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兽医执业有无资格?
〃30%的猪是发病死的,余下的70%是乱打疫苗打死的和乱投药药死的。〃这是部分行业人士及专家对〃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引致的高死亡率的看法。
闻此结论,有不少人长叹:〃养猪户的水平太差了!〃
真的是这样吗?在记者所走访的猪场中,确实出现过不同程度乱用药的情况,以致药物中毒造成肾衰或者肾脏中出现尿酸盐沉积堵塞肾小管及输尿管,导致猪只大量死亡。据说,部分养猪户甚至有一夜之间先后注射猪瘟、伪狂犬与蓝耳病三种弱毒活疫苗的荒唐举措。
但许多养殖户不同意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他们认为,部分畜牧兽医工作者在这场灾难中难辞其咎,这些指导者给自己乱开处方,乱出主意,才造成大量损失。
记者在途中同样听到许多例证,比如1吨饲料添加3公斤的磺胺药,一次注射猪瘟、伪狂犬、蓝耳病三种弱毒疫苗,1吨饲料添加上千块钱的药物……种种处方,让人惊愕不已。这些均是稍有些兽医常识的人都不会开出的处方,在这场灾难中,居然出现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病急乱投医者尝到了苦头,那乱开处方的医者呢?是否也该承担某种责任?据悉,国内部分专家正在建议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即只有通过考核取得执业兽医资格才能在社会上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这一制度一方面将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将规范从业者执业行为。
又一个轮回将开始?
猪死的死,淘汰的淘汰;养猪户亏损的亏损,倒闭的倒闭。短时间内,部分养殖户将难以恢复元气,减少饲养量或停止饲养势成必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猪的供应量下降,行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利润高峰。资本永远是逐利的鲨鱼,相信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猪的存栏将会陆续回升。我们看到的又将是一个轮回?
从2005年的〃四川链球菌〃到今年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猪病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猪病背后的因素错综复杂,如何去引导行业发展,如何去建构防御应急机制,防止出现大的疫情,是摆在政府、企业、兽医界乃至养殖户面前的重大课题。
(记者:劳锦华《南方农村报》2006年9月26日)
一个必然入选2006年养猪界大事件榜首的关键词
猪高热病:行业内盛夏烧到严冬
如果要评选2006年养猪行业的关键词或者大事件,猪高热病必然名列榜首。因为这股〃热浪〃从夏季一直烧到冬季,从南方一直烧到北方,如今还在持续,成为养猪行业中最引人关注的热点。
2006年12月16-18日,这股〃热浪〃烧到了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8位来自各地的著名猪病专家与参会的行业人士就猪高热病进行了一次互动交流。甫一开始,行业人士就给专家抛出了一个个热辣辣的问题。
热辣问题一:病原究竟是啥
猪高热病成为热点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疫情暴发半年多以来病原始终未明,国家亦未能给猪高热病的病原下一个明确的结论。事实上,自猪高热病暴发后,全国各地的猪病专家对该病的病原是什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引起了各种各样的争论,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论断。病原的争论给行业人士带来了困扰,也导致了不少常见疫病被有意无意地诊断为猪高热病,让不少养猪户谈热色变。高热病的病原是什么?至今悬而未决。
单对进入冬季后南北方各地仍传出有高热病出现的消息,专家们就有不同的意见。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基因检测室樊福好博士对此类消息持怀疑态度,他向记者透露,最近对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进行了考察,发现各地有很多常见的疫病被误诊为高热病,〃10月中旬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出现的是典型猪高热病,之后出现的很多是常见的猪病,其中以蓝耳病、猪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等疾病为主。〃而另有专家表示,高热病出现了变异,由原来出现在中大猪身上转移到母猪身上,导致大量母猪出现后期流产,樊博士则认为这是典型蓝耳病的表现……
这些争论归根结底还是高热病病原不明,引致争论不休。
蓝耳病变异株是其中的说法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全国猪高热病小组副组长黄毓茂老师是这种说法的支持者。在博览会上他做了关于猪高热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们几乎使用了目前所有能使用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诊断,虽然没有确诊最终的病因,但认为高热病病原最大的可能是蓝耳病变异株。农业部当初亦打算将蓝耳病变异株认定为猪高热病的病原,但因各地专家意见有异,不能统一,最后不了了之。
3P综合征是另一种说法,樊博士对此说法表示赞同。根据他自猪高热病出现后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样品检测,樊博士认为,造成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即蓝耳病)以及猪2型圆环病毒(PCV-2)感染,即3P综合征(3P Syndrome)。
这3P中,樊博士强调,祸首首先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然后才是另外两个P,三者的关系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原发病因,蓝耳病及圆环病是并发病因。他分析,在收集的病料中检测到巴氏杆菌的耐药性极强,达到95%,几乎没有敏感的药物。而猪群中3P综合征的发生也不是偶然的。随着养猪模式的变化,猪群密度的增加,猪群总体免疫水平呈现高度紊乱状态,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和长期添加,巴氏杆菌的耐药菌株大大增加。再者,由于过度依赖抗生素,很多猪场停止了常规的细菌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夏季的高温高湿促使高毒力巴氏杆菌在猪体内大量繁殖,猪蓝耳病和猪2型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进一步加重了疫情的严重程度。但对于3P综合征的说法,亦有人质疑其原发病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传播力度。
未知病原亦是颇有代表性的说法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认为未知病原是猪高热病病原的两种可能之一。他认为,未知病原应该是病毒而不是细菌。因为这次的疫情有比较明显的流行性和传染性,开始暴发时又不是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的流行季节,蓝耳病、圆环病毒是常见病,至于猪瘟,虽然有些养殖户疫苗免疫效果不是很好,但也不可能造成大流行,因此未知病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这个未知病原却依然是个未知数,至今仍没有哪个研究机构能拿出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不少专家依旧乐此不疲,希望能找出新的病原,一鸣惊人。但新的病原会不会给养猪业带来一场浩劫呢?这也是个未知数。
几乎每个专家都有不同的观点,猪瘟、猪流感、附红细胞体……几乎所有的猪病都被提及。
美国辉瑞公司张立昌高级兽医师认为,这与养殖模式及专家的考察方式有很大关系。虽然说暴发疫病的主要是中小规模的养猪场或散养户,但每个发病养殖场的饲养、生产、管理、发病的情况都不同,专家观察的时机不一样,可能得到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让专家郁闷的是,高热病并发、继发几乎所有目前能数得到的猪病,而且不同养殖场都发烧但混合感染的病原却不相同,这无形中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更有人认为病原至今说法纷杂的原因之一是部分专家变成了商家的代言人,商家卖什么药品,他就将疾病诊断为什么病,这种现象在江西、湖南暴发疫情时随处可见。
热辣问题二:如何防治应对
虽然专家对病原说法不一,但防治措施的建议却惊人地相似,亦可能让养殖户们感到郁闷:综合防治,做好自身的防疫免疫和饲养管理。黄毓茂老师更是简洁地表示,防治高热病就像防治传染病一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该怎么做?针对性在哪?
专家还是提到了一些简单的建议:吸取湖南、江西等地的经验教训,出现高热病后尽量采取保守疗法,避免超常规注射疫苗和使用药物;尽量使用较柔和的抗生素;避免大量使用退烧药;注重猪瘟、伪狂犬等疫病的防控免疫。
〃作为养猪者,最基本的还是自身要练好'内功'。〃张立昌高级兽医师并不认同当前一些闻热色变的做法。他说:〃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养猪的养殖户,要学会冷眼面对高热病。〃他认为,首先要做的是练好〃内功〃,即做好防疫、饲养管理等本分的工作。高热病的诱因之一就是因为养猪市场的低迷导致了养猪户对养猪成本的控制,降低了饲料的营养水平,减少了防疫保健的投入,这让本来就处于疫病包围中的猪群更加危险,在天气等外在诱因下,暴发了疫病。其次是要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即抽查猪只的各种疫苗的抗体水平,将隐患消除。如果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是面对未知的疫病,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热辣问题三:怎样影响猪市
造成猪价上涨有很多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猪高热病对当前猪价高涨有强烈的推动作用。自去年夏季,湖南、江西暴发高热病后,广东乃至全国猪价就开始稳步上涨。11。6元/公斤!这是去年12月底广东地区的生猪报价,亦是近两年来的最高价。湖南、江西等产区的猪价亦接近广东等销区的价格。19200元!这是第22届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种猪拍卖的最高价格,比上届博览会的最高价足足多出了一倍有余。很明显,高热病造成了猪只的大量死亡及淘汰,导致肉猪供应越来越紧张,猪价亦同步高涨。专家认为,在高热病平静下来之前,猪价难以平稳下来。
相对于高涨的猪价,专家们更认同高热病对行业进行了优胜劣汰。黄毓茂老师认为,如果说高热病这一负面事件尚有积极意义,那就是提升了行业的技术,建立了进入行业的门槛,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现在的养殖方式是在培养我们行业的敌人!〃樊博士语出惊人,他认为高热病是给养猪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养猪行业当前的一些做法是否正确和必要:抗生素的依赖,药物和疫苗使用的错位,是否应该重新重视细菌病及其疫苗的应用,剪牙、断尾是否有必要,养殖模式是否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记者:劳锦华《养殖宝典》2007年1月1日)
梅西镇病死猪流入市场
6月14日下午,梅县梅西镇,暴雨。
听到当天生猪价每公斤13元的消息,曾琼梅瞥了一眼空荡荡的猪舍,一脸茫然。
〃这么好的行情,养猪有没有钱赚?〃面对记者的询问,曾的眼中突然充满了愤怒,二话没说,抓起一把锄头,冲进雨中。
10分钟后,就在猪舍旁边的空地上,一具昨天刚刚埋下的死猪尸体被挖出,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臭味。曾琼梅说,过去一周内几乎每天都有死猪埋葬在这块空地上。
突如其来的猪病
记者在曾的猪舍里看到,在400平方米的猪栏里只剩下两头不足50斤的猪仔,一头浑身发紫,一头原地打转。
曾说,一个月前他的猪栏里有120头近100公斤的生猪等待上市,却突然得病。
〃50头生猪来不及抢救死亡,70头尚未发病的病猪被紧急'低价处理',损失超过2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猪病,曾琼梅无计可施。
曾的遭遇在梅西镇并不唯一。记者在龙虎、宜塘村走访时发现,当地猪舍的空栏率超过八成。当地养殖户反映,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病已经在梅西镇肆虐了30余天,并正在向周边乡镇蔓延。
宜塘村曾达群的25头生猪是镇上最早发病的猪群,死亡21头,存活4头。龙虎村曾祥令的猪场,在一个月前镇兽医站免费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开始发病,140多头生猪只剩下70多头,目前还有正在发病的个体。
龙虎村凌忠的两栋猪舍刚刚用石灰消毒过,已经空栏。病害过后,30天前有113头5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现在只剩下9头,损失至少4万元。
宜塘村一户曾姓散养户9头生猪全部死亡。
养殖户反映,所有发病猪只几乎都是同样的症状:高烧、皮肤发红、耳朵变紫、走路摇摆,严重时无法站立,八成的患病母猪流产,猪只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治疗。
半个月前,凌忠通过东莞合益饲料公司的业务代表洪伟铎,请来一位东莞的〃专家〃,给凌开出一串长长的治疗药方。
4000多元的药物却没能治好凌忠的猪病。
6月14日,梅西镇兽医站凌森喜站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确实存在猪病,但肯定不是某些养殖户怀疑的高热病,而是由于养殖户使用发霉饲料引起的感冒,出现高烧高热的症状,用药后就会好转,当地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生猪死亡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解释,当地养殖户和饲料经销商都无法接受。
记者从梅西镇三个规模较大的经销商近期的销售记录上了解到,一个月前,每个饲料店每天猪料的销售量在3000-5000斤,目前只有几百斤。饲料销售量的显著下滑表明,当地生猪存栏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猪贩收购病死猪
与饲料经销商的惨淡经营相反,生猪收购商的生意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异常火暴,尤其是收购病死猪的猪贩,过去的一个月内频频活跃在梅西镇各村养猪场之间,甚至有来自丰顺、蕉岭等地的猪贩干脆住在镇上,集中收购。
这个被称为〃生猪买卖介绍人〃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已经开始公开化,在名片上赫然打出了〃收购次品猪类〃、〃包收病猪、死猪〃的招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猪贩告诉记者,病死猪的收购实行〃明码标价〃,50-100公斤的生猪,已经死的每头20-30元,正在发病的每头100元,收购来的病死猪大多数运到城乡接合部的私宰点屠宰,然后流通到城乡的消费市场、酒店,甚至流向中小学的学校食堂。
曾琼梅说,养殖户〃低价处理〃病死猪,在梅西当地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为了减少损失,养殖户的猪群内一旦发生疫病,不等猪只死亡,马上通过猪贩卖掉。
于是,收购病死猪的运输车成天穿梭于梅西镇各村,而且驶向几公里外的石坑镇。
6月16日,在广州召开的第23届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一位来自中国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从去年夏季开始流行的猪高热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病死猪的非法流通。但是梅西镇的猪病及其可能存在的传染性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卖病死猪,良心有愧,但是不卖又没有办法,眼看着马上上市的肥猪一头一头地倒下,亏得血本无归。〃龙虎村一位农民说,如果政府能够拉他一把,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死猪卖给猪贩。
猪得的是什么病?
和当地绝大多数受猪病冲击的养殖户一样,凌忠的猪栏至今还空着,〃根本就不敢补栏!〃
猪病了当然要防治。盛塘村一位李姓养殖户的21头生猪注射了疫苗,〃花了168块钱,打了1/3瓶的疫苗。〃曾祥令说,兽医站打的这批疫苗,不管猪大小,全部每头2毫升,算下来一瓶100毫升的疫苗要400块钱,而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最高的也不过每瓶150元。
曾琼梅说,当地养殖户的猪生病很少找镇上的兽医站,因为价格太高,一头猪发烧,诊断费、医药费总共要20-30块钱,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承担兽医的交通费,而治疗效果却没有保障。
兽医站凌森喜站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兽医站接种蓝耳病疫苗严格按照每头4-5毫升的标准,一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