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王维咏佛诗文集_王维 >

第3章

王维咏佛诗文集_王维-第3章

小说: 王维咏佛诗文集_王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荃。

    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重酬苑郎中(并序)

    顷辄奉赠,忽枉见酬。叙末云:“且久不迁,因而嘲及。”诗落句云:“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亦解嘲之类也。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岂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

    独自成千古,依然旧四邻。

    闲檐暄鸟雀,故榻满埃尘。

    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

    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

    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

    逝川嗟尔命,邱井叹吾身。

    前后徒言隔,相悲讵几晨!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率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黎拾遗昕、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叹白发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赞序:赞佛文

    窃以真如妙宰,具十方而无成。涅槃至功,满四生而不庶。故无边大照,不照得空有之深。万法偕行,无行为满足之地。唯兹化佛,即具三身。不舍凡夫,本无五蕴。实藉津梁法相,脱落尘容。始于度门,渐于空舍。然后金刚道后,为三界大师。玉毫光相,得一生补处。

    左散骑常侍摄御史中丞崔公第十五娘子,于多劫来,植众德本。以般若力,生菩提家。含哺则外荤膻,胜衣而斥珠翠。教从半字,便会圣言。戏则剪花,而为佛事。常侍公顷以入朝天阙,上简帝心。虽功在于生人,深辞拜命。愿赏延于爱女,密启出家。白法宿修,紫书方降。即令某月日,敬对三世诸佛、十方贤圣,稽首合掌,奉诏落发。久清三业,素成菩萨之心。新下双鬟,如见如来之顶。绮襦方解,树神献无价之衣。香饭当消,天王持众宝之钵。唯娘子舍诸珍宝,涂彼戒香。在微尘中,见亿佛刹。如献珠顷,具六神通。

    伏愿以度人设斋功德,尚奉皇帝圣寿无疆。记椿树以为年,土宇无垠。包莲花而为界,又用庄严。常侍公出为法将,入拜台臣,身在百官之中,心超十地之上。夫人以文殊智,本是法王,在普贤心,长为佛母。郎君、娘子等,住诫性为孝顺,用□德为道场,将遍众生之慈,迥同一子之想。又愿普同法界,尽及有情,共此胜因,俱登圣果。



 赞序:《西方变》画赞(并序)

    法身无对,非东西也。净土无所,离空有也。若依佛慧,既洗涤于六尘。未舍法求,厌如幻于三有。故大雄以不思议力,开方便门。我心犹疑,未认宝藏。商人既倦,且息化城。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

    《西方净土变》者,左常侍摄御史中丞崔公夫人李氏,奉为亡考故某官中祥之所作也。夫人门为士族之先,道为梵行之首。大师继踵,望尘而理印。命妇盈朝,闻风而素履。心王自在,万有皆如。顶法真空,一乘不立。以示见故,菩萨为胜鬘夫人。同解脱因,天女赞维摩长者。陟岵何至,哀哀缞绖。顺有漏法,泣血以居。念罔极恩,灭性非报。唯兹十力所护,岂与百身之赎?不宝缨络,资于绘素。图极乐国,象无上乐。法王安详,圣众围绕。湛然不动,疑过于往来。寂尔无闻,若离于言说。林分宝树,七重绕于香城。衣捧天花,六时散于金地。迦陵欲语,曼陀未落。众善普会,诸相具美。于是竭诚稽首,陨涕焚香。愿立功德,以备梯航。得彼佛身,常以慈悲为女。存乎法性,还在菩提之家。偈曰:

    稽首十方大导师,能于一法见多法。

    以种种相导群生,其心本来无所动。

    稽首无边法性海,功德无量不思议。

    于已不色等无碍,不住有无亦不舍。

    我今深达真实空,知此色相体清净。

    愿以西方为导首,往生极乐性自在。



 赞序:绣如意轮像赞(并序)

    寂等于空,非心量得。如则不动,离意识界。实无所住,常遍群生。不舍有为,悬超万行。法性如是,岂可说耶!如意轮者,观世音菩萨陀罗尼三昧门。现方便于幻眼,六臂色身。以究竟为佛心,一体真相。随念即藏,乃无缘之慈。应度而来,斯不共之力。众生如意,菩萨何心。

    崇通寺尼无疑、道登等,贵族出家,梵筵上首。久积净业,三世皆空。长在道场,一乘自立。亡兄故河南少尹,虽明世典,深达实相,以不二法,处于百官。花萼相连,恩深女弟。旃檀旧绕,望绝仁兄。虽曰如梦,无宁丧我。烦恼性净,示有同凡之悲。菩提路空,强为助道之相。选伎唯洁,底功加敬。针锋线缕,日就月将。五彩相宣,千光欲发。金莲捧足,宝珠垂髻。原夫审像于净心,成形于纤手。珊瑚掌内,疑现不动如来。频婆口中,同乎无法可说。焚香赞叹,散花瞻仰。有情苦业,灭而不生。无上法轮,转而恒寂。愿以此福,冥用庄严。乃为偈曰:

    菩萨神力不思议,能以一身遍一切。

    常转法轮无所转,众生随念得解脱。

    色即是定非空有,是故以色像观音。

    愿以净斯六趣福,回向过去不可得。



 赞序: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画《西方阿弥陀变》赞(并序)

    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画《西方阿弥陀变》赞(并序)

    《易》曰:游魂为变。《传》曰:魂气则无不之。固知神明更生矣。辅之以道,则变为妙身,之于乐土。大觉曰圣,离妄曰性。克修其业,以正其命。得无法者,即六尘为净域。系有相者,凭十念以往生。

    《西方变》者,给事中窦绍,敬为亡弟故驸马都尉某官之所画也。天理之爱,加人数等。悲让佞而无所,痛殒身而莫赎。倾无长之工,不平分于我生,将厚贷于泉路。尚兹绘事,涤彼染业。宝树成列,金砂自映。迦陵欲语,曼陀未落。坠此中年,登乎上品。池莲宝座,将逾棠棣之荣。水鸟法音,当悟鹡鸰之力。赞曰:

    生因妄念,没有遗识。

    凭化而迁,转身不息。

    将免六趣,唯兹土力。

    哀此仁兄,友于后生。

    不知世界,毕意经营。

    傍熏获悟,自性当成。



 赞序: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

    衡岳瑗上人者,常学道于五峰,荫松栖云,与狼虎杂处,得无所得矣。天宝癸巳岁,始游于长安。手提瓶笠,至自万里。宴居吐论,缁属高之。初给事中房公,谪居宜春,与上人风土相接,因为道友,伏腊往来。房公既海内盛名,上人亦以此增价。秋九月,杖锡南返,扣门来别。秦地草木,摵然已黄。苍梧白云,不日而见。滇阳有曹溪学者,为我谢之。



 赞序: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

    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已殆矣。上人顺阴阳之动,与劳侣而作。在双树之道场,以众花为佛事。天上海外,异卉奇药。《齐谐》未识,伯益未知者。地始载于兹,人始闻于我。琼蕤滋蔓,侵回阶而欲上。宝庭尽芜,当露井而不合。群艳耀日,众香同风。开敷次第,连九冬之月。种类若干,多四天所雨。至用杨枝,已开贝叶。高阁闻钟,升堂觐佛。右绕七匝,却坐一面。则流芳忽起,杂英乱飞。焚香不俟于旃檀,散花奚取于优钵。漆园傲吏,著书以稊稗为言。莲座大仙,说法开《药草》之品。道无不在,物何足忘。故歌之咏之者,吾愈见其默也。



 铭文:能禅师碑(并序)

    无有可舍,是达有源。无空可住,是知空本。离寂非动,乘化用常。在百法而无得,周万物而不殆。鼓枻海师,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变声闻之身。则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见。见无可取,法则常如。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唯我曹溪禅师乎!

    禅师俗姓卢氏,某郡某县人也。名是虚假,不生族姓之家。法无中边,不居华夏之地。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不私其身,臭味于耕桑之侣。苟适其道,膻行于蛮貊之乡。年若干,事黄梅忍大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稊稗。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其有犹怀渴鹿之想,尚求飞鸟之迹,香饭未消,弊衣仍覆。皆曰升堂入室,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圣与仁岂敢。子曰:“赐也,吾与汝弗如。”临终,遂密授以祖师袈裟,而谓之曰:“物忌独贤,人恶出己。吾且死矣,汝其行乎!”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编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如此积十六载。

    南海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禅师听于座下,因问大义,质以真乘。既不能酬,翻从请益,乃叹曰:“化身菩萨,在此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慧眼。”遂领徒属,尽诣禅居。奉为挂衣,亲自削发。于是大兴法雨,普洒客尘。乃教人以忍,曰:“忍者无生,方得无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商人告倦,自息化城。穷子无疑,直开宝藏。其有不植德本,难入顿门。妄系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不如无为之运,无碍之慈,弘济四生,大庇三有。”

    既而道德遍覆,名声普闻。泉馆卉服之人,去圣历劫。涂身穿耳之国,航海穷年。皆愿拭目于龙象之姿,忘身于鲸鲵之口。骈立于户外,趺坐于床前。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唯薝葡,不嗅余香。皆以实归,多离妄执。九重延想,万里驰诚,思布发以奉迎,愿叉手而作礼。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固以此辞,竟不奉诏。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天王厚礼,献玉衣于幻人。女后宿因,施金钱于化佛。尚德贵物,异代同符。

    至某载月日,忽谓门人曰:“吾将行矣!”俄而异香满室,白虹属地。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更衣。弹指不留,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山崩川竭,鸟哭猿啼。诸人唱言,人无眼目。列郡恸哭,世且空虚。某月日,迁神于曹溪,安座于某所。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呜呼!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谈笑语言,曾无戏论。故能五天重迹,百越稽首。修蛇雄虺,毒螫之气销。跳殳弯弓,猜悍之风变。畋渔悉罢,蛊鸩知非。多绝膻腥,效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永惟浮图之法,实助皇王之化。

    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广量出于凡心,利智逾于宿学。虽末后供,乐最上乘。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谓余知道,以颂见托。偈曰:

    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

    莲花承足,杨枝生肘。苟离身心,孰为休咎。

    至人达观,与物齐功。无心舍有,何处依空。

    不著三界,徒劳八风。以兹利智,遂与宗通。

    愍彼偏方,不闻正法。俯同恶类,将兴善业。

    教忍断瞋,修慈舍猎。世界一花,祖宗六叶。

    大开宝藏,明示衣珠。本源常在,妄辙遂殊。

    过动不动,离俱不俱。吾道如是,道岂在吾。

    道遍四生,常依六趣。有漏圣智,无义章句。

    六十二种,一百八喻。悉无所得,应如是住。



 铭文: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并序)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并序)

    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故大块群籁,无弦出法化之声。恒沙众形,□□为宝严之色。至如六师兆乱,四谛徂征。开甘露狭小之门,出臭烟朽故之宅。踞宝床而摇白拂,徐诱草庵。沃金瓶而系素缯,遂登莲座。足使天口雄辩,刮语烧书。河目大儒,掊仁击义。斯为究竟,孰不归依!

    禅师法名净觉,俗姓韦氏,孝和皇帝庶人之弟也。中宗之时,后宫用事。女谒寖盛,主柄潜移。戚里之亲,同分圭组。属籍之外,亦绾银黄。况乎天伦,将议封拜。促上方令铸印,命尚书使备策。诘朝而五土开国,信宿而驷马朝天。禅师叹曰:“昔我大师,尚以菩提释位。今我小子,欲以恩泽为侯。仁远乎哉?行之即是。”裂裳裹足以宵遁,乞食糊口以兼行。入太行山,削发受具,寻某禅师故兰若居焉。

    猛虎舐足,毒蛇熏体。山神献果,天女散花。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