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南疆飞龙传 >

第29章

南疆飞龙传-第29章

小说: 南疆飞龙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部了。
  最近听说他在那联合诸部,加强了戒备,而且大量地建造战舟,有几个不跟他们合作的酋长,都已先后被他吞并更换掉了,声势汹汹。
  这些岛国因为远处海外,从来也没有臣属于哪一个大国过,而且岛上多半为野人生番,大部分都是些海客漂流而去,在那儿教化生番,组织成国,所以人种各异,最多的还是汉人和天竺人,其中尤以汉人的势力最大。
  李至善把势力伸到这儿来,又俨然成为一代霸主了,他大概不能忘记被驱出西南夷的仇恨,亟思报复,所以才练兵造船,大概准备发动攻势了。
  这个消息是很令人震惊的。
  爪哇及苏门答腊、马六甲、婆罗洲等群岛,为数不下千余,每个岛大小虽不等,但大者并不小于暹罗、缅甸等国人口,加起来几近百万之众。
  这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不过暹罗和缅甸深感恐惧,连安南也大感不安。
  他们都不约而同向圣光寺求援问计,圣光寺接获消息也深感困扰。
  李至善的苏门答腊远隔大洋,必须靠舟舷为渡,他那儿的人员虽多,但是舟只有限,不可能来得太多,这边以逸待劳,先聚重兵以击之,倒是不可怕。
  但惟一伤脑筋的是攻击来自海上,无法臆测方向,也不知道对方登陆的地点。
  中南半岛三面是海,海岸线很长,地势又是山峦起伏,丛林密生,交通不便,大军调动很困难,不若对方在海上灵活,大军集中在一地,他们可以避重就轻,到乙地登峰攻击,势将防不胜防。
  这下子连梅玉也没辙儿了,他只有消极地派出一些渔船在海上远眺,发现有大批的船只时,立即回报。
  这个法子实在不算好,但总是聊胜于无。
  忽然,一个消息传来,那是马大江传来的秘密消息,说司礼监郑和上海路出海而下南洋,率精兵两万七千余众,对西南夷群国,将—一遍及。
  这个消息早就有传闻了,是说永乐帝听说建文帝远避海外后,将遣专人来擒捕。
  锦衣卫中另一个体系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是他们的人员没有到达西南夷,就被镇南王府沐家的人给堵回了头。
  由陆路入西南夷,一定要经过云南,那是沐王府的地盘,沐王府对大内秘探毫不买账,碰上了一定是悄悄地抓起来,来个无声无息地失踪,朝廷也不便动问,因为朝廷跟沐王府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不去干扰云南的行事,沐王府的条件就是效忠永乐,永镇云南。
  他跟郑和的关系不错,郑和手下的密探可以出人云南而无禁,但必须先向沐王府报备。
  对另一体系的人,他则毫不容情,更由于郑和的私下知会,那些人想躲过沐王的追索也很难,纵然漏过三两个,到了西南夷也起不了作用。
  永乐帝是不是真的对此不在乎,没人知道,但他却也悄悄地留了一手,以发展水师为名,在福建造了大洋船两百多艘,这些船只在永乐县督造后,朝廷才宣布有出使西洋之举,钦差却点了郑和。
  表面上的理由是宣扬国威,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清楚是要他去找建文帝。
  找建文帝干什么,是抓他还是杀他,抑或是另有打算,却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出使之前,永乐帝把郑和召人内殿,屏退左右,君臣二人足足谈了有两个更次,这次谈话的内容十分机密,事后君臣二人都极口回避,不肯泄漏。
  够资格问的人已经不多,却没有一个人够资格追问到底,所以那是一次最保密的会谈。
  不过郑和倒是遣派了马大江给梅玉递了一个消息,说他是特地讨了这次钦差的任务,最主要的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为建文帝清除障碍,对付李至善。
  他叫梅玉放心,此行绝不会对建文帝不利,只是要建文帝表现得合作一点,安分地株守西南夷圣光寺,纵另有所图,也不妨留诸异日,至少在目前不能有任何迹象显露。
  他也提出了一个请求,此行将以征服苏门答腊及马六甲诸岛国,缉捕李至善为要,但是对当地的情形过于隔阂,希望梅玉能率人先行潜人该地,刺探消息以为接应。
  这是个极端的好消息,梅玉自然没有任何异议,对于郑和的请求,更是欣然从命。
  他选了一条海船,带了一批好朋友会合了马大江、马大海兄弟,他们是郑和的侄子,也是大内密探负责将来与郑和联系的。
  建文帝对这位老弟一再为他冒险犯难很觉过意不去,特别派遣了自己的妃子李珠同行,给姚秀姑做伴。
  那自然是一句说词,主要是因为李珠是李至善的女儿,以前曾参予李至善的工作,十几岁时曾经到过苏门答腊的高港,在那儿住过半年,地理较熟,再者,她对李至善的心腹手下也较为熟悉。
  如果,不能凭她的影响力,说服一些人投过来,至少也可以认出一些人,设法加以俘虏,逼问出一些口供来。
  郑和预定在永乐三年冬天启行,梅玉他们在秋天就出航了。
  西南诸夷在明室而言,日之西洋,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南洋。
  梅玉与郑和私相约是要对付在苏门答腊的陈祖义,也就是要对付他的后台李至善,所以梅玉在秋末就乘了一条大商船出发。
  他们都是以海客身份为掩饰的,他们的海船上载了绸、布匹、瓷器、农具以及刀剑弓箭兵器等,这是外海夷岛上最缺乏的日常用品,然后换取海外特产的药材、香料和一些特异的海产,把这些带回中原,也都可以获取巨利,来回都有很高的利润。然而从事这类生意的海客却不多,最主要的是因为风险太大。
  海上有不测风云,这是一种无可抗力的天灾,再则是人为的,如海上的强盗及海岛上那些未开化的蛮人等,碰上了也都有性命之虞,不过,这究竟还可以预防的。
  预防的方法无他,凭仗武力征服对方而已,因此这赖海生活的水手,不但航海精通,而且个个都还要有一身不错的武功,以备战斗时之用。
  梅玉的这条船叫神龙号,船上有四十名熟练的水手,还有几门火炮,常来往于南中国海之间,颇有名气。
  船主也姓马,叫马清,早年是纵横七海的大海盗,后来受了朝廷招安,洗手不再打劫,专做海上的运销生意。
  他自己不做生意,专门接受人家的雇佣,往来南中国海之间,由于他的水性精,地理熟,所以生意极好,尽管他的报酬高得吓人,仍然有人争相聘雇。
  但实际上,他真正的身份,也是隶属于大内密探,他是郑和的本家兄弟,早年因为郑和的关系和央请入了江湖,只是借海盗以隐身而已。
  郑和掌了密探的大权,他也顺理成章地受了招安,以更为方便地为郑和工作。
  这次郑和就派他作为先行的部队,一则固然是要他支援梅玉,但也未尝不是郑和的私心。
  密探的圈子里倾轧得厉害,谁都想树下一些私人的势力以自保,在建文帝主政时,由于不太管事,由得大家各自去发展,永乐帝继位后,对树立私人的势力将遭大嫉,他比较信任太监,因为太监不容易建立私人势力,但郑和却不同,他看得准而远。
  在朝廷上,建立势力将为永乐所不容,他却不能没有保障,只有把势力扩展到海上去了。
  李至善手中的这些势力,早就使郑和的心动了,也一直想抓在手里,也因为期之必成,他才把族弟马清的这条船给派了来,供梅玉指挥。
  梅玉是忠于建文帝的,郑和对建文帝也有一份感情,他也不在乎将南洋的势力置于建文帝的名下。而他仍能在暗中掌握,更妙的是在建文帝名下,可以祛永乐帝之疑,使永乐帝身边那一批容不下建文帝的人,稍有忌讳。
  论纵横运用权术的手段,郑和无疑是个绝顶高明的人物,他能在面面俱顾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神龙号载满了货物出海了,货是马清从中原运来的,但梅玉上了船后,马清立刻将货物清单交给他。
  梅玉道:“马兄别客气,货是你的,在下只是提个名义而已。”
  马清道:“小侯,货也不是我的,是三宝哥叫人装上船,指明交给你的,小侯理应全权做主。”
  “我根本不懂得做生意。”
  “这与懂不懂生意无关,小侯既是货主,对全船就能全权指挥,进退全由你作决定。”
  “这……在下不明白马船主的话。”
  “我举个例子好了,假如我们遇上了风暴,是否要抛弃掉货物而来保全性命安全,哪时就要货主来决定。”
  “这应该是由船主来作决定的。”
  “不然,我们既然受雇,冒死拼命是我们的职责,是否弃物要由货主作决定,我们是无权要求的。”
  “这就是说货主不同意,你们就得拼死撑下去。”
  “不错,我们收取了报酬,就有责任保障客货的安全,哪怕是拼了命也是应该的。”
  “只是限于遇上风暴才有这种情形吗?”
  “不,还有就是遇上了海盗,要战以保货或是舍弃货物以保性命,也概由货主决定。”
  “舍弃了货物能保全性命吗?”
  “能的,只要不加抵抗,海盗们只劫走财货,通常是不伤人命的,但如若有抵抗的行为,落人了他们手中,那就很难说了。”
  “你们不是有火炮,足以击退来犯的敌人吗?”
  “我们是有这个能力,但是要尊重货主的意愿,毕竟这是带点冒险性的。”
  “以前遇到过海盗吗?”
  “遇到过三次。”
  “结果如何呢?”
  “货主都舍不得放弃货物,这是一笔不算小的资产,他们宁可冒险一拼,幸好是我们都拼赢了。”
  “马船长,你实际上是很有把握的。”
  “‘但我仍然要给货主一个选择的机会,因为我们不能替别人决定生或死,战斗是一定会有危险的。”
  梅玉哈哈大笑道:“马船长,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两天之后,梅玉也遇上了选择的机会了。
  不过这次马清破例地向他作了一个消极的建议:“小侯,我看你这次还是放弃货物算了,反正你也不是真正做生意的,不在乎这点损失。”
  梅玉陪着他走上甲板,眺望着远山出现的三点帆影,皱着眉头道:“对方有三条船?”
  “是的,他们所悬的是海鲸旗,那是南海最大的一股海盗.盗首叫赤鲸陈友义,他们的堂号叫赤鲸帮,全有四五百人众,实力很雄厚。
  “你以前接触过吗!”
  “没有,我们大家都有个耳闻,他的船看到我的神龙号,就调转走开了,大概也是避免跟我对上,这次他们有三条船只结在一起,实力足够吃我了,所以才迎了上来。”
  梅玉想了一下,道:“陈友义和陈祖义是什么关系?”
  “这倒没有听说,因为陈友义行踪不定,很少有人见过他,也很少有人知道赤鲸帮的事,只知道他的总坛设在苏门答腊的一个岛上。””
  “我倒觉得他们一定关系密切,陈祖义是李至善的外甥,也是李至善在南海中培植起的一般势力,陈友义很可能也是他的另一个外甥,我得向珠大嫂请教一下。”
  他们向李珠询问的结果,证实了梅玉的猜测。
  陈祖义是李珠舅母的儿子,陈氏是一个大族,子弟众多,陈祖义那一代是义字排行,所以李珠虽然不记得有陈友义这样一个表哥,但几乎可以肯定是陈祖义的同族,因为陈氏有很多弟兄在南海做海盗的--那是陈家的事业。
  梅玉道:“马船长,如果陈友义和陈祖义是同族的堂兄弟,那我们这次海上的遇合,就不是弃货能够解决得了。”
  “这不太可能吧,我的身份很秘密,没人会知道的。”
  “李至善是搞密探出身的,不要忽视密探的能力,他们中间颇有一些人才的。”
  “小侯以为他们是存心对付我而来的。”
  “我想是的,否则三条海盗船只结行动的事很少会发生的,在南海中航行的都是普通的商船,根本不需要如此巨大的人力来对付,我认为他们是冲着神龙号来的。”
  “不会是为了对付小候的吧?”
  “这次我相信不会,因为没人知道我上船,我们每个人都经过了乔装才登船的,走得十分秘密。再者如果是为了要对付我,用不着海上拦截,在高港的边岸上以逸待劳,捉我不就容易多了。”
  马清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梅玉又道:“假如对方是专为对付神龙号而来,则我们弃货投降仍然得不到安全了。”
  马清只有苦涩地一笑道:“小侯,很对不起,害你受到牵累了,不过小侯放心,我们力量尚可一拼的。”
  梅玉道:“海上战斗我不熟,由你去指挥,但等到双方要接触时,你把指挥权交给我,我们来漂漂亮亮地打他一仗,叫对方片甲不回。”
  马清立刻下去指挥了,其实他的那些水手们都是老经验的战士,早就把火炮准备妥当了。
  马清也很沉得住气,他在发现对方时,就掉了方向,对方也衔尾急迫,但是那三条船由于船行速度较快,距离迫近了,而且不断地打出要前面落帆停船的信号。
  追逐了一阵,马清下令打横船身,看来是好像知道逃不了而准备投降了。
  来船很快地就接近了,到距离五十丈左右,可以看清对方船上人的面目时,突然轰轰连声,火光直射。
  神龙号上有十二门火炮,炮座下有轮子,可以推动安装,事先他早已把十二门火炮推放到一边,一声令下时,十二门炮齐吼。
  每四门炮瞄准一条船,一发过后,迅速装填,再度击发,如此连续下去,每门炮都放了五发,已经有六十发炮弹发射,因为距离足够,没有一发落空。
  六十发炮弹平均落在三条船上,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可怕的,其中的两条船还起了火,另一条船则整个翻了过去。
  海面上只见蚂蚁般的人头在浮动,赤鲸帮的三条船都毁了,他们迅速由大船上解下了小船,飘流在海上,而且也向神龙号划近,每条小船上都爬满了人,为数总在百来人。
  马清哈哈大笑道:“这批王八蛋,今天总算尝到厉害了,狗胆不小,居然敢来找马老子的麻烦……”
  梅玉也到甲板上观战,见状不禁骇然赞叹道:“马船长,你这阵火炮真叫厉害,每炮五发居然没有落空的,实在叫人佩服。”
  马清笑道:“这是我重金聘一位荷兰的技士,特地铸造的,这位技师是铸火炮奇才,他所监铸的火炮,口径不大,射程极远,最难得的是准度,在五十丈到七十丈内,可以击中一条牛,他所制造的炮弹不但穿透力强,而且还能发火爆炸,我的神龙号能够横行七海,就是靠着这几门火炮的威力。”
  “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些火炮的威力,为什么赤鲸帮的人不加预防呢?他们集结了三条快船,未作还击的准备?”
  马清笑了一下道:“他们也有火炮的,只是一般火炮的射程,只在四十丈内有效,我的火炮是精制的,可及远七十丈,通常我也是将距离拉到四十丈左右才发火,就是不让人知道我的火力详情,再者,一般的情形下,我的船上只陈列了四门火炮,其余八门都藏在舱底压舱,必要时才推出来,陈友义是以一般的状况来了解我,所以才吃了大亏。”
  “那几条小船来得较近了,船上的人数多出我们两倍之多,马船长,你的火炮能击中小船吗?”
  马清笑道:“没问题,我能击中七十丈外的水牛,那小船总不会比水牛小吧!何况他们已划到了三十丈左右,闭上眼我也能击中它。”
  马清是个很幽默的人,他说闭上眼,就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