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

第122章

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说服”了孙尚香之后,次日一早,刘封便对周峻予以回复,答应了周瑜联手起兵,中分江东之约。

打发走周峻之后,刘封迅速的展开了一系列的备战工作。

先是根据庞统的建议,刘封将刘备手下荆州文武,其扣于荆州的家誊部分予以送还,通过这种方式,向刘备表现出和解的意向。

与此同时,一道密令发往益州,命蜀将张任、严颜、张嶷、马忠等将集结蜀中军队,随时准备开赴荆州。

荆州、方面,刘封则命镇守南阳,屯驻宛城的魏延所部,大张旗鼓的调集粮草,训练士卒,营造出一副准备北伐的迹像。而借着北伐的名义,刘封又可以向襄樊一线堂而皇之的增兵。

一时之间,荆州风言起四,除了庞统、蒯良等少部分高层之外,一州士民皆以为他们的前将军刘封,再次准备足艮曹操开战。

濡须口。

巨大的楼船上,孙权负手而立,兴致盎然的欣赏着广阔的江北之景。

此时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往了寿舂,飞往了下邳。

孙氏一族虽出身于江东吴郡,但孙权的幼年,却是跟随着父亲孙坚在两淮一带度过。

至今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年少岁月,孙权都会欣然一笑。

在孙权的内心中,从未把自己当作是吴人,淮河之畔,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现在,他扬帆北上,终于感受到了衣锦还乡的那种快感。

“父亲,我们孙氏的脚步,终于又可以踏过淮北了。”

想起已逝许久的父亲,孙权心中洋溢着一种骄傲。

忽然间,他又想起了已逝的兄长,抚髯之间,嘴角不禁扬起一抹得意的笑。

他昂首远望着辽阔的北国,喃喃笑道:

“伯符,我记得你临终前说过,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我不如你。可是现在,我孙家的疆土已直抵徐州,现在看来,终究还是你不是我啊,哈哈……”

正自得意洋洋之际,一叶走舸从濡须水匆匆而至。

走舸靠近楼船旗帜,神色匆匆的上舰那人,正是吕范。

对于吕范的忽然而来,孙权感到有些奇怪。

先前之时,孙权已经委任这位信任的文官担任寿春令,代替暂时节制两淮文武诸吏的周瑜,前去接管这座两淮最重要之城。

屈指一算,此时的吕范早已应在寿春城,做着迎接他这车骑将军迁治寿春的准备工作。

可是现在,吕范却为何去而复返。

“子衡,你……”见得他匆匆而来,孙权正打算询问为何时,却被吕范一口打断。”主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吕范急步而来,走得太过惶然,甚至还差点滑倒。

孙权上前一步将他扶住,淡淡笑道:“何故这般慌张,能有什么大事,难不成曹操打回了徐州不成。”

自夺徐州之后,孙权的胆色也变大了,曾经让他生畏的曹操,如今也早就不在他眼中。

吕范吞了口唾沫,死沉着脸道:“主公,周公瑾在寿春城拥立子华公子为主,公然造反啦!”

“什么?”

孙权原本淡然得意的脸,瞬间像被雷击一般,煞白的脸上激涌着前所未有的震怖。

吕范遂将淮南之事,如实的道出。

原来他奉命去担任寿春令,人尚未过合肥之时,便碰上不少避难之民,从合肥一带南逃。

一问才知,原来竟是潘璋率军突然夺占了合肥,斩杀了先前孙权委任的县令,断绝了通往寿舂之路。

吕范惊诧之下,急是再派人打听,竟是得到了更为震惊的消息。

原来周瑜竟是与两淮诸将合谋,拥立了孙绍为主,历数孙权几大罪状的檄文已是遍传备郡。

“檄文何在?”孙权的声音也在打颤,似乎一时间不敢相信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吕范哆哆嗦嗦的从怀中取出一道帛书,小心冀翼的奉上。

孙权一把夺过,扫了几眼,顿时便是气得脸红脖子粗。

帛书之上主要写了孙权两条罪状,其一便是“虐待”先兄孙策之子,其二则是听信谗言,迫害忠良。

“无耻,卑鄙,畜生一一”

孙权越看越气,一怒之下,疯了一般将手中帛书撕了个粉碎。

直到此时,孙权才恍然惊觉,周瑜不顾前番之怨,再度出山为他打拼天下,原来竟是早就“心存不轨”,为的就是今日的背叛。

孙权自诩是玩弄权术的高手,却没想到,到最后,自己竟然被玩了这么大一票。

“周瑜啊周瑜,我待你不薄,你如何能这般无耻的背叛于我。”

愤怒之下,孙权也不顾形象,对周瑜是破口大骂。

直骂到气虚力竭时,孙权方才作罢。

看着气喘吁吁的孙权,吕范从旁劝道:

“主公,现下事已至此,光发怒也解决不了问题,依我之见,主公应当速做应对之策才是。””那依子衡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处置?”

孙权这个时候也乱了心神,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吕范沉思半晌,沉声道:“两淮新得之地,周瑜想据两淮作乱,一时间人心未必能服。目下最有威胁的,其实应是上游的荆州,若是那刘封趁着我东吴内乱,发兵顺江东下,则大势危矣。”

吕范一席话,又如一道雷击中孙权。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怨念更大

在孙权的眼中,刘封一直都是弱者。

尽管当年他袭取蜀中,雄踞两州,实力一度短暂的占据了优势。

但很快,周瑜就连破合肥、寿舂和下邳,助他孙权据有交扬徐三州,以及小半个荆州。

刘封的优势只如昙花一现,直到周瑜造反事发之前,孙权还曾以强者自居,甚至在考虑是否该派人去襄阳向刘封索取荆州。

但是现下风云突变,祸起萧墙,失去了江北大片土地,以及周瑜等诸将,还有七万雄兵。

面对刘封,孙权是一点底都没有。

在他看来,现在的刘封,就像是一只盘踞在上游的大鳄,随时都可以张开血盆大开来香掉自己。

孙权生平头一次,对他那位妹夫感到了畏惧。

“目下听闻那刘封正准备对许县方面用兵,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应该抽不出兵马来趁火打劫才对。”

荆州方面的最新情报,让孙权稍稍感到一点安慰。

吕范却道:“话是这么说,但若刘封闻知江东形势有变,临时改变计划举兵东进却当如何?”

孙权心头顿时一颤。

这些年来刘封连战连捷,夺取南阳之后,他手中全部兵力不下十五六万,而且还建立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实力已是极为可怕,先前周瑜未反之时,东吴的总兵力,原本与刘封之兵不相上下。

但现在,周瑜一反,孙权一下失去了半数的兵力,倘若刘封再掺上一脚,他以手中这六七万的人马,如何能在两线同时应对刘周二人二十余万大军的进攻。

孙权的胆在颤抖,背后冷汗之流。

“主公,为今之计,莫如派人前往襄阳一趟,一则和刘封通好,二来也可摸一下对手的意图。不管怎样,就算说服不了刘封按兵不动,至少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7小权的虽百般不愿向刘封低头,但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

权衡再三,孙权只得派吕范出使荆州,不但带了大量的礼物,而且还有孙权决定放弃借荆州1日约许诺,以此来换取刘封的按兵不动。

在吕范出使的同时,孙权当即派其堂兄孙瑜前往夏口,助鲁肃防范荆州。

因是鲁肃等西线诸将,不乏当年跟随周瑜参加赤壁和江陵之战的将领,孙瑜此番前去,名为相助鲁肃,实则是监视西线诸将。

与此同时,孙权又火速调集四万江南兵马,以老将韩当为前部都督,率陈武、朱恒、周泰等将北向合肥,欲亲自讨平周瑜的叛乱。

襄阳。

正如周峻所说的那样,这位周瑜的使者前脚刚走,后脚淮南便传出周瑜“造反”的消息。

更令刘封叫绝的是,周瑜竟然搬出了“孙策之子”这面大旗。

这一招,和当年刘封借刘琦之名起兵之事如出一辙。

刘封甚至在想,会不会是自己当年的举动,启发了江东美周郎的灵感呢。

不管怎样,在为周瑜拍案叫绝的同时,刘封对周瑜先前那“师出无名”的担心也一扫而光。

孙绍这一招,让刘封更加坚定了和周瑜联手的信心。

接下来的事态的发展,同样在刘封的预料之中。

孙权的恼差威怒,发兵征讨,孙瑜的调任夏口,诸般种种都在掌握之中。

在得到周瑜自立消息的三天后,刘封如其所料的等到了吕范的登门造访。

军府之中,刘封闭目而坐,似乎在闭目养神,对于吕范的入内浑然不觉。

“吕范见过刘将军。”

步入堂中的吕范,满面堆笑,恭敬的拱手一礼。

刘封脑袋晃了一晃,似乎是打了个瞌睡。

刘封的视而不见,让吕范顿觉尴尬,他只得轻咳一声,调高声调道:“东吴吕范,拜见刘将军。”

似从梦中惊醒一般,刘封猛的睁开了眼睛。

当他伸了个懒腰,连打了几个哈欠,然后才看到了堂下愈发尴尬的吕范,不禁奇道:

“原来是子衡先生,什么风儿把你给吹来了。”

吕范知道刘封这是在故意的戏弄于他,但这苦水也只能往肚子里香。

他忙是堆笑道:“将军乃我家主公妹婿,刘孙一家,我家主公心里惦念着将军,所以就特命下官前来向将军问安。”

当年几次会面中,吕范仗着东吴势大,对刘封的态度那个倨傲啊。

而今有求于人,一张嘴脸又是何等的谦卑,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着实令刘封觉得恶心。

刘封冷笑了一声:“真是有劳吴侯惦记了,我还以为吴侯许久不和我这妹夫往来,今日突然派子衡你前来,乃是为了向我索取荆州呢。”

刘封故意把话题往当年的“借荆州”之约上扯,想看看吕范会是何等嘴脸。

吕范当即讪讪笑道:“将军说笑了,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借不借的。其实我家吴侯早忘了有这回事,我这回前来,正是顺便向将军说一声,前番的借约,我家吴侯决定一笔钩销,这荆州本就该属于将军,我东吴往后再不会讨要。”

“我这大舅子竟然这般大方,真是难得难得。”

刘封显得颇为惊喜,感慨了几声后,忽然又道:“既然吴侯这般大方,何不如把江夏郡也一并归还于我算了。”

“这……”吕范吃了一惊,一时不知如何以应。

刘封紧接着道:“江夏郡本属于荆州,吴侯不是说了,这荆州本就该属于我的嘛,既然这样,这江夏郡不也理应奉还于我吗?”

刘封的咬文嚼字和强词夺理,让吕范心中又急又气,明知是对方有意羞辱于他,但却无可奈何。

“刘将军,江夏是属荆州不错,可是……”

郁闷的吕范不知怎么来应付,一时间急得是额上直滚汗滴。

刘封看着吕范着急的样子,回想着当年他在自己面前的耀武扬武,心中那个痛快啊,畅快之下,刘封却是哈哈一笑:“瞧子衡你急的,我只是与你开玩笑而已,你还当真了。”

吕范一愣,足艮着暗松了口气,也陪着笑了起来。

尴尬的气氛似乎稍稍有所缓解。

刘封呷了口茶,话锋一转,面带忧虑道:”子衡,听说最近东吴不太平,好像是周瑜反了,不知可有这一回事?”

“确有此事,不过那只是一小撮将士被周瑜挟持反叛而已,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我家主公已率军前去征讨,相信很快就可以平定。”

提及此时,吕范只觉颜面无光,但也能强颜淡然自若,俨然周瑜之叛没什么大不了之处。

哼,还在死撑。

这时,刘封忽地面露怒色,恨恨道:“吴侯待周瑜不薄,他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可恨之极。如若吴侯同意,我愿抽出一部分兵马,立刻举兵东下,前往淮南帮吴侯平叛。”

一听这话,吕范立时神色一变。

刘封倘若是打着帮东吴平叛之名,大军顺流东下,趁此时机,突然对江夏发动进攻,却当如何是好?

畏惧之下,吕范忙是笑道:“刘将军的好意,我替吴侯心领了。不过周瑜之叛只是区区小风波而已,根本不需劳顿将军费心。“从吕范的眼神之中,刘封看到了“恐惧”

二字。

那种眼神,让刘封心中愈加的痛快。

表面之上,他却又佯装遗憾:”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多此一举了。说实话,目下我正准备尽起两州之兵北伐,还真没有多少多余的兵马可以抽调。”

刘封这话是在向吕范暗示,自己所关心的只有北方即起的战争,无心插足东吴的内部纷争。

一听此言,吕范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悬到嗓子眼的心落下许多。

他呵呵一笑道:“将军放心,一旦我家主公讨平周瑜的叛乱,定然即刻发兵北上响应将军的北伐之战,我两家协手,定可一举扫灭曹贼。”

“如此甚好,那我就祝吴侯早已讨平乱贼,也好助我一臂之力。”

刘封佯装欣喜,以茶代酒向吕范一敬。

一番客套之后,吕范带着满意的答复告辞而去。

吕范一走,庞统便从后堂转入。

这位凤雏笑眯眯道:“主公,没想到你在演戏这方面也这么有天赋,难得,难得啊。”

刘封摇头一笑,自嘲道:“先生就别取笑我了,若非是你有计谋在先,我是真想当场就把宣战之书甩在那姓吕的脸上。”我知道主公现下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不过这战争争的是最后的胜负,主公不屑于出一口面子上的恶气,却换来成千上万将士们的性命,这笔买卖划得来。”庞统不紧不慢道。

刘封微微点头:“先生之言,我岂有不知,若不然早就斩了姓吕之头祭旗了。眼下这障眼法已使完,下一步如何用兵,先生有何高见?”

“很简单,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就必是致命的杀手!”

庞统目露杀气,似乎对于这场对吴的战争,不但是志在必得,而且亦有一种复仇的快感。

刘封这时才想起,当年庞统可是一度效力于东吴。

当年周瑜和鲁肃,都曾极力的向孙权推荐过他,结果,这位碧眼儿却因为庞统长相丑陋,性格古怪,所以就不愿重用。

正是因此,庞统最终才选择投向不名一文的刘封。

“庞士元,你对孙权的怨念,恐怕比我还要多一些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鲁肃很郁闷

(感谢小莫、小梦、ih兄和男孩兄的打赏,以及无聊兄的月票,呵呵)数天之后,张任、严颜等所率的五万蜀军东出三峡,抵达江陵境内。

早先之时,刘封已由襄阳秘密的到达江陵,在会见了张任等蜀将之后,刘封才向他们道出了此番用兵的真正目的。

众将听闻竟是要与东吴开战之时,自然是无不吃惊,但想到东吴如今的内乱之势,旋即便明白了主公刘封的高明所在。

对于这场“趁火打劫”之战,蜀中诸将尽皆跃跃欲试。

毕竟,先前自刘封平蜀之后,蜀中近有两年没发生规模的战争,西川经济恢复如初,将士们养精蓄锐,一片欣欣向荣。

如今这一战,乃是蜀中将士们生平第一次出蜀作战,故而以张任为代表的益州将士们,都怀着一颗亢奋之心,打算一展身手,向天下人展示他们蜀军的实力。

随着益州军团的抵达,对吴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一纸军令发往荆州各地,备军尽皆开动。

襄阳方面,按照事先约定,由庞统率领的两万兵马,自襄阳而发,沿汉水南下,直逼夏口。

荆州南面,徐庶、沙摩柯、文聘等驻守荆南的三将,则率一万五千之众,由湘水北上,抢先一步攻取巴丘重镇,夺取长沙北面的吴昌郡。

江陵一线,刘封则率领由荆州军和益州军所组成,大约七万的混合兵团,战舰五百余艘,沿江东下,浩浩荡荡的杀奔东去。

三路兵马,总计十余万大军,直取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