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第51章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51章

小说: 战国福星大事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到他们两个人都在笑,足利义秋是由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笑,但他却没注意到织田信长的笑里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轻蔑。

第二卷 纷乱的近畿 5、盟友们

“你看怎么样?”池田恒兴轻声的问着我。

“什么怎么样?”我随口反问到,但眼睛并没有离开前面内圈的那群人。在足利义秋到达岐埠不久,受到织田信长邀请的德川家康和浅井长政也先后抵达了。在先后经历了一连串高层的秘密会谈后,盘子被基本定了下来。由于我没有直接参加,所以只隐隐约约得到了些小道消息。德川家康作为织田家附庸性质的诸侯自是没什么难办,他只是把以前的盟约重申了一下,在明年预计的远江攻略中要求织田家能够提供两到三千的援军,另外在将来平分今川领地时由织田信长出面与武田家进行协调。浅井长政就稍微麻烦点儿了,他提出了领地上的要求。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后织田信长答应把六角家南近江北部二郡十万石土地分给他,经此一次不但没给这二位之间造成隔阂,反使他们相互更为敬重。在大事定下来后就是礼仪性的会面,今天的三方正式会面后就该是一起拜见足利义秋了。

偏头往大殿西侧看去,那里坐着德川家康一方的人马。德川家康比几年前第一次见面时略瘦了些,也显得更加稳重了,按理说二十三岁的年龄不该这么有沧桑感,可也难怪,这几年虽说结束了人质生涯但日子也并不好过!先是清除今川家的残余势力收复东三河领地,接着就是一场险些动摇了根基的一向宗叛乱,励精图治好几年也仅仅是刚能够把三河这二十九万石领地控制住而已。再望他身后看去,紧临坐着石川数正、本多正信、大久保忠世、鸟居忠吉几位老臣,虽说他们的能力不凡,但除了本多正信外我总觉得都是些即将过时的人物,所以也就没大在意。倒是我一直想认识认识的“德川四天王”反而只介绍了一个三十多岁如类人猿般的酒井忠次,后排的十余个年轻人谁是谁我就只能是靠猜的了!“哎!可惜今天这种场合不能穿盔甲,不然至少我能从‘鹿角柿形盔’认出个本多忠胜来!”我暗想到。

“我跟你说话呢!”池田恒兴不满的小声说,并且随着我的目光看了过去。“那些看主公脸色过日子的乡巴佬有什么好看的!”

“乡巴佬?在那些随足利义秋殿下来的‘贵人’们眼里,我们只怕也不过是一些乡巴佬罢了!”我轻笑着说到。在这个时候我总不能告诉他,如果按照正史的发展他会死在这些‘乡巴佬’手里吧!

“你倒是挺看重他们的嘛!”池田恒兴没有没好气的说到,随即又急着追问道:“我说得是浅井!那个浅井长政!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哦,他呀……”听到他的话,我把目光又投到了大殿的东侧。应该说浅井长政在这个时代是个少见的“帅哥”,浓眉大眼、高鼻梁元宝嘴,一张细白粉嫩的瓜子脸,目光如电英武非凡,态度文雅言谈机智。但在他的顾盼之间偶尔会出现犹豫的神情,也许就是这一点点顾虑使他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还可以吧!”

“还可以?仅仅是还可以?”池田恒兴惊讶的望着我。“你的要求也太高了吧?这样的人才连我都心服口服,要知道当初我可是阿市公主的追随者呢?”

“你?!你也是?”我回过头看着他问到,这还真是个令人意外的答案。“你居然也会有这样的妄想?我真没想到,阿市公主出嫁时你多大?”

“我十六、阿市公主十四,怎么啦?”池田恒兴对于我的轻视有些忿忿不平。“当时我觉得在织田家所有的家臣中我的希望最大!池田家是主公最为倚重的门阀之一,从小主公就对我另眼相看,最主要的是我的岁数和阿市公主极为般配。阿市公主是主公最为疼爱的妹妹,主公决不会把他嫁给柴田胜家那样的老家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我当时都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

“听你这么说,倒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我歪着脑袋想了一阵。“哎!你赶上的时候不好,正遇到织田家非常需要这个盟友,加上那只‘鹰’也确实是个人物,所以你还是认命吧!”

“你这像是安慰人的话吗?再说,我用不着你安慰!”他自傲的冲我撇了撇嘴。“论见识我可能真的不如你,但我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虽然我没有能够得到阿市公主是这辈子最大的憾事,但看到她能够得到比嫁给我更大的幸福会使我更加高兴!这才是真的爱,你懂吗?!”

“嗯?!你这家伙居然能有这种想法!”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在这个时代,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这个凭借武力占有一切为目标的风尚下,居然还有具备这种认知的武士?

“你怎么了?”可能是感到我的眼神过于古怪,他问到。

“没什么?”我稳定了一下心情转过了头。“如果你真的是这种想法的话,我觉得阿市公主如果嫁给你可能会更幸福!”

“你真的这么想?!”池田恒兴兴奋了一下,随即又黯然了下来。“虽然咱们哥俩交情不错,但你实在没必要这么捧我。今天见到浅井长政我也算安心了,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阿市公主会幸福的!”

“哼、哼!”我似有似无的轻笑了两下,反正现在说出来也没人相信,也不必急着给这个“悲剧人物”定性。再次抬头往前望去,此时会晤已经接近了尾声。

“这次两位殿下能够前来信长感激不尽,在这里再次谢过了!”织田信长轻轻的欠了一下身。“这次我等举兵上洛是辅助朝廷重振幕府的大事,事情务必策划周密!不如此大事必不可成,同时也无法取信于天下人心,不知两位殿下还有什么意见吗?”

“弹正忠殿下客气了!”浅井长政微微一笑,看来对于此事已经是胸有成竹。“此事既然是由信长公首倡,我等自然是无所不从!此次浅井家出兵12000,全部遵从殿下的号令!”

“那就谢谢长政殿下了!”织田信长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转向了德川家康。“德川殿下的看法呢?”

“我亦无异议!”德川家康恭谨的低头说到。“此次德川家出兵5000,唯信长公之命是从!”这种结果和我的预计差不多,虽说领地都是30万左右但德川家和浅井家的实力却是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德川才刚恢复领地没几年又经历了场一向一揆叛乱嘛!再说此次打击的目标是浅井家唯一的敌人六角家,自然可以全力以赴。而在德川家的身后,还有一个关系已达冰点的今川家呢!

“好!”织田信长举手轻拍两下,从门外走进了十几个侍从,来到每个人面前放下了一杯酒。“各位!”织田信长举起了酒杯。“让我们共饮此杯,预祝成功!”

“他还真是着急啊!现在就急着表明身份,连场面上的会盟仪式都不等足利义秋了。”我看着眼前这一幕,不自禁的想起了春秋时代宋襄公和楚成王“孰执牛耳”的典故。

“浅井殿下和德川殿下还真是给面子啊!”从大殿出来后,织田信长满面春风的说到。

“全是主公威德所致啊!”林通胜满脸阿谀的笑容。

就在此时一个侍从急匆匆的跑来,向信长递上了一封信。

“他……他派人来干什么?”看过信后,织田信长的脸色猛地一白。

——————————————————————————————————————————

冬天里的熊:昨天的内容里我用了“侯”这个称谓,其实这是我前两天从网上看一本叫《武田信玄》的书中提到的,用来作有一定实力大名的第三人称,既然这么多人不习惯今后就不再用了。

第二卷 纷乱的近畿 6、东国虎啸

“主公……发生了什么事吗?”看到织田信长阴沉的脸色半天都没有人敢说话,直到大家一起回到评定室坐好,林通胜这才小心翼翼的问到。

“呶!你自己看吧!”织田信长把手里的信扔给了他,尽管语调阴沉但并没有发火。

“织田弹正忠殿下大鉴:近闻殿下……”林通胜拿起那封信小声的念了起来,所有人都静静的听着一言不发,屋子里只有读信的声音在响着。这是一封意味深长的劝阻信,大概意思就是说对于进攻盘踞在近江、京都一带的六角家和三好家,织田信长应该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万不可仅凭一时意气就贸然兴兵动武,到时即便取胜也可能引起天下强势大名们的担忧,甚至是直接导致应仁之乱的重演。这封信的言词虽然谦恭有礼,但态度却是非常的高傲,简直就是在那里指点织田家该如何如何、又不该如何如何,而且隐隐透出了一股威胁的意味。最值得关注的是末尾署名:甲斐武田信玄拜上!“这……这是什么意思?”念完信后,林通胜声音颤抖的问到。

“什么意思?!这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柴田胜家满脸怒气的说到。“他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行、办不了这件大事!一切都要等他出面主持,要在他方便的时候亲自来办!号令天下么……自然也是非他‘信玄公’不可了!”

“主公,您的意思如何?”丹羽长秀在边上轻轻的问到。

“这都是什么狗屁逻辑!”织田信长猛地一拍桌子。“这天下就该是他的?凭什么就只能是他的?现在室町幕府的正统继承人在我的手里,三路大军足以压制六角和三好,我为什么要等?他想要这个天下?那好啊!等他那里忙完了,再来跟我抢吧!”

“主公……”丹羽长秀犹犹豫豫的说道:“信上说,几天之后武田家拜见义秋殿下的正式使者,三枝堪解由守友就将抵达岐埠城,不知主公到时将如何答复?”

“我不见他!也不让他见足利义秋!”织田信长不耐烦的说到。“叫他怎么来的,怎么给我滚回去!”

“这……这样只怕不妥吧!”这时候森可成说到。“主公要想一举击败近畿的六角和三好,就必须动员本家的全部力量,此时我军的后方万万不能有什么变化。主公一旦对武田家采取强硬态度,可能就将招致本家与武田的关系破裂。那时如果武田信玄由南信浓出兵东山道,就将直接威胁东美浓!德川殿下在三河的数千兵马并不足以牵制武田,整个美浓甚至尾张都将陷于危急之中。”

“难道你是叫我平白的放弃这次机会,把足利义秋交给武田信玄吗?”织田信长瞪着森可成声音生硬的问到。

“属下决没有这个意思!”森可成满头冒汗的急忙说到。“属下只是想提醒主公,对于武田家的使者三枝守友,还是应该采取温和的对应策略!”

“嗯……”织田信长努力的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那你们有什么对策吗?”

“这个……”众家臣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主公,我们是否可以说此次我军已经准备充分,对于信玄公的一番好意我们心领了!”半晌之后林通胜说到。

“这不好!”丹羽长秀在一边大摇其头。“这不就等于是明明白白的说‘我们自己能行,你少管闲事!’了吗?”

“这倒也是……”林通胜也觉出了自己建议的不妥之处。

“忠兵卫,你在想什么?”在扫视了一圈之后织田信长又把目光突然投向了我。

“我吗?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这里看了半天,也听了半天,对这些人的忧虑深深的感到不以为然。他们这些人可能是因为没有学过哲学辩证法的关系,思考问题多少都有些形而上学、一根筋!他们就不会从别人的立场,以全局的角度来想想问题吗?“属下以为上洛平乱是件天大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尽早着手进行准备!家臣们的铠甲、武器和马匹,家中也要安排……”我边说边掰着手指头数到。

“混蛋!”织田信长刚刚压住火气又冒了出来。“我们正在商量眼下的事,可你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眼下的事?眼下都有什么事?”我一脸“天真”的反问到。

“你……”织田信长有些怒不可遏了。

“我们大家正在讨论的是,要如何接待武田家使者的事!”丹羽长秀急忙接过了话头。“……这样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与武田家的战争!”他在最后忧虑的说到。

“战争?!不会那么严重吧?”我“惊讶”的说到。“就为这么点小事?”

“事关整个天下的归属,这还是小事?”柴田胜家讪笑到。“真是个白痴!”

“是,也许吧!”我没有直接顶撞他。“如果我是信玄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铤而走险!现在武田家与骏河的今川家已经翻脸,同样因为今川的关系和与东面相模的北条家马上就将兵戎相见!北面的上杉谦信更是解不开的疙瘩,武田至今还有一万大军驻扎在北信浓的海津馆城不敢稍动!环视四境,武田也只有与本家关系尚算和睦,我是绝对不想、也没有能力与织田家的数万大军开战的!不过……谁知道呢?也许信玄公的想法,并不是我这样的俗人能够猜测到的也说不定!”说到这里,我斜了柴田胜家一眼。

“这么说……无论如何,武田家都不会跟我翻脸了?”沉默了一会儿织田信长问到。

“应该是如此!”我点了点头。

“那我们对三枝守友……”

“那还是要本着友好邦交的原则,亲切、友好、热情接待的!”我急忙补充到。“不管怎么说武田信玄现在风头正劲,和他保持同盟的关系对我们上洛后压制近畿会有不少的好处!”

“要是他提出要见足利义秋殿下怎么办?”丹羽长秀担忧的问到。

“那就让他见嘛!”我理所当然的说到。

“让他见?”

“让他见!”

*************************************************************

“不知信玄公的信,弹正忠殿下是否看过了?”三天后还是在这里,织田信长接见了武田家的使者三枝堪解由守友。从我的印象来说,这是一个文吏型的武将。“不知您有什么打算?”

“这个么……”织田信长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然后说:“我也是自觉此事责任重大力有不及,从各方面来考虑还是由信玄公来主持大计才是最合适的!但……”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三好逆党盘踞近畿,其势已经日渐坐大!信玄公又是远在甲信一时难以抽身,在义秋殿下的一再请求下我这才勉为其难。还望三枝大人转告信玄公,请他见谅啊!”

“那不知我可否拜见一下义秋殿下?”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织田信长大度的回答到。

不久,三枝守友就失望的返回了甲斐,眼见大事可成的足利义秋已经没有再等几年的耐心了。

第二卷 纷乱的近畿 7、将军“的”军势

“好了吧?我觉得可是够漂亮了!”我推了推胸甲对仙芝说到。

“这可是上战场哎!怎么能有丝毫马虎呢?”莺捧着一顶南蛮鬼面盔在一边说到。

今天是永禄八年(1565年)的8月10日,织田、浅井、德川的三路四万七千大军汇聚于足利幕府十五代大将军足利义昭的旗下,开始上洛讨伐犯上作乱的“三好三人众”逆党。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可能为了“正天下之名”的原因,足利义秋于十天前在织田信长等大名的拥立下,正式就任征夷大将军(其实日本自己就是夷)的职位,并把名字改为了足利义昭,可能是取天日昭昭的意思。尽管没有得到朝廷的确认,但这一点儿也不要紧,数百年来朝廷好像还没有拒绝过京都的支配者呢!在志得意满之下,他对天下正式发布了“三好讨伐令”。在这种情况下,三好三人众自然不甘坐以待毙!七天之前三好拥立的那位将军足利义荣也发布了对织田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