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45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出最好的榜样,是为人不是为自己。如果为自己,福德,来生得人天福报;为别人是功德,自己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出世了,超越了。
  所以你要晓得,佛菩萨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具足修习诸功德,是给我们看的、是教我们的,叫身教!他早就成佛,尤其是圆满了,释迦牟尼佛早就圆满成就了。这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三千年前来的,他在《梵网经》上说,这是第八千次。他来的次数太多了,每次来就像唱戏一样,舞台表演。舞台表演不是给自己欣赏的,是给观众欣赏的,是教观众的,自己什么都没有。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我们要学习,做种种示现给别人看!
  释迦牟尼佛当年为什么不建寺院?为什么不建道场?为什么天天在山林树下?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的。为什么?真正修行人用这个方式,利益大!有大道场样样庄严,就有人起恶念,想控制,想占有,这个道场造成这些心行不善的众生他们将来堕三途,佛不忍心,所以什么都不要。这个用意多么善,我们要知道。所以后人要知道,纵然建设要简陋,可以居住就行了,这种房子给人,人家都不要,这就对了。那么在中国,这是个特殊情形,这是要知道的。中国的出家人是帝王礼请他们到中国来,帝王把这些出家人都当老师看待,中国人尊师重道,所以他们居住的环境跟皇宫一样,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对於道场的供养,世尊也给我们做了示现。你看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些都是大富长者、王宫大臣他们的别墅花园,礼请释迦牟尼佛到这边来讲经教学,这些场地来供养他使用。佛是什么态度?佛接受,佛不要所有权,房地产还是你们自己的,我只是借用而已。这都是教我们后人不要有财物,有财物就有累赘,有财物,心就不清净。所以在中国,除这个寺院国家建立之外,也有修行人自己在山上建个茅蓬,这是正确的,茅蓬非常简陋,自己建的。
  中国大陆的,我们从小就住茅蓬,也不是出家人,在乡下的时候都住茅蓬,就是茅草屋。建筑非常简单,砍几棵树做几根柱子,墙用土墙,每个人都会做。乡下三五个人,两天的时间就搭个小屋,你就可以住。我是从小就住这种茅屋,上面盖的是茅草。这种茅蓬住起来真舒服,冬暖夏凉,那土墙很厚,能隔热,能防寒,至少差不多都有一尺多厚,上面盖茅草。通常这一间屋里面可以隔三间,一边是卧房,一边是厨房,当中是个堂屋。堂屋里面多半都是供祖宗牌位的,这是民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佛教,堂屋供祖先牌位。这种居住的环境好。现在这种茅屋很少,在从前农村里面全都是的。现在确实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提升得太多了。在从前砖墙瓦屋,好像是盖瓦的,那都是富有的人家、富贵人家,一般农民不可能的,哪有那么好的房子住?大富人家,这地上是铺砖的。我们茅蓬里面,这地下什么都没有铺,就是地上土地。所以你每天扫地一定有灰,扫出很多灰尘,它真的是土地。所以功德跟福德一定辨别得很清楚。真正能放下是功德,有一丝毫放不下全是福德。这不能不知道,也应当认真去学习。
  第二首偈,『说有为法非安隐,无量苦恼悉充遍』。这两句话很重要!什么叫有为法?《百法明门论》里面,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总的来说,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这就是有为法。无为法,无为法是没有生灭的现象。所以在一切物质现象里面来看,什么是无为法?虚空是无为法,虚空里头没有生灭;但它不是真的无为,相似的无为。真的无为只有一个,叫真如无为,就是法性。法性是真的无为,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它没有生灭,它永恒不变,能生万法。法性,法性是自己,不是别人,明心见性就是见到这个性,见性,那就成佛了。我们见不了性是什么?就是我们妄念太多,我们的心叫生灭心,就是念头,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妄心。妄心在相续,它不断;因为相续,才造成生死轮回,如果它断了,轮回就没有了。只要念头接著不断,就是轮回的现象,轮回的原理,轮回的真正原因。有念就有轮回,有念就有果报,有念就是有为法。无念行不行?无念还是有为法,为什么?你还是有念,你有「无念」。有有念、有无念,所以统是有为法。那个有无念的人,是不是真有这个?有,修无想定的,他执著他无念,果报在哪里?果报在第四禅,第四禅有一个天叫无想天,他无念,什么都不想。实际上,他执著那个我无念,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生无想天,没解决问题。所以无念的念头也没有,有念、无念统统都没有,这才真能超越。
  有为法无量无边,佛菩萨将它归纳为九十四类,这在教学里面就好讲了,这里分的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又分为这四大类。这四大类都是有为的,另外有六法是无为的。无为里头你记住,真的无为只有一个,其他叫相似无为,为什么?因为它没有生灭的现象,像虚空一样。虚空没有生灭,三千年虚空是这样的,三千年之后虚空还是这样,只有它不变,其他统统都变了,没有一样不变,所以虚空列入无为。
  心法,佛说了八个,阿赖耶、末那、意识、前五识,这是心法。八识它的根、它的源头就是阿赖耶,阿赖耶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说得很多,所谓是一念不觉,就叫阿赖耶。阿赖耶里面有三细相,第一个「业相」,业相是什么?业相是动。要知道法性不动,智慧不动,它是定的、是静的,所以后面第三句讲『恒乐称扬寂灭乐』。法性是寂灭的,是如如不动的,我们心一动了,这个动就是有为。所以动叫业相,业是什么?造业。这是极其轻微的业,可是这个业里头,它马上就产生「能见相」跟「境界相」。能见相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精神,境界相是物质。所以精神跟物质从哪里来的?业相变现出来的。精神也叫做转相。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三个相出现速度太快,确实它有先后次第,但是速度太快,我们所谓是亿亿亿分之一秒它就完成了。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从三细相再演变,变六粗相。所以宇宙从哪里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夏威夷的土著很了不起,他们没学佛,他说整个宇宙是你的思想,不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吗?一个意思!很了不起。他没有佛法讲得那么透彻,他说的一点都不错。他今天看到世界上这样的混乱,乱到叫居住在地球上人已经无法忍受了。所以大声疾呼,这个宇宙是自己创造的,自己念头创造的,念头不善,灾难就太多了;如果念头都善,灾难都没有。他说这是救世的,帮助我们真正来拯救地球。一般人讲地球病了,这是真的。
  地球怎么病的?人的念头与性德完全相违背。我们中国老祖宗讲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是什么?现在不善。佛说人性本净,清净;现在人不清净,完全相违背。所以地球上的天灾人祸频繁,而且愈演愈严重,为什么?现在大家相信科学。科学总是从物理、从数据来判断。地球为什么变暖?我们燃烧这些燃料、能源,排出来的废气,造成温室效应,改变地球的正常气温,他从这上来说,说得也满有道理。用佛法讲,科学从缘上讲,因他不知道,佛家讲因缘果。科学只能从缘,不知道因,因是什么?因是人心,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如果人心与性德相应,与本善相应、本净相应,我们的身生理正常,生理正常就是没有病了,外面环境正常了,天灾人祸没有!这从因上讲的。科学不相信这些。不过夏威夷这个土著,他们祖宗传下来古老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一直在用,用得很有效,让这些科学家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他在联合国也表演几次,很成功,现在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好事情!
  心心所,心所是什么?心所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心理作用」。这个心理作用就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这三种。不善不恶好,跟性相应。善恶,自性里头没有善恶,法性里面没有善恶,法性没有善恶就是善恶二边都没有,这个与自性相应。所以佛菩萨讲纯净,什么叫纯净?染净二边都没有叫纯净;什么叫纯善?善恶二边都没有叫纯善,是这个意思。这真正是自性性德。所以有善就感善的果报,有恶就有恶的报应,跟世间人讲这个,他好懂;讲非善非恶,他不懂。所以教初学,佛教初学,菩萨教初学,祖师大德教初学,都叫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这里下手,慢慢再提升,一下提升提不上去,不是那个根性,所以一步一步来,先叫他断恶,叫他修善。诸位想想看,《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就是这一类的课程,往上再提并没有把这个课程舍掉,而是什么?断恶不执著断恶的念头,修善不执著修善的念头,所谓三轮体空。事上还是断恶修善,心里面一尘不染,那就向上提升。不是说一尘不染,弟子规也不要做了,十善业也不要了,不是这样,那就错了,全错了!那个跟法性性德又完全相违背了。
  我们看大自然的现象,无论是动物、植物,你细心观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在那里变化、在运作,它有没有分别?没有。它有没有执著?也没有。它有没有起心动念?它也没有。绝对不能说,它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那好,春天也不要生了,夏天也不要长了,自性不是这样的,那就变成什么?变成邪见,叫断见,就是一切都否定了,这是错误的。执著这个东西一切都是有的,叫常见,也是错误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这就是佛法讲的因缘生法,法尔如是。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跟性德相应。虽跟性德相应,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那就完全正确,那才叫真正的纯净纯善。
  纯净是讲心地,纯善是什么?是讲你外面现的相。相上纯善,性上纯净,这是教我们。我们为自己要不要修相好?要,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过,菩萨成佛,你看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相好,他有没有著相?布施,实际上你要懂得,修相好是为众生,众生喜欢相好,贪恋相好,用这个。所以大乘教里面讲,先以利欲勾他,后令入佛智。如果佛菩萨的相长得像丑八怪一样,人家一看远远就跑掉了,不愿意亲近你。所以相好是摄受众生、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需要,用这个可以能教很多很多众生,特别是初机的,初入门的,不是为自己,没有一样不是为众生。自己怎么样?自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修而无修、无修而修。真干,干得很勤奋,让大家看到都来学。这里头的密义太深,学佛总得要相当长的时间,慢慢你才能够体会。
  如果是有为的心,有为的心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有无量苦恼。寂灭乐的时候,就是无为法,无为法称性。细心去体会,那个示现最清楚、最明了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在哪里?在他面孔上,在他微笑当中,在他身体上,在他动作上,在他生活上,在他工作上,在他待人接物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他都表现出来了。真正会看的人,什么人真正会看?没有念头的人,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的人,一看全就明白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一念当中他完全通达了,这讲时间,大乘教里面讲「念劫圆融」,念是一念,劫是无量劫,无量劫可以变成一念,一念可以变成无量劫,念劫圆融,是一不是二。我们带著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妄心,那就是无量劫,好长好长!如果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念就完成了。这事是真的吗?学东西哪有那么麻烦,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到外面去求学十二年,那是长时间!菩提树下打坐入定,一念,那一念超过十二年。那一念当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德相,他全都得到了。那一念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彻底放下了,就那一念。
  你要是不相信,你回头看看中国的惠能大师,他就是一念放下了,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德相,他也统统具足了。他没念过书,不认识字,所以这是缘,你看还是要因缘,你把经念给他听,他就明白了,他就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你要不念给他听,他不知道。般若无知,他不知道,你念给他听,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他只要见到,只要听到,只要接触到,无所不知!他不听、不见、不接触,他无知。为什么?他没有起心动念。别人念经给他听的时候,这是感,众生有感,他听了之后,自然就有应,应到什么程度?跟你自己现前程度恰好相等,为什么?他无心应,他不是有心。有心不能应,无心才能应。你是法身菩萨的根性,他应你是法身;你是小乘根性,他应你的是小乘;你是人天根性,他应你的是人天。实在讲,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一定跟你示现的完全一样,不会加一点,不会少一点。无心,我们照镜子就是现前这个像,不会现出来的像比你的像更美一点,没有,或者比你更差一点,也没有,一定跟你完全是一样的,那是应。
  所以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己,那个应就很殊胜。怎么提升?放下是真的提升!古大德有一句话说:放下真的是向前。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你不放下,你永远没有进步。你看我要往前走,一定把后面这一步放下,才走到前面;你放不下,你就走不到前面。上楼,你不放下第一层,你上不了第二层;不放下第二层,你上不了第三层。放下原来是向前!佛菩萨、祖师大德讲得这么清楚,几个人真的听懂、真的搞明白?真听懂、真明白了,没有一个不愿意放下。为什么?念念当中都希望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德行,乃至於提升自己的福报!不放下不能提升。不放下,你命里有的就止於这个境界,不能提升,放下就升。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无论是在精神上、在物质上都没有例外。
  世尊当年在世不要道场,放下了,你看他老人家灭度之后,现在全世界建了多少道场供养他!你细心去想想,这些道场从哪里来?放下来的。当年在世他要是执著,后人就没有这个,谁纪念他?后人给他盖这么多,他要不要住?不要,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与他毫不相干。他留下那些教法,当年这些种种示现,我们后人应当细心去体会,认真的学习,我们也能跟他一样。所以这里面最重要的信心,真的是《华严》大论里面都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什么?信自性,那叫真的信,不是信外面。
  六祖惠能大师讲的二十个字,信自性,是自己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跟一切诸佛的自性、跟一切众生的自性是一个性。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里头告诉我们,从来你就没有染污。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是清净没有染污的,你的相貌自然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为什么?相随心转。你的身体决定没有丝毫毛病,金刚不坏身,自然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要健康、要长寿,健康长寿从哪里得来?真的,清净心里面具足的。第二句他说「本不生灭」,没有生死,这就是大小乘教里面所讲的大般涅盘。大般涅盘是印度话,意思就是不生不灭,每个人都是不生不灭。你现在有没有生灭?没有。现前生灭是这个色相、色身,色身不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