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女子监狱调查手记 >

第16章

女子监狱调查手记-第16章

小说: 女子监狱调查手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1000块钱赚得太容易了,刘晴茅塞顿开:会不会赚钱关键看脑子活不活,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儿,稍微一动脑子,这钱不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涌来吗?    
    一个月之后,云南经济电视新闻中心要进口设备,这个中心的刘主任找到刘晴,请她帮助解决所需的外汇。刘晴与曹贵一道和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员商谈了为该中心解决外汇额度的事,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同意拨给该中心20万元外汇额度,用于进口摄像设备。曹贵在这笔外汇额度划拨后,又在其管理的机电办公室户头上虚增外汇额度217000元。事后,刘晴从云南经济电视新闻中心要了70000元现金。她把这笔钱分成三份,曹贵功劳最大,给他30000元;剩下的40000元她和谭啸林一人20000元。    
    尝到甜头后,他们的胆子更大了。1992年年底,刘晴、曹贵和吕正宏伙同云南电视机厂有关人员倒卖外汇。云南电视机厂以进口设备为名,提供进口合同、发票及进口定货卡片等有关单证。曹贵在该厂填好的用汇20万美元的《支付外汇通知书》上私自加盖了云南省外汇管理局的公章。曹贵在前面铺了路,刘晴按照曹贵提供的编号及经办人的签名字样,在该通知书上伪造了云南省外汇管理局经办人的签名和通知书编号。然后,刘晴和吕正宏等人一起持伪造的凭证,从中国银行套取外汇20万美元。他们把这笔外汇倒卖给香港伟富公司,获得差价款334846元人民币。33万可是个大数,他们按照阶梯样分成,曹贵分得了40000元,刘晴分得35000元,吕正宏分得25000元,其余的234846元为云南电视机厂所得。    
    头三脚踢得挺漂亮,刘晴不费吹灰之力就捞得56000元,她的贪婪的欲望变得膨胀起来。1993年1月,她和曹贵、吕正宏又凑到一起吃饭。觥筹交错之间,三个聪明的脑袋瓜又冒出一股坏水:刘晴以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借用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户头调剂320000外汇额度为名,由吕正宏制作了进口设备的报告和有关手续,骗取机电办公室出函划拨320000外汇额度,这个额度到了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的账户后,他们以进口设备为名,将320000外汇额度配成现汇美元,故伎重演,将外汇倒卖给香港伟富公司,获得差价款699600元,这些钱存在昆明岔街城市信用社。    
    1993年3月,刘晴与曹贵密谋,由曹贵提供一张已加盖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分局公章的空白《支付外汇通知书》,刘晴在上面填上了用汇300000美元的字样。她擅长摹仿别人的笔迹,伪造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分局经办人的签名与通知书编号,私自加盖了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的外汇额度专用章,由吕正宏制作了自筹外汇进口设备的报告及有关单证,从中套取外汇300000美元。再倒卖给香港伟富公司,获得差价款855340。3元。他们把这笔钱也存入昆明市岔街城市信用社。事后,曹贵将银行返回外汇管理局对账的凭证抽出交给了刘晴。    
    还是在这个月,曹贵用电脑在其管理的外汇额度账目上,虚增外汇额度570110元,然后调入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账户。刘晴以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委托进口聚丙烯为名,出具拨往广东潮州五交化公司500000外汇额度的调拨申请书,经曹贵核押后将500000外汇额度调至潮州,倒卖给潮州五交化公司,共得款1481637。5元人民币,这笔钱由吕正宏存入交通银行昆明分行春城路分理处。    
    1993年4月,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拟调剂出200000外汇额度。谭啸林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曹贵、刘晴、吕正宏密谋,由曹贵负责另搞200000外汇额度一同卖出。由吕正宏制作了要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帮助解决400000外汇额度用于进出口设备的报告及进口480000美元货物的合同,谭啸林以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的名义发函,同意划拨400000外汇额度给云南省冶金进出口公司,曹贵则指示外管局额度科经办人员从云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户头划拨400000外汇额度给省冶金进出口公司。刘晴出面将这400000外汇额度连同原来曹贵虚增剩余在账的70110元外汇额度及本公司的9890元外汇额度共计480000外汇额度,以所在公司的名义开出调拨申请书,经曹贵核押后调拨至广东潮州,倒卖给潮州五交化公司,将其中280000外汇额度款及人民币908000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存入昆明兴业信用社,因为这笔买卖是谭啸林牵的线,后来分给他30000元。    
    


一个地下共产党员后代的人生轨迹贪恋的欲望把她送进铁窗

    就这样,贪婪的欲望犯下了滔天罪行,刘晴、曹贵、吕正宏、谭啸林单独和结伙采取伪造付汇凭证,虚构事实等手段,共套汇和骗取国家外汇额度1609000元,非法倒卖后共获赃款4057000余元,除分给谭啸林30000元外,其余绝大部分赃款被刘晴、曹贵、吕正宏合伙用于开办“云南中山工贸公司”及购置高档商品房、高级组合音响、移动电话等。    
    1993年8月6日子夜,云南省反贪局的人敲响了刘晴家的门。她打开门,看到穿制服的人,心里全明白了。两岁零三个月的儿子洋洋吓得哇哇大哭,小保姆急得问道:“娘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她从兜里掏出600元钱递给小保姆:“小翠,洋洋发烧,你明天带他到医院打吊针。”    
    小保姆说:“娘娘,你放心吧,不管出什么事,我一定把洋洋带大!”    
    她走进了看守所,一种死亡的恐惧袭上了她的心头。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一个大经济案,涉案的那个女人刚巧和刘晴住在一个房间。她46岁,是一个门市部主任,贪污挥霍了300多万元。她戴着脚镣,头发乱蓬蓬的,刘晴看到她觉得很害怕,从脚底往上发凉,整宿不能入睡。    
    不久,那个门市部主任被拉出去枪毙了,望着她睡过的空荡荡的床,刘晴不寒而栗。她想到了自己,虽然是四个人一起犯的案子,可300多万元钱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存进银行的。如果这300多万都算作自己名下,这和那个门市部主任是一样的数额啊!她的眼前幻化出这样的画面:几天之后,她被拉上刑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她应声倒地,鲜血流成了河,洋洋趴在她的身上放声大哭。    
    想到这里她更害怕了,求生的欲望使她想到了父母。父母都是老地下党员,他们一辈子对党忠心耿耿,从来不做违法的事。刘晴出事后以为父亲再也不会要她这个女儿了,谁知父母却给她请来了昆明市的名律师刘胡乐。刘律师对她说:“刘晴,你在什么时候扮演什么角色很重要。你要把案子的整个过程写下来,把案情陈述清楚。”    
    刘律师的话给了她求生的勇气,她白天在看守所劳动,晚上在灯光下写着案情材料。她含着眼泪写到:偶然导致了必然,必然又聚合着众多的偶然。我愿意把真实告诉你,请你引我寻求一条生路。作为一个女性,我有软弱的一面,300多万元都打到了我的名下……    
    她抓住要点把案情陈述清楚,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和同案犯一道基本退清了所得的赃款赃物。刘律师作为她的辩护人向法庭提出:刘晴积极退赃,检举他人,有立功表现,应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院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判决刘晴犯投机倒把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个地下共产党员后代的人生轨迹奋力走出人生的低谷

    刘晴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监狱,当时,她那身为老地下党员的父母已经六十多岁,她幼小的儿子只有两岁。一种危机感、羞愧感和耻辱感涌上心头。看到因五花八门的犯罪原因入监的犯人,她觉得与自己格格不入,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从一个国家公务员沦为阶下囚,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公民被囚禁在铁窗下,她感到冷,深入骨髓的冷;她感到痛,撕心裂肺的痛。她在大墙的边缘上寻找,想找出一丝裂缝;她在睡梦中翻腾,梦想从天上降下神灵把她救出去。无期,无期,这两个可怕的字眼死死地缠在她的脑海里,轻生的念头袭来,她精神崩溃,神情恍惚。    
    一天夜里她去上厕所,听到外面呜呜的风声,她觉得自己就像呆在坟墓里。这种地方没得地方哭,她的心里觉得太压抑,半夜里老从睡梦中惊醒。她的心里老发抖,表情发呆。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一声声真切的呼唤。看到刘晴情绪低落,王齐大队长就找她谈话:“刘晴啊,咱俩都下过乡,凭你的能力你应该能走出人生的低谷。你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从灵魂深处反省自己的罪过,在监狱服刑关键看你是否能摆正自己的身份。你不要把改造寄托在同某个管教干部搞好关系上,你要靠自己,要有骨气!”    
    开始,她什么也不想听,什么也不愿听,但那充满真情的呼唤使她无法抗拒。张艳华副大队长对她说:“刘晴,聪明的人向前看,糊涂的人向后看。如果你不能正视自己,去控制自己的思维,你的思维会失控的。”    
    民警们对她说:“刘晴,法律就像水火一样无情,你惟一的选择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去。尽管监狱的环境令人窒息,但这里仍然有欢歌笑语。你刚到这个环境里不适应,心理上感到紧张是正常的,慢慢就会好的。你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们。”    
    语重心长的话语敲打着她的心扉,催促着她弃旧图新。刘晴到底是脑瓜活络,50多条监规她一口气就背会了。考虑到刘晴有文化,王齐让她担任新犯组组长。当时,新犯人安排的活计是挑大粪,刘晴当组长可以不挑粪,但她坚持和新犯人一起干。监狱组织《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学习,她按时参加上电视大课,认真记笔记,积极参加小组讨论。通过法制教育及参加宣判大会,她端正了对减刑、假释的态度。认识到减刑、假释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条款,要想获得政府的宽大奖励,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创造法定奖励的条件,然后由法律来裁定。这是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她担任了积委会的工作,要求别的犯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了搞好内务卫生,监狱要求每个犯人只能垫一床棕垫、一床垫絮,她马上把自己多余的垫絮抽出,没有一句怨言。监狱安排她搞犯人双百分考核,这个考核关系到每个犯人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也不能自行其是。她很负责,工作中出现问题就及时请示民警,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她被评为劳改积极分子,她要用汗水洗刷自己的罪恶,她要用劳动迎接新鲜的太阳!    
    


悲从恨中来情投意合的电大同学

    1989年2月27日晚上,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十四道街的江堤处,一个叫做戴敏的男人倒在了血泊中,他的胸部、腹部和背部被扎了十七刀,这个心狠手辣的凶手究竟是谁呢?    
    几天之后,一个老人踉踉跄跄地跑到派出所报案,说自己的儿子许河和儿媳周桂是凶手,他们目前正躲在秦皇岛市海城旅店。    
    接到报案后,哈尔滨市警方立刻赶往秦皇岛市,在海城旅店门口的小摊上抓获了出来买烧饼的许河。接着,又顺藤摸瓜,在旅店里逮捕了周桂。    
    许河和周桂跟戴敏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们为什么要对戴敏下毒手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许河原是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的钳工,周桂原是哈尔滨水暖器材厂的工人,1985年,他们双双考上了哈尔滨电视大学。许河学企业管理专业,周桂学财务专业。    
    电大的功课很繁忙,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晚上的五点半到八点,都要上课,星期天还有全天的课。那时候的许河与周桂,是两个好学上进的学生。虽然白天在工厂累得浑身散了架,但他们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下班后匆匆扒拉两口饭菜就向电大课堂走去。    
    许河比周桂大一岁,年龄相仿,又是电大同学,到了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一起复习功课,有很多共同语言。慢慢地,俩人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要是谁今天没来听课,另一个人就会觉得没着没落的。    
    许河家和周桂家在两个不同的方向,每天下课后,许河都自告奋勇地护送周桂回家。他们沿着马路一直走回周桂家,许河再骑着自行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赶回自己家里。    
    哈尔滨的小路有多长,只有他们漫步度量。星星悄悄地眨着眼睛,把他们的秘密张望。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爱情悄悄地滋长着。从课堂到周桂家有好几站的路,可他们却总嫌路途太近了,怎么一眨眼就走到了?一年多的时间,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许河每天都护送周桂,风雨无阻。周桂非常感谢许河,当许河向她求婚时,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1987年5月,他们刚刚电大毕业就结婚了。结婚那天,亲戚朋友前来闹洞房,在床上放了很多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祝福他们早生贵子。新婚之夜,周桂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自己这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奉献给许河,可许河却在极度的亢奋下开垦得很不得力。从未有过性经历的周桂以为天下的男人都是如此,虽然不满足却没有怪罪丈夫。俩人仍然相敬如宾,关系不错。    
    一年过去了,周桂就是不怀孕。她以为自己有病就偷偷地跑去找大夫,大夫说你没事是你丈夫生理上有问题。大夫的话像一把重锤敲醒了周桂,她想起了车间的姐妹们在一起讲述与丈夫做爱感受时的幸福感,而自己却从未尝到过,这才觉得自己的夫妻生活有问题。虽然小俩口在外人眼里是如此般配,可鞋子是否舒服只有脚知道。慢慢地他们因为性生活不和谐出现了裂痕,周桂后来才晓得许河得的病是性功能障碍。    
    周桂年轻力壮,许河在性生活上长期不能满足妻子使周桂感到非常痛苦,便经常抱怨,怄气,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是完了。许河心烦意乱索性辞职跑到大庆去做买卖。在大庆她认识了一位女人,并且很快就好上了。虽然这个女人比他大12岁,可这个女人的丈夫进了监狱。长期的性压抑使她非常依恋男人,她对许河很好,从来不嘲笑抱怨许河。虽然他们俩根本就不般配,虽然他们之间的性生活也不和谐,可许河觉得只有在她的面前自己才找到了男人的自尊,对这个女人也很好。许河回哈尔滨时,这个女人还到家里怦怦地砸门找他。    
    许河在外面有了外遇,回家便奚落媳妇:“你这种媳妇没人愿意要你!”    
    周桂知道这些内幕后心里很生气,天天跟许河打架,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慢慢地他们开始分居。    
    


悲从恨中来情人眼里出西施

    1989年大年初十,周桂乘电车到婆婆家。电车上人很多,周桂拎着东西站在旮旯里。突然一个小伙子起身给她让座:“你坐我这儿吧!”    
    她感激地说:“谢谢!”    
    那个小伙子说:“你不认识我了?”    
    她仔细打量着小伙子,确实似曾相识。小伙子说:“我是戴敏呀,就跟你住一条街上。”    
    她猛然想起来了,自己住的那条街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自己家住的平房就能看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