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风尘交易人 >

第7章

风尘交易人-第7章

小说: 风尘交易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他所知道的所有“老同学”打电话。事先,周新泉打算在一个好一点的酒楼里请
吴的全家。王锦华说过,“现在从国外回来的人都是请吃饭,美国有的东西,除了
波音747和机关枪,中国都买得到。”
    这个时候,周新泉赶忙表示自己要请客。
    吴铁宁一摆手:“要请,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你是美国人,当然要我们这些地
主来出血了。”
    周新泉不知道是这个家伙还是自己有号召力,过去和自己关系好的和不太好的
一下子都召集来了,一共有十几个人,而且都是该市各行各业当中的活跃人物。目
前,这个城市里几乎所有的企业、公司和政府机关里都有他们的校友。
    吴铁宁还告诉周新泉聚会的地点是去年才新开张的、装饰豪华的麦当劳里的一
个单间,一共摆下了两桌。什么?麦当劳?周新泉悄悄问太太:“麦当劳就是美国
的MacDonalds吗?”
    “奇怪,你会不知道这个?”王锦华看着他。
    “我是不敢相信,那种地方还可以请客?”
    王锦华告诉他:“在中国麦当劳可是好东西。”
    “就算是物以稀为贵,鞋帮子也改不成帽沿呵。”周新泉笑道。
    王锦华看他一眼,对他的尖酸刻薄很是不以为然,“你是用美国人的眼光看麦
当劳,人家是用中国的眼光看麦当劳,这里面当然不同了。”
    “可是麦当劳总是一样的呵。那里面该不会卖牛排吧?”
    “小心让人家说你完全美国化了。”
    周新泉听出了太太话里面的含义。在周新泉看来,国内朋友对他们这些出国的
人最强烈的批评就是“美国化”。到今天为止他也弄不清到底什么是“美国化”,
是思想上不爱国了,是生活习惯上西化了,还是感情和文化上的中西混合……好像
都不太是,又都有一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化”三个字决不是用在夸奖一个
人的时候。
    记得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刚刚来到美国。比他先来三天的同学,就带
着几分不满地评价某个来美国已经三年的同学“美国化”了。因为走进他的家里之
前先要在门口换上拖鞋;因为任何人要和他见面都要先定约会,而且不能迟到;因
为他不抽烟也不让别人在他家里抽烟;因为他进出楼门口时非要让自己的太太,或
者在场的其他女性先行……这个评价着实使周新泉和那个同学疏远了几天。“美国
化”在那时的周新泉理解就是,不讲面子,钱算得特别精细和自私。
    这次回到中国,他也特别小心不让别人,特别是王锦华的家人觉得自己“美国
化”。临来的时候,大卫陈送他两件美国名牌T恤衫,说是在国内人家特别认这种牌
子。周新泉为了不“美国化”竟然没有穿回来。然而进了首都机场才发现,这里的
人们穿得比自己,比在洛杉矶的美国人时髦得多。都说中国是在赶美国的潮流,现
在一看,中国人的打扮比美国人要新潮得多。这样一个场景让他这个决心不带出美
国味的人觉得着实委屈。
    现在经过王锦华这么一点拨,他忽然明白了一些,所谓“美国化”可能就是看
问题与这里的潮流不同。比如麦当劳在中国是高等华人的享受,在美国人的嘴里却
叫“垃圾食品”——JunkFood。他又接着联想到昨天和太太一起上街时,他曾经放
肆地讥笑两个青年人。因为他们穿着名牌西装,袖子上缝的大标签赫然在目,让别
人都看见上面的字样。街上其他的人都能够泰然处之,而他却大惊小怪,这也可能
是所谓的“美国化”。
    他妈的,周新泉在心里发牢骚,反正就是来接老婆,不是探讨真理,麦当劳就
麦当劳,就只当我三天没有卖出去汽车,自己罚自己去吃快餐充饥呗。他不再废话,
跟着太太一起走进了豪华的麦当劳餐厅大楼。
    进了麦当劳,看到里面豪华的装饰,犹如进了美国的高级餐馆,周新泉心里打
赌说,美国MacDonalds总部也不会有这么气派!
    过去的同学们陆续来了,来得既不太准时又晚得不太离谱,跟过去周新泉在国
内的时候差不多,这一点使他觉得国内的基本文化还没有太大的改变。所有的人都
热情地跟他握手,仿佛大家都盼望他归来,或者说都把他当成荣归故里的英雄一般。
这简直让周新泉心中疑惑,不知道吴铁宁背后是怎样对人讲自己的。
    再次相见大家免不了又要交换一阵子名片,用他们的话讲是每过一段时间各自
的名片上马上就有新的内容,官自然是越升越高,头衔当然是越叫越响,名字下面
的电话号码越排越长——七位数改成八位数;一个号码变成四个号码——单位的加
上家里的加上呼机加上手机。周新泉每收到一张名片,就感到几分尴尬。当初他在
市府机关被提拔时,这些人大多只是小科员,然而在今天,只当副处级的都属于没
有什么出息的人物。他的名片夹里的确还有几张带有“北方贸易公司美国部副总裁”
头衔的名片,但是从他进了中国境内,就没有勇气拿出来。随便说一个瞎话的胆量
周新泉还有,但是白纸黑字地把说谎的证据交到每一个人的手里,他的脸皮就有些
不够厚度了。还好他的车行名片的头衔不是销售员,而是“销售顾问”,顾问一词
在中文里面相当好听,大家看过之后都说,原来新泉是在美国进行汽车经营,何不
向自己的公司要求到中国来开拓市场?
    寒暄过后,大家便入席吃饭。今晚来的人当中有公司的主管,机关的处长,职
位最高的是副局级的人大办公厅副主任张新强,他和周新泉一同进的市机关,但是
比周新泉早两年出国,所以没有赶上提干,出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副主任科员。但
他毕业回国的时候正好赶上出国潮在全国兴起,他以逆向行动而引起领导的注意,
以符合知识化、年轻化而成了培养的重点,职位直线上升。
    在经商的人当中最有成就的是麦子辰,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学校最不起眼的家
伙,今天成了本市数得上名的大富翁,红得发紫。先前人们听到的关于他的消息是
他老婆不要他,把他赶出家门,而今人们谈论的居然是他被当地一个无聊的组织评
为本市最有价值的十大单身汉之一。麦子辰的名气并不来自于他的钱,而是他花钱
的方式。这个人自己生活挺随便,但是在他人面前却出手大方。他还挺爱做“善事”,
到麦子辰那里募捐的组织很少能够空手而归的。
    最近麦子辰的生意又扩展到了国外,现在是美国中国来回跑,据说在美国也很
吃得开。从人们的话语中,周新泉得知今天的聚会就是他出的资,但是到现在他人
却没有露面。吴铁宁说,麦子辰今天要赶三个地方吃饭,所以只能最后来一下,主
要是付钱。
    这些人聚到一起,每一个人都能给他人带来不少的信息和话题,每一个人似乎
对他人也特别感觉兴趣。这样在周新泉明显应付地回答朋友们的问话之后,自然地
淡出了这里的聚焦点。人们马上转移到自己更为关心的话题当中,这里面有上层的
内幕,有经济信息,当然更少不了各种知名人物的隐私……
    周新泉开始庆幸自己在众人目光前面解脱,继而又感到怅然,今天的聚会名义
上是为他,但是人们未必是为他而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吃饭的由头而已,倒是太太
王锦华和这些人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他低下头来不声不响地吃饭。
    在全世界的麦当劳客人中,只有中国人吃得最拖拖拉拉,把实实在在的快餐吃
成了满汉全席。时间长一些,听大家夸夸其谈还不要紧,最使周新泉受不了的是这
里的人抽起烟来肆无忌惮。在座的几乎是隔一个便是一个抽烟的,他们自己抽不算,
还互相敬烟,顿时只见烟往房顶上吹,灰往菜盘子里点。
    过去在国内时周新泉自己虽然不属于烟民,但是为了特殊场合也可以点上一颗。
烟照样是先吸进肠子里,然后又从鼻孔抽入肺叶。然而到了美国之后不但抽烟面临
种种具体的限制,而且受到精神上的压力。在他的身边到处是吸烟有害的教育宣传,
而且由于二手烟的危害被人提出,吸烟简直就和害人同日而语了。给他感触最深的
是,美国的空姐们因为飞机上曾经允许吸烟而状告烟草公司隐瞒二手烟的危害,最
后获得天文数字的赔偿。周新泉不得不联想到在国内时自己开始抽烟的起因,那时
他和自己的上司,办公厅的一个老处长在一个办公室,老处长竟然不止一次地得意
宣称:根据调查,闻别人抽烟比自己抽烟还更有害处。老处长此说之目的是让周新
泉也学着抽烟:既然吸二手烟更有危害,不如自己抽烟,创造二手烟给别人闻!这
种思维逻辑在今天周新泉想起来实在咋舌。平心而论老处长为人正直,为周新泉等
几个年轻干部的提拔曾经出过力。然而他在让别人受二手烟毒害上竟然没有一丝歉
意,反而得意洋洋。更为奇妙的是周新泉以及其他尚未抽烟的男女也能泰然处之,
仿佛性命不是自己的,或者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此时周新泉可能对自己“美国化”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他心想,如果让他生活
在这种二手烟的环境里,就是给他一个局长他也不干。反过来说,他要是真的当上
局长,第一件事就是在机关禁烟。他轻轻拉了一下王锦华,看看烟雾缭绕的屋顶皱
皱眉头,然后走了出去。
    他走出麦当劳的大门,外面的晚风扑来,让他感到清爽无比。他长长地呼了几
口气。过了好一会儿王锦华才悄悄走了出来。她带着不解的神情问周新泉:“你怎
么了?”
    “你没有看到屋子里面那么多烟吗?这伙人是他妈的跟谁拼命呢?”
    “就是为这个?”王锦华是更为不解的样子,“你是不是病了?”
    “再在那个屋子里面熏着我就要死了。”
    听到周新泉这话,王锦华拧起了眉头:“你怎么这么邪乎咋事的?快回去,别
让人家误解你。”
    说完她自己先往回走。
    周新泉原地站着不动:“我可不想得肺癌。”
    王锦华回过身:“你也太娇贵了吧?”
    这回轮到周新泉不解了:“你在国内的生活工作就是同这帮子人在这种环境里?”
    “全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在这种环境里。”王锦华说。
    周新泉看看王锦华,也觉得自己的处境有些为难:“要不,你给我编什么理由……”
    “今天是欢迎你的聚会,为了大家的面子,你就牺牲一下行不行?”王锦华觉
得他实在不近人情。
    周新泉更加委屈:“他们抽烟是谁给过我面子,征求过我的同意?”
    王锦华笑了:“你真的是个完全的美国人了。这是中国,不是南加州。”
    又是“美国化”在作怪,周新泉心里想。他虽然对王锦华的态度不满意,但他
明白此时不能和她闹别扭。他不再说话,跟着太大往回走。
    还好,周新泉发现自己和太太先后离去并没有在这里造成任何波动,大家仍然
热烈地争论着什么。这里面是以在机关事务管理局当处长的马海军和人大办公厅副
主任张新强为首形成两派。前者刚刚给市直机关搞来一批进口小轿车,骄傲得不行,
对所付出的努力也颇有感叹;后者刚刚跟着一个地方汽车工业考察团去德、美、日、
韩转了一圈。所以两个人的话题便没有离开汽车。开始两个人的观点还十分接近,
认为中国的小轿车可以在很快时间内和欧、美、日、韩不相上下。但是很快就出现
了分歧,人大办公厅的张主任认为发展小轿车工业必须成为国家的第一优先,因为
小轿车工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如电子、化工、机械、冶金、建筑、交通等基础工业
的深化发展,同时还会促进其他的行业如金融、服务、广告、传媒乃至文化的发展
和变化。
    马海军摇摇脑袋:“中国发展小轿车绝对是失策。”
    他的论调也带有相当的普遍性:美国地大人少,交通方便,所以成了汽车工业
的先驱。但是今天美国人也尝到了小轿车泛滥成灾的苦头,川流不息的汽车里面坐
着的往往是开车的一个人。在美国绝大多数的汽车都装着大马力发动机,这造成许
多污染和浪费,已经成了社会性的问题。美国的小轿车工业的发展走在了公共交通
事业的前面,结果在除了个别大城市中心之外,几乎没有公共交通。小轿车越是发
达,公共交通便越落后,公共交通落后便逼着个人拥有自己的汽车,这形成了恶性
循环。到了今天美国的交通部门也在提倡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是效果非常有
限,因为买车票比自己开车出门更贵。这里还不说中国城市有没有为市民存放汽车
的空间,中国能不能占大量的耕地去修建小轿车用的多线高速公路,中国的石油产
品能不能满足每人一百匹马力的动力能源需要……
    周新泉出去的时候正是张主任在说自己的观点,他回来的时候正好听到马处长
反驳。人们发现他的再次出现,于是就有人提议让他发表意见。周新泉还没有说话,
就感觉太太碰了碰自己。
    周新泉此时正想表态,然而太太这么一碰,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讲,随口就说:
“你们两个人的观点都对。”
    所有的人都笑了。
    周新泉话一出口就马上后悔了。现在他把王锦华刚才的话和现在的暗中提醒理
解成一种限制和不信任。虽然他决定不和太太发生对抗,但在一种逆反心理的作用
下,非要说个痛快不可。他想了一下卖个关子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嘛。”
    “那你要是领导,是发展小轿车还是公共交通?”马海军问。
    “首先,我不是领导。你这个命题就没有意义。”周新泉觉得凭什么不能亮出
自己的观点?他接着说,“领导人考虑的事情,恐怕不是你们两个人争论的内容。
比如,你刚才的观点就没有体现我们改革开放的精神。哪个当领导的不希望在自己
的任内把中国搞得满马路的汽车?当然开得动开不动就是另一回事情了。公共交通
搞得再好能挂得上改革吗?”
    马海军没有话说了。周新泉又转向了张新强:“小轿车固然能带动其他工业,
可如果凡是我们没有的就引进,最终就成了拣国际技术破烂,像德国的大众汽车,
美国的麦当劳,都是中国人稀里胡涂引进的杰作。”周新泉本来还想说:美国烟草
公司现在犹如过街老鼠,到了中国却成了米老鼠。话到嘴边,觉得还是应当给他们
留点脸面,于是就以一通大笑结束。
    正在这个十分令人尴尬的时候,麦子辰匆匆赶到了。
    麦子辰比他们这群人大了整整一旬,和周新泉一起上大学的时候,麦子辰已经
在印刷厂工作了七八年。由于年纪的缘故麦子辰当了班里第一任班长,他以为人谦
和,不坚持原则而给人留下印象。也因为年纪,他成了学习上的困难户,那会儿被
人家称为老大难。他的班长职位在第二年就被周新泉指定的一个小兄弟给取代了,
从此麦子辰就彻底退出众人的视线。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麦子辰以一个听
起来像是中外合资的奥兰有限公司起家,转眼之间变成了本地的一个人物。
    麦子辰自称是专门赶到这里来和周新泉见一个面。其实麦子辰过去和周新泉的
联系很少,倒是一直和王锦华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麦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