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逐日青春 >

第9章

逐日青春-第9章

小说: 逐日青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情书。

  可恶的家伙!

  周围人的那种带着嘲笑的眼神戳得我浑身鲜血淋淋,无处躲藏的我,只好落荒而逃。

  既管我安定了下来,薪资也不错,但是每次只要想起他,我便听到自己咬紧牙齿格格崩崩的声音。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大学!一定要考上大学!对于能不能考,考不考得上,我心底没有底,我只反复告诉自己一件事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定要考上!无论付出多少代价!

  言出必行,是我一惯的风格。除了上班,我便一头钻进书堆里。我想方设法搞来一套高中课程,拼命的逼自己钻,自学一直都是我的强项。每当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想起那封信,我的心里便涌起一股冲劲。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是变相的拼命的读书。我的房间几乎是到处贴满了单词、公式、定律,墙上,床头,柜子上,卫生间。我的手心,手背,口袋里同样是琳琅满目。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我的床头放着三个闹钟,每天都会同一时间响起,声大如雷,睡得再沉,也会被惊醒。晚上不到十二点我绝对是不会睡觉的,喜欢打瞌睡,我有办法对付,最享受的是喝咖啡,最痛苦的是抹风油精和吃辣椒,只差头悬梁锥刺骨了。但几乎每个晚上到最后,我都要用痛苦的办法才能驱赶瞌睡,每天都要痛哭流涕几回。

  遇到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我堆上一脸的诚意请教宿舍和周围的同事,在请教别人的时候,我从来不觉得自卑和难堪,换作以前,我想可能又是另一番心境。

  我的好学使我引起了老板的重视,老板决定把我调入办公室,但是我委婉的拒绝了。因为我要回家了,到了入学的时间了,我想回家去读高三,真正系统地学一年,毕竟自己学的东西太疏散。

  入校的事情很费了一番波折,在城里举目无亲,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各个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内向胆小的我几乎是硬着头皮去敲开那一扇扇坚硬的铁门,也许是我的真诚和执著感动了那位老校长,他最终同意我入校就读。

  在我人生的每个路站,总是有人让我永怀感激。

  一年的辛苦拼搏换回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说白点我考的分数只够上那种民办私立的大学。我不想去读,要读就要读好的学校,不说一流的名校,最起码也要那种正统的学校,那样我才足够在他面前扬眉吐气。

  第二年我更加的拼命,几乎学校里的人都知道我是拼命三郎,会为大学拼命的人。第二年我终于如愿考上了我心中那个美丽的大学。然而考上大学的我,早已淡忘了最初考大学的动机。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尽我的一切努力!我的心里只有大学!

  直到在学校里看到那些出双入对的情侣,我才会想起他,想起我那段铭心的初恋。我才隐隐感觉到当时的那种自尊被他撕碎的感觉,我并不是为了得到那双红舞鞋,而是那敏感的自尊逼得我不顾一切的做那样的一个决择,那是一种恨,一种报复吧!在努力考大学的过程中,我没有给他打过一个电话,或是写只言片语,我心里早已没有他,想的只是得到报复后的兴慰和快感。

  对于考大学的事,二姑还有妹妹他们都一致反对,认为我在发疯,是在做黄粱梦。特别是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二姑对我是劝说外加讽刺。她说我一个女孩子家趁现在年轻,多打点工赚点钱,好找个人家嫁了。还说家鸡就是家鸡,怎么可能变成凤凰。这些话刺激着我,反而使我更加坚定了考大学的决心和信念,我常常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大家看看,我不是痴人说梦,不是一个疯子。

  然后当我考上大学后,我却依然没有再联系他,我心里已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恨。那只是一场令人神伤的初恋,我早就应该知道结局。我不怪他,如果当初我把这段感情埋在心里,而不是迫不急待的表白,我想那将是另一个结局。我的命运也将是另一番景色。如今,他已不是我心中的他,也许他早已结婚生子,或者有了新的女友。就让他埋葬在记忆里吧,一切只是黄粱一梦,梦醒后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那些被我听过唱过的歌,依然嵌在那些模糊情节里,留在记忆的枝叶里……
第十二章

  我没想到她考大学竟然是为了一段爱情!她像只飞蛾般,看到发光的东西,便不顾一切的扑上去。我想她之所以这样,更多的是因为渴望。她渴望一点点温暖,是因为她冷。她是那样的瘦弱,让人怜惜。虽然我知道她讨厌这种怜惜,但是我知道其实她只是个脆弱的女子。

  我们洗好了碗,当我给她倒杯水时,老板在外面喊起了我的名字。老板买了一大堆菜,吩咐我将它们洗出来,并切两碗葱。

  我把菜提了进来,按照老板的吩咐,和餐馆其它女孩一起洗起菜来。而她也帮着洗了起来,她蹲在我们当中,有说有笑,一点大学生的架子也没有,如我们当中的一员。如果单从背景看,还真分辨不出来。

  洗好了菜,开始切葱了,我催着她继续讲下去。

  我开始了美好的大学生活,未来在我眼前一片光明和美好!说起来,我真的感谢他,是他逼着我圆了一直以为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大学梦。

  爱情破碎了,我还有理想。我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什么社团,什么活动,我一概不问。那时候很天真,以为读了大学,就可以做个饱学之士,可以写出一手好文章,虽然不一定惊天地泣鬼神,但至少精妙、美伦美焕。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和无知。肚子里的确装满了关于写作的理论知识,但那些只适合写论文,而不适合用来写一篇小说,描述真多变的生活。写作就像演戏,也许它的模式是固定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如果只是演戏而演戏,不能先感动自己,结果就可能是失败。

  但是这些道理当时并不懂得,只一味继续着自己的苍白。当初的写作动机大都带着功利力,我逼切的希望能用我的笔改善那种窘迫的生活状况,我时常幻想着用自己的文字换一顿美味的午餐,或是一件美丽合身的裙子,可以满足生活最基本的一点小小的虚荣。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得不到回报,那些苍白的文字同我的命运一样一无所有。

  无聊的时候我便翻开《老人与海》,记得在课堂上,老师对这篇名著反复向我们讲译:老人在物质上和收获上讲是失败了,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在讲解主题时更是强调说明,人的命运注定要失败的条件下,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永远保持精神不败。

  现在重读,想起当初老师那些让我们铭记的话,忽然感到些许失落。明明是失败,却还要做精神上的胜利者,感觉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再次翻开书页,我和老人一起倚着单薄的命运,紧牵着细长的信念,在茫茫大海里与自己的脆弱博斗着。看着在风浪中摇曳的坚持,我忽然有点惶恐,如果信念忽然断线……

  想到这些我对自己笑了,老人是不会惶恐和害怕的,也许时间会搁浅,岁月会搁浅,但老人的信念不会搁浅。

  也许老师说的是对的,我应该坚强一点,像老人一样,忍住一切的疼痛。不能先被自己打败。

  我依然保持着每天记生字词语的习惯,然而这些对写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经验不丰富的人,最快的捷径就是借鉴那些经验丰富和成功的人,于是我便开始研究那些成功的作家。研究他们的语言、风格、表达的技巧,体裁形式及里面闪光的思想部分,将他们消化,变成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每个成功的作家,上面所述的东西都有所不同,这使我有点晕头转向。今天读了钱钟书的书,喜欢幽默的风格,觉得描写的方式需要将一些痛苦化为轻松豁达的睿智心境,而且现在这种风格开始在网络上形成快餐文化的形式很受欢迎。但明天我又读了路遥的书,又喜欢那种沉稳内敛的风格,觉得现实生活是多变的,而写作的天职应该表达和描述这种真实生活的挣扎状态,这样的作品才有重量。刚开始这些搅得我的脑袋晕晕糊糊的。

  我想写作需要更灵活和真实的东西,读那些大块头的理论不如看看那些优秀的当下小说和诗歌。然而说得再多再好不如自己亲手写一篇。考大学那期间,写作几乎被时间忽略,现在读大学了,时间一下子空出了许多,我便一心一意开始写东西。

  刚开始手有点生疏,没过多久那种写作的欲望就回来了。我几乎每天都写,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以前只在课余时间写,后来发展到上课的时候也写。我写的东西很快堆了很多,而且我能明显的发现比以前写的东西好得多,无论是从文采还是技巧上。自我欣赏一番以后,我便又怀希望的把它们寄了出来。然而令我失落的是,仍然是遥无音讯。

  我仍继续写,也继续投,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稿件会印成铅字的。既管常常还是石沉大海,但是失落过后,又鼓起信心东山再起。渐渐地,我不把退稿当成多大回事了。我想写作只是把心灵的活动和想法记了下来,只是对思路的归纳,是对堆积在心里的素材的总结,以便接受新的材料,研究新的问题。就像发牢骚一样,吐完苦水才舒服。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了打破写作的沉默,我不能接受笔下写不出东西的事实发生。

  至从我考上大学,二姑、姑父和我的关系一点点微妙的变化着。我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我小心谨慎,甚至有点敬畏和卑下,我几乎再也看不到从前二姑的那种泼辣、骄横。但是看到这些,我心里却得意不起来,这不是我从前所期望看到的吗?我眼里已模糊了从前的怨恨,看到的只是眼前在风中摇曳的小平房,还有二姑他们越来越多的白发。其实我也想亲近他们,毕竟他们是除了父母家人以外最亲的人了,而且他们帮我照顾和养大了弟弟,并让他读书。

  可是每当我想亲近他们,我的脑子里总会浮现数年前二姑那张绝情骄横的脸,我拉着妹妹凄凉的走在满是泥泞的路上的情景,我的心便又变得坚硬起来。我知道,其实我是渴望那种温暖的,但是那只是一种渴望,一种愿望,如同我的理想,害怕刻意的努力,反而使它离得更远。

  大学第二年,我回了家,第一次在二姑家过年。我们姐弟三人第一次和二姑他们那样亲近的坐在一起。当二姑招呼着我们开吃,为我夹菜时,我有种错觉,感觉坐在我身边的是我的阿娘和阿爹……

  当他们举起廉价的红酒为我祝福时,我的眼泪猛的冲上眼眶,那种感觉是那样的真切。我极力忍着眼泪,那种感觉甜蜜而又无比难受。

  那是我多年来过得最详和幸福的一个年,我却无法消受,大病了一场。我躺在二姑的床上,头痛欲裂,高烤不止。二姑时不时帮我挟被子,把冰润的毛巾反复放在我的额头上。当她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测量体温时,我忽然想抓住那双粗糙的手,喊她娘……

  多年来,至从父亲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对我这样,我忽然很想哭。当二姑端着脸盆离开,我转过背,捂着被子终于放声哭出来。

  二姑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没人疼的孤儿,我甚至觉得那场病是多么的甜蜜,如果可以,我宁愿每次回家时都生病。我怀念二姑给我挟菜,为我掖被窝,把那慈祥的手放在我的头上……

  如果我可以赚更多的钱,我想将来我一定把二姑当亲娘一样孝养。还有小妹,我曾经说过,我要让她过上好日子,上学的。这种被我默存于心的责任,使我更加发狠的写作。

  在我看来,只有写作能使我找到自己的价值并兑现心底的那种诺言。

  我的写作又多了层意义,这层意义让我更加坚决和勇敢。

  我还是收到退稿,稿子还是常常遥无音讯,可是这种失落和疼痛这时候却加倍起来。那种痛逼使和激励着我写出更好的作品,就像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一样。在心里,我始终坚信只要努力,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

  一次我认为写得很不错的两篇小说连续投了十来家杂志都音讯全无,写的几首诗的结果也是如此,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这真叫我受不了。要知道为了贴那些邮票,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又减少了一半,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又只能吃廉价的方便面了。然而我仍然每天看见那些成批成批的小说在日报和周刊上发表,没有一篇比得上我的作品。以前说我的学识太浅,视野太窄,那些杂志不录用我的作品情有可愿,但是现在上了大学,我学的东西多了,视野也开阔了很多,为何还是这样的结局,而且我自己认为我再重读那些作品,依然是那么生动。绝望之余,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当前最重要的是养活自己,放下那些纯文学的东西。于是我打算“煮字疗饥”,写些笑话,打油诗,写那些“流行版”的东西,迎合当下一些人的品味。然而这些下锅之作也没有人愿买。我把它跟在报纸、周刊、廉价杂志上找到的东西比较,我还是认为我的作品要比其中中等的作品好,好得多,可就是卖不掉。

  耗尽心思写的东西却一文不值,那一段日子我是真的彻底绝望了,丧失了斗志。

  我拿出自己所有的作品,再次一一细读。最终我得出结论,我对自己的作品缺乏判断力,是叫自己的作品催眠了。我只是个自我陶醉的可笑的家伙。

  在那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再写东西,没有向外投稿。我细心研读了大量当下优秀的作品,与自己的写的东西作比较,这一方法让我从中挑出了自己不少不足的地方。除了这些,在那半年里,我真正的明白,如果想要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得失成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能慢慢靠近目标。从另一方面讲,也许慢就是快,就像驾驶一辆车那样。

  再看以前自己写的东西,那些文字丧失了原先感动过我的动人色彩,显得苍白、虚假、做作。总结原因,我认为是写那些文字的时候没有顾及读者的需求和感受,虽然我写的东西扣人心弦,却不能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生活是多变的,但是我相信能打动人们的,还是那些最朴实真切的生活真实原貌。而不是我那些所谓的什么学院派、印象派等等一些空洞而戴着知识权威的帽子的什么学派。我想这才是我真正失败的原因。

  我脱掉了以往文字华丽的外表,以最真实坦诚的笔触描写生活。在这过程中,我接触到了网络文学。了解到写的东西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而且所发表的文章的质量不低,而且部分网站发表的还有稿费。于是我把触角伸到网络,而且很快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虽然网络上发表的文章没有稿费,但还是给了我不少安慰,特别是当我得知自己所发表的文学网站是全国网络文学质量最好的网站时,更是如此。

  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多少缓解了现实当中稿子被退的痛苦。然而生活捉襟见肘的困顿,仍时不时的提醒着那种痛楚。有时候我扪心自问,我写的东西真的优秀吗?难道我只能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吗?如果我写的东西换回生活中我所需要的一点满足,哪怕是一粥一饭对我来说也是安慰啊。我有些绝望,当我想到绝望这个词时,绝望便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