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288-犬 道 >

第7章

4288-犬 道-第7章

小说: 4288-犬 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是孤立的,狼也不是孤立的,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着、相互联系着。人类若不尊重整个生物界中的物种相互关系,受害者将永远是人类自己。    
    牛幽怨地看着远方,告知我草原上发生的这一切,分析这一切,劝告我放下成见,善待恶狼。    
    突然间,我怀想起远古时与恶狼合作的岁月来,“自然,自然,平衡,平衡”不断回响在脑际,我开始变得沉重起来,怀疑起来,百世的敌人突然间被肯定,千年的成见突然被否定,内心深处总会有些失落。    
    否定自己的价值是痛苦的,所以我开始怀疑了。先知的牛总能最先看到我内心的矛盾,幽怨地警告起我来:“世间最奢侈的事情便是在怀疑中度日,恶狼是自然的守护神,凶残却做了好事,方向上却永远是利己的;它属于自然,你亦属于自然;你嫉恶如仇,做了善的帮凶,善却未必合理,错属于你,却并非世界末日,你亦是平衡的砝码,没有你人类走不到今天;有道德心便会有明天,只有道德心可以让世间一切最终得到真正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在你做狼的时候是没有的;总有人最终走向土地,从土地获取物质后,所有的动物才得以延续至今,否则,地球早已全部成为沙漠,哪里还有什么活物,人间有牛为神,亦有犬为神,是你我贡献的勋章;你我要从过去得到知识和经验,作用于今天,还报于明天,只有这样,类似的悲剧才不会重演,这些知识经验也是世间管理的真正来源。”    
    破坏一种平衡,危机便会产生,管理的组织系统里一样有互相制约的力量,它们会自己去平衡管理中的不平衡。管理的任务便是观察其中的不平衡,让不平衡变平衡。


《犬 道》 第二部分不值得的付出

    不值得的付出    
    ———权衡管理,期望原则与定位原则    
    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曾经为之付出的是一次不值得的付出,徒耗了弥足珍贵的岁月。    
    我永远相信:世界上总有一样东西属于你,总有你的价值,之所以迷茫只因为没去寻找。一段骨头就能让我快乐上那么一整天。不管是谁,哪怕是自己的主人,夺走我的骨头我也会怒目相向。    
    大自然本身的选择永远是正确的,犯错误的只是人类自己。    
    在我游历的过程里,我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聪明的人越是容易找寻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等到找到了,又开始后悔。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自己是对的,却终归走了一条错路。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愚蠢中的愚蠢,也算是人间最可珍贵的经验了,原本一切都是美好的,结果却总用后悔来作茧自缚,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浩叹来。    
    人类越发展变得越聪明,总能总结出非凡的定理来浓缩世间万象。对于人生的不值得而去做了的事情也要总结出个定理来警告后来者,且直观的表述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世间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大约每个物种都明白,却总在关键时刻把它抛却在脑后,终了发出悔不当初的浩叹来,世间这样的错却永远是简单的错误,且永远属于“不可原谅”的范畴。因为这原谅的代价夸张一点就会让你用一生来弥补;就算是再平常,也会使你所投入的事情成功率变小,即使成功,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感。因为这不值得,总是从内心深处而来,一旦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不值得去付出的事情,大抵上精力和热情是要打了折扣才去处理的。冷嘲热讽,敷衍了事便是这类人的明证,他们是永远也不会在类似的事情上做出积极的姿态的,因为他内心里在排斥他所从事或被授命的事情,从责任上他就脱离了被授命的效果和目的,自然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便是要打上几个折扣的。    
    总有些事情是值得去做的,这也便是管理可资以用的源头。    
    但凡是人,他便有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这就是他在世间的全部意义所在;也便是人们常说的价值观。管理者赋予他的职责只有符合了他的这种意义———价值观,他才会满怀欢喜地去投入,并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和创造力。    
    但凡是人,他便有他自己的特质,他生就是属于他自己的环境的,生就由他的环境影响成长出个性和气质来,且是独一无二的。爱动的人总要他静下来,爱静的人总让他动起来,究竟也是在折磨他,他的不快乐也终将作用于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好的管理者总能发现他的员工的这种特质,让效率和质量提升到属于团队本应有的水准上来;坏的管理者也总能去主观地打破这种平衡,让效率和质量降低到团队原始水平底下去,这样低下的原始水平向坏的方向发展是整个团队的致命伤,且要伤害到整个部门和企业的正常发展。    
    但凡是人,他便有属于他自己的思考,面对不同的现实处境,他的应对总也是不同的,他总有他的期望。在不同的处境下,就算是一样的工作,得到的感受也不会相同。    
    作为管理者你总要考量你的团队目标是否与你的团队成员相匹配,如果是值得做的工作,一定会达到一种和谐,即便有困难,成员的心也会一起起伏,关键的原因就是符合团队成员的价值观,适合各个成员的个性与气质,且让所有成员看到了期望。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这便是多数人的普遍选择。那种像蝙蝠一样非禽非兽的、模棱两可的选择,除了让自己陷入矛盾之中外,别无好处。    
    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即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总让叭儿狗去做猎狗才能完成的事情,失败大概也是必然的吧;恶狼何时会惧怕一只叭儿狗呢,最后连猎狗大约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猎狗。    
    猎狗日记(二)   近古?摇多云    
    自从伟大的牛给我讲解人类的经济生活以来,这种越来越复杂的转变趋势是我始料不及的。到处都是复杂的情形,且好像要越来越复杂的样子,人这种动物,非要把简单的搞复杂,先是要累别人,最后连自己也要累死,真是一群人在玩作茧自缚的游戏。人总要从过去寻找经验,大约方向上没什么错误的,小狗也要向老狗学习,才能真正面对生活里的危险,但总是让小狗回到过去的生活,回到蛮荒的状态中去,这样的复古意识委实有点好笑。    
    当然接受新观念是最难的事了,总要给小狗犯错的机会,一生不犯错的狗我没见过,就算是号称自己是万物灵长的人,一生不犯错的我也没见过,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小狗在出生时是没有什么路径依赖可言的,大约只是在基因上有那样的趋势而已,创造新世界的,大都是小狗,维护旧世界的大多是老狗,复古最好还是不要的好,新世界里一切都是新的,旧世界的自然也是完全打破不了的,路径依赖一旦形成,想改也难。    
    世间若是只为追求财富所有事情便简单了许多,我在自然界里看到的情况却和人类不同,即便是狼,狩完了猎,也总要有个其他的事情做,人间却总有那么些人,是不要他的雇员去休息、去学习的,他眼里只有钱,却没有人。便是那些财富,一个路径依赖便可以让太多人钻进一个逃不出去的循环,这样的财富价值在我眼里并不大,只有狼才主动刻意培育自己的路径依赖。    
    后世的所有物类总也有逃不出去的路径依赖,这样的路径依赖大体都是自然形成的,你生产的物品受别人机器上的某个零件的尺寸决定,你思想上的思维习惯受某个哲学家的某个观念决定,就像草原上的平衡一样,总要对狼也有所宽容,平衡才能达到。    
    管理组织就像操作一部机器的运转,它能否高效,都是由零件的协调达到的,总有关键的部分,也有不关键的部分,看似不关键的,出了问题,整部机器一样报废。一个螺丝钉坏掉,第二个螺丝钉很快也跟着坏掉,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组织成员行为上是有规律的,管理当然也是有方法的,人并非不能统一,关键是统一在什么方向上,有些方向是错的,不是共同的方向,无论如何都统一不了。


《犬 道》 第三部分规则订立之后

    犬  道    
    规则中的方与圆    
    科学是有目标的计划,    
    人们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没有终点。    
    ———爱因斯坦    
    规则订立之后    
    游历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事情,总觉得这个世界越走越美妙,越是觉得世界奇妙我的世界观越是完善,我开始欣然接纳了“猴子”的“驯服”,这真是像野蛮征服文明,然后又被文明征服,想一想这个过程都会觉得是那么的幸福。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那是因为他们的确有一种叫做智慧的东西左右世界、“创造”世界。我之所以觉得这个世界如此美妙皆因人是那么的美妙。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依据它固有的规律存在和发展。如果你是对的,一切都会应验,如果你是错的,一切也会应验,然而应验的方向不同。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则顺畅、自然,反之则衰落、腐朽。规则是规律的产物,不是“拍脑门子”的产物,这一点犬族的恶狼和狈是永远没有机会明白了,人类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岁月才得以解惑。这一点我们在上一章谈到简化管理的时候也曾经指出过,发现规律、顺应规则才可以使管理化繁为简。我们在谈到平衡管理的时候也曾经指出过,遵循自然规    
    律才可以平衡发展。    
    规律是客观的,然而执行却未必是客观的,所以才能看到许许多多头破血流的教训。常规的道理是客观的规律在先必应导出随后的客观规则,然而现实的世界却是客观的规律在先未必导出随后的客观规则。这在之前的犬族和之后的人类莫不如是。一个原因是认知的误区,对规律认知的偏差导致执行的误区,科学历史上执迷于“永动机”便是对规律认知不足的例证。这种偏差或误区也能随着认知的提高加以纠正,一个原因是愚昧的偏执,这种偏执具有天生的固执,主观的低能,属于明知故犯的卑劣,这种愚昧的偏执大体上是犯七宗罪的常客,现实管理上的这类实证比比皆是,应归之于恶的范畴。    
    正因为有了规则的主观和客观的分别以及规则在执行上的主观和客观的分别,所以才会有这些关于规则的“规则”:在规则订立之前,机会均等,利益却不均等;规则订立之后,机会不均等,利益也不均等。    
    从管理上看尤其是这样,规则订立之前,每个人属于自由人,所属机会是均等的,个体与个体是依靠同等的机会竞争,然而无规则的均等机会下往往会发展为无序的竞争,好似经济社会的自由竞争;规则订立之后,每个人都成为一个限定自由人,个体与个体在规则许可范围内竞争,理论上这种竞争是公平的,事实上这种竞争恰恰是不公平的,因为这需要一个对公平竞争的监督机制,监督是需要成本的,同时,还要保证监督本身的公平。主观色彩浓重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颜色,同时执行本身是由主观的人来操作的,主观的人永远是要受制于经验、知识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执行规则自然会带有主观的偏见,所以永远不要寻求绝对的公平。    
    规则订立之前,机会均等,利益不均等,但风险与利益却是成反比的,机会里的风险相对于利益是小的,这也是投机在任何社会都根除不去的原因。另一个例证是新兴的行业和新的趋势容易造就新的实力派财阀。    
    规则订立之后,机会不均等,利益依然不均等,但风险与利益却是成正比的。    
    规则订立之前,风险是巨大的,竞争却是有限的,此时考虑风险是常人的思维,冒险是非凡的表现;规则订立之后,竞争是巨大的,风险同样是巨大的。所以强者制定规则大抵是有利于强者,弱者制定规则未必有利于自己。强者制定出不利自己的规则,灭顶的灾祸就此种下,杞人忧天的事情或许真要发生。    
    这一点我曾经跟恶狼一再提到,结果把“猴子们”从森林里逼走,给犬族的衰亡埋下灭顶的祸根。    
    我在犬族做军师的时候给恶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着一头偷窃来的毛驴,两个窃贼吵得不可开交,一个想留下来驮货,而另一个却想把它卖掉换几个钱用。    
    正当两人拳脚相交,大打出手的时候,第三个贼把这头驴顺手牵跑了。    
    驴子就像利益一样,窃贼就像竞争者,只是争吵的两个贼是合作竞争者,规则隐藏在背后,合作竞争者们争得昏天黑地,隐藏在背后的窃贼便会突然光顾,牵走了驴子,却无需用力。    
    游戏规则,可以订立,不管怎么订立,总有一个局外的玩者在伺机而动。所以把竞争说得那么冠冕堂皇没有那个必要,竞争当然是需要的,没有竞争水是要变臭的,制度是要僵化的。所以要玩游戏,必须先弄懂游戏规则,否则,你没办法获得任何竞赛游戏的胜利。但同时也要知道规则之后还有规则,不然只能玩出个多败俱伤的结果。


《犬 道》 第三部分经验管理的双刃剑

    经验管理的双刃剑    
    蜀犬吠日,是人类嘲笑狗们少见多怪的苛刻批评,公允地讲,这批评全无缘由。遍观整个世界,中国人对狗的评价最低,以致看门犬总是奴才的形象。他们全然忘掉了蜀犬为什么吠日,地震的时候,只有人还在睡觉,鸡鸭狗牛等等这些动物早已经坐卧不宁,就算是微弱的震力,它们也总能最先感应到。这是它们的本能,人却在嘲笑动物的本能,最后埋在废墟里的恰恰是那些嘲笑着的人。他们不愿从尚未成废墟的“废墟”里走出来,因为他们相信这“废墟”或许永远也不会成为废墟。    
    本能的行为,越持久越会成为经验的一部分,当经验不断地累积成习惯后,它总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派上用场。谁也不能否认经验的价值,整个世界都是进化于经验,只是经验也有寿命,有局限,有条件,只能在符合它的道场里产生积极的价值,否则便只能是消极的结果。所以凡是好的经验,都应该广泛地推广,这样的经验总能带来效率,只有当这样的经验发展受到限制,不再适应现实的情况,变革的呼声便会自然地诞生。    
    凡是经验总有自己的发酵场,有它的局限,有它自己发挥的条件,推广的时候便要小心再小心,南方的橘到了北方便只能是枳,它总要受制于土壤、气候;所以推广经验本身就是一门大的学问。    
    优秀的管理者总能看到经验的价值,却也容易被价值迷惑,所以他们在经验求证的过程中格外卖力。一个地方的经验用在另一个地方,总会水土不服;一个人的经验用在另一个身上,总显得不伦不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