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香港大亨 >

第14章

香港大亨-第14章

小说: 香港大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之后才算是新的一年到来,中国人对元旦这个阳历年没有一丝感情。在岳父家中,张毕玄首先感觉到这是个阴盛阳衰的家庭,女权主义弥漫。张毕玄感到有点压抑。

岳父周涛是北京一名中学教师兼职当名作家,岳母则是北京市委里的一名公务员。社会地位也反映到家庭中了。岳父在家没有什么地位,岳母才是一家之主。对于周美丽的婚姻问题,两人也没反对。

其实,只要岳母点头同意就算行了,岳父奉行听老婆的话跟着党走的主义。不过,对于张毕玄只挂了个民营企业业主的头衔岳母赵清有点不屑,并告诉张毕玄至少要挂个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的头衔才能在中国真正的混的开。

开国以来,自从中央提倡男女平等以来,男女之间地位仿佛日渐反转。以前社会都是男人统治女人,女人三从四德。现在在张毕玄看来,许多家庭都是女人反倒骑在男人头上了。万恶的男女平等啊,简直是隐形的女权主义宣言嘛。

不过,想是这么想,张毕玄可不会为岳父出头打抱不平而得罪岳母的人。只能在精神上同情可怜岳父了。

张毕玄毕竟前世大多时间在香港发展的,对中国内地经商反而不太了解,因此虚心问道:“伯母,毕玄又不想从政,为什么要挂上那样束缚人的头衔?”

毕竟,和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政治上非常复杂。本土政治势力的关系越深,就越容易深险复杂的旋涡中。张毕玄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政治素养,能够处理比商业复杂无数倍的政治。

赵清一手敲打张毕玄脑袋,气笑道:“你知道什么?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只是一种政治资本,并没有实际权利。但是,在中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就和香港的太平绅士、英国的贵族爵位是同样一种东西。和别人打交道,如果只是普通商人,再有钱也会被看成暴发户、土包子,先天上身份就比顶着贵族头衔的人矮上一截!再说了,这种政治资本也不难取得。听说你现在有大把的钱?如果暂时资金不够别的项目先撇开,先去深圳投资一个能让当地官员增长政绩的项目,造点声势,再和当地政府重量级的公务员搞点交情,最多三年,绝对能混个市级人大代表。”

一记重敲正如当头棒喝,岳母这翻话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赵清的一席话,令张毕玄叹服。

其实,在中国走官商路线才是王道。中国富豪中90%都有官方背景就能说明中国的官场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分割线

强大的第三更,票要如雨下!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推荐:烟王十九

→第十九章 … 岳母指点(下)←

其实,在中国走官商路线才是王道。中国富豪中90%都有官方背景就能说明中国的官场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有权就能有钱,但有钱的人不一定能有权。他回想到近代中国最成功的商人胡雪岩,那个人代表了中国商人最成功的一种模式——红顶商人。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清末大资本家。清代红顶商人,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初年在杭州设银号,经营官库银务。1861年,从上海运军火粮米给被困杭州的清军,被太平军击退。次年又为清军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1688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并为左宗棠办理采运事务、筹集军饷和订购军火,代借内外债共一千二百五十余万两。他依仗湘军势力,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设庆余堂药店,并且经营出口丝业。1884年,受洋商排挤破产。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终其一生,他以仁、义经商,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但他生活荒淫无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分别得益于王有龄和左宗棠两人。他善于结交和自己在商场上地位相当的官场人物,他花钱购买官位。总之,他利用政治的力量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推上了颠峰!

张毕玄一直回避接触官场,就是怕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顶着政治身份,游离于政治之外。自己只要不滥用政治权利,政治身份就是自己的一面盾牌:只有防御力,没有杀伤力。

相信别人也不会把自己一个游离政治权利之外的圈外人当靶子吧!

这样以来就能享受到政治身份带来的部分好处,回避政治斗争的残酷。就拿坐飞机这件普通的事情来说,要是有人大代表身份张毕玄绝对能买到飞机票。

想到这里,张毕玄感激的朝岳母道:“毕玄谢谢岳母大人提点!”

在北京呆了三天,每天起来穿的比狗熊还多的衣服,被周美丽嘲笑了几番后,张毕玄感觉很没面子。稍微感受到北国风光,张毕玄就因为受不了寒冷决定起程回香港。

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景色虽美但是在一年里最低温度是五摄氏度的香港呆的时间长了,无富消受这冰天雪地的美丽景色了。

其实,张毕玄那是心理作用。每天宝贝把他进食吸收的能量以一种特殊方式储存在他身体内,张毕玄新陈代谢速度也比普通人慢了几百倍,能量消耗比起吸收能量的速度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虽然看上去张毕玄很消瘦,其实他身体蕴涵的能量已经比普通人高几百倍了。基本上,他一天吸收的能量都超过10个成年人身体的所有能量。以他目前的身体素质光着身子站到南极也冻不死。

回到香港,公司各部门也恢复工作。员工度过了假期,个个带着比一个月前重了几公斤的身体回到公司。许多女性员工都抱怨着说要去减肥。

在香港股市投资了一亿港币,这笔资金开始进入井喷了,年后如同脱缰野马勇往直前的一步步的拉升。钱放到股市短期内就能赚到钱,而从长远看,中国的房地产长期收益未必会逊色于香港股市。

这时候深圳土地价格真的很便宜,张毕玄没有动股市里面的资金,而是凑齐3期六合彩的3000万港币奖金拿了出来跑到深圳一次性买下3000亩郊区土地。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房地产商人和他竞争,香港商人也没有大规模的进军国内房地产市场。每平方米只花了15元,便宜的让张毕玄偷笑。

张毕玄大方的宣布,计划把其中2000亩土地建成一个民办本科学校。学校建成后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达到全国高考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就能入学,而且学费全免。土地是在二级市场按市场价拿到的,学校所有费用由张毕玄私人掏出。

免费就要免的彻底点,张毕玄又不想*办学赚钱。全免,学生食宿问题都免费!相信这么一来没人能在学校费用这方面挑他毛病找茬了吧,只要培养出来大学生素质高,张毕玄能将站到道义上制高点。何况,有了这座学校专门为张毕玄稳定的提供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人才,自己已经算是大赚了。

张毕玄可不想和后来许多深圳办高等学校的某些私营企业主投资大笔金钱,办个学校却被人以挪用学校费用的罪名整的坐牢。

虽然,张毕玄本人比较讨厌学生时代的枯燥生活,但他也清楚,一个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过,学校不是一天就能建起来的,张毕玄联系了岳母大人,让她帮忙联系北京市的高校,让他们在师资力量上给予帮助,待遇好说,如果那些教授要研究什么项目,张毕玄全支持!

顿时,深圳当地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市政府高层全部被张毕玄的声势所吸引了。

提到深圳,中国人只会把这个城市和一个“深圳速度”的词联想在一起。大多数人却从来没有想到深圳当地居然还有高等教育。

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到处是高科技企业的深圳高等教育却非常落后,这不得不说这是个天大的讽刺!深圳当地高等教育一直到了2007年还是暮气沉沉,只有几家公办高校一家独大。深圳高等教育前途一片暗淡。

在中国其他城市几乎是半壁江山的民办高校,在深圳几乎已快被少数充满腐朽和腐败思想的教育官员扫荡一光。深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别说和国外先进城市比,就和国内的同类城市相比,也属相当落后。深圳高等教育的落后,让它头上顶着的国际大城市的帽子十分不相称。

张毕玄要抢在深圳市领导班子头脑没有完全僵硬前办个在世界上响当当的民办大学!当然,一个民办大学的校长很容易就能被选为人大代表

分割线

93年才有政策批准民办大学,这里YY处理了。

收藏到500大关了,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cmfu/showbook。asp?bl_id=163760

时代英雄

→第二十章 … 建立龙腾大学←

民办大学还没有做出成绩,真正享有良好口碑前是得不到教育部门重视的。对于张毕玄办学,深圳市教育部门虽然批准了,但态度比较冷淡,不反对不鼓励不支持。

倒是许多商业部门的领导却乘机凑热闹来和张毕玄见面,不过谈的不是那所大学的事情,而是想请张毕玄多投资办工厂,最好把张毕玄在香港的电视机厂搬过来,,只要是有技术含量的工厂都三免三减半(三年免税,三年税收减半征收)。张毕玄若是投资,国家以土地人力资源入股,占40%股份,张毕玄出资金和技术占60%股份。龙腾电器也不是张毕玄重点发展的企业,把企业搬到深圳肯定能增强自身在深圳的势力,所以他愉快的答应了深圳市商业部门的邀请。

深圳离香港只有一河之隔,香港的龙腾电器员工们大多数接受到深圳工作。毕竟,深圳的消费水平比香港低多了,最起码深圳的房子就比香港便宜百倍。

龙腾大学的建立过程却让张毕玄非常不满意,当地教育部门简直是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特别是在师资力量方面,深圳几所公办大学只象征性的派出20几个连副教授都算不上的年轻讲师和助教。不说博导、教授吧,你派的人中起码要有个副教授级别的吧!

张毕玄充分感受到现在的商业部门的官员比教育部门的官员实干多了,商业部门的领导可以亲自上门拉别人来投资,而教育部门的领导看到别人来办学校却像别人要来抢他们饭碗似的不合作。

张毕玄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是怒火狂烧,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龙腾大学般成世界一流!以后他要让学校名声响到,每个到深圳的中央领导都会来学校致辞的程度。师资力量问题只好一方面请些香港的教授,也叫岳母活动下,在北京那些师资力量强的高校中寻求支持。作为交换张毕玄会捐些钱支持他们学校的研究项目,这些学校每所匀个几十人,北京数十家大学也能凑个就几百名师资力量,好让龙腾大学顺利在今年能够招生。张毕玄办学宗旨是实用和领先,保证学成后马上就能适应时代潮流,并且眼光会比大多数人敏锐。

张毕玄请了些香港建筑设计师,参考香港大学的扩大十倍的样子设计了份图纸,把工程分别承包给20多家深圳有口碑的建筑公司。张毕玄要求质量要合格,并且在87年九月一号前就能交付使用。

对于二十多名年轻讲师,张毕玄内心虽然怀疑他们的水平,但总不能打击年轻人积极性吧。一通不花钱的鼓励,再顺便投资100万元人民币支持他们搞研究,让这些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感动的一塌糊涂,全都表示要向校长大人效忠。

交代了学校的事情,张毕玄挂了个校长头衔回香港了。幻想到以后无数大学生、研究生叫自己校长。自己一个中学毕业的人却成了无数高才生的校长,想到这个张毕玄得意忘形的笑个不停,让周美丽连续骂他神经病。

张毕玄又一次打着惩罚的借口把周美丽吻的窒息,才继续得意的幻想起来。不过,幻想的内容却换成晚上把周美丽推倒的场景。这美女对于自己的小动作已经习惯了,张毕玄决定响应老妈号召,趁早让周美丽给自己生个娃娃。

回到香港,张毕玄怀着目的的拜访了包玉刚,向他表达了想通过包玉刚的影响力让香港几所大学支援些教员给张毕玄在深圳新办的大学。包玉刚考虑了下,表示他会联系李家诚等华人富豪分别和这些大学的校长商量。

张毕玄知道以包玉刚说一不二的性格,肯定会帮的彻底,以包爵爷和李超人等人的影响力,事情基本上算是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几天后,果然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均表示愿意援助些经验丰富的教授支持张毕玄的龙腾大学。每所学校根据实际实力,在不影响自身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共援助张毕玄三百名师资力量,其中大部分算是著过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专业书籍的学者,而且有52名教授是研究计算机方面的,让张毕玄欣喜若狂。IT技术对未来的影响力简直是一场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国为什么没能够诞生一个微软或者IBm?终究原因是在计算机领域人才储备落后于美国了。

接着,张毕玄又投身赚钱大计。金钱可是安身立命、实现理想所必须的东西。每期一千万的六合彩看起来钱很多,但是一旦学校正式成立,那可是超级烧钱的东西,每年十亿港币不一定挡的住。

办实业能细水常流,但张毕玄不能把资金投入周期长的实业中,要是错过了10月份的股灾,那才叫后悔呢。

龙腾贸易有限公司和超市一本万利,但资金回笼慢,现在实力有限但张毕玄暂时不想贷款受银行的种种限制。最起码等过了今年,自己底气足了,他才考虑和银行借些贷款。

股票他让操盘手们折腾,现在猪都能赚钱的行情不用他操太多心,只是叫手下们注意持股时间变长一点。而张毕玄决定找到新的赚钱道路在学校开学前搞大足够的钱又不影响十月份的投机行动。

87年初还有什么其他赚钱快的东西?太多了!日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苏联卢布价格双轨!

日圆从7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升值的势头,日圆升值从85年开始加速升值,虽然还会继续上升,不过今年上升的幅度其实和炒香港恒生股指期货利润差不多,大家都知道后来日圆快速升值带给日本经济的惨痛后果!

在日本货币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却快速贬值,回想起来,真佩服当时中国领导人经济理论的大巧不工。1981到1982年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5:1。接着,为了加速商品出口,人民币进入快速贬值阶段,1982年底1983年初,人民币开始贬值,基本上每1年贬值0。5元。到了1985年这时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3:1,而1986年年初将继续贬值到3。5:1。然后1987到1989年,人民币维持在4:1的汇率停止了2年。到了1990年猛降为5。5:1,维持了3年时间一直到1993年。而到了1994年更是猛烈贬值到差不多8。27:1。在贬值过程中,国内百姓受到的影响基本上忽略不计,而中国的商品出口却是迅猛增长。

苏联的货币则是其国家重大的金融隐患,苏联卢布官方汇率一直以来非常稳定。苏联政府强制规定0。6卢布兑换一美圆,而黑市上价格却是1美圆兑换12卢布,苏联卢布价格官方价格和黑市价格相差十几倍。通过兑换卢布就能攫取惊人利益,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怦然心动。记得张毕玄上辈子在网络上看过有篇文章说美国派了个用几十亿美圆从苏联的货币政策的漏洞中赚了27。5万亿美圆,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把苏联70年积累的大量财富掠夺一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