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明史 作者:张廷玉 >

第74章

明史 作者:张廷玉-第74章

小说: 明史 作者:张廷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金利、西南有神安、又有黄鼎、又有江浦四巡检司。又南有五斗口巡检司,后迁磨刀
口,又迁佛山镇。
    番禺倚。在城有番、禺二山,县是以名。东有鹿步、南有沙湾、北有慕德、东南有
茭塘、又有狮岭五巡检司。
    顺德府西南。景泰三年,以南海县大良堡置,析新会县地益之。西北有西江,南有
马宁、北有紫泥二巡检司。西有江村巡检司,后迁县西北查浦。北有宁都巡检司,后迁
都粘堡。又东南有马冈巡检司,后废。
    东莞府东南。南滨海,海中有三洲,有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十字门、冷水
角、老万山、零丁洋等澳。北有东江。西有中堂、西南有白沙、又有缺口镇三巡检司。
东北有京山巡检司,本治茶园,后迁京口村,更名。又西南有虎头山关,洪武二十七年
置。
    新安府东南。本东莞守御千户所,洪武十四年八月置。万历元年改为县。南滨海。
有大鹏守御千户所,亦洪武十四年八月置。东南有官富、西北有福永二巡检司。
    三水府北。嘉靖五年五月以南海县之龙凤冈置,析高安县地益之。西江在南,北江
在西。又西南有三江、北有胥江、东有西南镇三巡检司。又南有横石巡检司。
    增城府东。东有增江,南有东江。西南有乌石、西北有茅田二巡检司。
    龙门府东。弘治六年以增城县七星冈置,析博罗县地益之。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
水,流入东江。东有上龙门巡检司。
    香山府南。南滨海。东有零丁洋。北有黄圃巡检司。西北有大揽巡检司,本名香山,
后更名。
    新会府西南。南滨海,中有崖山。东北有西江。西南有恩平江,一名岘冈水。东南
有潮连、西有牛肚湾二巡检司。又西北有乐迳巡检司,后迁县北之石螺冈。又东北有大
瓦巡检司,本治中乐都,后迁鸾台村。又南有沙村巡检司,本治大神冈,后迁仙洞村,
又迁长沙村,后复故治。
    新宁府西南。弘治十一年以新会县德行都之上坑蓢置,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南滨
海。北有恩平江,一名长沙河。又南有广海卫,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西有望高巡检司,
西南有城冈巡检司,后废。
    从化府东北。弘治二年以番禺县横潭村置,析增城县地益之。九年迁於流溪马场曲。
东北有流溪巡检司,本治县北石潭村,后迁神冈村。
    清远府北。东有中宿峡。西有大罗山。又浈水在县东北,东南有潖水来合焉,谓之
潖江口,有潖江巡检司。又西南有回岐、西北有滨江二巡检司。东北有横石矶巡检司,
后废。
    连州元桂阳州,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三月省入连州。四月,连州废,地属连山。
三年九月,连山废,地属阳山。十四年置连州於此,属府。东北有桂水。西有湟水,亦
曰洭水,自湖广宁远县流入,东南合浈水。西北有硃冈巡检司。又有西岸巡检司,治仁
内乡,后徙阳山县境。东南距府五百六十里。领县二:
    阳山州东北。元属桂阳州。洪武二年三月,桂阳州废,属连州。四月,连州废,属
韶州府。十四年四月改为连州,徙州於桂阳州旧治,复置县,属焉。南有阳溪,即洭水。
西北有星子巡检司。东有西岸巡检司,自连州移此,治青莲水口。又北有湟谿、阳山二
关。
    连山州西。元连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废,属韶州府。三年九月
省入阳山。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十四年四月属州。旧治在县西北钟山。永乐元年徙县西
程山下。天顺六年又徙小坪。南有黄连山。北有高良水,又名大获水,东至州界入湟水。
西有宜善巡检司,即程山下旧县治。
    肇庆府元肇庆路,属广江道。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一。南距布政司二百三
十里。
    高要倚。北有石室山。南有铜鼓山。东有高峡山、烂柯山。城南有西江,又南有新
江,东南有苍梧水,俱流入焉。东南有古耶巡检司,治龙池都之冯村,后迁县东之横槎
下都。东有禄步巡检司,初在下村,后迁上村水口。东有横槎巡检司,初治上半都,后
迁水口,寻废。
    高明府东南。本高要县高明镇巡检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为县,析清泰等都益之。
南有仓步水,一名沧江,下流入於西江。东北有太平巡检司,治太平都,后迁县东都含
海口。又迁县西南山台寺,又迁县东清溪申石奇海滨。
    四会府北。南有北江。东有南津巡检司,治黄冈村,寻迁县东南南津水口。
    新兴府南。元新州治,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东有新江。西南有立
将巡检司。又南有禄缘巡检司,后废。
    开平府南。本恩平县之开平屯。明末改为县,析新兴、新会二县地益之。南有恩平
江,源出旧恩平县西北平城山,东流合乌石水,下流入广州新会县界。东南有沙冈巡检
司,本治沙冈 村,后迁平康都之长沙村。又南有松柏、 北有四合二巡检司。
    阳春府南。元属南恩州。洪武元年属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废,属府。西有漠阳江。
北有古良巡检司,寻废,后复置於县西,又迁南乡都小水口。又北有思良巡检司,后废。
    阳江府南。元南恩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洪武元年,南恩州废,改属新州。二年四
月,新州废,属府。南滨海。中有海陵山,山西北为鹤州山,海陵巡检司在焉。西有漠
阳江,源出古铜陵县北云浮山下,南流过阳春县,会诸水,经南恩旧城,直通北津港门,
入於海。东南有海朗守御千户所,西南有双鱼守御千户所,俱洪武二十七年置。又东北
有莲塘堡,西有太平堡,俱嘉靖间筑。
    恩平府南。本阳江县之恩平巡检司,初治县东北之恩平故县,后迁恩平堡。成化十
四年六月改堡为县,析新兴、新会二县地益之,而迁巡检司於县东南之城村,仍故名,
后又迁白蒙屯。县南有恩平江。
    广宁府西北。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以四会县地置。初治县东南潭圃山下,后迁大圃村
福星山下,即今治也。北有绥江,又有龙口屯田千户所,亦嘉靖三十八年置。西北有金
溪巡检司。南有扶溪巡检司,初治东乡水口,后迁扶溪口,又迁官埠。
    德庆州元德庆路,属广东道。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府治端溪县省入,
来属。西有小湘峡,西江经其中,端溪自东北流入焉。东有悦城乡巡检司,治悦城故县,
后迁灵溪水口。东距府二百十里。领县二:
    封川州西。元封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三月,州废,改属。南有西江,西
有贺江,西北有东安江,俱流入焉。北有文德巡检司,初治县西北大洲口,后迁县西贺
江口,后又迁於此。
    开建州西北。元属封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属。西有开江,一名封溪,即贺江之下流。
北有古令巡检司,治古令村,后迁县东北之褥村。
    韶州府元韶州路,属广东道宣尉司。洪武元年为府。领县六。西距布政司八百里。
    曲江倚。永乐二十二年建淮王府,正统元年迁於江西饶州府。南有莲花山。东北有
韶石山。西有桂山。浈水在东,东南有曹溪水,西有武水,俱流入焉,抱城回曲,故谓
之曲江,下流即始兴江。东北有平圃、南有蒙浬二巡检司。
    乐昌府西北。南有昌山。东北有灵君山。西有三泷水,即武水。北有九峰、西北有
黄圃、又有罗家湾三巡检司。东有高胜巡检司,后废。
    英德府西南。元英德州,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三月降为县,来属。南有皋石山,
一名浈阳峡。又浈水在县东,一名溱水,洭水在县西,一名洸水,至县西南合流,谓之
洸口,有洸口巡检司。又南有泷头水,与浈水合。又东有象冈、北有清溪、西有含洸三
巡检司。又南有南崖巡检司,废。
    仁化府东北。治水西村,后迁城口村。西北有吴竹岭,吴溪水出焉,下流为潼溪,
入浈。东北有扶溪巡检司。又北有恩村巡检司。
    乳源府西。本治虞塘,洪武元年迁於洲头津。西有臈岭,五岭之一。西北有武水,
自湖广宜章县流入,有武阳巡检司。
    翁源府东南。元属英德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属。故城在西北,今治本长安乡也,洪
武初,迁於此。北有宝山。东有灵池山,滃溪出焉,即泷头水。东有桂丫山巡检司,初
治茶园铺,后迁南浦。
    南雄府元南雄路,属广东道。洪武元年为府。领县二。西距布政司千九十里。
    保昌倚。大庾岭在北,亦曰梅岭,上有梅关,浈水所出。西北有凌江水,流合焉,
南至番禺入海,谓之北江。又县东有小庾岭。西北有百顺、东南有平田二巡检司。又东
北有红梅巡检司,旧治梅关下,后迁於此。
    始兴府西。西有始兴江,即浈水。南有清化径巡检司。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本治
璎珞铺,后迁黄塘江口,又迁黄田铺。
    惠州府元惠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西北距布政司
三百六十里。
    归善倚。南滨海。西江在西南。东有东江,自江西安远县流入府境,亦曰龙川江,
西南至番禺县,会西江入海。东南有平海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又有内外
管理、又有碧甲二巡检司。
    博罗府西北。西北有罗浮山。南有东江。西有石湾、又西北有善政里二巡检司。
    长宁府西。隆庆三年正月以归善县鸿雁洲置 ,析韶州府英德、 翁源二县地益之。
万历元年徙治君子峰下。南有新丰江,下流入龙江。西有乍坪巡检司。又北有黄峒巡
检司,后废。
    永安府东北。隆庆三年正月以归善县安民镇置,析长乐县地益之。西有东江。西南
有宽仁里巡检司,治苦竹派,后迁桃子园。又有驯雉里巡检司,治凤凰冈,后迁县东乌
石屯。寻俱还故治。
    海丰府东。北有五坡岭。南滨海,一名长沙海。又东南有碣石卫,东有甲子门守御
千户所,俱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南有捷胜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八年二月置,初名捷
径,三月更名。有甲子门巡检司。又西有鹅埠岭巡检司。又西南有长沙港巡检司,后迁
谢道。
    龙川府东北。元循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东有霍山。南
有龙江,即东江上流,自江西安远县流入。东有通衢巡检司,后迁老龙埠,寻还故治。
东北有十一都巡检司。
    长乐府东北。元属循州。洪武四年四月来属。旧治在紫金山北。洪武初,徙於今治。
东南有兴宁江。南有十二都巡检司。又西有清溪巡检司,后废。
    兴宁府东北。元属循州。洪武二年四月来属。南有兴宁江,东入潮州府程乡县界。
东南有水口巡检司,治水口隘,后废,复置於下岸,寻迁於上岸水东。又北有十三都巡
检司,后迁白水砦,寻复故。
    连平州本连平县。崇祯六年以和平县惠化都置,析长宁、河源二县及韶州府翁源县
地益之。寻升为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南有长吉里、东南有忠信
里二巡检司。东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二:
    河源州北。旧属府,崇祯六年改属州。故城在西南。洪武二年徙於寿春市。万历十
年迁於今治。南有槎江,即龙川江,下流为东江。又北有新丰江入焉。又东北有蓝口巡
检司 。
    和平州少北。正德十三年八月以龙川县之和平司置,析河源县地益之,属府。崇祯
六年改属州。北有九连山。西北有浰头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有浰头巡检司。
    潮州府元潮州路,属广东道宣慰司。洪武二年为府。领县十一。西距布政司千一百
九十里。
    海阳倚。南滨海,有急水门。东有鳄溪,一名恶溪,亦名韩江,又名意溪,东入於
海。西北有潘田巡检司。又有枫洋巡检司,寻迁县南园头村。
    潮阳府南。东南滨海。西南有练江。南有海门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置。东有
招宁、西北有门辟、北有桑田三巡检司。又有吉安巡检司,治氵戎水都南山下,后迁贵
屿村。
    揭阳府西。西北有揭岭。南有古溪。东南滨海。西有南寨巡检司,本名湖口,治湖
口村,后迁棉湖寨,更名。东有北寨巡检司,本治县西北冈头山,后迁县东北鸟石山南,
寻还旧治,后又迁县东桃山铺前。
    程乡府西北。元梅州治此,直隶广东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废来属。南有梅溪,即
兴亭江之下流,一名恶溪,西北有程江合焉。西有太平乡巡检司,治梅塘堡,后迁县西
北石镇村旁。东南有丰顺乡巡检司,本在县西北平远县界,后迁松口市。
    饶平府东北。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阳县三饶地置,治下饶。东南滨海,海中有南澳
山,有大成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置。南有黄冈、西有凤凰山二巡检司。又东南有
柘林寨。
    惠来府西南。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阳县惠来都置,析惠州府海丰县地益之。南滨海。
西有三河,以大河、小河、清远河三水交会而名,即韩江之上源。东南有靖海守御千户
所,洪武二十七年置。南有神泉巡检司,本名北山,治县西北山村,后迁神泉村,更名。
    镇平府北。本平远县石窟巡检司,崇祯六年改为县,析程乡县地益之。西有石窟溪,
下流入於程江。东有蓝坊巡检司,自石窟司迁治,更名。
    大埔府东。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氵恋洲,清远二都地益之。南有神泉河,
即福建汀州府之鄞江。又西有恶溪。东北有虎头沙、西有三河镇二巡检司。又南有大产
巡检司,后迁黄沙。西南有乌槎巡检司,后迁高陂。
    平远府西北。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以程乡县豪居都之林子营置,析福建之武平、上杭,
江西之安远,惠州府之兴宁四县地益之,属江西赣州府。四十二年正月还三县割地,止
以兴宁程乡地置县,来属。
    普宁府西南。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阳县氵戎水都置,析洋乌、黄坑二都地益之,
寄治贵山都之贵屿。万历十年移治黄坑,以洋乌、氵戎水二都还潮阳。西有冬瓜山,冬
瓜水出焉,下流为揭阳县之古溪,与南、北二溪合,下流至澄海县入於海。西南有云落
径巡检司。
    澄海府东南。本海阳县之辟望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为县,析揭阳、饶平二
县地益之,而徙辟望巡检司於县北之南洋府,仍故名。南滨海,亦曰鸣洋海。西南有蓬
州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六年四月置。又有驼浦巡检司。
    高州府元高州路,属海北海南道,治电白。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九
年四月复为府。后徙治茂名。领州一,县五。东南距布政司一千里。
    茂名倚。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复置。南滨海。城西有窦江,源出信宜县,
东北流,鉴江入焉,西南流入化州界。南有赤水巡检司。东南有平山巡检司,治红花堡,
后迁县东北之电白故县。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
    电白府东。旧治在西北。今治本神电卫,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成化三年九月迁於
此。东滨海。西北有立石巡检司,后废。
    信宜府北。南有窦江。东北有中道巡检司,治在怀德乡黄僚寨之左,废,后复置於
罗马村,寻又迁於三桥。
    化州元化州路,属海北海南道。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以州治石龙县
省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