急转弯处踉跄、跌倒,但我们确知,即使匍匐在地,也依然需要努力地爬起。    
    一条船在大海中遇上了突如其来的风暴,沉没了,全船人员死伤无数。船上有一个人侥幸获得一个小小的救生艇,从而幸免于难。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中颠簸起伏,如同树叶一般,被吹来吹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的人也没有找到他。天渐渐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然而,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他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他无助地望着天边。忽然,他看到一片模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他奋力划着小船,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很远,天亮了,他也没有到达那里。他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船,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白天时,灯光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那里闪现,像是对他招手。三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有好多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增添了许多力量。第四天,他依然在向那片灯光划去,最后,他支持不住,昏迷了过去,但他脑海中,依然闪现着那片神奇的灯光。    
    晚上,他终于被一艘经过的船只救了上来。当他醒过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当有人问他是怎样坚持下来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大家仔细一看,哪里有什么灯光,那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而已!    
    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这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渡过难关。在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失败了,那么你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你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那么,你就会走过险途,获得胜利。    
    信念是精神上一种特殊的能力。动物没有信念,野蛮人和没有开化的人,也无所谓信念可言。他们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思想开通、具有相当理性的人,才可能拥有崇高的信念。    
    真正意义上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在它的面前,一切障碍都得低头。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他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就像烧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他们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于是,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最终,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化为灰烬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卡莱尔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保留的记录!    
    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又一次开始了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不错,当我们一切顺遂时,也应当对可能的不测加以预防。当挫折到来时,应当像风平浪静时那样保持镇静。因为在漫长的旅途中,实在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好还是坏是胜利还是失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智慧书》第五部分善的生活

    张茵译 善的生活    
    当今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甚至从浪漫时代就开始了),它贬低满足和美德,赞成自律、可靠、义务、创造、决定、自由、自我表现、奋斗、反抗等等。我认为这种观点按其本义或其极端形式来看是站不住脚的,但它包含了一个重要真理,即一个人所能有的最好生活必须具有形式,不仅是在模式的意义上,而且是在由某种态度、姿态或“生活风格”所引起的意义上。怀特海称之为“主观形式”,他认为应该尊重成为我们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风格,尽管他也提到了其他风格。在我看来,自律和上述其他形式在这里也起了作用。但是,我还想补充理性以及和客观、理智的责任感等有关的品质。也许还应提到爱。至少可以说,如果弗洛姆等心理学家是正确的,那么要使一个人的生活成为善的,就不仅应该在道德意义上,还应该在非道德意义上是善的。人们不能过于关心自我生活的善,还应该考虑自我之外的原因和客体。    
    仅就善的生活所具有的内容、模式和主观形式而言,它们对不同的人无疑是完全不同的。要想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自身的体验和借助他人体验与智慧所进行的反省。我怀疑是否能建立起适用于每一个人的固定秩序或模式(柏拉图和罗斯是这样认为的),我相信,人类本性的任何方面都可能很接近,否则心理学就将成为不可能的了。然而对于有关人性的任何固定概念来说,它又显得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不能详细地加以说明。即使我们提到过的所有观点都被发现是善的,至少在某种程序上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认,它们的次序和排列也必然具有某种相对性,这是可能的,而且事实上也是这样,对某些人来说,善的生活似乎包括和平与安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冒险和猎奇。尽管所有的善的生活都应该而且确实也包括上述每一方面的成分。一个人必须为这种多样性留出较大的余地,如果不是在善的表现中,至少是在他关于善的生活的概念中。    
    我们还必须记住在讨论公正时所涉及的一个论点:即人的需要和能力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是这样的一种不同——一个人的善的生活可以像另一个人的生活那样善,甚至那样的内在的善。    
    


《智慧书》第五部分智慧

    张茵译 智慧    
    智慧的殿堂立在磐石之上,它高出一切争端的怒火,隔绝所有世俗的怨气,雷声滚滚,在它脚下轰鸣,对于那些狠毒残暴的人间凶器,它高不可及。贤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怀着欣慰而怜悯的心情,俯视着芸芸众生。这些充满谬见的人们正盲目地探寻着人生的真正道路,为了真正的幸福而追求着财富、地位、名誉或权力。贤哲看到,大多数人在他们盲目推崇的愿望面前陷入了失望;有些人悲叹于曾经一度占有了的他们意欲的对象被多忌的命运夺走;所有的人都在抱怨,即使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或是他们骚乱的心灵的愿望得到安慰,它们也终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    
    然而,这是不是说贤哲就总是保持着这种哲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