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似烟火 作者:爱博新(起点2012-10-04完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勇有的时候下班也会过来探望外婆。
刘雪瑗一面担忧着外婆的身体,一面高兴能和母亲、哥哥多聚聚。
马上就要毕业工作,刘雪瑗面对亲戚也不像以前那样尴尬拘束。有的时候两个姨问起她的近况,她就高高兴兴地回答,“我明年就要工作了。”
“是啊,你妈也快要熬出头。”两个姨羡慕的说,她们自己的孩子都还小,王海丽的孩子李兰才10岁,王海娟的孩子钱乐才5岁。
刘雪瑗跟这两个姨并不亲厚。她通过零碎的记忆片段和大人的言谈知道,二姨比母亲晚嫁几年,但是她嫁人后从没有给外婆家里补贴什么,抚养舅舅、小姨的事情都是外婆和母亲在承担。
小姨更甚,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整天瞎逛,不找工作光谈对象,天天只会找外婆要钱,挣不了钱还把自己打扮的花里胡哨,直到舅舅说她,她才匆匆找个人结婚。听说婚后并不幸福,经常一哭二闹三上吊。可能是看到自家姐姐离婚后单身不好过,她没有离婚,一直和小姨夫耗着。
所以这也是刘雪瑗不爱走动亲戚的原因,每次去姨家,两个姨都喜欢攀比,经常像审犯人一样问她这样那样让她很不舒服。
也许是儿女经常齐聚膝下的缘故,也许是天气转暖的缘故,外婆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面貌一天比一天精神。
大家的心情也跟着一天天轻松、高兴起来,也有了过年的喜悦,开始张罗过年的打算。
以往团年都是在外面的餐厅吃饭,今年考虑到外婆的病情大家决定在孙红卫家里团年。
腊月二十九,孙红卫家里特别热闹,人多的都快挤不下。王海丽一家、王海娟一家、王海棠、刘勇都来了,刘勇还带了李璐来。
刘勇、刘雪瑗、孙浩鸣、李兰、钱乐5个孙子、孙女先去卧室给外婆、李爷爷拜年,“外婆(奶奶)、李爷爷新年快乐!”
外婆伸出颤巍巍的手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摸摸那个孩子的脸,高兴得赶紧吩咐李爷爷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
几个晚辈拿到红包都喜形于色,“外婆、外婆(奶奶)”喊的更甜。孙红卫进来吩咐大家到客厅去,“外婆的身体不好,高兴一下就是,大家都出去不要吵闹到外婆,让外婆休息。”
孩子们鱼贯而出到客厅给大人们拜年领压岁钱,刘雪瑗也领了几个红包。
刘勇今年也开始给弟弟妹妹发压岁钱。
虽然以前刘勇也会给妹妹拿钱花,但是今天刘雪瑗拿着哥哥给的红包,觉得哥哥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明年自己工作也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两个姨打趣,“勇勇现在也挣钱了,知道给弟弟妹妹发红包。”
刘勇拉过李璐,“这还有个领压岁钱的,还在读书的都要给吧?”
王海娟笑,“这是你的女朋友,都谈恋爱了还要领压岁钱?”
“不管,李璐还在读书,没工作就是小孩,小姨你不能不给!”
屋子里的人哄堂大笑,最后在刘勇的死缠烂打下给李璐补发了红包。
李璐脸通红,害羞地接过红包挨个道谢。
晚上的家宴,刘雪瑗小露一手,她和张小花一直在厨房忙做菜,张小花主厨,刘雪瑗打下手。张小花炒菜的时候,刘雪瑗就给盘子做点缀:卤水拼盘每一片肉码得整整齐齐;鸡爪统一朝内掌心向上;凉调黄瓜一片叠一片呈螺旋状;红烧鱼盛在绿茵茵的青叶上;玉兰片周围撒上几个红萝卜雕花;麻婆豆腐布满一簇簇绿白交加的葱花……
每一道菜端上桌,大家都会赞扬菜式形状漂亮,色泽搭配完美。
王海娟大声说,“看看,这些菜和我们在大饭店吃的差不多,今天这两个孩子表现不错。”
刘雪瑗心里乐开了花,配菜更卖力、更用心。
菜全部做完后刘雪瑗和刘小花也坐到席上吃饭,王海娟问,“媛媛,这些菜是你做的还是张小花做的?”
张小花回答,“我炒的,媛媛搭配的。”
“你们两个辛苦了。媛媛越来越有出息,把菜弄的这么漂亮。好好,大姐,你以后有福气了。”王海丽对着王海棠夸奖起刘雪瑗,末了又拍了孙红卫一下马屁,“哥哥就是有本事,媛媛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就教得这么好。”
刘勇一拍刘雪瑗肩膀,“小妹,不错。来,哥敬你一杯。”
刘雪瑗得意的眼睛都快眯成缝,她举起可乐,“哥,我不能喝酒,我喝可乐敬你和李璐姐,祝你们两个新年快乐!”
刘雪瑗吃的很开心,舅舅、舅母赞赏的眼神,母亲欣慰的眼神,表弟、表妹羡慕的眼神让她觉得这顿饭做的很值,一点也不累。
吃完饭,亲戚们相约去外面茶馆打牌,外婆已经睡下,李爷爷和张小花在家里照顾外婆,大家浩浩荡荡地向茶馆走去。
路上,刘雪瑗掏出红包递给母亲,“妈妈,这是我的压岁钱,给你。”
“你的压岁钱给我做什么?”
“咱们不是要买房子吗?你拿着。”
王海棠欣慰地接过红包,女儿真的越来越懂事了。
刘雪瑗把哥哥拉到一边悄悄问,“哥,你和李璐姐怎么样?”
刘勇瞧了瞧正在和自己母亲聊天的李璐,“还可以,李璐人不错,我很喜欢。”
“那你去过她家吗?她家人怎么说?”
“她有个姐已经结婚,她父母对我一般,可能有点嫌我只是个小工人。她姐对我挺热情,她姐的女儿很可爱。”
“那她呢,她是认真跟你交往的吗?”哥哥第一次带个女孩见亲戚,可想这个李璐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可是刘雪瑗还是有点担心两人的学历差异会让这段感情不牢固。
“应该是吧,她也是第一次带男孩回家见父母。”
“那恭喜你们啊,哥哥加油,早点把李璐娶到手!”刘雪瑗真心为哥哥高兴。
凌晨12点过,众人陆续散去各自回自己家,只有王海棠是回五金店。
刘雪瑗抓紧母亲的手,“妈,过完年就去买房子!”她吩咐哥哥和李璐先送母亲回店上。刘勇临走嘱咐她,“明天三十,爸这边团年,早点来!”
第四十一章 爷爷家团年
更新时间2012…9…15 13:47:47 字数:2140
刘雪瑗下午就到了父亲这边,团年是在爷爷、奶奶和幺爸住的房子。
刘东军和张玉华已经结婚,生了个儿子叫刘博川。
小博川快满两岁,长的圆滚滚、胖乎乎,四肢嫩的像藕节,掐一下都快滴出水来。小博川在床上爬来爬去,挥手踢脚,依依呀呀。
刘雪瑗爱怜地抱起小博川狠亲一口,对张玉华说,“幺妈,他会喊人不?”
张玉华笑眯眯看着儿子,“会,就是不好好喊人,调皮的很。”
刘雪瑗逗小博川,“叫姐姐,姐姐给你买糖糖。”
“切切~”
“姐!姐!”刘雪瑗一字一句咬字清楚的教小博川发音。
“切切~”
刘雪瑗挫败地放下小博川,“姐姐不理你了,也不给你买糖了。”
小博川不甩她,手伸向张玉华,“妈,妈,糖…。。。”
刘雪瑗好笑,“这简直就是个鬼精灵。”
刘雪瑗也见到了丁敏,丁敏已经12岁长高了不少,大冬天,身子显得很单薄。刘雪瑗心疼地抱着她,“你嬢不给你买衣服?”
“我自己不喜欢穿那么多。”丁敏不喜欢笑,也不喜欢喊人。
刘雪瑗帮她理理衣服,“这么冷,你多穿点,冻着了会生病。”
丁敏刚想张口说什么,一个3、4岁的小女孩跑过来拉住她衣服,“姐,带我去买爆米花。”
丁敏指着小女孩对刘雪瑗说,“这是我妹妹,丁蕾。”
刘雪瑗看看丁蕾,这个小女孩穿着崭新的衣服,梳着整齐的羊角辫,脸上洋溢着孩子的天真、快乐。可是刘雪瑗一点也不喜欢她,这个小女孩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丁蕾拥有完整的父母,完整的亲情,丁敏只有一个好赌的父亲和一个后娘。
她撇开眼,突然没了说话的兴趣,“你们先去买爆米花吧。”她懒洋洋坐回沙发,看起电视来。
电视里每个台都在放贺岁片或者恭喜新年的音乐,刘雪瑗无聊地吃着瓜子打发时间。她觉得过年的气氛一年不如一年,过年似乎只是小孩子的节日。小的时候她天天盼望着过新年,穿新衣、领红包、放鞭炮是她最快乐的事情,现在过新年她依然穿新衣、领红包,鞭炮已经在城市禁止燃放,明年领红包的资格也没了。她一天天的长大,无忧无虑的日子却越来越远。
刘东阳还是和往年一样在厨房忙碌,他的年纪也大了,鬓角会露出几根白头发,肚腩也挺起来。别人都说这是将军肚,可惜长将军肚的人很多,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将军。
刘雪瑗看着一直忙碌的父亲,百感交集。父亲其实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能吃苦,生活也过得很朴素,几乎没见他买过什么新衣服,逢年过节都是他在家做宴席,因为他嫌外面消费高。可是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怎么就会迷恋上女色的诱惑抛妻弃女呢?如果父亲和母亲不离婚,小饭馆一直经营下去,可能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比现在好上很多倍。要知道85年能够买的起彩色电视机的老百姓还不算很多。当年刘家的辉煌亲戚朋友都有目共睹,可惜家和才能万事兴,家散自然就落败。
这些年过去,刘雪瑗也不再埋怨父母离婚给自己和哥哥带来的影响,只是每每想起刘家曾经的辉煌和她的大学梦都一阵唏嘘。她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将来她结婚,一定不离婚,如果不能确定感情,宁可不要小孩也不能给小孩带来伤害。
傍晚亲戚们陆陆续续到齐,家里一下喧哗起来,大人相互恭喜,小孩子窜来窜去。
爷爷70多岁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奶奶也精神抖擞招呼着客人。
刘雪瑗想到躺在床上的外婆,外婆才60多比爷爷还小几岁,却已经老态龙钟、风烛残年。
她看到只有哥哥一个人出现就奇怪地问,“哥,李璐姐呢?”
“她回她们家过年,晚点出来。”
“你们感情还可以哦。”
刘勇摸摸鼻子笑笑,“还不错。”
刘雪瑗想到王凡,今天自己不在舅舅家,王凡打电话来肯定找不到自己,她给王凡打了个电话过去,“王凡,我在我爸这边,不多说就打个电话祝你新年快乐!”
“媛媛,你也新年快乐!我很想你,希望早点见到你。”王凡依依不舍地挂掉电话。
刘勇按住妹妹的肩,“那小子对你好不好?”
“还行!”刘雪瑗笑的有点甜蜜,虽然寒假两人没见上面,但她能够感受到王凡的关心一直在身边。
吃饭的时候刘雪瑗见到了丁敏的父亲丁强,这个男人有好多年没见过,容貌没什么变化,就是多了些白发,背略微有点驼。
她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他对两个女儿的态度,也许丁敏长大了不需要大人的张罗,丁强很少给丁敏挑菜,丁蕾的碗被她父母塞得满满的。
餐桌上最高兴的是爷爷,人说“七十古来稀”。老爷子依然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我今年又能和大家相聚一年,我很高兴!我大孙儿工作了,小孙儿也出生了,刘家后继有人,我死也瞑目了。”
众人七嘴八舌,“大过年,老爷子别说什么死。”
“老爷子你身体好着呢,能活100岁,看到曾孙子没问题。”
“老爷子,你是越活越年轻。”
……。。
爷爷和大家举杯痛饮,刘雪瑗也很高兴两位老人的身体依然健康。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对她的态度转变了不少,每次她过来,爷爷会仔细询问她的生活、学习情况。爷爷会教育她,“你妈也不容易,你要多听话,懂事些。”爷爷还会吩咐奶奶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她,甚至别人给爷爷送来稀有的山珍、少见的水果时爷爷会让刘勇喊她过来吃或者专门给她留很多。
刘雪瑗小的时候埋怨过爷爷重男轻女,也恨过生病时爷爷把她赶到外婆家的事情,但是看到一天天苍老的爷爷、奶奶,想起疾病缠身的外婆就觉得人的一生仅仅百八十岁,有时间责怪亲人的伤害不如多感念亲人的爱护。毕竟血浓于水,亲人再怎么样总归是亲人,外人永远也替代不了,也只有亲人才会给予无私的关爱。爷爷也没有像母亲说的只想要自己孝顺他,他这几年的行为和语言早已弥补了从前对自己的伤害。
第四十二章 噩耗重重来
更新时间2012…9…15 14:11:09 字数:2902
正月初八,各行各业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刘雪瑗陪母亲去看房子。
王海棠决定在507厂附近找一个二手房,一是考虑经济现状,二是考虑到方便女儿以后工作。
母女俩转了N个房屋中介,终于在与507厂隔两条街的“雅筑小区”看中了一套一室一厅,报价6万9。
王海棠没有那么多现钱,她给两个妹妹打电话开口借,两个妹妹都说家里也没那么多现钱,钱都用在孩子身上。王海棠又给弟弟打电话,孙红卫考虑了几天,最后给王海棠借了两万。王海棠又卖了些首饰和在同学、朋友那里筹钱,终于买下了这套房子。
这套房子家徒四壁,什么家具都没有。刘雪瑗还是住在舅舅家,王海棠也还是住在五金店上。
过了正月十五外婆的病情突然恶化,舅舅把外婆送到医院时外婆已经昏迷不醒。
刘雪瑗用小棉签沾水擦拭外婆干裂的嘴唇,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这次医生已经彻底下了病危通知了。
李爷爷悲痛地握着外婆的手,一夜之间,老人家的背驼了一大截,说话都在打哆嗦。
王家子女放下所有事情整日整夜守在外婆床前,外婆每一次微弱的呻吟都牵动了每个人的心。
王海丽焦急地问孙红卫,“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妈都好起来了吗?”
孙红卫哽咽,“医生说春天寒潮天气突然转冷,老人家身子抗不住,让我们准备后事……”
孙浩鸣站在床前嚎啕大哭,“奶奶!奶奶!”
李兰和钱乐也哭起来。
孙红卫第一次用恶劣的语气呵斥众人,“不准吵!外婆需要安静!”
刘雪瑗的眼泪水在眼圈打转,她不敢哭,怕吵着外婆,她多么希望外婆能够醒来,如果外婆能够醒来她愿意用自己的寿命去换取外婆的健康。
两天一夜,没人想要回家休息,困了就趴在床边眯一会,饿了轮流去买饭。
每个人都在盼望奇迹的出现,盼望外婆睁开眼。可是上天没有眷顾这个慈祥的老人,第二天的下午,外婆的脉搏停止了最后跳动。
刘雪瑗的眼泪水再也忍不住,她恨上天,比自己自杀的时候还恨上天,上天夺去了她的外婆,夺去了她心中的温暖。
病房里悲凄一片,王海棠、王海丽、王海娟扑到外婆床前痛不欲生,“妈,妈…。。。”
连坚强的孙红卫也忍不住低下头轻泣。
孙浩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要奶奶!我要奶奶!”
李兰和钱乐也哭得撕心裂肺。李爷爷像一团没有骨头的肉瘫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刘勇走过来,搂住表弟表妹,把头埋在刘雪瑗的肩膀上微微颤抖。
天气还比较寒冷,外婆的尸体并没有放到停尸房,就搁置在病床上,上面蒙了一块白布,准备第二天火化。
早上,孙红卫揭开白布对大家说,“再看妈最后一眼吧。”
每个人流着泪、红着眼从病床前走过。
刘雪瑗走到床前,俯下身抱住外婆,把脸贴在外婆的脸上,她觉得外婆的身体依然是温暖的,只是没有了心跳。她伏在外婆耳边低喃,“外婆,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