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生活中的博弈论 >

第9章

生活中的博弈论-第9章

小说: 生活中的博弈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小猪”,还要学会特立独行。行动前,不用也不需要从其他“小猪”那里得到肯定;行动时,认同且跟随你的“小猪”越多,则你出错的可能也就越大。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从众,而是跟随“大猪”。
  当然股市中的金融机构要比模型中的大猪聪明的多,并且不守游戏规则,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踩踏板。事实上,他们往往会选择破坏这个博弈的规矩,甚至重新建立新规则。
  比如他们可以把踏板放在食槽旁边,或者可以遥控,这样小猪们就失去了搭便车的机会。例如,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就类似于踩踏板前骗小猪离开食槽,好让自己饱餐一顿。
  当然金融市场中的很多“大猪”也并不聪明,他们的表现欲过强,太喜欢主动地创造市场反应,而不只是对市场作出反应。短期来看,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左右市场,操纵价格,做胆大妄为的造市者。
  这些“大猪”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如想象的那样强大到可以无敌于天下。自然而然地,每一年都会有一些高估自己的“大猪”倒下,幸存的“大猪”在经过优胜劣汰之后会变得更加强壮。
  不过,无论是多么强壮的“大猪”,只要过于自信、高估自己控制市场的能力,总会倒下。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股市中,“大猪”有“大猪”的难处,“小猪”有“小猪”的难处。尽管“大猪”“小猪”只要了解自身处境,采取相应的策略就会成功,然而理性是有限的,确定的成功总是很难获得。


“斗鸡博弈”与“骑虎难下”


  话说某一天,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公鸡如果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l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即这个纳什均衡点就是一事先知道的惟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则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两个武林顶尖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是难分难解,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
  斗鸡博弈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警察与游行者相遇,最好有一方退下来。
  再比如,收债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类似于斗鸡博弈:
  假如债权人A与债务人B双方实力相当,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欠A100元,金额可协商,若合作达成妥协,A可获90元,减免B债务10元,B可获10元。
  如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收益为100元,而妥协方收益为0;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不但收不回债务还受伤,医疗费用损失100元,则A的收益为…200元,也就是不仅100元债收不回,反而倒贴100元,B则是损失了100元。
  因此,A、B各有两种战略:妥协或强硬。每一方选择自己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战略给定:若A妥协,则B强硬是最优战略;若B妥协,A强硬将获更大收益。于是双方都强硬,企图获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100。
  故这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A收益为100,B收益为0,或反之,这显然比不上集体理性下的收益支付,A、B皆妥协,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也就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尽管在理论上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由于当今中国信用不健全(如欠债不还、履约率低、假冒伪劣盛行),法律环境对债务人有利,可想而知B会首先选择强硬。
  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A在B选择强硬后,不会选择强硬,因为A采取强硬措施反而结局不好,故A只能选择妥协。而在双方强硬的情形下,B虽然收益为…100,但B会预期,他选择强硬时A必会选择妥协,故B的理性战略是强硬。因此,这一博弈纳什均衡实际上为B强硬A妥协。
  欠债还钱博弈是假定A、B实力相当,如实力相差悬殊,一般实力强者选择强硬。比如在家庭夫妻冲突中,首先退下阵的一般是丈夫。大部分夫妻怄气或吵架,最终得利的总是妻子。
  战国思想家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斗鸡的最高状态,就是好像木鸡一样,面对对手毫无反应,可以吓退对手,也可以麻痹对手。这个故事里面就包含着斗鸡博弈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对手错误估计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产生错误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两只斗鸡在斗鸡场上要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有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作出这样的选择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试探,甚至是激烈的争斗后才会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一方前进,一方后退,这也是符合斗鸡定律的。
  因为哪一方前进,不是由两只斗鸡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实力预测所决定的,当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双方实力的强弱的话,那就只能通过试探才能知道了,当然有时这种试探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
  在现实社会中,以这种形式运用斗鸡定律,却比直接选用严格优势策略的形式,要常见的多。这也许是因为人有复杂的思维、更多的欲望。
  斗鸡博弈进一步衍生为动态博弈,会形成这样一个拍卖模型。拍卖规则是:轮流出价,谁出的最高,谁就将得到该物品,但是出价少的人不仅得不到该物品,并且要按他所叫的价付给拍卖方。
  假定有两人竞价争夺价值100元的物品,只要双方开始叫价,在这个博弈中双方就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每个人都这样想:如果我退出,我将失去我出的钱,若不退出,我将有可能得到这价值100元的物品。但是,随着出价的增加,他的损失也可能越大。每个人面临着是继续叫价还是退出的两难困境。
  这个博弈实际上有一个纳什均衡:第一个出价人叫出100元的竞标价,另外一个人不出价(因为在对方叫出100元的价格后,他继续叫价将是不理性的),出价100元的参与人得到该物品。
  一旦进入骑虎难下的博弈,尽早退出是明智之举。然而当局者往往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经常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之间,也出现在个人之间。赌红了眼的赌徒输了钱还要继续赌下去以希望返本,就是骑虎难下。其实,赌徒进入赌场开始赌博时,他已经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赌场从概率上讲是必胜的。
  从理论上讲,赌徒与赌场之间的博弈如果是多次的,那么赌徒肯定输的,因为赌徒的“资源”与赌场的“资源”相比实在太小了。如果你的资源与赌场的资源相比很大,那么赌场有可能输的;如果你的资源无限大,只要赌徒有非0的赢的可能性,那么赌徒肯定会赢的。因此,像葡京这样的赌场要设定赌博数额的限制。
  当然骑虎难下的局面,在国家之间也经常碰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就是一个骑虎难下博弈。
  博弈论专家,有时候也将骑虎难下博弈称之为“协和谬误”。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是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
  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它不适合市场,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银行会垮掉吗?


  银行挤兑是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行为,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自从银行诞生以来,挤兑现象就相并而存。
  据载,世界上最早的两家银行是1272年和1310年在意大利设立的巴尔迪银行和佩鲁齐银行,均因债务和挤兑问题于1348年倒闭。始于银行挤兑而爆发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大约1。1万家银行倒闭或被兼并,造成金融混乱。20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曾发生过银行挤兑的灾难。
  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拉丁美洲各国金融危机时,银行挤兑现象也都非常严重,很多时候正是银行挤兑摧残了雪上加霜的国家经济。
  一般来说,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初,往往是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股市泡沫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雪崩般地下跌从而引起股市崩溃。股市崩溃又会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
  同时由于大批银行倒闭,吞掉了小额存户的存款,使千家万户濒于死亡的边缘。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国家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并要倒退很多年。
  就拿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来说,1929年,美国商业银行数量为25568家,而到1933年,美国商业银行总量只有14771家,有万余家银行破产倒闭。
  那时出生的婴儿长期缺乏营养和医疗护理;约有200万~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大量的无家可归者栖身于铁道边简易的纸棚;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恶化。最为惨绝人寰的是,穷人被活活饿死的事件不断出现。 
  由此可见,银行挤兑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情。为了理解银行挤兑的成因,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正反映了银行挤兑现象发生的机理。
  假设现在有A和B两个朋友,都借给C朋友100万元人民币做生意,C拿到这200万元在第一年进行投资,第二年才可以赚得利润。笔者不妨假设第一年的时候,A和B索要借款,C只能还给两人各70万元,若是A和B并不是那么急着用钱,给C两年的时间,则C连本带利可以给付280万。
  对于A、B两人来说,第一年要回借款,各得70万;其中一个人要回借款,而另一个人没有去索要,则索要的人先来一步得到100万本钱,另一个人则只拿到剩下的40万元;如果两人都在第二年才拿回存款,则各得140万元;在第二年,只有一个人要回借款,另一个人并没有催着C还钱的情况下,先催款的人得到180万,另一个人只拿到原来的本钱100万。
  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博弈。见下面两个图。
  动态博弈都是用倒推法进行分析,我们在这里仍然采用倒推法,首先看第二年时,A和B作为理性人会如何选择行动策略。假如A和B都将资金借给C用到第二年,这个时候,博弈均衡点是双方都要回自己的资金,A和B各得到140万元的还款,利息率高达40%。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整个均衡点是A、B两人理性博弈的唯一可能结果。
  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一阶段也就是本例中第一年双方的博弈情况。由于在第一年时,双方都不抽回资金的策略将产生第二阶段的均衡结果,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博弈矩阵可以改写成如下的图。       
  在我们假定A和B都是理性人的条件下,第一阶段的纳什均衡点很明显有两个,一个是双方都索要借款,这时双方都只能拿回70万元,另一个就是双方在第一年都不索要借款,这时根据我们在第二阶段的分析,双方各能收到140万元的回报。自然对于A和B来说,后一个纳什均衡比前一个纳什均衡要好。
  遗憾是,没有什么可以保证A、B双方一定会在第一年不索要借款。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模型中的C就相当于是一家银行,而A和B就是银行的存款客户。银行挤兑往往是由于谣言四起,存款客户不再放心将钱放在银行中,纷纷去银行拿回存款,在很短的时间内,银行又无法筹措大量的现金。
  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倒闭,很多人只能抽回银行存款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分存款都拿不到。在国外,许多银行因挤兑风潮倒闭的现象,就是源于此。
  对付银行挤兑破产的根本只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权威的、有担保能力的政府才可以出面保证客户资金安全,防止银行恶性竞争,并为银行辟谣,预防挤兑的发生。同时政府需要建立信贷制度、保险制度来加强人们的信心,尽量达到另一个较好结果的纳什均衡。
  在历史上,博弈论诞生之前,一些国家的政府就已经这么做了。如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为了防止银行挤兑发生,预防经济危机,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降低银行业破产倒闭的风险,美国国会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和《1935年银行法》,这些法规强调了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限制银行业过度竞争,以保证银行业的稳定。同时,为了避免大危机中许多银行破产倒闭局面再次发生,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联邦存款保险法》,并授权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以弱战强的制胜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举不胜数。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弱小企业打败大企业也是司空见惯的情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以最少的兵力最快的速度侵占法国。德国要进攻法国无非有三种选择:从两国接壤的边境发起进攻;借道比利时和卢森堡;借道瑞士。由于瑞士是个高山国家,阿尔卑斯山脉贯穿全境,不便于开展军事行动。所以第三种选择首先被排除。
  于是,进攻路线的选择就剩下了两个:从两国接壤的边境发起进攻;借道比利时和卢森堡。法国修筑了漫长的防线,严阵以待,抵抗的军。
  然而事实是,1940年5月10日,德军从卢森堡和比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