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蒋氏五兄弟 >

第6章

蒋氏五兄弟-第6章

小说: 蒋氏五兄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章孝严和弟弟章孝慈,是以他们降生先后来确定兄弟之别的。从这患难的昆仲由童年到少年的曲折经历中,当然无法搞清他们为何由蒋姓更为章姓的缘故。谁也不会了解在这两个虎头虎脑小家伙出世之前,他们的父母曾经走过怎样的坎坷,再由情侣发展为婚外情的曲折经历。    

  其实,早在章孝严、章孝慈来到人间之前,他们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是因为蒋经国早从浙江奉化来江西赣州之前,就已在俄国娶妻生子。而且苏联女子芬娜在1937年春天,就勇敢地越过黑龙江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从此以后,中国当时的政治强人蒋介石和宋美龄就接纳并看中了这位俄罗斯血统的女人。    

  章孝严和章孝慈这对小生命的酝孕,始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赣南。那时他们的父亲蒋经国被江西军阀熊式辉带到赣州任职,就在蒋经国决心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忽然有位娇柔善良的青年女子闯进了他的生活。此时蒋方良带着孝文、孝章等孩子正在奉化,而这位赣州公署新上任的女秘书章亚若,则马上成为了蒋经国开辟新区的得力助手。    

  现已经无法考证蒋经国和章亚若陷入爱河前究竟是哪一位主动,哪一位先失去理智,决定开始一场暗含危机甚至是十分危险的苦恋。不过后来的事实是,一对有情人毕竟已经发展到如胶似漆的地步。当蒋经国和章亚若的爱情到了开花结果之时,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忽然获悉此事,于是他大发雷霆,决心拆散这对可以葬送蒋家政治前程的野鸳鸯。    

  章孝严和章孝慈永远不会理解这政治家族森严可怖的家规。后来他们长大了才知道,在这个政治家族内部,是不允许任何人作出有违政治前途的事来。特别对于已被蒋介石暗定政治继任者的蒋经国来说,更不允许他在私生活中出现半点有损政治威信的事来。所以当蒋经国和章亚若婚外情发展到将有子嗣降生的时候,蒋介石的指示就显得格外重要。父亲的口谕透过种种渠道,终于从重庆飞到了这个闭塞的赣州小城。这就预示着蒋经国与他钟爱的章亚若必须分手。在蒋经国看来,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至少要在章亚若为他生下子嗣之前,一定要远离他当时任职的赣州。    

  那是个下着小雨的阴天,蒋经国在赣州城外一家小饭馆,备下一桌酒席。他除请来女秘书章亚若和她的女友桂昌德之外,还请来赣州青干班的好友、黄埔16期的学生王升作陪。这是一次气氛非常压抑的饯行酒席,彼此都喝着闷酒,几乎无过多的言语。因为次日王升就要和桂昌德陪着有孕在身的章亚若秘密前往桂林了。    

  蒋经国为保护章亚若和尚未降生的孩子的安全,同时也为保住自己的名誉,几天来他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事先已经通过在桂林的好友、广西民政厅厅长邱清渭,在桂林西郊丽狮路租了一所民房。然后让章亚若在那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生下孩子。蒋经国所以这样做,一为保全他的脸面,二为对重庆的父亲有所交待。从而造成他和章亚若已经一刀两断的假象。当章亚若离开赣州以后,他又可以推说章去外地治病,借此在民间大造舆论。    

  所有一切本来都计划得相当周密。如果章亚若在桂林当真按照蒋经国的计划行事,那么可以肯定他们将来定会有幸福结合的一日。然而大出蒋经国意外的是,章亚若在桂林待产期间,她仍然不听他的叮嘱,有时竟然参加一些朋友们的公开活动,甚至一时不慎还暴露了自己和蒋经国的关系,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消息不久竟由桂林传到陪都重庆。    

  戴笠把他从桂林获悉的情报报告给蒋介石:“听从委座的指示,我已密派两个可靠人去了桂林。发现章亚若确实住在那里,她是去年秋天悄悄来到桂林的,当时只有民政厅邱厅长知道底细。可是今年正月二十七日,章亚若在省立医院产下双胞胎以后,舆论和传闻才渐渐大了起来。”    

  蒋介石获知章亚若在桂林顺利产下两个孩子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他没有想到蒋经国不听自己的话,不但仍然与这章姓女子保持联系,而且还让她秘密前去桂林产子。更有甚者,章亚若婚外产子又造成了舆论。蒋介石究其原委,戴笠告知说:“这女人去桂林之初本来无人知情,可是自从她生了孩子后,就在桂林公开说她是经国先生的二夫人。据说,经国先生在她生产前夕,还借去湘桂黔粤四省组团参观的机会,偷偷去了一次桂林。因而也就难免引起非议。在章亚若生了孩子以后,据说又是经国先生去了桂林,亲自为两个孩子取了名号,大毛叫蒋孝严,二毛叫蒋孝慈。……”


第三部分:蒋孝勇和章氏昆仲苦水里泡大的难兄难弟(2)

  “混账!真是为女人就不要前程了!”蒋介石听到这里,意识到他心中的希望正在悄悄破灭。他无法允许一个女人随便毁坏他儿子的政治前程,于是便向戴笠吩咐马上派人,去桂林执行一个秘密计划……    

  赣南的八月,天气说变就变。蒋经国正在专员公署里等候桂林方面的消息,不料这时忽然收到章亚若女友桂昌德发自桂林的加急电报。上面有一行可怕的字:“江西赣州专员公署蒋经国先生,亚若今天中午突然病亡,速来料理后事……”    

  章亚若突然死亡的噩耗,对蒋经国来说虽然早有所料,但当他真正得到这个消息时,还是难免肝胆俱裂,五内皆焚。他知道章亚若决不会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就无故猝死。幕后肯定有可怕的黑手,然而谁敢暗害他蒋经国的心上人呢?想来想去,蒋经国脑际忽然闪出一双可怕的眼睛来,他就是手握重权的父亲蒋介石!想到父亲蒋经国心中不禁暗暗一惊:父亲莫非真会这样做吗?!    

  蒋经国不敢亲自前往桂林为章亚若料理后事。于是决定仍派亲信王升秘密前往。两天后,王升星夜从桂林赶回赣州。他把一包章亚若遗物摆在蒋经国的面前,他看原是章亚若当年写给他的定情信和他送给她的信物———从苏联带回来的一只金壳手表!    

  王升向他报告章亚若死前情况时说:据邱厅长介绍,章亚若死前已有些反常。有一天,军统便衣来找他查问为什么要把章亚若收留在桂林?又向他追问章亚若的住址,质问他为什么敢把章亚若和蒋经国的关系在桂林公开。    

  王升还向蒋经国报告说:在章亚若暴死的前天夜里,她到邱厅长家里去赴宴,回来后章亚若便感到腹部不适。后半夜桂昌德把章亚若送到医院求诊,不料就在桂昌德去买水果的时候,回来就发现护士和医生正在章亚若的床前忙碌着,好像在为她打针。当时桂昌德看到章亚若伸出右手,但因血管太细,那药针连扎几次也没有扎进去。这才换了左手。这次总算成功了,可是桂昌德没有想到,就在药针扎进不久,章亚若便叫:“眼睛发黑,头疼。”很快她就不能说话了。桂昌德急忙喊来医生,可是医生和护士不知为什么竟然不急于抢救,只说章亚若是血中毒。不久她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蒋经国听了章亚若猝死的经过,良久只说一句话:“这都是我害了她呀,太毒辣了!”    

  王升作为章亚若后事的直接处理人,他在桂林已把章亚若安葬在城外凤凰岭下。又把尚不懂事的大毛和二毛,委托人送给章亚若的母亲代为抚养。蒋经国听罢王升的报告,眼里流着泪,半晌又叮嘱王升说:“你马上代我给章亚若母亲送一笔钱,并让她老人家把两个孩子送到万安居住。还要特别关照老人,今后孝严和孝慈兄弟两人,就改为母姓好了。告诉她们千万不要再姓蒋了!……”    

  关于章亚若的死因,直到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后,章孝严、章孝慈弟兄才从台湾女记者周玉蔻写的一本《谁杀了章亚若》的书中了解到全案端倪。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杀害他们生身母亲的人,竟然就是自己的祖父蒋介石。周玉蔻在书中引用大量从大陆和台湾调查到的第一手资料,生动而真实地证实此前一度在台湾谣传的悲惨故事。    

  章孝严和章孝慈正是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他们父母当年在江西曾经有过的一段生死恋情以及这苦恋最后在严酷政治斗争面前以血的代价而告终。正如台湾传媒在《章亚若的死说明什么?》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章亚若是惨死在血腥政治角逐之中。章亚若的无疾而亡,虽然起自于她的轻率暴露身分,然而蒋介石之所以最后授意军统人员除掉她,也是为了蒋经国的政治前程着想。因此,把恋爱轻率置身显赫的政治家族,章亚若的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    

  事隔多年以后,章氏两昆仲之一的章孝严,这样对记者谈及他和弟弟孝慈的童年和少年。章孝严说:“我们兄弟在桂林出生,六个月之后母亲就去世。然后我们兄弟就被带离桂林,外婆对我们说,我们生下来身体就很弱,一方面是双胞胎,一方面又是早产。我们在母亲肚子里六个多月就出生了。……我们在桂林的时候,母亲请人算我们的生辰八字,觉得我们认一个属虎的干妈比较好带。所以才拜交通次长潘宜之的太太当干妈,我对桂林的印象完全是听外婆,舅舅,还有母亲同学的朋友讲的。母亲过世后我们被带到江西万安县,那是我母亲的故乡。……”    

  万安,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几年来始终在章氏兄弟的脑际萦绕浮现。因为那里有他们的一个梦———那是永不淡忘的童年之梦啊!    

  章孝严在回首童年时语气平和,俨然在说别人的故事:“万安县那段日子,是外婆,二舅陪着我们,一直住到两岁左右,然后回南昌。在南昌的日子就比较长,这期间我们也到贵州铜仁住过,那是大舅在当县长的时候,在铜仁住的时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年多后我们又回到南昌,从桂林到万安,再从万安回老家南昌,之后二舅还带我们到南京住过。那是经国先生的意思。他们为什么选择万安?我们并不清楚,过了一年多,我们也大了一些,可能是经国先生的意思,我们又回到了南昌。外婆说那时候,我们经常见到经国先生。他对外婆非常好,可以用孝顺来形容。在赣南的时候,经国先生就经常到我们家来看外婆,外婆平时喜欢打麻将。但经国先生是专门抓赌的。所以一听经国先生来,牌就赶快收,连桌子桌布都收起来。……”


第三部分:蒋孝勇和章氏昆仲苦水里泡大的难兄难弟(3)

  和胞兄章孝严一样,二弟章孝慈从小也生活在苦水里。1949年章孝严和章孝慈随外婆及舅舅从江西前往台湾。那是1949年5月的一天,刚刚懂事的章孝严、章孝慈发现他家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就是后来在台湾多次给过他们资助的国民党“政战部”副主任王升。当时,就是王升奉命前来江西万安,敦促章母尽快带着章孝严和章孝慈前往台湾的。两个孩子的外婆和舅舅当然明白王升所以如此,一定是蒋经国的意思。于是他们不敢迟疑,就在5月里一个下着小雨的阴天,举家随王升前往厦门,然后从那里搭乘一艘客船飘扬过海,来到了陌生的台岛。    

  在此后的岁月里,章孝严和章孝慈兄弟始终不清楚自己的身世。由于生活在社会底层,以普通贫民子弟出现在学校里的他们,当然不能知道自己父亲就是当时在台湾执政的蒋介石之子。章孝严和章孝慈也不清楚他们已经去世的母亲,早年与蒋经国曾有过的缱绻情缘及几十年后仍是不解之谜的桂林之死。    

  章孝严和章孝慈少年时在台湾新竹县的乡间生活,他们看惯了新竹附近青翠起伏的群山,远离城市和消息的极不灵通,让两个过早成熟的孩子在学业上相当刻苦。小学时章孝严和章孝慈便是班中的优等生。不久,章孝严、章孝慈又考入新竹的东门国小读书。20世纪60年代章孝严和章孝慈又先后从东门国小投考中坜中学初中部。在初中读书时两个孩子的学业均斐然有成,初中毕业后,他们又先后考进私立义民中学读高中。    

  1966年章孝严以新竹考生绝无仅有的成绩,考进台北的大学攻读,这让多年隐居在乡村的章氏兄弟第一次有机会走进大城市。1967年章孝慈也步其兄后尘,考进台北东吴大学,而且他坚决要攻读法律专业。章孝严1970年以优秀成绩考上公费出国留学,随之弟弟章孝慈也于1971年赴美国求学,在南美以美大学继续攻读法律专业。    

  20世纪70年代后期章氏兄弟相继学成归来。哥哥章孝严在国民党“外交部”任职,他的初衷是从政,虽然他清楚依自己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出身,当外交官比登天还难,但章孝严仍然想办法跻身可以改变现状的外交界。章孝严成为国民党“外交官”后,许多不知情者对此曾有许多非议。认为他从一个平民百姓,一跃而为国民党的“外交官”,身后必有极深的政治背景在起作用,暗示章孝严考取外交官系蒋经国暗助所致。对此,章孝严自有自己的解释。他说:    

  “进入‘外交部’必须要参加特考,或者先在国外拿到学位,然后再经人介绍,以专员的名义进来。可是以我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不相信有任何人会愿意出面帮我的忙,介绍我进‘外交部’。但由于有一个考试制度,也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阻止我进‘外交部’。让我有机会和所有人展开硬对硬的公平竞争。我要在竞争中 证明自己的意志,发展自己的前程。……”    

  章孝严确像他所说的那样,中学毕业后,他先到国民党军队里当了兵。服兵役以后的他每天醉心的始终是当一个“外交官”。就在这时候刚好有个外交官乙等考试的机会,这样他就决定去试一试。    

  以他的学业成绩和临场发挥的才能,谁也没有想到章孝严竟会在百余名参选者中以优秀成绩考取了第四名!特别是他的英语和法语,在考场上几乎没有几人可与他匹敌。等到后来章孝严参加“外交官”甲等特考的时候,他居然一下子考了个第一名!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在无依无靠的政治境遇中当上国民党“外交官”的原由吧。    

  而弟弟章孝慈则始终默默无闻地攻读学问。他学法律却又不想当律师,到美国求学多年,回来后又无意于政治舞台。章孝慈在就业上表现出与兄长截然不同的立场,这在台湾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章孝慈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成回台,他徘徊了许久,最后决定回母校东吴大学执教。    

  章孝慈希望把学到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喜欢法律的莘莘学子。他的教德人品深受学生们的称道与拥护,这也是他惟一值得欣慰的事情。执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到了20世纪80年代,章孝慈的教学资历与学问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这位在黑板前辛苦教课多年的老教授,才终于摆脱了沉重的课程。他先后历任东吴大学的法学院院长、东吴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及校长等职。蒋经国病逝后,他在国民党十三届代表大会上又以高票当选为“中央委员”。1993年章孝慈毅然辞去公职,成为前来大陆为亡母扫墓的蒋氏家族第一人。    

  章氏两弟兄尽管和蒋孝文、蒋孝武和蒋孝勇三人的出身不同,经历迥异,且多年长时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尽了苦难。然而章氏兄弟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平民之中得以颖超而出,成为可与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一试高低的人物,这不能不是台湾政坛上的一个奇迹。


第四部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