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明史 作者:张廷玉 >

第57章

明史 作者:张廷玉-第57章

小说: 明史 作者:张廷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有鱼山。会通河自西南而北经此,始与大清河分流。又西有马颊河,俗名小盐河,东
流入大清河。又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於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
    平阴州东北。南有汶河。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滑口镇巡检司,后废。
    阳谷州西北。东有会通河。又东有阿胶井。
    寿张州西。洪武三年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济宁府,后来属。
东南有故城,元时县治在焉。今治本王陵店,洪武十三年徙置。南有梁山氵乐,即故大
野泽下流。东北有会通河,又有沙湾,弘治前黄河经此,后堙。西南有梁山集巡检司。
    曹州正统十年十二月以曹县之黄河北旧土城置。东有旧黄河,洪武初,引河入泗以
通运处也。永乐中,亦尝条浚。南有灉河。东南有菏泽,流为菏水。东北距府三百里。
领县二:
    曹州东南。元曹州,治济阴县,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省济阴县入州。二年,州治
自北徙於盘石镇。四年降为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置州,以县属焉。西南有黄
陵冈,与河南仪封县界。弘治五年,黄河决於此,河遂在县南,东入单县界,至南直徐
州,合泗入淮。又西有贾鲁河,嘉靖前犹为运道,后废。东南有楚丘县,元属曹州,洪
武初省。又西北有安陵镇巡检司。
    定陶州东南。元属曹州。洪武元年属济宁府。十年五月省入城武县。十三年十一月
复置,仍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来属。西有黄河故道。弘治前,河经此,至张秋之
沙湾入会通河。
    沂州元属益都路,后省州治临沂县入州。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
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弘治四年八月建泾王府,嘉靖十六年除。西有艾山。东
有沂水,源自青州沂水县,南流至州境,与枋水合,下流入泗。又有沭水,流经南直安
东县为涟水,入淮。又西南有泇水,亦曰东泇水,下流合峄县之西泇水入运。西南有罗
藤镇巡检司。西距府五百六十里。领县二:
    郯城州东南。洪武初置。东有马陵山,又有羽山,与南直赣榆县界。又沭水在东。
沂水在西。西有磨山镇巡检司,后废。
    费州西北。西北有蒙山。西南有大沫涸,又有祊水,东北有蒙阳水,下流俱入於沂
河。西南有关阳镇、西北有毛阳镇二巡检司。
    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
十里。
    聊城倚。城东有会通河。西南有武水枯河,即漯河也,为会通河所截,中堙。
    堂邑府西。东北有会通河。西有旧黄河。
    博平府东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会通河。东北有故黄河。
    茌平府东北。西有故黄河。又西北有故马颊河。
    莘府西南。北有弇山,旧有泉涌出,曰弇山泉。
    清平府北。元属德州。洪武元年属恩州。二年七月属高唐州。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改属。西有会通河。西南有魏家湾巡检司。
    冠府西南。元冠州,直隶中书省。洪武三年降为县,来属。西北有卫河。又东有贾
镇堡,东北有清水镇堡,俱嘉靖二十二年筑。
    临清州元临清县,属濮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弘治二年升为州。旧治在南,洪武
二年徙治临清闸。景泰元年又于闸东北三里筑城,徙治焉。会通河在城南,有卫河自西
来会,至天津直沽入海,为北运河。东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二:
    丘州西。元直隶东昌路。弘治二年改属州。东南有卫河,又有漳河。
    馆陶州西南。元属濮州。洪武二年七月属东昌府,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仍属东昌
府。弘治二年改属州。西有卫河,自元城县流入。又西南有漳河。又西南有南馆陶镇巡
检司。
    高唐州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以州治高唐县省入,来属。西有漯河,溢涸无常。
又有马颊河, 一名旧黄河。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三:
    恩州北。元恩州,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降为县,来属。西有故城。今治本许官店,
洪武七年七月徙於此。西北有卫河。东南有马颊枯河。又高鸡泊亦在县西北。
    夏津州西。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卫河。又东有马颊故河。又西有裴家
圈巡检司。
    武城州西北。西有卫河。东南有沙河。东北有甲马营巡检司。
    濮州元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以州治鄄城县省入,来属。故城在东,景泰三年以河
患迁於王村,即今治也。东南有故黄河,永乐中,河流由此入会通河,后堙。又西南有
濮水,一名洪河。东北距府二百里。领县三:
    范州东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东南有故城,洪武二十五年圮於河,始迁今
治。又东南有水保寨巡检司。
    观城州西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又东有马颊河,有黑羊山水自西北流入焉。
    朝城州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西南有故漯河。
    青州府元益都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为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
西距布政司三百二十里。
    益都倚。洪武三年四月建齐王府,永乐四年废。十三年建汉王府,十五年迁於乐安。
成化二十三年建衡王府。南有云门山,与劈山连。西北有尧山。又西有九回山,北阳水
出焉,亦曰渑水,经治岭山麓,曰五龙口,下流经乐安县,入巨淀。又有南阳水,源出
县西南石膏山,流经城北,又东北合北阳水。又西有淄水,下流至寿光入海。又西南有
颜神镇,孝妇河出焉,入淄川县界。有颜神镇巡检司,嘉靖三十七年筑城。镇西南有青
石关。
    临淄府西北。南有牛山。又有鼎足山,女水出焉,下流合北阳水。又有伞健S钟
南郊山,其下为天齐渊。城东有淄水,又西有渑水,又有系水,下流俱入时水。其时水
自西南而东北,亦曰耏水,又有澅水流入焉,下流俱至乐安县入海。南有淄河店巡检司,
后废。
    博兴府西北。元博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小清河,有时水。
    高苑府西北。东南有商山。西南有小清河。西北有田镇巡检司。后废。
    乐安府北。东北滨海,有盐场。北有小清河。东有时水。又东南有淄水,又有北阳
水,又有巨洋水,俱汇流於县东北之高家港入海。港即古之马车渎也。有高家港巡检司。
又西北有乐安镇巡检司。又东北有塘头寨,有百户所驻焉。
    寿光府东北。北滨海,有盐场。西有淄水,又有北阳水。又东有巨洋水。又西北有
清水泊,即古之钜定湖也,其北接乐安县之高家港。又东北有广陵镇巡检司。
    昌乐府东。元属潍州,寻省,后复置,仍属潍州。洪武初,改属。西北有故城。洪
武中,徙於今治。东南有方山,东丹水所出,北径昌乐故城,西丹水流合焉,下流至寿
光县入於海。又南有白狼水,至潍县入海。
    临朐府东。南有朐山,又有大岘山,上有穆陵关巡检司。又东有沂山,一名东泰山,
沭水、氵弥水俱发源於此。氵弥水,一名巨洋水,西合石沟水,至寿光入海。又东北有
丹山,一名丸山,西丹河及白狼水出焉。
    安丘府东南。元属密州。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西南有牟山,又有崳健S
东北有岞山。东有潍水,下流经潍县入海。又北有汶水,源亦出沂山,下流合潍水。
    诸城府东南。元为密州治,属益都路。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东南有琅邪山。
西南有常山,又有马耳山。北有潍水,东北有卢水,流合焉。南有信阳镇巡检司。又南
有南龙湾海口巡检司。
    蒙阴府西南。元属莒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南有蒙阴山。东有长山,有蒙水,
北流入沂水。东南有紫荆关巡检司。万历间废。
    莒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入。西有浮来山。又西北有箕屋山,潍水
出焉。又西南有沭水,流入沂州界。南有十字路、西南有葛沟店二巡检司。北距府二百
里。领县二:
    沂水州西北。西北有大弁山,与雕厓山连,沂水出焉,南流经沂州界入泗。东北有
沭水。
    日照州东北。东滨海,有盐场。东南有夹仓镇巡检司。
    莱州府元莱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升为府。六年降为州。九年五月复升为府。领
州二,县五。西距布政司六百四十里。
    掖 倚。北滨海,有盐场。又有三山岛,在海南岸。东北有万里沙。 西南有掖水,
北入海。东南有小沽河。又东北有王徐砦守御千户所,嘉靖中置。又西有海仓、北有柴
葫寨二巡检司。
    平度州元胶水县。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北有莱山。西有胶水,下流至昌邑北入
海。东有大沽河,源自黄县蹲犬山,流经州,与小沽河合,通名为沽河,至即墨县入海。
小沽,即尤水也。又西南有亭口镇巡检司。北距府百里。领县二:
    潍州西。元潍州,属益都路。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县省入。九年属莱州府。十年五
月降为县。二十二年正月改属州。南有潍水,东北入海。又东北有固堤店巡检司。
    昌邑州西北。元属潍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潍县。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来属。东有
潍水。东北有胶河。北有鱼儿镇巡检司。
    胶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胶西县省入。九年来属。西南有铁橛山,胶水所
出,亦曰胶山。东北有沽河,南流入海。又东南海口有灵山卫,又有安东县,俱洪武三
十一年五月置。又有夏河寨千户所,在灵山卫西南。石臼岛寨千户所,在安东卫南。俱
弘治后置。又西南有古镇巡检司。北有逢猛镇巡检司。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二:
    高密州西北。元属胶州。洪武元年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寻复属州。东有
胶水。西有潍水。又西南有密水,一名百尺沟,北会於潍水。
    即墨州东。元属胶州。洪武初,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十年五月仍属州。
东南有劳山,在海滨。又有田横岛,在东北海中。东有鰲山卫,洪武二十一年五月置。
又东北有雄崖守御千户所,南有浮山守御千户所,俱洪武中置。又东北有栲栳岛巡检司。
又即墨营旧在县南,宣德八年移置县北,有城。
    登州府元登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属莱州府。六年直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为
府。领州一,县七。西距布政司一千零五十里。
    蓬莱倚。洪武初废。九年五月复置。北有丹崖山,临大海。南有密神山,密水所出。
西南有黑石山,黑水所出,经城南合流,北入於海。西有龙山,产铁。东有高山巡检司,
本置於海中沙门岛,后迁硃高山下。又东南有杨家店巡检司。
    黄府西南。东南有莱山。西南有蹲犬山,大沽水出焉。又东有黄水,东南有洚水,
合流入海。又西有马停镇巡检司。
    福山府东南。东北有之罘山,三面临海。西南有义井河,北入海。又奇山守御千户
所在东北,洪武三十一年置。又北有孙夼镇巡检司。
    栖霞府东南。东有岠禺山,尝产金,亦名金山。又有百涧山,西北有北曲山,二
山旧皆产铁。又南有翠屏山,大河出焉,即义井河之上源也。
    招远府西南。元属莱州。洪武九年五月来属。东北有原疃河,北入海。西有东良海
口巡检司。
    莱阳府南。元属莱州。洪武九年五月来属。东南有昌水,源发文登县之昌山,一名
昌阳水,南入海。东有豯养泽。又东南有大嵩卫,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卫西有大山千
户所,成化中置。又南有行村寨巡检司。
    宁海州元直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洪武初,以州治牟平县省入,属莱州府。九年改
属。东有金水河,一名沁水,西南有五丈河,俱北入海。又西南有乳山寨巡检司。西距
府二百二十里。领县一:
    文登州东南。元属宁海州。洪武初,改属莱州府。九年五月属登州府,后仍属州。
东南有斥山。南有成山,又有铁槎山。又西有铁官山。东南滨海。南有靖海卫,东有成
山卫,北有威海卫,皆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又宁津守御千户所在东南,亦洪武三十一
年置。又东有海阳守御千户所,在靖海卫南。金山守御千户所,在威海卫西。百尺崖守
御千户所,在威海卫北。寻山守御千户所,在成山卫东南。俱成化中置。又北有辛汪寨、
东北有温泉镇、东有赤山镇三巡检司。
    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辽阳路。洪武四年七月置定辽都卫。六
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十月改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治定辽中卫,领卫二十五,
州二。十年,府县俱罢。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由海道
至山东布政司,二千一百五十里。距南京一千四百里,京师一千七百里。
    定辽中卫元辽阳路,治辽阳县。洪武四年罢。六年复置。十年复罢。十七年置卫。
西南有首山。南有千山。又东南有安平山,山有铁场。又西有辽河,自塞外流入,至海
州卫入海。又西北有浑河,一名小辽水,东北有太子河,一名大梁水,又名东梁水,下
流俱入於辽水。又东有鸭绿江,东南入海。又东有凤凰城,在凤凰山东南,成化十七年
筑,为朝鲜入贡之道。又南有镇江堡城。又连山关亦在东南。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俱洪武六年十一月置。
    定辽前卫洪武八年二月置。
    定辽后卫本辽东卫,洪武四年二月置。八年二月改。九年十月徙治辽阳城北,寻复。
    东宁卫本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千户所,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
置。
    自在州永乐七年置於三万卫城,寻徙。
    以上五卫一州,同治都司城内。
    海州卫本海州,洪武初,置於旧澄州城。九年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西南滨
海,有盐场。西有辽河,汇浑河、太子河入海,谓之三岔河。又西有南、北通江,亦合
於辽河。东有大片岭关,有盐场。东北距都司百二十里。
    盖州卫元盖州,属辽阳路。洪武四年废。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
四月,州复废。东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盐场。又东有驻跸山,西滨海,有
连云岛,上有关。又东有泥河,南有清河,东南有毕里河,下流皆入於海。又南有永宁
监城,永乐七年置。又西北有梁房口关,海运之舟由此入辽河,旁有盐场。又东有石门
关。西有盐场。北有铁场。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复州卫本复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旧复州城。十四年九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
废。西滨海。西南有长生岛。又南有沙河,合麻河,西注於海。东有得利嬴城,元季士
人筑,洪武四年二月置辽东卫於此,寻徙。又南有乐古关。西有盐场。北有铁场。北距
都司四百二十里。
    金州卫本金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旧金州。八年四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
东有大黑山,小沙河出焉。又有小黑山,骆马河、澄沙河俱出焉。卫东西南三面皆滨海。
南有南关岛。东有莲花岛。东南有金线岛。又东有皮岛,又有长行岛。南有双岛及三山
岛。西南有铁山岛。东北有萧家岛,有关。又旅顺口关在南,海运之舟由此登岸,有南、
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户所,洪武二十年置。又东南有望海埚石城,永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