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505-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11章

2505-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第11章

小说: 2505-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涉长叹一声,然后道:“难道王侯将相们就是天生的贵种吗?”众人听了,依然笑声不断,他摇摇头,轻声说:“唉——,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啊!”    
    第二年,正是秦二世元年。七月里,阳城县令接到了皇帝的诏令——征调闾左贫民前往渔阳戍边。    
    一时间,全县陷入了一片混乱。被征召的人匆匆做着准备,一边悲伤地与家人话别。只见到处鸡飞狗叫,到处哭声灌耳。陈涉也在被征者之列,由于他身强力壮而又识文断字,和另一位同样出众的人物——吴广一同被任命为屯长。在两名将尉的监督下,他们带领九百多人向渔阳进发。    
    从阳城到渔阳,路途遥遥,大约要走两个月时间。他们这一行人个个身强力壮,倒也不在话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走到第七天时,忽然下起大雨来。天气阴沉,道路泥泞,众人叫苦不迭。    
    来到大泽乡时,雨下得更大了,雨水积聚过多,到处成了一片汪洋。他们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沟,实在没法再走了。稍一计议,众人停下来休息,等待雨住再走。


第一部分:最会用人的帝王秦二世祸国殃民(2)

    老天似乎有意和他们作对,根本没有放晴的意思。望着雨丝织成的水幕世界,看着阴沉的天,陈涉和吴广万分焦急,戍卒们也议论纷纷,焦躁不安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雨如此之大,不是快要淹没庄稼了吗?”    
    “淹没庄稼是别人的事,照这样下去,我们要误了日程了。”    
    “误了日程怎么办?按照法律是要定死罪的呀!”    
    “老天爷是在要我们的命吧?”    
    “唉呀,老天爷,快停停雨吧,我们快没命了。”    
    陈胜算算日期,心中大惊,他悄悄把吴广拉到了一边:“我们在这儿已停了十几天了,就算马上停雨,路上再也不会出现什么差错,也是难以按预期到达渔阳了,怎么办?”“按照朝廷法律,误期要杀头的。”吴广也是忧心忡忡。    
    “难道我们这九百多人能白白去送死吗?”    
    “我想过了,与其白白去死,不如大家分散逃走。”吴广怒不可遏地道。    
    “这不是上策。你想,我们虽然都年轻力壮,但毕竟身处异乡,一无所有,能往哪里去?再说,逃走了一旦被抓住,还是要被砍头的。”    
    “走也是死,不走也是死,那可怎么办?”    
    “我们可以另谋他图,奋起造反,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甚至还有可能谋得大富大贵。”陈胜显然是思虑很久了。    
    吴广沉吟半晌,一拍大腿:“反了就反了,大不了就是一死!不过——”    
    “你还有什么主意吗?”    
    “反了也得有个名目哇,得抓住人心才行。”    
    “你说得对,虽然如今百姓被秦王害得太苦了,但他们并不知晓一些实情。像那公子扶苏,为人贤明正直,又有德又有谋,却不受父王重视,被派往北郡守边。那胡亥乃是一介愚夫,无德无才,却在先帝驾崩之时矫父命害了扶苏,自登皇位;又杀死众多兄弟姐妹和朝中要臣,凶残无比。可是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些事情?要想顺应民心,召唤民众起来造反,必须以天理天意来作借口。”“太好了,就照你说的办。”    
    “别慌,此事人命关天,并非只是你我二人的事。大凡成大事者,一定要顺应天理,我们先去占一卦再说,如何?”“行,我们走吧!”    
    找了一个借口,陈胜吴广冒雨来到一个卜者家里。陈涉道:“我二人决定要做大事,事情重大,性命攸关,不知是否可行?”卜者看看二人,请他们报上生辰八字,掐指算了一回,静静地道:“二位所行之事,成功有望,但风险很大,道路曲折,还应再祈问鬼神天地,看看它们何意。”    
    陈涉拿出钱两,谢了卜者,拉着吴广出了门。吴广问道:“这祈问鬼神天地怎么个祈问法?”    
    陈涉道:“南方人向来信奉鬼神,这是习惯,卜者的意思不便说啊,他是让我们假托鬼神,向大家示意造反乃是天意。否则,你我与众人向无瓜葛,何以服众?”“如此,我们该如何办才行?”    
    “这事刚才我就想过了,我们这么办。”他轻轻向吴广交待一番。吴广一边点头,一边称是。之后,二人回到了驻地,各自悄悄行动起来。    
    第三天,做饭的士卒忽然大叫起来:“快来呀,这儿有怪事喽,快来看呀——”    
    众人听声,不知什么奇特之事,一起聚拢过去。    
    只见那士卒手中握着一块白绢,满脸惊恐地向众人道:“今儿早上我买来的这些鱼,都是活蹦乱跳的,可是刚才剖鱼时,忽然在这个最大的鱼肚里挖出了这块白绢。我好生奇怪,打开一看,这上面还写了三个字。”    
    众人仔细一瞧,只见上面有红色的三个大字“陈胜王”。众人面面相觑,不一会儿,这事就在驻地传开了。    
    一个士卒气喘吁吁地找到陈涉,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了他这件事。陈涉正埋头睡大觉,一听此事,睡眼朦胧地道:“胡说,哪有这样的事?鱼儿腹中能长帛书吗?”    
    “千真万确,现在众人正在传看哩!”    
    “你也亲眼见了?”


第一部分:最会用人的帝王难道这是天意? (1)

    “见了,三个字清清楚楚!”    
    “难道这是天意?”陈涉一副沉思的样子,“这不能再传下去了,你现在就回去把那帛书烧掉,将尉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驻地里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士卒们感到这冥冥之中有着天意的成分。他们看陈涉的眼光里添了许多敬佩,纷纷去和陈涉打招呼。雨依旧在下,只是略为小了一点。他们居住在一个古庙里,平时十分吵闹,然而,这天晚上却没有了吵闹声,只听得到处是窃窃私语声。忽然,有人说了一句:“听,那边树林里有什么在叫!”众人一惊,立即静了下来倾耳而听。东边那大片树林里传来了一种说不出是什么的怪叫声,隐隐约约有两句是“大楚兴,陈胜王”。人们这才想起,那片树林里有一个大祠堂,不知多少年了,据说是祭祀天地的地方。有些好奇的人相约着走出去,向东面望去。声音越来越清晰了,确实有“大楚兴,陈胜王”二句。那如狼似鬼的声音叫人毛骨悚然。同时,树林里还有闪闪烁烁的光团在跳跃。那样子犹如阴暗潮湿的坟地里出现的鬼火一般,在雨雾中上下闪现。    
    有人说要去看一看,但没有人呼应他,也就没了胆量。这一夜,谁也没睡着觉。    
    以后的几天里,营地里沸腾起来,人们相互传说着一个神奇的天意:“知道吗?老天显灵了,陈胜要兴起大楚国了。”    
    “那不是天意,是神意。鲤鱼和大雁一样,自古以来都是神物,能传神意。”    
    “那树林里怪叫的是什么你知道吗?那是狐狸精!狐狸成精了能道天意。”    
    “陈胜就要取代秦王了。”    
    “秦王无道,是该有人出来推翻他们了!”    
    ……陈胜吴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如此。二人商议一下,觉得时机已到,可以行动了。一天中午,两个都尉被几个士卒灌得酩酊大醉,正在呼呼大睡。陈涉和吴广乘机杀了都尉,当即宣布起义,他们树起大旗,称陈涉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分别任命了几个小头目,让他们分别统领一队,于是,一幅巨大的书着“楚”字的大旗飘扬起来。    
    陈涉道:“自古以来,凡举大事者都要结盟而誓,我们今天也要进行此举,弟兄们意下如何!”    
    “太好了!马上举行!”众人至此,一呼百应。    
    一个简单的祭坛建起来了。祭坛的中央,插着那杆才竖起的大旗,旗子下面,摆放着两个都尉的首级。九百多人歃血为盟,在陈涉和吴广的率领下立下誓言:“同心协力,兴楚灭秦!”    
    陈涉和吴广当晚召集诸位首领,一起议定事项,最后作出决定: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为名,建国号“大楚”,迅速招募人马。第二天,这一行九百人冲向大泽乡,占领后作为基地。一时间,没有什么武器,他们就地取材,以铁制农具作用具,砍树砍竹,忙了几天,才算手中各有所持。    
    这时,天忽然晴朗起来。雨止了,风住了,路干了,水退了。士卒们不由得扬眉吐气,自以为得到了老天之助,更加信心百倍。他们转攻蕲县,军队刚刚开到县城,县城守军已闻风而逃,县城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踏在脚下。    
    符离人葛婴,乃是军中一员猛将,他听命于陈涉,带军向东进攻,又迅速拿下了两个县,顿时军威大震。许多百姓闻知消息,从四面八方涌向起义军,有的人不远几百里路而来,带着干粮,要求参军,十几天之内,人马大增,有好几万人。    
    考虑到实力壮大,陈涉和吴广决定攻陈。几万步卒,一千多骑兵及六七百辆战车涌到了陈城之下。县丞带兵招架不住起义军,连连后退,他向众人道:“这是一帮亡命之徒,还是退守为好。”    
    但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起义军势如破竹一般冲上来,城中人已来不及关闭城门了。只消几个时辰,县丞及守军都死在了起义军的棍棒和乱刀乱叉之下,陈城又为起义军所占。为了安定民心,争取支持,陈涉、吴广下令军中:“不许扰乱百姓,不许侵人利益。除暴安良之事可为,骚扰百姓之事不做。”城中的三老被他们召来议事。看到起义军如此善良正直,三老们齐声高呼:    
    “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应当自立为王,以孚民望!”    
    陈涉向大家拱手道:“起兵伐秦,乃是顺应天意,各项功勋,皆是各位将领所建,我无能无德,怎可自立为王?”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有两位来自大梁的义士前来拜见他们。陈涉一听,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这来者乃是张耳和陈余。    
    张耳是大梁人,年轻时是魏公子无忌的门客。


第一部分:最会用人的帝王难道这是天意? (2)

    陈余也是大梁人。跟张耳不同的是,他自幼学习儒术,精通儒家经典。和张耳不谋而合的是陈余也豪爽好客,喜欢广交天下朋友。    
    陈余认识张耳之后,非常仰慕他,对他如父辈一般毕恭毕敬,很快,二人结为生死之交。    
    众人立即来到厅内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陈涉道:“我一向闻知二位乃是大梁义士,足智多谋。众人如今建议我称王领队,二位意下如何?”    
    张耳道:“此事我们已知晓了。那秦二世暴虐无道,蚕食诸侯,席卷天下,以虎狼之心残害天下百姓。你率众起义,以生命为代价,就是要为民除害,这是你深得人心之处,也是四面八方之人投奔你的原因。然而,来日方长,任重道远。如今你刚刚打到陈县就要称王,天下人就会看出你的私心。我们以为,你现在不要称王,应该火速向西进发,分派多人去联络六国国君的后裔,让他们和你联起手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样可以使秦王朝多处树敌,从而分散他们的实力。敌人的兵力分散了,力量就相对削弱了。你可以一路打下去,直攻咸阳。一旦占据了咸阳,你就可以号令诸侯共同行动。秦王朝灭亡了,你再用恩德来安抚天下,就自然成了天下之王了。所以我们以为,眼下称王为时太早,容易涣散人心,毁了大事。”    
    陈涉听了,默默无语。最后,他不快地做出决断:“我还是听取三老的建议,先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以顺应民心。”第二天,陈涉派吴广率众向西进攻荥阳。    
    此时,起义军距离原来赵国的故土很近,张耳向陈涉建议攻打赵地,取得原赵国人的呼应,这次陈涉听从了,他任命自己过去的好友,陈县人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交给他们三千士卒,令他们起军攻赵地。    
    这当儿,咸阳已闻知陈涉率众起义的消息,各地云集响应的急信也纷纷传来。朝臣们深为忧虑,却不敢上奏二世。他们深知二世的昏庸和暴虐,早已心惊胆寒了,惟恐因讲实情而得罪二世。    
    陈涉连连获得各路大军的捷报之后,派汝阴人邓宗率军攻占了九江郡,势力进一步扩大。    
    有一路大军被派往东城。占领东城之后,领军将领葛婴立襄强为楚王,以赢得当地人心。这时,从陈涉那儿传来信息,说陈涉已自立为王。葛婴杀了襄强,带军返回了总部。陈涉听了葛婴的陈述,十分恼怒,他当即杀了葛婴,以示他对立别人为王者的惩罚。同时,他派出以魏国人宋留为将军的一万人的军队,折道向西,从南阳、武关向关中进发。    
    至此,已有四路起义军进攻秦王朝。    
    却说刘季在沛县亭长之位上,不知不觉迎来了他的第三十八个春秋。这年秋天,沛县县令交给刘季一个任务——令他押解六十多名劳役和三十多个囚犯前往骊山服役。    
    原来,秦二世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劳役去营造骊山皇陵,沛县也分到了百十个名额。县令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足了数目。为了押解人选,他也颇费了一番脑筋。这六十多名劳役都是年轻力壮之辈,一般人对付不了。那三十多个犯人更多是亡命之徒。况且让他们远离家乡去遥远的骊山,哪个心甘情愿呢?左思右想,他最终选定了泗水亭长刘季。刘季在当地青壮年中很有威望,又力量过人,即使有个别想对付他的也不那么容易对付得了。刘季得了这个差事,自知是个苦差却也无可奈何。他辞别了父母和妻子儿女,就来到了县衙。    
    见到那一群要押解的人,刘季心头一沉。只见那一个个汉子全被反绑着手,一个一个用绳子牵在一起,如同拴羊一般。看看他们的脸,全都阴沉着。他们周围,聚集着许多送行的家眷,哭声、叹气声、喊叫声响成一片,真是一个凄惨的场面,令人心中发酸。他真后悔自己没有想办法推掉这份差事,现在怎么办也来不及了。硬着头皮,他押着众人上路了。    
    出了县城,迎面吹来的是凉凉的秋风。队伍中开始有人抱怨发牢骚了。有的怒气冲天骂县令,说他心狠手辣;有的诅咒差吏,说他们该断子绝孙;有的人则唉声叹气,诉说家中有白发老母和弱妻幼子,他们走了,家里将无人支撑,有的人则泪水涟涟,担心自己此去不会复返。    
    刘季听着这些,心中不免也伤感起来:“我虽为押解之人,但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如今和他们同向西行,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此去骊山山高路远,谁知一路上会出什么事儿呢?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妻子儿女没人照料。想当初老丈人说我有贵人之相,如今我都三十八岁了,却也不知贵在何方,连妻子儿女都顾及不了,还有什么好前程呢?……”


第一部分:最会用人的帝王难道这是天意? (3)

    刘季一路上这样想着心事,出了县城才三十里地,就发现少了几个人。原来,他们看刘季脸色阴沉,自顾自地想心事,就悄悄溜了。刘季想着他们着实可怜,就把余下的绳子全部解开,劝他们好生赶路,行动自便,只要不跑就行了。    
    看到刘季这样待他们,大多数人都感动了。从来没有当官的对他们这么好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