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她死在qq上 >

第3章

她死在qq上-第3章

小说: 她死在qq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诺忽然觉得这女孩子很面熟,自己不认识她,但肯定在哪里见到过。她也是昨天十二点左右死的,而且也是在上网的时候……这之间,难道只是巧合?还有那个留言,苏雪君是否也收到过?小诺想到这里,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这一切只是没有证据的瞎猜,也许死去的这两个人是完全没关系的。小诺试图这样说服自己,但是疑问始终在心头盘绕挥之不去。她是个有着旺盛好奇心与韧劲的女孩子,对于有疑问的事情,总要追查到底才罢休。     
    何况这次是关系到表妹唐静,小诺想起她那张苍白的脸,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出于一种使命感。     
    她暗自下了决心。     
    于是小诺从沙发上跳起来,从电话机下的柜厨里翻出上海市黄页,很快就找到本市电视台的对外号码,然后她拿起了电话。     
    突然,她对自己想进一步确认的事情产生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感。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索性做到底吧。”     
    她把头发向后拢了拢,开始按照黄页上的号码拨号。     
    电话响了七、八声,对面才有人接起,懒洋洋地“喂”了一句。     
    “喂,您好,我是一名刚才观看过你们新闻节目的观众。我想请问一下,关于刚才那个坠楼高中女生,是否有更详细的资料?”     
    “这事不归我们管。”     
    对方的语气很不耐烦。     
    “那么,请问哪里可以知道呢,求求您了,这事对我特别重要。”     
    小诺恳求道。大概是女生特有的柔美嗓音无法粗暴回绝吧,对方想了一下,对她说:     
    “你去问问看采编室好了,这里是电话……”     
    小诺拿笔记下号码,然后拨打,这次接电话的是个中年人。     
    “您好,刚才新闻里播放那个坠楼高中生苏雪君,您知不知道她的地址或者家里电话呢?”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是她朋友,不过没联系很久了,刚才从电视上我才知道竟然出了那种事,呜……”     
    小诺带着哭腔说,这伤心也并非全是假装的,一想到苏雪君,她就会想到唐静。     
    “你等一下……”     
    小诺听到电话那边,接电话的人在对同事喊:“喂,坠楼这新闻是谁采访的?”     
    “哦,小韩,他在那边呢。”     
    “小韩,过来一下,有人找你。”     
    然后电话里立刻换了一个年轻的男声。     
    “喂,我是韩非,哪位?”     
    小诺把请求又说了一遍。     
    “哦,这样啊,请节哀顺便,我这就给你找一下。”     
    “谢谢了,对了,我还想问一下,苏雪君真的是在上网的时候跳楼的吗?”     
    “应该是那样没错,据她父母说,当时他们两个都在客厅里看影碟,她一个人在屋里上网。后来母亲走进屋子,才发现电脑开在那里,而窗户大开,往下这么一看……啧啧啧”     
    韩非把事情简要说了一遍,声音抑扬顿挫,象是说评书一样。     
    “是这样呀,真是谢谢您了。”     
    “没事,应该做的,呵呵”     
    这位姓韩的记者倒是很热情,一听小诺的要求,很爽快地就将苏雪君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地址告诉了她,末了还不忘加一句     
    “如果有什么新闻,请别忘记告诉我,我的手机是……”     
    虽然小诺对这人最后一句话有些不满,但还是把他的手机记到了电话本里。     
    放下电话,小诺回到自己卧室,扭亮台灯,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和钢笔,仔细地给笔灌好水,用吸墨纸将多余的墨水擦拭干净,丢进废纸篓里,然后把笔记本翻开第一页。     
    她决定把目前所知道的线索整理归纳一下,好决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别看小诺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做起事来有条不紊,极有条理和逻辑性,有着和她开朗性格不大协调的冷静。     
    一唐静最后收到的留言。发送人不明,发送内容是“上路吧”,时间为16日零点零一分。     
    这是谁?     
    二从键盘上的血手印来看,唐静从割腕后到死亡这段时间曾经操作过电脑。     
    是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三唐静死后的表情,非常惊恐,以至于死不瞑目,最后还是她父亲将她的眼睛合上。     
    她看到了什么?     
    四苏雪君,同一时间死亡,同样也在上网。     
    是否她也收到过类似的信息?她和唐静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我看到她会有很面熟的感觉?     
    (附:苏雪君的家里电话与地址)     
    五唐静绝不可能是自杀。     
    写到第五点,小诺重重地在后面打了一个勾,头情不自禁地点了点。     
    她重新审视了一下这开列的五点线索与疑问,不禁一声叹息。目前所掌握的线索实在太有限了,除了第五点以外,其他四点线索彼此之间都没什么必然联系,只是些散乱的痕迹罢了,串起它们的只是小诺没来由的恐惧感与直觉。反而是这四点所带来的疑问,却是每一个都非得到解答不可,否则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即使是第五点,也只是小诺自己这么觉得罢了,警方判定“唐静自杀”的证据近乎完美。     
    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疑问,看来只有再去一次唐静的家里,打开她的电脑才能找到线索,哪怕只是把硬盘拆下来也好,小诺可以装到自己的机器上再查找。     
    关于第四点的疑问,苏雪君家里的电话和住址都已经知道了,拜访她家里人,应该能够从中得到解答。如果够幸运能接触到她的电脑,就更好了。     
    至于第三点,只能有待于其他两条线的疑问解开后才能知道了。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唐静的电脑与苏雪君15日晚最后一次上网时的情况。     
    小诺写到这里,放下钢笔,打开电脑,熟练地连接到网上,然后打开了自己的QQ,几个好友纷纷向她打招呼。在网上,她叫贝利亚。     
    ' 昨天唐静也是这样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与网友们聊天的吧。“     
    小诺试图把自己代入到唐静的感觉里去,但始终格格不入。     
    她在网上有很多朋友,但是她始终感受不到那种朋友真实的存在感。每个人在网上,都与真实的自我不同,整个互联网就是每个人的面具。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扯近,但是也在之间营造起无形的藩篱与扭曲。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所以,小诺始终无法象唐静和其他朋友一样,以结交网友为乐趣,因为她对此始终无法投入全部的信任,唐静总是笑她是老古董、道学家,不过这个笑她的人如今已经不在了。     
    


《她死在QQ上》第一部分大学时代的游乐场

    六月十八日下午三点三十分,星期一上海市     
    虽然小诺决意要揭开这个谜,可她既不是专业的侦探也不是全职的警官,没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她毕竟是学生。     
    大一时代被人称做“大学时代的游乐场”,但始终也是要上课的。     
    尤其是周一,那是小诺一周课程里最繁忙的一天,从一大早的升旗仪式开始,一直要到下午三点才结束,中间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午休时间,根本没办法做任何事情。     
    最后一节是精读,老师是个名副其实的“精读”老师,金牧师的《我有一个梦想》好好一篇文章被他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揉了一遍,几乎每句话都被分析的体无完肤支离破碎,变成一大堆状语、谓语、宾语的残肢摊在黑板上。小诺看着手表上的时针,徒叹着急。     
    好不容易等老师喊出了“下课”二字,已经拖堂拖足了十五分钟有余。早就等的不耐烦的小诺二话不说,拿起书包就走,几个要好的同学在背后喊她,她都没听见。     
    根据那个记者给的地址,苏雪君家是住在上海市的东胜区,和小诺的家与大学恰成对角线。即使最乐观的估计,坐公车往返一趟也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打的倒是很快,顺高架桥走的话只消二十多分钟,但是费用最少也在50元以上,实在太贵了;地铁与轻轨都还没延伸到那个区,所以小诺只好争分夺秒地去挤公车,还要赶在七点钟以前回家。     
    昨天晚上她已经给苏雪君家里打过电话,自称是苏雪君的朋友,表示希望能够去家中吊唁,苏的父母都表示欢迎。     
    今天路上的状况并不十分糟糕,虽然公车移动一如既往地缓慢,但一次交通堵塞都没碰到,最后小诺总算在四点四十分之前抵达了东胜区。     
    苏雪君家是在一栋叫“彩龙居”的高层建筑里,与周围低矮的灰色家属楼相比显得鹤立鸡群,小诺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那里。     
    当她走进院子的时候,立刻注意到在大楼的前面水泥空地上,有一块地面撒了一层沙子,仔细观察的话还会看到其中夹杂着一些暗红色的沙粒,远处还有几个人指指点点。     
    “这里想必就是苏雪君坠楼的地点了。”     
    小诺虽然不认识苏雪君,心下一阵恻然,毕竟一个好端端的生命就这样突然消失了,就象是唐静。     
    苏雪君家住在十四层,小诺走到楼门前,按动相应门牌号的通话器。     
    “……喂……”     
    通话器里传来的声音悲伤无力。     
    “……呃……您好,我是雪君的朋友……”     
    “请进吧。”     
    说完大门的电子锁“咯吱”一声开了,小诺走进去,坐电梯来到十四楼。当她走出电梯的时候,一位脸色还挂着泪痕的中年女子已经等在那里,身材高瘦,颧骨鼓起很高。     
    “您好,伯母。”     
    小诺连忙谨慎地打了个招呼,同时微微鞠了一躬。     
    “进屋再说吧。”     
    苏的母亲回答。     
    小诺跟着她走进苏雪君的家里。这是间三室两厅的大房,极宽敞,装潢的很豪华,但也很俗气。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子垂头坐在沙发里,应该是苏的父亲。苏的母亲介绍小诺的时候,他只是抬头略点了点,一句话也没说。     
    苏的母亲给小诺倒了杯茶,低声说道:     
    “谢谢你特意大老远的过来探望我们家雪君。”     
    “我是昨天看新闻才知道出了事,伯母和伯父请你们还要节哀顺便。”     
    “唉……好端断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真是太悲惨了。”小诺说的是实话。     
    “那孩子,怎么会一时想不开呢……”苏的母亲掏出手绢擦擦眼角,表情象极了祥林嫂。     
    苏的父亲听到这句话后,突然爆怒,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声嚷道:     
    “什么一时想不开!根本就是那个什么破网害的!我都叫她少上了,她就是不听!当初就不该买什么电脑!”     
    “……别在雪君朋友面前说这些。”     
    “我就是要说!你给评评理。雪君就是给这破网迷的神魂颠倒精神恍惚,整天别的什么都不干。全是上网害的,要不好端端的一个人,干嘛突然从楼上跳下去!!?”     
    小诺心想这位女生的上网劲头,倒是不输于唐静。苏的父亲继续怪罪他太太。     
    “都是你,要是早点把电脑砸了,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您……您把她的电脑砸了吗?”     
    本来刚要开口询问的小诺听到这句话,不禁一惊,连忙问道。     
    苏的父亲点点头,指指阳台,小诺伸头过去,看到一台被砸破屏幕的显示器仰面朝天,一旁机箱扭成奇特的形状,裂成两半的主板与杂乱的线头半露,风扇的碎片散落了一地。很明显,这是暴怒之下的人用蛮力砸毁的结果。     
    看到这副情景,小诺心里一凉,看来是无法指望查阅苏的电脑了,而且她的父母很明显都完全不懂电脑,恐怕连QQ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他们女儿在最后时刻在跟谁聊天了。     
    “请问,我能看看雪君的卧室吗?”     
    小诺不甘心就这样一无所获。     
    “可以的,这边来吧。”苏的母亲点点头,起身指指一间屋子。     
    两个人走进苏雪君的卧室,里面很整洁,一个书架摆在右侧,里面放着几本书和很多小挂饰,还摆着几张镶着照片的像框,多是苏雪君的独照,也有合影;书架的旁边是粉红色的衣柜,从其大小就能知道主人所拥有的衣服的海量;一扇大窗紧闭着,临窗是一张宽大的深红色檀木桌,桌面空荡荡的,有一片呈矩形的桌面颜色比别处要浅,很明显电脑在被砸毁之前,是一直摆放在那里的。再过来则是一张大床,漂亮的象是宫廷里的用品;几张日韩明星的大幅海报贴在墙上。     
    


《她死在QQ上》第一部分一个很熟悉的影子

    小诺环顾一周,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心里一阵失望,看来这趟肯定是要白跑了,不禁暗自叹了口气。当她打算退出卧室,目光最后掠过书架时,突然撇到一个很熟悉的影子。她连忙走近几步去看,一下子全身一震,盯着一张照片睁大了眼睛。     
    照片背景是上海市新开的动感数码广场,苏雪君与唐静两个人站在一起,两个人笑的正甜……     
    “……请……请问……这位是谁?”     
    小诺没想到在这里居然发现了苏雪君与唐静的合影,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她拿起那像架,指着唐静对苏的母亲说。     
    苏的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皱着眉头说:“不认识这个女孩子,可能也是雪君的朋友吧。”     
    “可以把这张照片拿出来看看吗?”     
    “没关系。”     
    于是小诺便把那张照片从像架里取出,原本被像架挡住的照片边缘也能够看到了,上面有几个数字: 01 05 01     
    这是相机自动记录下的拍照时间,时间是2001年五月一日。     
    五月一日?小诺仔细地回想起来,记得那是劳动节长假的第一天,本来她是要约唐静去森林公园玩的,但是唐静说那天有网友聚会,所以给推掉了。     
    莫非唐静所说的网友,就是指苏雪君?     
    两人是网友,又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在上网时突然莫名自杀。这未免太过巧合了。     
    还有,唐静和苏雪君同在照片上,那么给她们两个人照相的又是谁?难道是第三个网友?他(她)是否也在周六晚上十二点,遭遇了相同的状况?     
    这些念头飞快地在小诺脑海里闪过,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目前距离真相还早,但她感到已经摸到门的把手了。     
    小诺随手把照片翻过来,发现背面还写着几个字,字很小,但笔迹绢丽。     
    “琉璃& 惊鸿”     
    或许这是她们两个的网名。小诺暗暗把这两个名字都记住,然后把照片放回原处。     
    接着小诺又安慰了几句苏的母亲,看看时候不早了,就告辞回家。苏的母亲还不断跟她说谢谢,让小诺觉得有些歉疚。     
    往回走的时候可就没有来的时候那么幸运,路过商业区的时候大塞车,一直折腾到七点多才到家。她妈妈问起来,小诺随便说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