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

第51章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第51章

小说: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寞和风霜雨雪的侵蚀。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是对军人的考验。战争时军人冲锋陷阵,敢于献出生命,而和平时期,军人承受的挤压是痛苦而漫长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无论对现代军人的精神还是肉体都是一种考验。你们现在在这里站一个小时就感到头晕目眩,而实际上,我们千千万万的战友们一上哨位,就得站两三个小时;现在的民工们劳动一天能拿二三十块钱,而这个数是我们每月的津贴。说真的,如果现在有战争,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临阵逃脱,都会拿起枪冲上去。我认为军人的价值不应该用牺牲性命这个标准衡量。奉献出生命是迫不得已的。如果不能取胜,全都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也是没有用的。现代军事是在传统军事的基础上发展的,肉搏战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代军事是智慧与力量相结合的军事,除了勇气,还要在先进的技术。就连我们生活中的执勤,也绝不是简单地对嫌疑者实施拷打,而是利用智慧去对付他们,抓藤摘瓜,争取连窝端。所以,片面认为和平时期的军人没有价值是没有依据的瞎议论,军队,无论在战争与和平中都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日期:2006…8…30 13:08:49 

  第一百三十八章青苹果 
  “那,和平时期军人的阵地在哪儿?”有一位女生问。 
  “在各自的岗位上。”李思城说,“不管是站岗执勤的还是搞军事技术的,都必须依托岗位这个阵地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你来训练我们,也是站在岗位上吗?”又有女生问。 
  “是。”李思城说:“这是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对于我们,岗位是阵地,也是任务。” 

  “如果你这次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又有女问。这些女生真是没完没了。 
  “完不成任务,第一是我不配做一名军人,第二是你们不配做一名大学生。”李思城严肃起来,说,“现在我们开始训练。训练的间隙我们再探讨,但现在不能浪费时间了。这次军训,是我来配合你们的,我希望你们也配合我。没有信心训练和认为自己不行的同学请举手,我批准她可以回宿舍休息。” 
  没有人举手。 
  谁会认为自己不行? 
  李思城目光变冷,又说:“认为自己动作比较差的同学出列!” 
  没人有出列。 
  李思城说:“都认为自己不错吗?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吗?” 

  安娜出列了,但不敢看李思城。 
  李思城让安娜走齐步。口令声中的安娜果然手脚很不调协。有女同学想笑,但看见李思城严肃的表情,只得把笑咽回肚里。 
  安娜走了几遍,李思城让她停下来。李思城说:“我敢保证,你的齐步是走得最好的。现在之所以这样,是你太紧张,不能放松,心神和肢体不能结合。而且,在队列中你老考虑别人。因为你个子高,步子就大,走起来肯定和她们不一致。这样,现在你别走齐步,你就当是平常走路,随意走一走。” 
  安娜调整了一下情绪,便走了几步,步子轻快自然。李思城说:“安娜同学,你走路其实非常自然。请记住,齐步非常简单,它实际上就是平常走路,只不过要求大家相互配合、整齐划一而已。下次走的时候,自然一些,不要刻意去做动作,而且步幅小一些,就和同学们走到一起了。” 
  安娜擦了擦头上的汗,感激地看了看李思城。 

  时间在不断重复的口令声中消失。大学生们瘦了,黑了,但也结实了。 
  军事考核当然是象征性的,不能用正规部队的标准去评估。惟独让李思城感动的是司马彤,在长跑中她两次摔倒,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虽然,刚刚回到学校她就被送进医院。 
  李思城和战友们填完这次军训的表册,就找到陈副校长。他要去看看在医院里的司马彤。虽然,当晚要举行大会餐,李思城决定放弃了。 
  明天他就要回到部队,结束这段短暂的大学生军训生活。 
  陈副校长忙不过来,他认为李思城不必去了,但李思城固执地坚持。最后老校长给了他一个地址。 

  走在大街上,李思城心里有点乱。他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去看司马彤。这一个月来,他与司马彤的交谈并不多,只是由于司马彤是学生中的代表,免不了在工作上偶有接触。很明显,司马彤身体不好,内向,纤弱,李思城感觉她像自己的姐姐。得去看看她,毕竟,自己曾经训练过她,而且她是因为自己的鼓动才拼命地奔跑的。李思城有些后悔。其实自己在整个军训过程中都在煽动着学生们的激情,自己是不是有点残忍?怎么可以把同样的训练方式加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呢?司马彤的身体素质与同学们是有差距的,但她却从来没有叫过苦,这已经算难得了。为了这个,他也应该去看看他。 

  市场里人潮如涌。李思城摸摸身上被汗水浸湿的50元钱。这钱是他离开部队时带在身上的,一直没有花。这是他最后的财富,他每隔三个月就给父亲寄50元钱。本来这次他打算寄给家里的,但出于人之常情,他必须买点水果去看司马彤。 
  苹果青里透红。 
  青里透红的苹果就放在司马彤的床头柜上。司马彤苍白的脸上有了红苹果的色泽,黑黑的眼珠很刺人。李思城没有和她对视。李思城简单介绍一下考核情况,就要告辞。司马彤坐起身,说:“李教官,你真好。” 
  “我不是教官,我是一名战士。”李思城说,“很幸运能够和你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我在训练中对你们提出的苛刻要求,都是为了整个军训,希望你能理解。” 
  “我能理解。”司马彤说,“我的父亲也曾是军人。实际上,我是在部队长大的,我对当兵的都很信赖……” 
  “谢谢你,我要走了。”李思城打断她的话。 

  “等一等。”司马彤急切地说:“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好啊。”李思城只得回过头来。 
  司马彤拿起笔,飞快地写了一个纸条,说:“这是我家的地址是电话,学校的地址你已经知道,你一定要经常和我联系哟。” 
  李思城说了声“好好养病,注意身体”,便走出了门。司马彤趿上拖鞋追出来,李思城的身影已消失在楼道里。 
  医院外面秋风刺面。已近初冬,偶有几片枯叶从树上飘落,天空阴沉,暮色四合。 

  李思城看了看手中的纸条。他没有打开,而是迅速地把它撕成碎片,扔进风里。 
  细碎的纸屑被冷风一卷,飘飘如飞雪。 

日期:2006…8…30 13:21:09 

  第一百三十九章许丹阳印象 
  防暴队似乎没有一点变化。不过有李思城的三封书信。一封是家里来的,姐姐终于有了男朋友,是一个厨师,常年在外。姐姐在信中说对方还可以,最近可能要定婚,最好弟弟能够回去见一见面,帮她出出主意。姐姐说父亲尚能上山行猎,只是时常咳嗽。而且,姐姐已经在双河镇开了一个理发店,自己经营。第二封信是林如凤来的。“我现在已有了自己的阵地,在北京丹阳科技公司工作。我准备边工作边学习,将来考研。10月1日放假,我来看你,听说你到学校去军训了。你一定要好好复习,明年争取考上军校。”林如凤的信短得让李思城很不满意。但她毕竟来看过自己。李思城决定外出时去看看她。第三封信是新兵连战友张风友来的。原来这家伙在城里一个叫新街口的地方,在一位将军家里当警卫,上月来找李思城,没找着。张风友希望李思城能去看看他。 

  星期日,李思城请了假,便去具有科技城之称的海淀区中关村找林如凤。按地址找了半天,才发现所谓的“丹阳公司”不过是在一个四层的写字楼里,仅二三十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开门的是一个年轻人,很帅气,头发向后梳着,分明还打了摩丝,油光锃亮。 
  年轻人一手把着门,伸出半截身子问:“找谁?” 
  “我找林如凤。”李思城说。 
  “她不在,去银行换支票去了。”年轻人说。 
  “请问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哪儿知道?”年轻人的态度不太好。 
  “谢谢。”李思城不愿在这个地方多呆一分钟。他不喜欢这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正想关上门,但似乎想起了什么,很快就追了出来,在楼道里拦住李思城,问:“你是林如凤什么人?” 
  李思城真想给他一拳算了。但考虑到林如凤在这个公司工作,怕带来不良影响,只是谈谈地说了一句:“老乡。” 
  “那,进来坐坐吧。”年轻人态度好了许多,但仍然很警惕。“你是哪个部队的?怎么没听如凤提起过你?” 
  李思城心里很不舒服。怎么他竟称“如凤”?如凤且是你叫的?!李思城真想揍他。但他忍住了。他说:“她为什么要向你提起我?”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3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3节 
作者: 怀旧船长 
         
  那年轻人一愣神,这才满脸推笑,说:“如凤是我的同学,这个公司是我们合办的,我们都是好朋友。既然你是她的老乡,也是我的朋友,请进来坐坐吧。” 
  他张口一声“如凤”闭口一声“如凤”,李思城感到心里不是味。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冷冷地说:“她回来,请你转告他,一个当兵的老乡来向她问好。”李思城说完就转身走了。 

  “一定,一定。喂,你等等。”年轻追上来,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个皮制的名片夹,捻出一张递给李思城,说:“以后咱们就是朋友,常联系,常联系。” 
  李思城接过,往怀里一揣,说声“谢谢”,就匆匆下楼。 
  在大街上,李思城取过名片一看,上面印着“北京丹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丹阳”以及大串电话和“大哥大”的号码,还有一个一长串文字的地址。 
  李思城只看了一眼就把名片撕成碎末扔进风里。 
  “什么总经理!”李思城心想,“屁股大块办公地点,还总什么?咋不印成总理算了?!”他隐隐地感觉出,林如凤对自己隐瞒了什么。 

  难道林如凤已经与那个姓许的谈上了?凭林如凤的学历,怎么会到一个小小的公司上班?而且连去银行这样的差事她也毫无怨言地干?而且,她的信为什么越来越短?还说什么“找到了自己的阵地”!狗屁阵地!干脆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得了!看那姓许的那种势利劲儿,心眼一定很坏!李思城感到大街两旁的建筑都在晃动。他很想喝酒。他摸出那个只记录了几行的电话本,找到公用电话亭,给张风友打了一个电话。 

  “风友吗?我是李思城。我准备到你那儿去。” 
  “你现在在哪儿?可想死我了。”电话那头的张风友很激动。 
  “我在中关村。”李思城说,“怎么走啊?” 
  “你先走到蓝旗营,坐375到清华园,再坐331路车,到新街口车站下,我在那里等你。”张风友对北京的地形好像很熟。 
  “今天可得喝点酒啊,那么长时间没见面了。”李思城情绪好了点,说。 

  “没问题。” 

日期:2006…8…30 13:27:39 

  第一百四十章张风友的变化 
  张凤友变胖了,几乎让李思城认不出来。张风友穿一身便装,神气得像个小老板。张风友上身穿一件米粉色的休闲服,裤子是流行的灯芯绒,皮鞋是商场里买的那一种,懒式的,没有鞋带。相比之下,李思城洗得发黄的军装和那双部队统一配发的三接头军用皮鞋显得土气。 
  张风友咧着嘴跑过来一把抱住李思城。李思城感到了战友之间的温暖。 
  “怎么样?实际问题解决了没有?”兵们口中的“实际问题”是党票的代名词。 
  “解决了。你呢?”李思城问。 

  “都两年党龄了。”张风友说,“我在副司令员这里,还解决不了?老头子很好,不过有时脾气大了点,平时倒挺随和的,连街坊的老太太们都能和他侃上半天。我带你去见见他吧,他老给我们讲以前他打仗的故事,我们都听伤了。” 
  “你们一共几个人?”李思城问。 
  “四个。一个司机,三个警卫。老头子不错,一家人住了一个四合院。”张风友看看表,说:“时间还早,先到我那儿去瞅瞅,再出来喝酒。” 
  “要让副司令知道了……”李思城不安起来。 
  “没事,没事。我们经常醉的。说白了,在这里啥事都没有,这又不是连队,搞对象都没事。”张风友轻描淡写地说。 
  “那你——”李思城对张风友笑笑。“是不是已经找到了?” 
  “一两个还是没问题。”张风友呲牙笑道,“不过都是假的。心里空虚嘛,找人唠唠嗑。” 
  “这个副司令员知道吗?”李思城问。 

  “哪能啥事儿都让老头子知道?”张风友狡猾地笑了,“老头子一发脾气,我就得滚蛋。这种事,也只有偷偷摸摸才有意思。” 
  说话间,二人来到一道铁门前。有哨兵在那里站岗,晃晃悠悠的。见了张风友,说声“班长好”。李思城以为是叫他,便说“你好”。而张风友鼻子里嗯了一声,径直走进去。他对李思城说:“甭理他。这些兵,混熟了就找你要党票,平时也不出点血请我们喝酒,哼!” 
  再拐过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个独立小院。张风友用手横空划了一道弧形,说:“这个大门里头住的都是少将以上的将军。” 
  走进小院,但见朱漆雕栏,假山松柏,一幅古人幽居的画卷。虽近初冬,院内却绿荫一片,清静宜人。张风友径直走到正房,敲了敲门,说:“首长,我是小张。” 
  屋内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响起:“进来。” 
  张风友轻轻推开门,引李思城进得门去。但见一白发萧萧的老者正背门而立,身着粗布衣服,脚穿圆口布鞋,正挥毫于长案上泼墨,腰板挺直,笔走龙蛇,一派大家风范。 
  李思城和张风友垂手静观,但见老人写的正是苏轼的《念奴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老人凝神敛气,终于写完最后一字,把笔往笔架上一搁,甩了甩手,转过身来。 
  李思城大吃一惊。原来这位老人,赫然就是那次在燕山主持军区大比武的龚副司令员! 
  “首长……”李思城的嘴唇有点发抖,他的脑子轰然如列车驶过。 

  将军的目光已没有往日神采,淡如阴雨后黄昏的天空。但看到李思城时,他的目光闪了一下。他缓缓地走过来,伸过青筋鼓胀的手拍了拍李思城的肩膀。李思城觉得自己的身体矮了下去。 
  “是你。”将军说。 
  李思城说不出话。将军能记住他。将军能记住他!他的鼻子酸得就要渗出水来。 
  将军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你都是中士了,是班长了吧?” 
  “是。”李思城的鼻音很重。 

  “入党了没有?”将军又问。 
  “报告首长,入了。” 
  “军体怎么样?” 
  “报告首长,能做完一至八练习。” 
  “今年考学了吗?” 
  “报告首长,明年准备考,今年没有名额。” 
  “你比风友强。风友在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