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心灵处方--女人篇 >

第18章

心灵处方--女人篇-第18章

小说: 心灵处方--女人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三位姐姐的话,桃红的心理压力小多了。    
    {到大自然当中去}    
    在心理专家的鼓励下,桃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参加了一个女子健身俱乐部。在俱乐部了的日子,与教练、姐妹们交流,不仅掌握了健身技术,还学到了很多的社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慢慢地与几个姐妹成了知心朋友,交往密切。在姐妹的影响下,想问题开明了,思想也活跃了,对恋爱、婚姻、家庭的问题理解的更深刻了,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了。更为巧合的是,其中一位姐姐的丈夫比她小,家庭生活特别幸福。亲眼看到身边的人生活与爱情甜蜜,觉得自己实在太守旧了,对以前的行为非常后悔。    
    通过积极引导,桃红的守旧心理彻底没有了。虽然现在没有爱的到来,但是在她的心中,岁数已经不是障碍了。    
    心理警示    
    在婚姻问题上守旧的女人,很难得到幸福与快乐。记住,千万不要把沉重的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要敢于打碎枷锁,融入社会主流之中,让爱情之花开的绚丽多彩。幸福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自己把幸福扼杀了。


第四部分爱小财心理(1)

    轻松动动笔    
    你怀疑自己有爱小财心理吗?自己在闲暇之时动动笔,就会清楚地掌握爱小财心理指数了。仔细回忆一下,最近3个月以来,你是否经常发生下列情况。    
    1、为了发财,寝食难安了吗?(是)(否)    
    2、为了发财,想到过贪污吗?(是)(否)    
    3、为了发财,想到过收受贿赂吗?(是)(否)    
    4、为了发财,想到过偷吗?(是)(否)    
    5、为了发财,想到过抢劫吗?(是)(否)    
    6、为了发财,嫌贫爱富了吗?(是)(否)    
    7、为了发财,异想天开了吗?(是)(否)    
    8、为了发财,不怎么讲人情了吗?(是)(否)    
    上述8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地填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爱小财心理指数。    
    如果是有2个以上回答“是”的话,说明有了爱小财心理,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实践证明,有了爱小财心理并不可怕,要通过有意识的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变的开朗、坚韧与顽强起来。    
    1、领导对她提出性要求以后    
    ——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    
    真心写照    
    夜间,茗茗偷偷地哭泣着,丈夫在外地工作不在家,妈妈听到哭声赶快过来问她怎么回事。她摇摇头说没有什么事,可是哭声越来越大,妈妈叹气着,不知如何安慰她。    
    茗茗今年35岁,在一家公司做统计工作。单位的管理比较松散,东西也比较多,她经常顺手牵羊往家拿东西。电脑软盘、彩色胶卷、复印纸、空白录象带、空白录音带、洗衣粉、消毒液、茶叶、一次性喝水杯子、拖布、铅笔、墨水、电池、应急灯等等,越拿越上瘾,最后控制不住了,一天不拿点东西,就不难受。    
    一天,她到资料室查东西,发现了一台以前发奖品剩下的家用摄象机,她看到无人管理,下班随手拿回家。其实,平时家里也用不上摄象机。    
    一次,茗茗外出给单位买东西,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包,随着东西一起买回来,帐记在单位的发票上。看到单位没有人知晓,胆子越来越大,经常借给单位买东西时给自己“搭车”。    
    一天下午快下班时,单位分管她这个部门的一个经理趁办公室没有人,进来无耻地向她提出性要求。她正义辞言,痛斥不知羞耻的经理,可是经理冲她发出淫笑,说出了她随意拿单位东西的一些事,威胁她必须答应要求,否则就把事情抖搂出去。听到经理的威胁话,她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办。急忙跑出办公室,回到家躺在床上,哭了起来。    
    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第2天把茗茗的姐姐叫来安慰茗茗。姐姐比较敏感,知道茗茗有了难言之隐,急忙请来心理专家。    
    旁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些人在贪财的问题上过不了关,总觉得不捞白不捞,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贪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陷入泥潭,悔之晚已。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胆大妄为。    
    局外思考:贪财是走入地狱之门的钥匙,无论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千万不要随意开启。    
    走出阴影    
    心理专家采取三步引导法,让茗茗开了口。原来,她以前从开始拿单位的一支铅笔开始,再也收不住了。受到经理威胁后,内心即矛盾又后悔,答应经理的无理要求吧,感到以后无法见人;不答应经理的无理要求吧,害怕经理真的把自己贪财的事情捅出去,让自己也无法见人。内心非常矛盾,感到了莫大的痛苦。    
    心理专家认为,茗茗平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多次侵占单位的利益,有了严重的贪财心理,当把柄被好色经理抓住,并受到威胁后,不知道如果面对,导致心理异常,需要及时疏导,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提高思想认识}    
    茗茗:“我现在心里很乱,没有头绪。”    
    心理专家:“心里乱很正常,没有头绪也可以理解。首先,你应该冷静下来,面对发生的问题,仔细思考,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侵占单位财物的危害性,要明白贪财可以使人逐步走向坠落,使人的心灵扭曲。外财是恶魔,着惹了它,肯定会厄运缠身,让你身败名裂。”    
    茗茗:“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认为拿的东西也不多,又没有人发现,就放松了自己的警惕性。”    
    心理专家:“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于贪财的人往往人情味冷淡,容易把人与人的关系庸俗话。人没有钱与财不行,但应该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靠劳动治富,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为自己创造越多的财富越好,越值得赞扬。记住一句古训,‘莫伸手,伸手即被捉’,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老老实实做人,表里如一,保持理智,端正人生的航线,知足长乐。另外,为了克服放松警惕性的问题,平时要加强学习,多读先进模范人物的书,多了解革命奋斗史,以增强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敢于斗争}    
    心理专家请来一位法律工作者,详细地给她解答了疑惑不解的问题。    
    茗茗:“我不答应他的性要求,他给我捅出去怎么办啊?”    
    法律工作者:“不答应经理的无理要求是正确的,说明你自我保护意识强。不要害怕经理把你捅出去,你应该知道,你侵占单位的财物,也是违法的行为,早晚会暴露的,现在必须自己主动向单位交代问题,请求单位从严处理。现在,经理威胁你,逼迫你与他发生性关系,违背了你的意志,证明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你可以向单位领导反映他的问题,让单位领导出面解决;也可以直接警告他,让其自重、自尊与自律;还可以收集确凿的证据,以法律维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害。”    
    茗茗:“我不敢向单位坦白。”    
    法律工作者:“有了问题就不要怕,更不能躲,躲是躲不掉的,怕也没有用,解决不了问题。最聪明的办法是,立即向单位坦白,把自己的问题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隐瞒。长痛不如短痛。脓疮不割,危及全身。不要害怕,马上去单位坦白问题,求得宽大处理。”    
    茗茗:“我现在有了点头绪了。”    
    {坦白是唯一的出路}    
    在法律工作者的鼓励下,茗茗勇敢地走进了单位“一把手“的办公室,态度极其诚恳地把自己几年来侵占单位财物的事实全部讲了出来,希望单位严肃处理。同时把侵占的财物全部整理好,如实上交,实在无法上交的,以钱来弥补。单位领导看到茗茗主动承认了错误,还积极返还了财物,经过研究认为,茗茗侵占单位的财务数目不大,加之一些财务也是闲置之物,认错态度主动诚恳,改正决心大,决定内部批评她一下,不予追究。领导的宽容,让她热泪盈眶,感到还是坦白好,还是做一个诚实人好。    
    接着,茗茗把那位“色鬼经理”威胁她,逼迫她满足他的性要求的事,事实求实地讲了出来,希望领导为她主持公道。单位领导非常重视,严肃地找到“色鬼经理”调查取证,“色鬼领导”虽然死不认帐,但是也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表示以后自尊、自爱、自重,再也不会出现非礼的言行了。    
    通过积极治疗,茗茗爱小财心理彻底消失了,现在她为人宽厚了,处处与人为善。    
    心理警示    
    不要把贪小财,占公家的便宜,看成是生活中的小事,发展下去必将毁灭自己的终生。很多事实证明,很多大的悲剧发生,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逐步演变、积累的结果。很多人在“财”字面前败下阵来,要引以为戒。


第四部分爱小财心理(2)

    2、到超市就想拿东西    
    ——狡辩说自己脑子不好使    
    真心写照    
    在超市的出口,32岁的霞霞被保安拦住,她的衣服兜里面装着牙膏、口红、润肤霜等物品,没有付钱。这种事情已经发生6次了。    
    正好邻居也来超市买东西,听说霞霞拿商场的东西,怎么也不相信,还找到商场领导,问人家是不是误会了。可是在事实面前,保安说她就是没有付钱。看着从兜里拿出来的东西,她狡辩说自己脑子不好使,忘记了交钱,不是故意的。由于东西不多,商场要求她补交钱,放她走人。    
    她从商场往家走,不由自主地回忆以起以前自自在超事拿东西的情景。    
    情景一:一天,她到超市买东西;看到一瓶好的护发素,当时没有带钱,可是又不想空手回家,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装在裙子里面,在出口交钱时,竟然没有被发现,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情景二:一次,她陪丈夫到超市,看到一支口红,随手就装进了裙子内兜里,在出口时,很坦然地就随丈夫走了出去。回家使用着口红,心理感到特别满足。    
    情景三:一次,在超市买食品,看到了一瓶香水,本来带着钱,可是看到香水很贵,偷偷地把香水藏到了内衣的小兜里,在出口时从容地走了出去,回家用着香水心理很舒服。    
    情景四:一次在超市买食品,看到免费品尝的食品,自己本来已经吃饱了,可是她好象三天没有吃饭一样,吃的肚子涨的难受的要命,临走时还带了一些回家。    
    类似这样的事情,究竟发生了多少次,她也记不清楚了。其实霞霞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丈夫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她本人工资也在1200元作用,根本用不着拿东西,故意不给钱。    
    霞霞自己也感到很苦恼,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坐到了心理专家面前。    
    旁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上了瘾以后,就会使自己的心灵扭曲,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了,也不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了,更不知道再走下去会摔的粉身碎骨。警钟长鸣吧!    
    局外思考:女人要自重、自爱,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女人有贪财行为,你肯定会对她产生憎恨。想一想自己的贪财行为,是不是也会遭到大家的憎恨呢?回答是肯定的。    
    走出阴影    
    面对心理专家,霞霞没有隐瞒,痛苦地说出自己在超市里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就是想拿点小东西,占点小便宜。    
    心理专家认为,霞霞偷拿超市的商品上了瘾,形成了爱财心理,必须及时教育与疏导,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要考虑后果}    
    霞霞:“我白拿了超市的东西,特别开心,不知道为什么?”    
    心理专家:“你有了爱财心理,所以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没有了感觉,也没有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更没有考虑到后果。”    
    霞霞:“你说的怎么这么对呀?我脑子里真的没有危害这两个字,也没有考虑后果。”    
    心理专家:“危害与后果十分严重,一是会让你越陷越深,最后不能自拔,直到走进自己挖的坟墓里面;二是会使你的心灵扭曲,不知道善与恶,丑与美了,更不知道人活着应该要自自尊、自爱了;三是让自己变的庸俗,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自私、自利,没有人情味。    
    霞霞:“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心理专家:“是的,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千真万却的事。人的心理变化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发展过程会让你不知不觉的演变,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形成思维定势,造成行为失控,当触犯法律时,才会让你清醒,可是已经为时晚已。你的行为证明你的品质不怎么好,如果单位知道你有偷东西的恶习,还能重用你吗?你在单位怎么混啊。要老老实实的做人,表里如一。”    
    霞霞:“我明白一些了,有了点压力。”    
    {悲惨结局}    
    霞霞:“我以前觉的是小事情,不会出问题呢?”    
    心理专家:“你的行为已经是违法的行为了,而不是出不出问题的问题了。某地一个年轻女士,工资很高,也没有困难,就是贪财。经常拿单位的东西,拿商场的商品,家里可以开商店了,最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贪财心理,发展到拿单位的现金,私开发票,模仿领导的字体签字,数十万元钱进了自己的腰包,事情败露后,害怕进监狱,逃跑在外地,隐藏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过着没有阳光的日子。一年后,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无法承受打击,终于身心憔悴地走出山区,投案自首了。她的妈妈在她逃匿的时间里,思念过度,眼睛哭瞎了。爸爸也因心情郁闷,脑溢血突发死亡了。一家人因她的贪财,彻底毁灭了。”    
    霞霞:“真的很可怕呀,太恐怖了,以前没有人跟我讲过这些事呀。”    
    {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    
    在心理专家还把她带到革命历史博物馆,陪同她参观革命胜利的发展历程。她看着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无私无畏的画面、照片,看到革命战友的生死情谊,内心充满了敬佩。受到了深刻地教育,认识到了自己偷拿商品的性质是严重的。回家后她认真地向丈夫坦白,希望丈夫严肃批评她的可耻行为。丈夫看到她醒悟了,没有批评她,而是希望她以积极的行动立刻改正。在心理专家与丈夫的鼓励下,她立刻把东西全部折合成人民币,主动找到超市的负责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白拿商品,不付钱的贪财问题,并如数补交了该交的钱。    
    超市负责人看到她主动承认了错误,又返还了现金,数额也不是太大,没有追究她,提醒她以后注意,彻底改正就是了。    
    通过批评教育,霞霞很快克服了爱小财的心理问题,现在她的心情特别好了,对钱财的问题看的淡薄了。    
    心理警示    
    良好的品质是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中养成的,千万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侥幸心理,更不能在贪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记住,地狱与天堂只有一步之遥,走向那里全在你的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