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真爱是佛 >

第16章

真爱是佛-第16章

小说: 真爱是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承认了,说是他公司里的一个部门经理,头天晚上就住在了这里。他神情沮丧,说话口吃,动作也迟钝了起
来,一点也不像一个有婚外情的人。我们纠缠到半夜两点多,总算达成共识,他保证不再犯这类错误。他爱的是这
个家,是我,是一份安静的生活和踏实的感情。

    我们恋爱七年,结婚三年,十年的时间,让我一直以为他对我的爱也和我对他的一样扎实厚重,至死不渝。我
把泪水洒在他的胸前,说,我们搬家吧,住在这里我实在受不了。

    他借了一套房子,我们家以前的东西一样都没有带过去。我们绝口不再谈那个女人,但我却开始失眠,神志恍
惚,掉头发。我忍不住了,偷着去打听了那个女孩子的情况,她叫沈冰燕,二十八岁,杭州人,上海财大毕业,部
门经理,未婚,漂亮,能干。其实依她的条件,张雨的公司对她而言并不很合适,她该有更好的发展的。

    不知道的时候还好,一知道这些,竟然更多了恐慌。张雨说过,那女孩很崇拜他,正是工作上的耳鬃厮磨,才
有了后来的情不自禁。想张雨天天上班,俩人每天在一起的时间比我们的时间都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也许还有很多。

    这天晚天,我说,我们应该回家了,但我有个条件,你得先答应了我。他放下筷子,说只要我能做到,就一定
答应你。

    我说,你当然能做到的——你把沈冰燕辞退了。

    张雨咬着嘴唇不发一言,我也不吭声。僵持到晚上十点多,他终于答应将沈冰燕调到深圳办事处去。

    一周后,沈冰燕真的走了。我也没想到她会走得这么爽快。深圳那边只是个销售窗口,无论职务还是津贴都不
如北京,但她什么也没说。可见她是成全他的面子。这个女人,怎么会不让我心焦?我宁愿她泼、她闹,也不愿意
看到她这么知书达理,退让有度。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我感到和张雨的交流都出现了困难。他体贴入微,我就觉得浑身发痒,沈冰燕好像就站在
一边借着他的眼睛在居高临下地看我;他一旦说话粗声大气,我立刻又觉得心情烦躁,仿佛他们串通一气,要对我
进行捉弄。我也知道我这样的心理不太正常。两个月过去了,我不仅没有忘记沈冰燕,而且觉得她已经影响到了我
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从来没有见过她,可她的声音、动作,甚至身上的香水味,我似乎都知道得惟妙惟肖了。我
觉得我反而比发现真相的那个晚上更痛苦了。

    当时电台有个栏目叫城市爱情,每期会请几个嘉宾来谈自己的感情生活,然后还有专家分析,听众也帮着出主
意。我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这个念头,想把沈冰燕一起叫来,我想听听她会怎么说。

    我跟张雨说了。他看起来很郁闷,问我到底想干什么。我说就是想见见沈冰燕,大家把情绪发散一下。

    为这事我跟张雨谈了不下十几次,张雨见我是认真了,大概也看出我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于是长叹口气说,
好吧,就当看一次心理医生。

    半个月后,我第一次见到沈冰燕。

    很漂亮,高挑,眼神坚定,举止果敢,张雨见到她的那个瞬间,背立刻就驼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感觉走进演播室是非常错误的一个选择,一旦开始讲,我才发现那些细微的感觉和伤痛,
并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我突然口吃得厉害,感到羞涩和愧疚,那些伤心和痛楚影影绰绰,似是而非,忽然成
了一件可笑的事。我能说什么呢,除了那根头发?我不由戛然而止,眼泪滚滚而下。

    该沈冰燕陈述了,她神色淡然,说,她爱张雨,张雨也爱她。主持人问,那你不知道他有家吗?她口气依然平
静,而且坚决:我只是在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

    应该承认,沈冰燕讲得很好,既有条理又不乏感性。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两三个月里,她一定也如我一样,我
们的故事夜夜在她枕边回放:眼神、加班、酒会、出差、旅途,那晚她来我家取一个文件,精心隐藏的情感秘密打
开了……

    主持人已经被沈冰燕的讲述打动了,甚至被同情的角色可能都换了位置,也许他们想快点结束了吧,于是问张
雨,你到底爱谁?

    沈冰燕的眼睛第一次朝我们这个方向转过来,她看着张雨,那样渴望和急切。张雨沉默良久,伴着一声叹息,
说出了我的名字。

    沈冰燕起身,裙子一闪,人已经出了演播室。张雨看了我一眼,那样冰凉透心的目光,让我的心瞬间冻成了厚
厚的冰坨——对他来说,在我这里的半生,已经到头了。

    一个星期后,我们离婚了。

    这次张雨非常干脆,他很坚决,态度淡漠,仿佛我不过是个偶然相遇的陌路人。

    在爱情中周旋的女子,不过计较一个名分,一个结果,那就是“你爱不爱我”。

    /* 52 */

    第三部分 抓住幸福我家没人:戴燕

    他今年四十五,她今年三十八。她曾经给他当过副手,不过后来他被调到别的部门当头儿去了。尽管两个人不
在一个部门了,但一些应酬他还是常常找她一起去。

    他一直认为她的工作能力很强,人品也好,性格很稳,出去办事够档次。不像单位里一些女的到哪儿都咋咋呼
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知道围着领导转。她也觉得他哪儿都好,聪明、善良,会处事,就一样不好,动
不动就开玩笑,尤其在同事们面前总爱开玩笑地说她:“这是我媳妇。”平日里,同事们在一起时常常提起关于女
人是男人的红颜知己、男人是女人的蓝颜知己的问题,意思是说男女之间还存在另一种感情,比爱情少,比友情多。
她想那不就是情人吗?但大家好像都回避“情人”这个词,觉得还是用“知己”这个词更体面些。每当大家半真半
假地问他:“她是你的红颜知己吧?”他都装做蛮不在乎的样子说:“不对!她是我的二媳妇。”他这种有意地夸
大其辞,惹得大家捧腹大笑,而他却不笑,只是用眼睛撩了一下她。她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明白大家也只是把他
的话当做玩笑而已,为了表示她也并没把他的话当真,她也说:“下个月把你的工资交给我吧!怎么,不敢了吗?”
大家在一起聚会,她不会喝酒,别人就说:“让你老公替你喝啊!”他果然就端起她的酒毫不犹豫地喝了。那一刻
她的心里很暖和,真就觉得他和她的关系的确比别人近些。

    就像很多人都模仿明星举止、做派一样,人有时模仿来模仿去就觉得自己真是明星了。他叫她媳妇叫惯了,和
她说话的口气就像和自己的妻子说话一样。她感觉出来了,但好像约定好了似的,她不说什么,只是尽量按照他的
意思办,两个人在任何场合配合起来都很默契。他对她说:“别人都说咱俩是黄金搭档。”她只是笑,但不看他。

    他知道现在很多男人在外面都有情人,他不羡慕他们。因为他知道女人们都很功利,如果男人什么都不是,帮
不上她们什么忙,哪还会有女人跟着他,他不想成为女人的猎物。就是要找情人也得找个有情有义的。一想到有情
有义,他就想起了她,那次,他喝多了酒,还是她把他送回了家。路上他吐了,她认真地给他擦干净,说是怕他的
妻子看见他喝成那样不高兴。他为她的细心感动很久。他有时想过自己和她要是在一起能是怎样?但她总是一副公
事公办的样子,他不好说什么。

    她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都不错。当听说了单位里的一些女人是某某的情人,之后又得到了
不少实惠时,她很不屑。她从来没想过和除自己丈夫以外的男人有过密的关系,这些年,经过很多应酬场合以后,
她觉得男人们无聊透顶,都是逢场作戏,都是假的,没什么意思!现在的男人都恨不得沾点女人的光。她认为找情
人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年底,单位里给每人分了一百斤大米,而她的丈夫刚好出差了,自己家又住七楼,怎么往回拿呢?正在她犯愁
时他到她的办公室来了,他说:“怎么,这大米妹夫没来拿啊?”她说:“是啊,他出差一个星期了,下礼拜回来,
我家里没人,真不知道怎么才好。”

    她说完抬起眼睛看了他一会儿,他看到她的眼睫毛像翅膀扬了一下又收回去了,好像要对他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他的心涌起一阵灼热,为了掩饰这种灼热,他用充满同情的声音说:“别急,我不是你老公吗?这种事就得我帮你。”
她的脸忽然红了。她连忙说:“那……你可得在我们家吃饭,我给你买点好吃的。”他听了心湖一个劲儿激荡,说
真的,他没想到他以前在心里偶尔想的这种事来得这样容易。

    回到自己办公室以后,他打电话给妻子,说晚上有应酬要回家很晚,然后到外面认认真真地洗了个澡,路过美
发店时,他想整个新发式,又觉得不妥,自己毕竟当过她的头儿,事情整得太“陡”,容易让别人看出破绽。自己
应该在她面前有点威严。男人嘛,不能表现得太主动,那样不够深沉。他尽量用平静的表情掩饰内心的慌乱和激动,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她的办公室扛起了大米。

    出租车开到她家楼下,他和她下了车。她说:“休息一下吧。”他说:“不了,赶紧送回去省心。”说完,扛
着大米上楼了。她在后面紧着关心地说:“歇会儿吧。”他说:“不累。”她说:“没想到你的力气这样大。”他
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这说明他在她眼中一点都不老。

    好不容易到了七楼,她急忙冲上前去,一边“当当”敲起了家门,一边喊:“妈,开门!”他听了,心里凉了
半截,问“你妈在你家?”她笑了笑说:“不,是我婆婆。我让她帮忙做点饭。”他听了忽然就觉得大米可真沉,
他再也扛不动了,把大米“咚”地一声放到了地上。

    门开了,她的婆婆看见了他非常热情,冲着他笑眯眯地说:“快进来!菜都做好了,就等你来了,真是谢谢你
啊!”

    他的汗刷地流了下来。把大米送进屋后,他定了定神,对她的婆婆笑呵呵地说:“大妈,饭我不吃了,我还有
事,改天我请你们全家吃饭。”说完,没和她打招呼就匆匆地下了楼。

    看着他急急忙忙的样子,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心里一下子空了下来。

    生活的漫长与琐碎磨灭了内心的激情,试着放松一下,兴许你能发现别的快乐。

    /* 53 */

    第三部分 抓住幸福一朵痕迹:王秀梅

    她买了超市里最美丽的一只玻璃瓶。回家,倒上水,玻璃瓶立即剔透起来,瓶身上散淡的百合雕花一朵一朵地
闪烁微光。

    她在明亮的春天阳光里打开窗子,站到窗台上,手指触到了塑钢窗框上一朵百合的铅花图案。这依然是栋新房
子,很多的痕迹还没被时光抹去。恍惚中,她有种回到一年以前的感觉。

    搬进来之前她跟柏青来打扫卫生,擦玻璃的时候发现每扇塑钢窗框上都有一些铅笔画痕,是些数字,大约是用
来装窗时区分窗扇位置的。她拿了一块橡皮一点一点擦拭那些画痕,发现了一朵百合花,线条简洁,非常传神。柏
青说,一定是塑钢店的某个工人无聊时画上的。柏青又说,留着它吧,多好的祝福。

    柏青当时站在窗户下面抬脸看她,生动的五官,温暖的眼神,一律在光线里云淡风轻地笑着。她的心里扬起一
片一片阳光的羽毛,百合花瓣一样雪白,柔软地滑着她的触觉一下一下的。

    她蹲在窗台上微微地笑了笑,看看阳台,恍惚中似乎柏青还站在那里,但分明又什么都没有。她跳下来,居然
在书房抽屉里找到一年前那块没有用完的橡皮。重新站到窗台上时,她发现手里除了攥着那块橡皮,还有一枝漂亮
的铅笔。她看看橡皮和铅笔,迷惘了两秒钟,最后她把橡皮从窗户扔了出去,蹲在窗台上用铅笔细致地描摹那朵百
合花,把它描得非常清晰,一如最初。

    黄昏的时候,她擦完了所有的玻璃,把家里能够挪动的家具都挪动了一遍,发现一年下来,角落里积攒了不少
灰尘。她到附近一间花店里买了一捧百合花,插到玻璃瓶里。最后她站在客厅中间,纤尘不染的家和那瓶百合让她
再次感到了一种云淡风轻的温暖。

    柏青和那个叫小绿的女孩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放进了两只旅行箱里,什么也没留下,包括一
根头发丝。柏青和小绿坐在沙发上,眼睛躲闪着,看着窗外。她看着小绿,细瓷般美丽的女孩,像一年前的自己。
她说,百合现在也有了别的颜色了,水红色的,也很美。但我还是喜欢白色,它永远让人想到纯洁。

    那是他们三人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也是在家里,她被衣衫不整的柏青慌乱地堵在卧室门口。当时柏青哀求地
看着她,说,求你了,别进去。于是她坐在沙发上等卧室里的人穿好衣服出来。她看见小绿,意外的,却没有恨。
她看见小绿温暖清澈的眼神,她再熟悉不过的那种爱情的眼神。

    很多日子以后,她从那扇窗户外面的马路走过,看见窗台上依然放着那只剔透的玻璃瓶,但水早已干涸。百合
风干了,缩得看不清模样。她确定叫小绿的女孩如她一样喜欢着那瓶百合,那么,一定是柏青和小绿都刻意地没有
碰过它,一直没有。

    每个女人手里,都拿着打扫爱情的抹布,把灰尘打扫出去,就会有一个明亮的家,然而隔一段不打扫,灰尘就
会再来。

    /* 54 */

    第三部分 抓住幸福女儿出走:张小失

    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下的纸条,十分吃惊,第一个念头是去派出所报案。但这时电话铃响了,
是丈夫打的。

    丈夫听完电话那头紧张的声音,沉默半晌,说:“不要闹得满城风雨,这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

    女孩的业余爱好是上网,父亲虽然不知道她常去的网吧,但有她的一个电子信箱,于是给她写了封信:我知道
你生气藏起来了,我估计也找不到你,就让你安静地回味一下过去的快乐和苦恼吧。

    一天过去了,女孩没有回音。母亲很着急,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问过了,没见到女儿。她又想给女儿的同学打
电话询问,却被丈夫拦住:“不要让他们知道,孩子以后还得上学,那时她面对老师和同学会成为‘另类’。明天
一早,我去学校撒个谎,帮孩子请一周病假。”

    当晚,父亲又给女儿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呵呵,我猜到了,你现在正在上网,对吗?注意啦,墙那边的屋子里
就坐着你老爸,不信你去看看?

    夜里11点,女儿终于有了回音,一封给父亲的伊妹儿:我们相隔万水千山,好自由的感觉!我要独自闯荡世界,
像三毛那样浪漫地漂流四方!妻子一看,眼泪当场冒出来,丈夫却笑着说:这是曙光啊,说明孩子想我们了,否则
又何必说这些?他当即复信:坚决支持你的伟大行动!我为有你这样一个充满激情与幻想的女儿而骄傲!老爸年轻
时是个诗人,那时多想像你今天这样走出去啊,但没有决心,太惭愧了……

    第二天上午,父亲的电子信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信:老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