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 >

第35章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第35章

小说: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了这么多的社会实践项目,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我的生活费问题。算起来,不仅这学期的生活费有了着落,而且还有剩余,再赚点儿钱,在毕业之前就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了,父母挣钱也不容易。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学校里组织我们这批学生党员去海宁参观了秦山核电站。这是我们国家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在当时,只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核电站位于浙江海宁的秦山镇,就在海边。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海上波澜不兴,海浪一次次地冲击着岸边的防波堤,发出“哗、哗”的声响。海水呈现出黄不啦叽的颜色,完全没有电影、电视里那种蔚蓝的海面和波涛滚滚,简直就是宽一些的黄河、长江。当时我也没有想到,我以后的日子会跟大海结缘。住在海边,看海上的轮船、帆船,枕着涛声入睡,看着在不同天气下不同颜色的海水…… 
  核电站的主要建筑就是一座十几层楼高的圆形碉楼。之所以用碉楼这个词,是因为其象极了日军的炮楼子。最高一层是控制室,里面有一个大大的圆弧形控制台,满眼都是电脑和各种仪器、仪表,还有许多按钮、把手。下面就是核反应堆,听工作人员讲,反应堆的保护罩有好几层,最外面一层就是厚达半米的钢筋混凝土。其他建筑都是些辅助设施,比如:宿舍、食堂等,也没什么可看的。 
  杭州秋天的景色是很怡人的。丹桂飘香的时候,满城都是桂花的幽香,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些醉人。树木都演变成五彩斑斓,景区里到处是耀眼的秋景。秋天的时间很长,一直到十二月,才会进入冬季。冬、夏两个季节,是杭州最难挨的时候。夏天太热,冬天太冷。 
  一股冷空气带来了一场清冷的雨水,标志着杭州冬天的来临。冷空气过去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寒流来袭。每次寒流的到来,气温就要下降好几度。 
  这几天杭州的天气一直是阴雨绵绵,小雨并不大,但西北风刮得落叶满天飞,冷得冰入骨髓。无论是教室里还是宿舍里,都像是冰窖似的。我们在教室里干脆插上电炉子取暖,尽管这是学校里禁止的。但系里大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支眼的态度,因为学生经常使用电炉丝制作立体美术字,或者做一些立体作品。 
  下午的小雨逐渐换成了雪花,在西北风的呼啸中,洋洋洒洒的漫天飘舞。现在,陈邦逸也没有了初见下雪的兴奋,哆哆嗦嗦地围着个电炉子,冻得鼻涕直流。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其他省份,这点从他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比如:我们都抽二、三块钱的杭州烟,他抽得是万宝路、剑牌、555和骆驼,我们为了挣点生活费忙得屁颠屁颠的,他从来不会参与这种活动。这可能是他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水平不行,干脆也不掺合了。另外,我还相当不能理解的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无论是天寒酷暑,他们基本上都不穿袜子,就是光脚板穿皮鞋。我曾经试过一次,脚丫子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挺难受人的。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2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2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日期:2009…07…17 00:06:57 

  晚上回到宿舍里,雪花还在飘舞。被窝里也冷飕飕的,被子有点儿潮,更觉得冰凉。主要是这一阵子一直下雨,没处晒被子去,再加上江南的空气湿润,感觉被子都快长毛了。我蜷缩在被子里,把帷幔拉上,听着外面北风呼号,沉沉进入梦乡。 
  早上被学校的大喇叭惊醒,睁开眼睛看看表,才六点多,就把被子蒙在头上,接着睡觉。迷糊了一会儿,就被外面的拖鞋声、脸盆牙缸的碰撞声、唱歌声、饭盆的敲打声弄得想睡都睡不着,只好爬起来穿上衣服。往窗外一看,已经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从地上的脚印来看,雪已经很厚了。 
  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儿也都不情愿地爬起来了。我下了楼,准备到教室里拿饭盆。刚出门口,一脚踩到雪地里,鞋里马上就进了水,冻得我马上缩回脚来,脱下鞋来一看,里面全是冰碴子。再仔细看看地上,尽管是看上去是白茫茫的雪地,雪层下面是一层薄冰,再下面就是冷冷的冰水。在这种地上行走,什么鞋也不管用,只能穿雨鞋了! 
  我把鞋里的冰水都倒出来,袜子全湿了,冰冷地贴在脚上。我穿上鞋子赶紧跑回宿舍,几个哥们儿正要锁上门出去,我赶紧对他们说:“先别出门了,回屋换鞋吧!”他们还问:“为什么?”我把脚伸出去给他们看,说:“地上全是冰水,皮鞋、旅游鞋的都不管什么用,赶紧换雨鞋吧!”回到屋里,我把湿漉漉的袜子脱下来,换了一双,从床底下找出高筒橡胶雨鞋穿上。几个哥们儿也赶紧回来换鞋。 

  这会儿倒是不往鞋里灌冰碴了,只是这种橡胶雨鞋实在不保暖,在雪地里走了一遭,冻得我脚趾头都快木了。吃完早饭,我赶紧来到教室里,插上电炉子。脱下鞋来,往旁边一扔,把脚伸到电炉子上面烤着。不一会儿,袜子上就升起一股白汽,热气腾腾的。脚丫子这才感到有些暖意。 
  陈邦逸和陈玉斌也回来了。陈邦逸就穿着一件薄毛衣,冻得鼻涕直流,到教室里插上电炉子,脱了雨鞋,哆哆嗦嗦地烤着。很快,大家就都到齐了,也不画作业了,先暖和着再说。教室里一下就有十来个电炉子同时开着。 
  雪霁天晴,阳光从彤云中撒落下来,地上的白雪亮晶晶地闪着光。西北风仍然呼啸不止,吹得树枝、电线发出“呜呜”的声响。教室里,吴帆用录音机翻来覆去地放着郑智化的老歌,我们就在他那沙哑的嗓音中画着自己的作业。 
  冬天的白天非常短,下午刚过五点,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教室里就剩了我和沈穆等几个人,其他人去吃晚饭了,晚饭过后也不准备回来了。在这冰冷的教室里呆着,还不如钻进被窝里,暖暖和和地看小说呢。我和沈穆是最后离开的教室,我们俩锁上门,拎着饭盆去食堂。 
  这几天,不知从哪儿出现了一些小摊贩,推着三轮车,就在食堂外面摆开摊位,卖炒菜和小吃。虽然花样并不算多,但食堂的饭菜吃了三年多,就算是再好,也早就吃腻了,所以这摊位还比较受欢迎。我和沈穆也不愿意去食堂了,就到摊贩那儿点了两个菜,一个炒鸡蛋,一个辣椒炒肉,就在旁边等着。 
  等他炒好菜,我们俩端着饭盆到食堂里吃饭。食堂里人声鼎沸,外面的大喇叭播送着校园新闻和流行歌曲。这校园广播一天三次,从不间断,我们都懒得去听他们在说些什么了。刚吃完,服装班的猴子看见了我们,就问:“你们还没回教室?”我奇怪地问:“回教室干什么?”他指着外面说:“你没听见广播里说?你们教室起火了!”我们俩仔细一听,电子系的那个女播音员正在反复不停地说着:“有谁拿着5号楼301教室的钥匙?请赶快去开门!教室里发生火灾!有谁拿着5号楼301教室的钥匙?请赶快去开门!教室里发生火灾!”我们俩这才反应过来,沈穆拿着饭盆就跑,我赶紧喊住他,把他手里的饭盆连同我的都交给了猴子,我们俩跑出去,骑上自行车就往教室飞奔。 

日期:2009…07…17 20:45:33 

  路面很滑,全是冰水,我们俩这么快的速度竟然没有滑倒!老远就看见教室里浓烟滚滚,到了楼下,把自行车一支,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三楼。到了楼上,满走廊里都是呛人的烟雾,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走廊里到处都是人,端着脸盆,拿着水桶,甚至是拎着饭盆,盛着水往我们教室里跑。我们俩拨拉开人群,到前面一看,教室门已经被打开了,里面黑乎乎的,到处是浓烟,在浓烟中,还有一些火苗子在诡异的窜着,几个同学冲上去对着火焰就是一盆冷水,火焰熄灭了。 

  我勉强挣开眼睛,浓烟呛得我直咳嗽,看看四周,已经没有燃烧的火焰了。消防队的队员们这才赶到,他们进来看了看,又洒了些凉水,指挥大家说:“为了防止复燃,大家把里面的易燃物品清理一下!”许多同学就开始往外搬东西,第一个就把我挂在墙上的大幅油画给扔到了对面教室,接着就是我的桌子和墙上的画纸。我过去看了看东西的情况,还好,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就是那幅油画被烟熏得黄不啦叽的。沈穆站在自己的桌子前,有些发呆,我过去看了看,桌子的半拉儿已经被烧成了黑炭,但还顽强地站着,地上都是黑色的灰烬,估计是他的画稿和画纸。旁边朱筠的桌子和后面陈邦逸的桌子就好一些,基本上没什么损失。很显然,火灾是从沈穆这儿引起来的! 

  沈穆还在发懵,消防队员已经准备开始勘查现场,让里面的人都出去。我正要拉着他离开,猛然醒悟过来,趁着消防队的人不注意,在灰烬堆里巴拉了一下,露出里面的电炉子,摸了摸,还有些温和,电线已经被烧没了,插头还在墙上的插座上,也把插头拔下来,顺手把这些东西都揣在怀里。消防队员冲着我们喊道:“你们俩怎么还不出去?”我赶紧拽着他出来,顺手把那些东西都扔到垃圾堆里。 

  我们班里的人听说消息后都赶来了,有些人的东西已经被搬出来了,就察看着自己的损失情况,有些人的东西还在里面,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张彦青听说后,也赶了过来,一见我就问:“你没事儿吧?”我说:“没事儿!基本上没什么损失!”她这才放下心来。 
  等消防队员都走了,我们这才清理一下自己的物品。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楚。电源早就切断了,屋里也没有灯。我们看了看,估计今天是没法整理了,就把桌子、东西都锁到对面教室里,明天再说吧。 
  沈穆仍然看着自己的东西发楞,我借了个手电筒照了照,打开他的抽屉,里面的东西基本完好,包括随身听,按下听了听,一点儿没事儿。橱子里就惨了,锁早就烧掉了,一拨拉,黑乎乎的橱门子就掉了下来,里面的东西几乎全成了灰烬。我从里面拎出个几乎碳化了的包来,刚拎出来,包就散了架,里面的东西“哗啦”一声掉了一地。我仔细一看,终于明白沈穆发懵的原因了:地上是烧得已经扭曲了的照相机,机身已经变形,两个镜头全都散了架,玻璃镜片都爆裂了。我估计了一下他的损失,计有:美能达X700照相机机身一个,价值1300元,美能达标准镜头一个,价值400元,腾龙28-70mm变焦镜头一个,价值1000元,滤色镜数个,摄影背包一个,总价值约三千多元。另外,还有他三年半来积攒的作品无数以及其他损失。 

  我让他赶紧整理一下自己的东西,他就默默地收拾着。我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掉头走了出去。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3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63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日期:2009…07…18 22:01:15 

  第二天,地上的冰雪仍然没有化,到教室里看了一眼,里面有工人正在维修。这是座不知建于什么年代的老楼,估计比我爷爷的年龄还大。阁楼是木头的,地板也是木头的,昨天的火灾使地面遭受了严重损失。地板就是没有被烧毁,也被水泡得不成样子了。窗户还是老式的木头窗,虽然没有被烧掉,但上面的玻璃碎了好几块。我记得昨天好像有个消防队员还被玻璃划伤了。墙面全都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天花板变成了黑色的。一片惨不忍睹的模样儿! 

  课是没法再上了,我刚要回宿舍,系里主管学生工作的沈老师就来找我,她已经知道沈穆损失惨重,也没什么心绪去管别人了,就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我,让我召集大家,每人写一份情况说明。我只好安排大家伙儿,有没来的相互转告,写完了交到系里。 
  到了宿舍,我直接去找沈穆,他已经从昨天的状态中苏醒了过来。他们宿舍就他一人在里面,其余人大多去了图书馆。他看见我就说:“谢谢你!昨天我已经懵了!要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坐在徐斐的床上对他说:“谢就不用了,你还是赶紧想想该怎么办吧!东西烧掉了,这还是小事儿,学校里追查下来怎么办?火明显是从你那里着起来的!十之八九是因为你走的时候没拔下电炉子的插头来!”他不知所措地说:“我记得我走的时候把电炉子拔下来了?”我没好气地说:“你拔了个屁!电线都烧化了!插头还是我偷偷地给你拔下来扔了,电炉子也让我给你扔了,为的是别让学校里找到直接证据。但学校里又不是傻瓜,连咱们都能看出来,他们看不出来?你赶紧找人吧!” 

  我们俩商量了一下目前的情况:造成的损失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学校里要是追查下来,估计很快就能查到沈穆!最起码也得背个记过处分,学位就丢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系里糊弄一下过去。这又要找沈老师、朱老师、系主任和我们班主任,当初,我打架的事情就是他们给摆平的。沈穆跟几个人的交情都不错,我赶紧催着他找人去了。 
  其实,情况我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们俩最后离开的教室,他忘了拔下电炉子的插头,电炉子一直烧着,烤着了周围的画纸,纸张的燃烧又点燃了地板和他的桌子......再加上我们的橱子里不是纸就是布的,连颜料也有许多油画颜料,都是松节油做的,一点就着。不过,我的情况说明却不能这么写,那等于是把他给卖了。 
  我回到宿舍发了半天呆,仔细理了理思路。由于我和沈穆是最后离开的人,沈穆又是主要责任人,他的说明肯定不能证明什么问题,系里主要看的就是我的这份说明,所以,需要慎之又慎。我提起笔来写了几个字,想一想,又扔了。再写一份,还是不能满意,只好团了团又扔了,直到中午,我才写完这份情况说明。主要的意思是:我和沈穆两个人是最后离开教室的人,走的时候,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关于火灾的发生,极有可能是因为电路老化,建筑老旧所致,再加上教室里易燃物品比较多,极容易引起火灾。这样,就把责任混淆了,也可以帮沈穆一把。 

  下午到系里交上情况说明,沈老师专门找我谈话说:“从现场情况来看,学校里认为沈穆的责任最大。从你们班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你和沈穆是最后离开教室的人,而你们俩又是班干部,还是党员,沈穆是主要责任人,你的态度就非常关键!希望你能配合系里,把问题说清楚。” 
  这些我早就预料到了,听她说完,我就说:“这次火灾给学校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谁都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谁都没有看到火是怎么着起来的,所以,我也不敢说是怎么回事儿。但有一个因素希望学校里注意:我们教室是一座很古老的建筑,电路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架设的,时间长了,线路肯定会有问题!” 
  沈老师盯着我的眼睛说:“你说是电路的问题,那为什么不是从插座那儿开始烧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