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大秦之秦简 >

第125章

穿越大秦之秦简-第125章

小说: 穿越大秦之秦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芳静静坐了许久,站起身把牌匾重新放下。慢慢踱到屋外,踱到桃树下,看着在春风中摇曳的满枝头的桃花。
  春风拂过,花瓣纷飞,一片片飘落。
  她弯下腰捧起一捧花瓣,花瓣上还沾着星点泥土,醉人的花香甜得发腻。她似笑非笑地望着枝头闹人的春意,久久一动不动。
  太阳渐渐升至正空,融融的暖意洒在枝头。
  寒芳垂下眼睑,深吸一口气对秦煜说:“走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是!”秦煜躬身答道。眼神中却隐隐有着些许不满。
  寒芳打量他一眼,走了几步似乎想起什么,她取下身上的锦囊递给他:“你帮我收着吧,我想……我以后不会再经常看它了。”
  秦煜知道锦囊内是她视为珍宝的玉簪和竹简。一愣,抬眼望了一下见她目光诚挚,忙双手接过锦囊,躬身道:“是,末将遵命。”
  寒芳把锦囊交在秦煜手里,转身快步离去,快速出了豆坊的大门。
  秦煜急忙跟在身后,脸上有了一些笑意。
  咸阳城的大街上,街口围了一堆人。
  寒芳原本就爱看热闹,遂叫道:“停车!”站在马车上伸着脑袋张望了一阵,从马车跳下来往人群挤去,好奇地想要看个究竟。
  秦煜忙带着侍卫,跟在身边分开人群。
  人群中。几个贵族子弟正不怀好意地围着一个中年人奚落他。中年人急得想反驳,可是面对几个伶牙俐齿的年轻人越是着急越说不出话来,涨得满脸通红。
  “你一个臣国的人还想在这里卖弄,别想了。”一个年轻人嘲讽地说。
  其他几个贵族子弟哈哈怪笑。
  中年人怀里抱着一堆书简,脸色难看,就欲离去。
  一个公子哥伸手一拦:“你是臣国的人,见了我们就该行人臣之礼。大家说对不对?”
  “对!”众人跟着起哄,接着是一阵哄笑。
  寒芳已看出了名堂,几个贵族子弟在欺负外乡人。
  中年人气得脸色煞白,不愿理会,欲强行离开。一个贵族子弟伸手一推,另一个人伸腿一绊,中年人跌倒在地上,怀里的书简散落了一地,异常狼狈。
  周围的人更是爆发出哄堂大笑。
  一卷竹简滚落在寒芳脚下,她弯腰拾起来一看《说难》。心中一动:莫非此人是他?
  “都住手!”寒芳朗声喝道。
  几个贵族子弟回头一看,有人在婚典上见过寒芳,一惊,躬身退在一边,不敢出声。
  众人一看几个贵族子弟对寒芳毕恭毕敬,也都默不作声地看着。
  “你没事吧?”寒芳走到近前蹲在中年人身边问。
  中年人摇摇头,慌乱地爬起来,只顾低着头去收拾散落一地的书简。
  秦煜率随从帮忙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竹简。
  寒芳试探着问:“请问——你可是叫韩非?”
  中年人抬头看了寒芳一眼,愣住了,直直看着她,呆呆地站起身来。
  “大胆,你敢这样……”一个贵族子弟刚要喝斥,看到寒芳扫过来若无其事却无可抗拒的目光,又把话咽了回去,缩头退到一边。
  “请问你是韩非吗?”寒芳再次询问。
  中年人茫然点点头,侃侃道:“敝人韩国韩非。”
  “韩非,你真的是韩非!”寒芳开心地笑了。她没想到自己能见到法家学术的代表人——大思想家韩非。
  秦煜把散落的书简拾起来交到韩非手里。
  韩非抱过书简,仍目不转睛地盯着寒芳。
  寒芳纳闷地朝自己身上看看,没觉得有何不妥。微微一笑,大方的邀请:“我久仰先生大名,十分钦佩,我们可以聊聊吗?”
  韩非木然点头。
  寒芳四下看看,旁边正好有一个酒楼:“先生请至酒楼一叙。”
  韩非抱着书简略一犹豫,迈步进了酒楼。
  寒芳眼角余光看到几个贵族子弟交头接耳不知道他们在偷偷议论些什么。她转过身走到几人面前,抱着手臂笑眯眯地问:“你们在说什么,也让我听听?好吗?”目光中充满挑衅。
  几个人立刻闭住了嘴,低着头不住偷眼瞅着她。
  寒芳笑眯眯地说: “你们听着,韩非从现在开始就是我的朋友,要是再有人欺负他就是欺负我。要是让我听到有谁在背后胡说八道——秦煜!把他的舌头给我割下来下酒!”最后一句的声音猛地提高了八度,吓得几个贵族子弟浑身一哆嗦。
  “是,末将尊令。”秦煜躬身答道。
  哼!只有你们会仗势欺人?我也会!寒芳想着一撇嘴,扔下面面相觑的贵族子弟,大摇大摆地进了酒楼。
  雅致的包间。
  寒芳面对面席地而坐,再次打量韩非。
  韩非四十岁许,个子不高,样貌清癯,人也清瘦,一对长目闪动着智慧的光芒。方方的脸上最醒目的是他的一子胡。看五官就知道他是一个说话不会拐弯的人。
  寒芳细看,见他细长的眼睛里全是落寞。
  “先生似乎满腹心事?”寒芳抬手为韩非添些酒水。
  韩非忙长跪起身谢礼。待寒芳放下酒壶,叹口气说道:“我来咸阳已月余,一直没有得到大王的召见。”
  寒芳手微微停顿:“大王会召见你的。”
  韩非一愣,心道为何她会如此肯定?又一想刚才的那些人对她的神态,嗫嚅着问:“请问,你是……”
  寒芳微微一笑,转而道:“我看过先生的一些著作,很是佩服。”
  韩非苦笑:“都是一些无人问津的言论。”
  “先生的文章,都会成为后世不朽的著作。 先生集法家之大成。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等思想溶为一体。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属难得。”寒芳娓娓道来。
  韩非双目一亮,颇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再次认真审视寒芳,暗自猜测她究竟是何人。
  寒芳端起酒杯给韩非敬酒:“我不饮酒,以茶代酒,先生见谅。”
  韩非双手接过酒杯,端在手里,“敢问姑娘高姓芳名?”
  寒芳略一颔首:“我叫韩芳。”
  韩非手猛地一颤,杯子里的酒到几案上,溅了一身,却似未察觉。
  寒芳见韩非表情异样,问:“先生怎么了?”
  韩非半晌才回过神来,看看寒芳再看看身后的秦煜。忙放下酒杯,离开座位,跪地行大礼:“韩非不知是王后驾临,请恕韩非无理。”
  虽然没有举行封后大典,可是大婚之后,她已经成为众人认定的王后。寒芳尴尬地一笑,双手相搀:“先生快起。”
  韩非局促地起身,恭谨地重新坐在席位上。谈话不似刚才自如,只是寒芳问一句答一句。
  寒芳略觉扫兴,淡淡一笑道:“先生不必拘谨。这里没有王后,只有韩芳。”
  韩非点头答礼,似笑非笑。
  寒芳看看窗外:“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这卷《说难》就送给我吧。”说着站起身,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大王很快就会召见先生,请先生静待佳音。”言罢转身快步离去。
  韩非执礼相送,他直起身望着寒芳远去的背影,目光久久没有离开……



  惊闻身世

  寒芳回到蕲年宫,嬴政已下朝,正在专心批阅奏简。她走过去,挨在嬴政身边坐下,把身体软软地靠在他身上。
  嬴政微微一笑,也不介意,继续去批阅奏简。
  寒芳又往他身上贴了贴,蹭了蹭,提示他注意自己。
  嬴政笑着一只手把她搂在怀里,漫不经心地问:“今天又跑到哪里去玩了?现在才回来?”另一只手拿着御笔在奏简上作批复。
  寒芳躺在他的怀抱里,仰望着他。看到他下巴上刚刚蓄起的胡子,忍不住抬手去拽了拽他的胡子。
  “噢,好疼!”嬴政放下御笔,双手来抓她的手,逼问:“为何拽我的胡子?”
  寒芳咯咯笑着,躲闪着嗔道:“谁让你不理我?每天和你说不了十句话!”
  嬴政把她搂进怀里,一吻她的额头,眼睛依旧看着奏简:“我知道这段时间忽略了你……”
  寒芳轻掩住他的口:“不用解释,我明白。”
  嬴政一笑把她搂得更紧,抬手去拿另一份奏简,被她拦下。
  “你要干什么?”嬴政轻点着她的鼻子:“难不成又要来媚惑我?”抬头往殿外看看:“现在可是白天!”看着怀里娇俏可人的她,一缕幽香自她身上传来,情不自禁地去吻她的红唇。
  “唔,慢着!”寒芳用手里的书简挡开他的吻:“我可不敢落个媚惑君主的罪名。”
  嬴政已动情愫,推开竹简,低头要吻,寒芳笑着打断:“讨厌,人家有正事和你谈。”
  “哦?”嬴政好奇。
  “每次和你一说话,你就是说等你忙完了再说,可是等你忙完了我就睡着了。”寒芳在嬴政胸前划着小圈圈,满脸的委屈。
  嬴政拿起她的洁白光滑如玉的手在嘴边吻着:“委屈你了,忙完这一段时间,我一定好好陪陪你。”
  寒芳甜甜笑着:“嗯,好!”又正容道:“说正事,——这个给你。”她把书简递到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
  “自己看。”寒芳把书简放在他手里。
  嬴政漫不经心地展开:“说难……韩非……是他?”眼睛一亮。
  寒芳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你知道他?”
  “你看。”嬴政往几案边一指,道:“这些都是韩非的著作,里面都是治国安邦的思想和理论。”
  寒芳顺势一看,书案上摆放着《孤愤》、《五蠹》等书简。
  嬴政赞叹不已地说:“前些天,我刚看过这些书,我若能见到此人并与之交谈,真乃一大快事!真便死而无恨了!”
  寒芳诧异地问:“那韩非已来秦多日,为何没有受到召见?”
  “哦?我为何不知此事?”嬴政颇觉诧异:“只是听奏韩国来了个使臣,只是不知道是韩非。——何人如此大胆,不如实奏报?该死!”他仰脸想了一下,就要动怒。
  “嘘。戒怒!你忘了?”寒芳娇笑着用手指去舒展他的眉头,说:“你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了!该高兴才对。”
  嬴政一笑释然,便不再追究。
  次日,嬴政在书房接见韩非。
  嬴政穿着绣有云文图案的便服,以寻常百姓之礼节接待韩非。他对韩非一见就有好感。
  韩非神采奕奕,异常兴奋,说起话来虽不是口若悬河,但是条理分明,侃侃而谈。言行举止间透着贵族的气度。
  寒芳穿着布衣在一边添茶倒水,以宾主之礼相待。微笑地望着二人。
  嬴政和韩非先交谈了一点天下大势和各人的看法,然后又谈关于法制制度的建立。
  他们谈人性善恶问题,谈社会的发展。韩非的言论深得嬴政的心,嬴政不时地轻轻点头。寒芳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入了迷。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嬴政从韩非那里得到不少策略上的好构思,仍觉意犹未尽,双手按膝,倾身向前道:“先生的言论真是让寡人受益匪浅。——依寡人看先生就留下来协助寡人吧。”他早已听说韩非在韩国受到韩王的排斥,不予重用,觉得这样的人才被埋没实在是可惜了。
  “臣有自知之明,著书立说尚可,处理政事、待人接物,就非臣之所长了。”韩非当即推辞。
  嬴政盯着韩非目中放出光来,移时,忽又黯淡下来,哈哈一笑说:“先生过谦了。秦国新改政令,正需要先生这种人才。那就请先生为寡人著书建立行政制度可否?”
  “大王可是求才若渴。”寒芳在一边凑趣。
  韩非面色一暗,垂首道:“谢大王厚爱,臣愧不敢当。”
  嬴政知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一笑也不再勉强。
  “臣此来还要上书大王,”韩非此行还有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说服秦王缓灭韩而先灭赵。他见嬴政此时高兴,趁机说道:“臣想上书大王,请大王从韩国撤兵……”
  韩非话还未说完,嬴政就已明白其义,笑着岔开话题:“先生,今日不如留下来,寡人想和先生彻夜长谈,寡人还有许多问题想向先生请教呢。”
  韩非看嬴政神色不对,知道秦灭韩决心已定,颇觉无奈,知道多说无意只好作罢。又谈了一阵,起身告退。
  嬴政微笑着以主人之礼送韩非出了大殿。
  韩非再三作揖请嬴政留步,嬴政方停步不前。
  嬴政给寒芳递了个眼色。寒芳心领神会,眨眨眼睛一笑,送韩非出宫。
  春色撩人,傍晚徐徐的春风吹在人脸上,暖暖的、痒痒的。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金光闪闪。
  寒芳和韩非并肩走在御苑的小路上。
  “大王很欣赏先生,先生何不留下来辅佐大王?”寒芳做起嬴政的说客。尽管她知道历史上韩非没有事秦,可是老爹不是说自己能改变历史吗?
  韩非停下脚步,有意无意瞅了她一眼,抬手拨开身边的柳树枝,微笑着解释:“人的性格禀赋不同,我志不在此。只喜欢著书立说。”
  寒芳转过身,透过翠绿的柳树枝看着韩非,笑道:“先生过谦了,我看先生是不为韩王器重,所以心灰意冷。”
  这一针见血的话语让韩非一愣,望着花园中满园即将绽放的花蕾,嘴硬道:“眼看故国国势衰弱,主上软弱昏庸尽用些谄媚的大臣,我太过着急,所以直言进谏了几句,我本无心参与政事。”他还要掩饰自己的尴尬,却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寒芳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还要说话,抬头看见迎面匆匆走来的李斯。
  李斯看见并肩而行的二人,目光一跳,忙跪下给寒芳行礼:“微臣李斯叩见王后。”
  寒芳端着十足的王后架子,淡淡说:“起来吧!——李斯,你应该认得此人,你们都是荀子的门生?”她虽然不喜欢王后这个称谓,也没有举行封后大典,可是大婚之后,她已经成了的众臣公认的名正言顺的王后。
  李斯恭敬地站起来,瞅了一眼韩非,目光中闪过嫉妒之色,点头道:“是,微臣认得韩非。”略一转身躬身道:“非兄有礼。”
  “斯兄有礼。”韩非忙躬身还礼。
  李斯又躬身道:“禀王后,微臣有事向大王启奏,请容臣先行告退。”
  寒芳一挥手:“去吧!”
  李斯躬身退下,走了几步停下来又回头看看,目光一闪,快步离去。
  寒芳送韩非出了王宫的大门,走在返回的路上,独自思索:历史上记载,李斯是因为嫉妒韩非的才学,所以和姚贾、赵高一起用计害韩非入狱,然后诓骗韩非喝了毒酒。这次我一定要改变这些!我要改变历史!
  寒芳回到蕲年宫,见嬴政黑着脸坐着,李斯恭敬地站立在一旁。
  嬴政看到寒芳进了大殿,略微一摆手,李斯叩头行礼恭敬地退下。
  “回来了?”嬴政面对她时总是春风满面,向她伸出手,顺势把她拉进怀里。
  寒芳懒懒地倚在他的怀里,有气无力地说:“我最近怎么老是睡不够?没有力气?”
  “要不要宣御医?”嬴政轻声问。
  寒芳摇头:“可能是天天没事做,歇懒了。——韩非是个人才。”
  嬴政赞同地点点头:“是。所以我想要他留下来健全法制。不为我用可惜了!”
  寒芳叙述着和韩非的谈话: “他说商君为秦国定下的制度已经很完善,关键是执行。”
  嬴政点头:“他说的没错,执法贵在平等,不能有法外之人,儒用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权贵显要不服法律限制,执法者多歪曲法令来将就个人,这都是法无法彻底执行的主要原因,所谓上行下效,因此罚应自上起,就连人君也不例外才对!”
  “这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寒芳笑着总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