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女性-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兰、湘兰、静兰、玉蕙、蕙芳、荃君、荃香、芷君、芷兰、彩英、惠英、毓华、玉华、兰芝、灵芝、秋菊、菊花、香莲、荷花、碧荷、莲珍、玉菡、香梅、冬梅、春桃、桃花、柳黛、杏宝、杏花、丽莎、碧茜、石榴等。还有的女名直接用花名,如茉莉、水仙、蔷薇、玫瑰、桂花、金桂、牡丹、杜鹃、迎春、腊梅等等。 有的以鸟为名,如凤、凰、鸾、莺、燕、鸿、雁、鹃、鹦、鹂等。像鸣凤、彩风、凤仙、凤鸣、玉鸾、金鸾、春莺、小莺、飞燕、春燕、迎燕、惊鸿、秋雁、紫鹃、鹦妹等。也有的女名直接引用鸟名:画眉、鸳鸯、黄鹂、凤凰。 还有的以象征女性美的景物为名的,有月、波、湄、漪、云、霓、雯、霞、露、雪、冰、霜、春、夏、秋、冬等。如抱月、秋月、眉月、秋湄、凌波、彩云、文漪、红霞、丽雯、祥雯、绛雪、冰心、惜春、迎春、夏梅、夏莲、秋云、秋霜、秋水、冬英、冬梅、冬萍等等。 这类以象征阴柔之美的花鸟景物命名的女名,偏重于女性的外貌姿色,反映了中国历代社会对女性美的审美观。如以花为名的“荷花”、“香莲”、“静兰”、“菊花”、“春花”、“蕙芳”、“迎春”、“腊梅”、“牡丹”等等,寄寓了女性美丽温柔、姿色可人的容貌。这与传统习惯上以“花容月貌”、“如花似玉”来赞美女性是一致的。其次,以鸟为名的“画眉”、“鸳鸯”、“春燕”、“紫鹃”、“玉鸾”、“鹦妹”、“莺莺”等,则是择取了鸟类中体态娇小、性情温和的一些鸟名,鸟声宛转,清脆悦耳,羽毛色彩绚丽,娇柔多姿,或飞或栖,活泼可爱,招人爱怜,显示了女性柔弱娇小、伶俐可爱的特性。这与历代名人雅士怜香惜玉,偏爱女性的柔弱玲珑,娇语俏音相吻。第三,以象征阴柔之美景物命名的“凌波”、“抱月”、“文漪”、“莹露”、“绮霞”、“惜春”、“寒梅”等等,无论是“月”的高洁,“水”的清纯,“冰雪霜露”的晶莹,还是“寒梅”的孤傲、美艳,“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都显示了女性既雅丽多姿,又冰清玉洁的品格,反映了中国女性崇尚贞操、守身如玉、洁身自好的风尚。 (三)根据女用物品命名 有的以首饰为名,用钗、钿、簪、环、钏等字。如宝钗、翠钿、秀簪、玉簪、玉环、金环、宝钏、银钏…… 有的以服饰为名,用裙、锦、绣、纫、绮、缦、缨等字。如云裳、翠裙、锦茵、玉绣、小纫、茂绮、秀缦、朱缨。 有的以化妆品为名,粉、妆、香,黛等字。如美妆、玉粉、香兰、黛眉、胭脂。 也有的是以女用物及居室为名的,闺、阁、针、线、纫、台、瓶等等。如闺秀、闺玉、闺容、绣阁、香阁、梅阁、玉针、线媛、红线、明纫、纫蕙、英台、银瓶。 这一类女名,实际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生活的一部分。“闺秀、闺玉、绣阁、香阁”是“足不出户”时代女子的活动范围。“宝钗、玉环、翠裙、朱缨、黛眉、胭脂”是部分女性的衣饰妆扮的写照。而“玉针、红线、纫蕙、银瓶”等针线女红物,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男子出仕从政,经商营生,对女子来说,则主张“倘是女,严闺门。训礼仪,教孝经,能针黹,方成人”。 (四)喜用金银珠宝和艳丽色彩宇为名 中国女名中,以金银珠宝等稀罕物为名的,历来盛行,常见的有珍、宝、金、银、珠、玉、佩、珊、琚、琼、瑶、莹、璎、璧、瑛等字。如婉珍、杏宝、秀宝、婉玉、冠玉、凤金、银凤、玉贞、宝珠、珍珠、鸳佩、佩瑶、静珊、碧琚、洁琼、瑶芳、琼瑶、如莹、美缨、璧君、玉瑛。 以各种色彩为名的有红、绛、绿、紫、素、赤、青、黄、翠、白等字。如嫣红、小红、绛珠、绿荷、绿绮、紫绡、紫艳、素心、素娥、赤缨、玉青、黛青、黄绮、彩霞、翠菡、翠玉、晓白、莹白。 以这一类字命名的,自古至今在中国女性中较为普遍。其寓意也是多层次的。第一,金银珠宝,历来为女性所喜好,或佩戴,或收藏,有的是娘家传物,有的是夫家所赠,也有的为定情的信物。华贵的金银珠宝成为显示女性身份高低的尺码之一。于是,以此为名,体现了父母的珍爱和女子身份的高贵。其次,女孩子以“玉”、“璧”、“珍珠”、“现瑶”、“珊”等字为名,代表了父母亲的一种祈望:如果生男,望子成龙;如果生女,则“望女成玉”:如“珍”,如“璧”,如“琼”……祈望女儿高洁美丽。此外,这类以金银珠宝,绚丽的色彩为名的,看似显示女性的高贵、艳丽,被人视若珍宝,但细细体会,却不无亵渎之味,即女性虽珍贵,虽艳丽,却如同金银珠宝,明彩丽色一般,终是世人眼中的“赏玩之物”,大有貌尊实卑之感。
第八部分:中国的女名象征阴柔之美的花鸟景物字(2)
(五)选用表示情爱以及表情方面的字 以情爱字为名的有选用爱、宠、惜、念、惠、怜、依、可等。如爱姑、爱妞、爱倩、宠姐、宠玉、惜香、婆惜、念奴、念馨、念媛、惠娟、惠姐、怜蕊、怜丽、依人、依红、可妹、可人、可珠。 这类字,表达了对女性的各种不同的爱。如“宠、惜、怜、依”,含有强对弱、大对小、长对幼的怜爱之意;而“爱、念、惠、喜”等字,则表达一种较为平等的爱。 用女性表情的字为名的有愁、怡、痴、喜、舒等等。如莫愁、怡红、痴玉、痴娇、喜珠、舒怡、舒眉…… 这一类字,选择了女性表情中较为内向、温柔、多情的一面,而排除了怒、慢、哀、乐、憎等外向的、激烈的表情字,以此体现女子的柔美、恬静和多情。 (六)用表现女性德行和才智的字为名 显示女性德行的字有贞、淑、端、庄、娴、静、守、洁、德、善、雅、清、勤、慎等。比如闺贞、葆贞、壶贞、守贞、九淑、淑仪、淑昭、宜淑、玉端、端容、丽庄、秀庄、文娴、娴倩、静薇、静华、守玉、守贤、洁心、懿德、德珍、德秀、慕善、善玉、雅声、雅宜、冰清、兰清、勤芬、勤芸、慎容、思慎。 这一类字,是针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诸方面而来的。“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木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女诫》,汉·班昭)这些女名中,“贞、守、清”等字,是女性的贞操规范;“淑、贤、德、善”等字,是女性的品德规范;而“端、庄、慎、娴、静、雅、洁、勤”等字,则是女性言行举止的规范。因此,这一类女名,既体现了自古以来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约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女性对这些规范的崇尚和东方女性温顺勤勉、端庄娴静和贤良忠贞的秉性。 女名中表明才能智慧的字有巧、慧、玲、敏、颖等字。如巧姑、巧英、雯慧、慧心、琪玲、玲珠、慧敏、敏芝、若颖、颖超。 这类名字,大多是表示女性的灵敏、慧巧。 (七)选用男性字作女名 有的直接用男性字,如男、弟、兄等等。如亚男、次男、弱男、亦男、比男、胜男、犹男、来弟、招弟、顺弟、宜弟、惜弟、引弟、慕兄、依兄等等。 这类女名的特点是,字面上用了男性字,但是,实际上是在男尊女卑的前提下,以男性字作比较而已。“次男、弱男、亦男、胜男、亚男、比男、犹男”,表示女子不如男子或希望能胜过男子;“招弟、顺弟、惜弟、来弟、引弟”则是父母望男心切的寄托,祈望再也不要生女儿了,而“慕兄、依兄”,是女子对兄长的一种敬重与依靠。 也有的女名选用一些男人的称谓:子、君、卿等字。如薇子、子君、兰君、慧君、玉君、艳卿、美卿、莲卿。 其中“子”,本来是对古代有美德的男子的称呼,如“孔子”、“冉子”、“老子”等。但古代把西施称作西子,后代也有以子为女名的,只是较少见。倒是日本女名中,“秋子、菊子、美子、纯子……”比比皆是。 “君”字,古今女名中都用。古代鲍宣妻桓少君最先以“君”为名。现代女名中用“君”的,又以城镇书香门第女子为多。 “卿”,古代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称,也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有一段时期,“卿”字带有狎昵之意,偏用于女伶爱妾、名妓中,后来逐渐普遍。而且,重又带上文人名士的风雅色彩。现代女名则极少用卿字的。 也有的女名直接引用男名,丝毫不带女性色彩。如古代梁鸿妻叫孟光,字德曜;汉武帝后卫子夫;孙权长女名鲁班……近代的陈衡哲、沈兹九、史良等等,这类女名不多见。 (八)与政治关联的特殊女名 古代有两个最特殊的女名,一个是汉代的吕后,一个是唐代的武则天。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名雉。雉,俗称野鸡,与多用于女名中的“莺、燕、画眉、黄鹂”等相比,虽体态较大,但亦属羽毛绚丽的彩禽。可是,由于吕后凶残冷酷,后世避其恶名,再也不以雉字为女名了。 吕雉生于公元前二四一年,卒于公元前一八O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凶残出名的女强人。她与刘邦在患难之中奋力创业,又曾经被项羽掳去做过人质,拘留两年多。楚汉停战后,当她大难不死,重又回到刘邦身边时,已经不是一个孤陋寡闻的普通妇女了。刘邦立汉后,吕雉被封为皇后。她积极参与国政。她帮助参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治、清除了一些手握兵权的建国勋臣。其中第一个被杀的就是为立汉而东征西杀、战功显赫的大将韩信。刘邦畏惧韩信才能,恐其谋反,设计软禁韩信。韩信心怀怨愤,称病不出,并意欲策应反汉。吕后得密报后,不动声色,与萧何合谋,伏兵于朝,诱韩信入宫,一拥而上,未加审讯就立斩于长乐宫。韩信死前自叹,一世英名竟丧于一妇人之手。而吕雉当机立断,消弭了一场兵变。对于另一个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彭越,吕后不仅杀了他,还把他剁成肉酱,分送诸侯,警诫谋反者。至此,吕后的所作所为已触目惊心,然而,她还有一个震惊世人的残忍之举。刘邦死后,吕雉嫉恨刘邦生前的宠姬戚夫人,她以淫乱宫廷之罪,剃光戚夫人一头秀发,叫戚夫人身穿粗布囚衣,脖颈上带锁链,每天舂米不止。接着,又用毒酒毒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并对戚夫人动用一连串惨不忍睹的酷刑:灌哑药,烧耳朵,挖眼睛,把她弄成非人非鬼的怪物。戚夫人不堪忍受,只求早死,但吕后嫉意难消,残忍地继续折磨,直到最后,在戚夫人身上已没有施刑的地方了,她才命人砍去戚夫人的四肢,扔进粪坑,称作“人彘”。吕后的凶残冷酷至此可谓登峰造极了,无怪乎后人纷纷避恶,再也不用“雉”字为名了。 另一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历代对她褒贬不一。
第八部分:中国的女名象征阴柔之美的花鸟景物字(3)
武则天原名武媚,公元六八四年,她正式临朝称皇,自己取名“则天”,后又改名为“”(音“照”),“”是她自造的一个字,意思是日月当空,不可动摇。以这个“”字为女名,在中国女名中独树一帜。 武则天出生于仕宦之家,白幼注重权谋,热衷于政治。十四岁选入宫,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死后,她被发落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但武则天毕竟不同于一般女子,在内宫时,她已凭着姿色和机敏,取悦于少不经事的太子李治。当高宗李治继位时,高宗的王皇后与萧妃争宠激烈,王皇后谙知高宗喜欢武则天,便私自让她蓄发人宫。果然,武则天很快得宠,封为昭仪,排挤了萧妃。但是,萧妃一除,武则天回过头来,明里侍奉皇后,暗中向王皇后进攻。武则天生了孩子,王皇后听说后十分高兴,前来看望,并抱在怀里,喜爱地抚弄了一阵才离去。王皇后一离开,武则天立即亲手将婴儿扼死,并用被子复盖住。不一会儿,皇帝来探视孩子,他欢喜地揭开被子,却见婴儿已气绝死亡。武则天假装惊恐得晕了过去,一会儿,又声泪俱下,痛不欲生。高宗得知王皇后刚来过,疑团顿生,大怒:“皇后杀吾儿也!”武则天趁势列数皇后罪状,终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把她与萧妃一起囚于密室,而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残忍地使人鞭打王氏、萧氏,并砍断她们的手足,投入酒瓮之中。两人被折磨死后,还命人断其尸首。此后,武则天一步步运用手腕,争权夺位,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从政期间,她曾惩治腐败贪官,起用狄仁杰等人才。她改革科举制度,试行较开明的人才政策。为提高女性地位,她曾两次举行极隆重的祀先蚕(女性先祖)典礼,并召集名士著撰《列女传》二十卷,《古今内范》一百卷,以彰明妇女的伟大和不容忽视。但是,武则天在集中权力,巩固统治中,也采用十分狠毒的手段,她大杀唐室,起用酷吏掌握刑部,盛开告密之风,大兴恐怖冤狱。武则天可谓是历史上淫杀并举,威福自专,功过皆有的女皇帝。她自造的“”字,成为中国女名中一个最特殊的名字。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女名。 有的女孩出生时,正逢民族、国家大事件,父母为纪念,就以此为名。比如“建国”、“解放”、“抗美”、“抗抗”、“胜利”、“援朝”、“跃进”……这些女名已不再具传统女名的特征,而是代表了一个年代、一件大事,一般男女都通用。如出生于一九五八年的,起名为“跃进”的男孩、女孩都很多。有的女孩出生于“文革”时期,尤其是在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二年之间出生的,由于当时正值现代迷信、个人崇拜颠狂之际,因此,女名大多带上时代色彩。如以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出发点,起名为“爱武”、“奇志”;以“红卫兵”、“捍卫红色政权”为出发点,起名为“爱红”、“卫红”、“红卫”、“一兵”、“向红”等;以忠于领袖为出发点,起名“卫东”、“忠东”;还有的热爱、崇拜军士,起名“爱军”、“拥军”。 当代许多女孩儿,因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大多实行一胎制,这些独生女儿的地位显然不同于以往历代的女性,父母亲在为她们取名字时,往往喜欢采用父姓加母姓的方法,比如“虞杨”、“王郑”、“李成”、“张林”。有的则在父母姓氏上加一个“赞”字,如“杨钟资”、“方许贸”等,以示女儿是父母亲的宝贝。还有的父母在为独生儿女起名时,寄托了自己的期望和理想,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有“振华”、“亦斌”、“鸿飞”等名字。 这些女名与历代女名已是大相径庭,一方面,这些女名失去了女性阴柔美的特征,摈弃了对女性的偏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人的心态及现代女性的气息。
第八部分:中国的女名象征阴柔之美的花鸟景物字(4)
既然人之所以有名,最根本的是为了识别,那么,女名应该具备女性的特征。“名者实之宾,男女有别,命名应有可识。”就此而言,历览中国的女名,倒是颇具“女”色。如常用的“媛、婷、娟、娴、婉、莲、薇、蕙、兰、莺、燕、;鹃、蝶凤、绮、茵、珍、珊、琼、瑶、珠、莹、丽、秀、绮、绛、翠、怡、贞、淑、静、玉、芬、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