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其独也,正见得修养的工夫,亦见得坚忍的性情。当此之时,有“困”,有顿,有无奈,更有寂寞和无聊,过得了“独”关,则与人交,随心所欲,不逾矩矣。
除了要注意自己独自一人的时候,更要注意另外的一种“独”,那就是太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人是社会的动物,现在更是一个竞合的时代,想一个人包打天下是很难的,因此,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充分考虑到合作的人,大家像一个团队一样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像足球、排球等运动都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而像一些看上去个人的项目,也是需要其他人的支持的。此亦是君子慎其独也!
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
曾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破不立,要想成为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首先就是要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这种“小”包括贪小便宜的心思、小气的胸襟和小脚女人般的胆怯。
刚才雪翁说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局限,那就是你一天只有24小时,任你是皇亲国戚,任你是学界名流,这个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你做任何事情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你花在此的时间多了,你花在彼的时间就肯定会少;你用于此的精力多了,你用于彼的精力就肯定会少。如果你专注于“小”,为“小”所占据,那么,你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你的“大”。这样一来,你会没有大气度,没有大局观,不能谋大事,不能识大体。可能从短期的、当时的、暂时的观点看,“小”给你带来了好处和满足,是可以立刻见到成果的。但是,从事后的、长远的、未来的眼光看,它阻碍了你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大”才能让你超脱于各种世俗的东西之上,成为一个君子。
不贪小便宜
要压迫你身体中的“小”,第一步就是要不贪小便宜。人都有趋吉避祸的天性,也有见利忘义的兽性,还有偷懒怕劳的惰性,要防止自己不被这几种力量所控制,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在这几种力量的作用下,一个人是很容易为小便宜、小利益所吸引的。但是,一旦你为这些力量所控制,你想要改变就非常困难了。它成了一种惯性,你会自然按照它的指引行事。它成了你精神上的“鸦片”,与那些吸食鸦片的人一样,你会上瘾,然后陷入得越来越深,终至于无法自拔、无力解脱,你将不再希望有任何的改变,你也就将不会做出任何改变,你的命运也就完了。或许,这种追求小便宜、小利益的害处不像吸食鸦片那样明显和直观,但害处却还可能更大一些,因为它控制了你的思想和观念。
一个人如果贪图小便宜,久而久之,他就会与更大的利益失之交臂,变得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针头,不见巨棒。在我老家,有一句话说这种人是最形象的了,那就是即使他抓抓挎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抓抓挎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什么细小的东西都不放过,都要抓在自己的手里,揽在自己的怀里,什么都舍不得。大家如果出身农村的话,或者到过农村的话,一定看过这样一幕场景:在农家大院的土坪里,老母鸡用自己的爪子匆匆忙忙地在泥土里抓啊扒的,寻找着一点吃的东西。虽然它很勤劳,但你看见它得到的却很少,还是需要主人家喂食才能填饱肚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方向错了,没有去注意更多食物的地方,比如说收割完稻子的田里。这方面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秦王朝宰相李斯的仓中鼠与厕中鼠了。
;厕中鼠与仓中鼠
李斯者,楚上柴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道》 第三部分我与自已(3)
意思是说,厕所里面的老鼠,环境不好,吃得又不好,还要担惊受怕。而在仓库中的老鼠,吃得好,也没有什么东西来惊扰自己,优哉游哉。同样是老鼠,相差竟然这么大,这就是在于每只老鼠本身了。人的贤与不肖其实也是像老鼠一样的,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史记》)
曾曰:一个人如果贪图小便宜,首先一点,就是会使自己的眼界变得狭隘,将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忽略掉。其次,这种贪小便宜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小便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留心的是自己在哪里吃了亏,如何才能找补回来;在意的是别人又在哪里得了好处,自己是否可以顺手牵羊、反手牵猪,捞回一些。再次,一旦习惯了贪小便宜,整个人就会变得俗气很多,再不可能理解一些崇高的东西,失去提升自己境界的可能。最后,一旦别人都知道你贪小便宜,你就会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弄得鸡飞狗跳般不得安宁。毕竟,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些小矛盾的,哪里能处处都做到一码齐?而且,你的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很容易为别人利用,给你一些小便宜尝尝甜头,却引诱或逼迫你去帮他取得更大的利益。
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贪小便宜的经典故事是“守株待兔”。一次偶然的运气,却想转变为习惯性的结果,从而荒废了自己正当的事情,弄得最终潦倒无助,贻笑大方。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每天都到田地里辛勤地耕作,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在他的田地里,有一棵大树。
有一天,那个农夫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田地里,就在他全神贯注耕作的时候,一只兔子从草丛里窜了出来,跑得飞快,却一头撞到了那棵大树上,颈部断落,当场死亡。农夫见了,捡上兔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如果每天都能捡到兔子多好啊!”农夫想。
于是他把自己的劳作工具放在一边,每天都还是到田地里去,不过,此时他不是去耕作,而是躲在旁边的草丛里,守着那棵大树,看看有没有兔子又撞死了。
兔子倒没有再撞死,他也就没有再捡到兔子了。只是他家田地里的庄稼,由于长时间没有人管理,杂草丛生,艾草疯长,庄稼都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收成也就没有了。自己也就只好忍饥挨饿地过日子,害得家人也过不上好日子。后来,他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他成了全国的名人,不过是被全国人耻笑的名人罢了。
心胸狭隘的小气度
曾曰:气度恢弘,大气派、大气度,人们总是这样来形容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之相对应的是小肚鸡肠、小心眼。一个人心胸的开阔与否,气度的恢弘与否,实在是决定了他的层次。这里说的层次不只是说他能成就事业的层次,也是说他的人的层次。一个小肚鸡肠的人,难免会自甘下流,成为鸡鸣狗盗之徒。
一个气度恢弘的人,虽不免于贫困,但于其贫困时,你也可见其人格的魅力,纵使是在落难时,也不会失去其心胸的宽广,依然能超脱于小我之上,为一个更加大的目标去努力,为一个更加崇高的目标去奋斗。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则常常不免于下流,不能听别人的劝,不能面对批评,不能站在更加高的位置,不能展望更加宽广的世界,陷在自己的小范围中无法自拔。
这种心胸狭隘的小气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非常容易生气,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因为小肚鸡肠,装不下东西,往往对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大发雷霆,常常弄得自己满腔怒火,同时也搞得其他人筋疲力尽。大家都知道《三国》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事情吧,那就是这种心胸狭隘的人的下场——被气死。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之时,魏、蜀、吴三国连年交战。那一年,是魏国皇帝曹睿太和元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
魏国派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将,司徒王朗为军师,带兵迎敌,到渭水之西下寨。
一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之前,但见得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魏国军师王朗乘马而出,单挑蜀国主将诸葛亮说话。王朗从汉朝桓、灵皇帝以来,一直说到曹操、曹丕、曹睿,证明魏国是天命所归,诸葛亮应该投降。
诸葛亮却对王朗本人破口大骂,说他“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人道》 第三部分我与自已(4)
王朗听完,气满胸膛,大叫一声,倒撞死于马下。
(《三国演义》)
曾曰:一个人不是说不可以有气,很多时候是应该有气的,比如说气势,比如说气度,比如说大气,比如说勇气,这都是需要气的。气可鼓不可泄,人都是靠着一股气支撑着,有了气,就可以气势磅礴,就可能气吞山河,一个人如果气泄了,那也就没有多大指望了。但是,我们不可有傲气,不可有小气,不可有怒气,不可有怨气,不可气急败坏,如果是有这些气,那就正应了中医的气伤身的理,害莫大焉。
一个人的气应该在哪里呢?应该在腹中而不是在胸中。气在胸中,往往伤心;气在腹中,则往往健胃。气在腹中,你就可以感受到自己腰杆挺直,是一顶天立地的人,是有担当的人。气不在胸中,则自然感到心胸开阔,有大气生焉。因此,要做到腹中有气,胸中无气,这样,才能虚怀若谷,胸中有丘壑。
要医这种心胸狭隘的小气度其实挺简单,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目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看见眼前;心胸放开阔一些,不要只想自己。清心寡欲,做一点静的工夫。每天都拿出一段安静的时间来反省自己,来寻求一种心灵的平静。
小脚女人的胆怯
曾曰:为什么小脚女人胆怯?因为她脚小,一只脚往往很难站稳,很容易摔倒,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因此,只能是碎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这种胆怯,是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造成的。
;小脚女人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在中国古代,女子用布将自己的脚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目的是为了讨男人的欢心,得到男人更多的垂怜。
古代女人以小脚为美,最出名的小脚是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了。但是,缠足之风,却只是宋代以后的事情。随着缠足之风日盛,小脚一跃成为宋朝以来女性美的重要特征。很多文人骚客,都作诗作词来歌颂小脚之美,南唐的李后主李煜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的“划步香阶,手提金覆鞋”无疑是他宫中艳体诗的代表。无聊的文人们甚至制定出“瘦”、“小”、“尖”、“弯”、“香”、“软”、“正”的小脚标准。
裹脚将古代的女子害得很惨,因为这使她们更加不能独立,只能以取悦男人为本事。但是,古代的女子对裹脚也是很痴迷的,也会费尽心思地去塑造自己的脚。一双大脚的代价,就是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嫁不出去。而嫁不出去,在古代,对女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很残酷的事情。
其实,现代女子穿高跟鞋和古代女子的缠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想将自己的女性特征更好地表现出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女性之美。不过是时代的变迁,表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虽然身体上的缺陷会导致胆怯,比如说小脚女人,但是,思想上的胆怯比肉体上的胆怯危害更大。这种思想上的胆怯会让你未战先怯,被吓死而不是战死。思想上胆怯的人,你看他四肢完好,却没有力量;你看他手脚粗壮,却只是色厉内荏。实在是比肉体上的胆怯更为可悲。像我们当时有的人,一见外国人,就恨不得跪下来叫一句“洋大人”,就是思想上胆怯的最好画像。
由胆怯而生柔弱,由胆怯而生温顺,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短处。我的祖父星冈公教导我:“懦弱无刚乃男儿奇耻大辱!”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气势不雄,气势不雄,则缺少果敢,行动、语言、思维等处处显得缩手缩脚,总是不能放开去,舒展自如。在别人看来,你也就如小脚女人一般,没有什么可尊敬之地了。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遇事时自己的心气先就为之一挫。此时,一般人都会迅速地产生一种保护自己的冲动。只想着要保护自己,只想着自己不要受到什么伤害,陷入了自我观念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就像乌龟缩进自己的壳中一样。这样就会失去对事物的清楚的观察,也就会失去了可能的机会。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机会来时,总是会思前想后,瞻前顾后,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脚欲行而踟蹰,心欲动而犹豫,拿不出魄力来,目送机会从眼前离开,空自事后蹉跎感叹。这时的多虑与“三思”是不同的。三思是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为之确定相应的对策,而此时的思前想后,却只是害怕的代名词,完全不是去考虑对策,而是沉静在可能的危险中。为自己想象中的危险所控制,毫无建树。
一定要将你身体中的“小”压迫出来,非如此,则不能培养你身体中的“大”。“小”是一个心魔,是你提升自己的拦路虎,只有将你身体中的“小”除去,你才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才能见得更迤逦的风光,见得不同的事物,否则,你将永远堕落在尘世之中,停留在世俗下流的地步。
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
《人道》 第三部分我与自已(5)
要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你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做起,每天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1.以后,每天少想自己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想妻子财帛一次。
2.从今天以后,当要生气的时候,赶紧停止,做深呼吸三次。
3.从今天以后,每天看伟人传三页。
4.从今天以后,每周做一些出人意料、让自己惊奇的事情,如有时固执一点,有时到大庭广众之下唱歌,随后使这成为习惯。
5.从今天以后,学习太极拳,每天早晚演练一遍。
6.从今天以后,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报道》。
7.参加一些志愿者的活动,支持公益性的事情,资助贫困的大学生,支援山区,捐款希望工程。
8.早起,去看看太阳;傍晚,去看看斜阳;晚上,写写日记,回忆一天的所得与所失,总结自己一天的印象。
培育你身体中的“大”
曾曰:既然做“君子”有如许的好处,而做“小人”又有如许的坏处,为什么世间少见“君子”,多见“小人”呢?这就见得习惯的力量了。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