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明史 作者:张廷玉 >

第386章

明史 作者:张廷玉-第386章

小说: 明史 作者:张廷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太滥,曰庄田扰民,曰习俗侈靡,曰士气卑弱,曰议论虚浮。势之偏重者三:宦寺难
制也,宗禄难继也,边备难振也。”疏入,帝褒纳,中外传诵焉。
    擢礼部员外郎,迁南京尚宝丞。万历初,以养亲去。服除,起南京太仆丞,复迁尚
宝。移疾归。时乔雅无意荣进,再起再告。阅十七年始荐起尚宝卿,四迁南京太常卿。
疏请议建文帝谥,祠礼死节诸臣。就迁通政使。秩满,连章乞休,不允。三十一年冬,
召拜吏部左侍郎。时李戴已致仕,时乔至即署部事。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
不及门。及大计京朝官,首辅沈一贯欲庇其所私,惮时乔方正,将令兵部尚书萧大亨主
之,次辅沈鲤不可而止。时乔乃与都御史温纯力锄政府私人。若给事中钱梦皋、御史张
似渠、于永清辈,咸在察中,又以年例出给事中钟兆斗于外。一贯大愠,密言于帝,留
察疏不下。梦皋亦假楚王事再攻郭正域,谓主察者为正域驱除。帝意果动,特留梦皋;
已,尽留科道之被察者,而严旨责时乔等报复。时乔等惶恐奏辨,请罢斥,帝不问。梦
皋既留,遂合兆斗累疏攻纯,并侵时乔。时乔求去。已而员外郎贺灿然请斥被察科道,
亦诋纯挟权斗捷,顾独称时乔。又言:“陛下睿断躬操,非阁臣所能窃弄”,意盖为一
贯解。时乔以与纯共事,复疏请贬黜,不报。及纯去,梦皋、兆斗亦引归。帝复降旨谯
让,谓“祖宗朝亦常留被察科道,何今日揣疑君父,诬诋辅臣”。因责诸臣朋比,令时
乔策励供职,而尽斥灿然及刘元珍、庞时雍辈。时乔叹曰:“主察者逐,争察者亦窜矣,
尚可靦颜居此乎?”九疏引疾,竟不得请。时中外缺官多不补,而群臣省亲养病给假,
及建言诖误被谴者,充满林下,率不获召。时乔乃备列三百余人,三疏请录用。三十四
年,皇长孙生,有诏起废,时乔复列上迁谪邹元标等九十六人,削籍范俊等一百十人。
帝卒不省。
    明年,大计外吏。时乔已偕副都御史詹沂受事,居数日,帝忽命户部尚书赵世卿代
时乔,遂中辍;盖去冬所批察疏,至是误发之也。辅臣硃赓谓非体,立言于帝。帝亦觉
其误,即日收还。时乔坚辞不肯任,吏科陈治则劾其怨怼无人臣礼。有旨诘责,时乔乃
再受事。永年伯王栋卒,其子明辅请袭。时乔以外戚不当传世,固争之,弗听。时一贯
已罢,言路争击其党。而李廷机者,一贯教习门生也,阁臣阙,众多推之;惟给事中曹
于汴、宋一韩、御史陈宗契持不可。时乔卒从众议。未几,又推黄汝良、全天叙为侍郎,
诸攻一贯者益不悦。给事中王元翰、胡忻遂交劾时乔。时乔疏辨,力求罢。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然堂陛扞格,
旷官废事,日甚一日,而中朝议论方嚣,动见掣肘。时乔官位未崇,又自温纯去,久不
置都御史,益无以镇厌百僚。由是上下相凌,纪纲日紊,言路得收其柄。时乔亦多委蛇,
议者谅其苦心,不甚咎也。秉铨凡五年。最后起故尚书孙丕扬。未至,而时乔已卒。箧
余一敝裘,同列赙摇蚤纭Z舨可惺椋侄私唷
    时乔受业永丰吕怀,最不喜王守仁之学,辟之甚力,尤恶罗汝芳。官通政时具疏斥
之曰:“佛氏之学,初不溷于儒。乃汝芳假圣贤仁义心性之言,倡为见性成佛之教,谓
吾学直捷,不假修为。于是以传注为支离,以经书为糟粕,以躬行实践为迂腐,以纲纪
法度为桎梏。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望敕所司明禁,用彰风教。”诏从其言。
    赞曰:古者冢宰统百官,均四海,即宰相之任也。后代政柄始分,至明中叶,旁挠
者众矣。严清诸人,清公素履,秉正无亏,彼岂以进退得失动其心哉。孙丕扬创掣签法,
虽不能辨材任官,要之无任心营私之弊,苟非其人,毋宁任法之为愈乎!盖与时宜之,
未可援古义以相难也。
    
      列传第一百十三    
 张瀚  王国光  梁梦龙  杨巍  李戴  赵焕  郑继之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
俺答围京师,诏遣兵部郎中征畿辅民兵入卫。瀚立阅户籍,三十丁简一人,而以二十九
人供其饷,得八百人。驰至真定,请使者阅兵,使者称其才。累迁陕西左布政使,擢右
副都御史,巡抚其地。甫半岁,入为大理卿。进刑部右侍郎,俄改兵部,总督漕运。
    隆庆元年,改督两广军务,时两广各设巡抚官,事不关督府。瀚请如三边例,乃悉
听节制。大盗曾一本寇掠广州,诏切责瀚,停总兵官俞大猷、郭成俸。已,一本浮海犯
福建,官军迎击,大破之,赉银币。已,复犯广东,陷碣石卫,叛将周云翔等杀雷琼参
将耿宗元,与贼合。廷议镌瀚一秩调用。已而成大破贼,获云翔。诏还瀚秩,即家俟召。
再抚陕西。迁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工部尚书。
    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召瀚代之。秩满,加太子少保。时廷推吏部尚书,首
左都御史葛守礼,次工部尚书硃衡,次瀚。居正恶守礼戆,厌衡骄,故特拔瀚。瀚资望
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而瀚进退大臣率奉居正指。即出己意,舆论多不协。以
是为御史郑准、王希元所劾。居正顾之厚,不纳也。御史刘台劾居正,因论瀚抚陕狼籍,
又唯诺居正状。
    比居正遭丧,谋夺情,瀚心非之。中旨令瀚谕留居正,居正又自为牍,风瀚属吏,
以覆旨请。瀚佯不喻,谓“政府奔丧,宜予殊典,礼部事也,何关吏部。”居正复令客
说之,不为动,乃传旨责瀚久不奉诏,无人臣礼。廷臣惴恐,交章留居正,瀚独不与,
抚膺太息曰:“三纲沦矣!”居正怒,嗾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思启摭他事劾之,勒致
仕归。居正殁,帝颇念瀚。诏有司给月廪,年及八十,特赐存问。卒,赠太子少保,谥
恭懿。
    王国光,字汝观,阳城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吴江知县。邻邑有疑狱来质,讯
辄得情。调仪封,擢兵部主事。改吏部,历文选郎中。屡迁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谢
病去。隆庆四年,起刑部左侍郎,拜南京刑部尚书。未上,改户部,再督仓场。神宗即
位,还理部事。时簿牒繁冗,自州县达部,有缮书、输解、交纳诸费,公私苦之。国光
疏请裁并,去繁文十三四,时称简便。户部十三司,自弘治来,以公署隘,惟郎中一人
治事,员外郎、主事止除官日一赴而已。郎中力不给,则委之吏胥,弊益滋。国光尽令
入署,职务得修举。边饷告匮,而诸边岁出及屯田、监课无可稽。国光请敕边臣核实,
且画经久策以闻。甘肃巡抚廖逢节等各条上其数,耗蠹为损。
    万历元年,奏言:“国初,天下州县存留夏税秋粮可一千二百万石。其时议主宽大,
岁用外,计赢银百万有余。使有司岁征无缺,则州县积贮自丰,水旱盗贼不能为灾患。
今一遘兵荒,辄留京储,发内帑。由有司视存留甚缓,苟事催科,则谓扰民,弊遂至此。
请行天下抚按官,督所司具报出入、存留、逋负之数,臣部得通融会计,以其余济边。
有司催征不力者,悉以新令从事。”制可。京军支粮通州者,候伺甚艰。国光请遣部郎
一人司之,名坐粮厅,投牒验发,无过三日,诸军便之。天下钱谷散隶诸司,国光请归
并责成:畿辅府州县归福建司,南畿归四川司,盐课归山东司,关税归贵州司,淮、徐、
临、德诸仓归云南司,御马、象房及二十四马房刍料归广西司。遂为定制。
    三年,京察拾遗。国光为南京给事、御史所劾。再疏乞罢,帝特留之。明年复固以
请,乃诏乘传归。濒行,以所辑条例名《万历会计录》上之。帝嘉其留心国计,令户部
订正。及书成,诏褒谕焉。五年冬,吏部尚书张瀚罢,起国光代。陈采实政、别繁简、
责守令、恤卑官、罢加纳数事,皆允行。寻以考绩,加太子太保。八年,当考察外吏,
请毋限日期。诏许之,且命诖误者听从公辩雪。明年大计京朝官,徇张居正意,置吴中
行等五人于察籍。
    国光有才智。初掌邦计,多所建白。及是受制执政,声名损于初。给事中商尚忠论
国光铨选私所亲,而给事中张世则出为河南佥事,憾国光,劾其鬻官黩货。国光再奏辩,
帝再慰留,责世则挟私,贬仪真丞。及居正卒,御史杨寅秋劾国光六罪。帝遂怒,落职
闲住。已,念其劳,命复官致仕。
    梁梦龙,字乾吉,真定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首劾吏
部尚书李默。帝方顾默厚,不问。出核陕西军储。劾故延绥巡抚王轮、督粮郎中陈灿等,
废斥有差。历吏科都给事中。帝怒礼部尚书吴山,梦龙恶独劾山得罪清议,乃并吏部尚
书吴鹏劾罢之。尝上疏,言:“相臣贤否,关治道污隆。请毋拘资格,敕在廷公举名德
宿望之臣,以光圣治。”帝疑诸臣私有所推引,责令陈状。梦龙惶恐谢罪,乃夺俸。擢
顺天府丞。坐京察拾遗,出为河南副使。河决沛县,尚书硃衡议开徐、邳新河,梦龙董
其役。三迁河南右布政使。
    隆庆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是秋,河决宿迁,覆漕粮八百艘。朝议通海
运,以属梦龙。梦龙言:“海道南自淮安至胶州,北自天津至海仓,各有商艇往来其间。
自胶州至海仓,岛人及商贾亦时出入。臣等因遣人自淮安转粟二千石,自胶州转麦千五
百石,入海达天津,以试海道,无不利者。由淮安至天津,大要两旬可达。岁五月以前,
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
行,自可无虞。较元人殷明略故道,安便尤甚。丘浚所称‘傍海通运’,即此是也。请
以河为正运,海为备运。万一河未易通,则海运可济,而河亦得悉心疏浚,以图经久。
又海防綦重,沿海卫所玩忄妻岁久,不加缮饬,识者有未然之忧。今行海运兼治河防,
非徒足裨国计,兼于军事有补。”章下户部,部议海运久废,猝难尽复,请令漕司量拨
粮十二万石,自淮入海以达天津。工部给银,为海艘经费。报可。已而海运卒不行,事
具《王宗沐传》。明年冬,迁右副都御史,移抚河南。
    神宗初,张居正当国。梦龙其门下士,特爱之,召为户部右侍郎。寻改兵部,出赉
辽东有功将士。五年,以兵部左侍郎进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李成梁大破
土蛮于长定堡,帝为告庙宣捷,大行赏赉,官梦龙一子。已,给事中光懋言:“此乃保
塞内属之部,游击陶承喾假犒赉掩袭之,请坐以杀降罪。”兵部尚书方逢时曲为解,梦
龙等亦辞免恩廕。及土蛮三万骑入东昌堡,成梁击败之。宁前复警,梦能亲率劲卒三千
出山海关为成梁声援,分遣两参将遮击,复移继光驻一片石邀之,敌引去。前后奏永奠
堡、丁字泊、马兰峪、养善木、红土城、宽奠、广宁右屯、锦、义、大宁堡诸捷,累赐
敕奖励,就加兵部尚书。以修筑黄花镇、古北口边墙,加太子少保,再廕子至锦衣世千
户。召入掌部务,疏陈军政四事。寻录防边功,加太子太保。
    十年六月,居正殁,吏部尚书王国光劾罢,梦龙代其位。逾月,御史江东之劾梦龙
浼徐爵贿保得吏部,以孙女聘保弟为子妇,御史邓练、赵楷复劾之,遂令致仕。家居十
九年卒。天启中,赵南星讼其边功,赠少保。崇祯末,追谥贞敏。
    杨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操江佥
都御史史褒善已迁大理卿,巍言:“东南倭患方剧,参赞、巡抚俱论罪,褒善独幸免,
又夤缘美迁,请并吏部罚治。”帝怒,停选司俸,还褒善故官。巍既忤吏部,遂出为山
西佥事。已,迁参议,分守宣府。寇入犯,偕副将马芳击斩其部长,赉银币。寻为阳和
兵备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录捣巢功,进秩二级。逾年,以养母归。归二年,
召起巡抚陕西。增补屯戍军伍,清还屯地之夺于籓府者。隆庆初,进右副都御史,移抚
山西。所部驿递银岁征五十四万,巍请减四之一。修筑沿边城堡,檄散大盗李九经党。
复乞养母去。
    神宗立,起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年,改吏部,进左,又以终养归。母年逾百岁卒。
十年,起南京户部尚书,旋召为工部尚书。有诏营建行宫,近功德寺。巍争之,乃止。
明年,改户部,迁吏部尚书。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
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至是,申时行当国。
巍素厉清操,有时望,然年耄螅c,多听其指挥。御史丁此吕论科场事,时行及余有丁、
许国辈皆恶之。巍论谪此吕,为御史江东之、李植等所攻,与时行俱乞罢。帝从诸大臣
请,慰留巍等而戒谕言者,巍乃起复视事。
    当居正初败,言路张甚,帝亦心疑诸大臣朋比,欲言官摘发之以杜壅蔽。诸大臣惧
见攻,政府与铨部阴相倚以制言路。先是,九年京察,张居正令吏部尽除异己者。十五
年,复当大计,都御史辛自修欲大有所澄汰,巍徇政府指持之。出身进士者,贬黜仅三
十三人,而翰林、吏部、给事、御史无一焉。贤否混淆,群情失望。十七年夏,帝久不
视朝,中外疑帝以张鲸不用故托疾。巍率同列请以秋日御殿。至十月,巍等复请。帝不
悦,责以沽名。
    巍初历中外,甚有声。及秉铨,素望大损。然有清操,性长厚,不为刻核行。明年,
以年几八十,屡疏乞归。诏乘传、给廪隶如故事。归十五年,年九十二而卒。赠少保。
    李戴,字仁夫,延津人。隆庆二年进士。除兴化知县,有惠政。擢户科给事中。广
东以军兴故,增民间税。至万历初乱定,戴奏正之。累迁礼科都给事中。出为陕西右参
政,进按察使。张居正尚名法,四方大吏承风刻核,戴独行之以宽。由山西左布政使擢
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岁凶,累请蠲振。入为刑部侍郎。累进南京户部尚书,召拜工
部尚书,以继母忧去。
    二十六年,吏部尚书蔡国珍罢。廷推代者七人,戴居末,帝特擢用之。当是时,赵
志皋、沈一贯辅政,虽不敢挠部权,然大僚缺人,九卿及科道掌印者咸得自举听上裁,
而吏部诸曹郎亦由九卿推举,尚书不得自择其属,在外府佐及州县正、佐官则尽用掣签
法,部权日轻。戴视事,谨守新令,幸无罪而已。明年,京察。编修刘纲、中书舍人丁
元荐、南京评事龙起雷尝以言事忤当路,咸置察中,时议颇不直戴。而是时国本未定,
皇长子冠婚久稽,戴每倡廷臣直谏。及矿税害剧,戴率九卿言:“陈增开矿山东,知县
吴宗尧逮。李道抽分湖口,知府吴宝秀等又逮。天下为增、道者何限,有司安所措手足?
且今水旱频仍,田里萧耗,重以东征增兵益饷,而西事又见告矣。民不聊生,奸宄方窃
发,奈何反为发其机,速其变哉!”不报。
    山西税使张忠奏调夏县知县韩薰简僻。戴以内官不当擅举刺,疏争之。湖广陈奉屡
奏逮有司,戴等又极论,且言:“奉及辽东高淮擅募劲卒横民间,尤不可不问。”帝亦
弗听。已,复偕同列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