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

第59章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59章

小说: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记】(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说的“人民大众”,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除了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之外,主要包括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且可靠的同盟军。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对于革命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3)小资产阶级一般包括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个体劳动者,诸如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等。他们属于劳动者阶级。    
    (4)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妥协性、不彻底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这种两面性是由其天生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领会】(1)近代中国的农民又可区分为贫农(包括雇农)、中农和富农几个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应采取不同的政策。贫农,连同雇农,约占农村人口的70%,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最坚决,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20%左右,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重要的革命动力之一。富农,约占农村人口的5%,富农经济带有半封建半资本主义色彩,是农村的资本主义因素,富农一般地可能参加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中一般都采取坚定地依靠贫雇农,坚定地团结中农的政策,对富农则采取使它保持中立的政策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2)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而不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小资产阶级,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其天生的软弱性所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这种天生的软弱性,导致他们在革命中往往表现为进步与妥协、革命与动摇的两面性。要注意区分软弱性和动摇性的不同涵义。软弱性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本性,动摇性是这种本性的外在表现。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本知识点在2000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8题、2001年理科多项选择题第22题考查过相关内容)    
    【识记】(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2)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来,而且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来。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的资历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比资产阶级要广大得多。    
    (3)中国的无产阶级,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除此之外,中国的无产阶级还有自己的许多特殊优点。这主要是:第一,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就整个阶级说来,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集中在煤矿、纺织等一些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起来。第三,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农村破产的农民,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比较了解农民的疾苦和要求,提出的政治主张比较容易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便于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4)1925年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领会】(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1925年的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这是中共四大的历史贡献。但是,当时党内有人认为,无产阶级的这种领导权是“天然”的,无产阶级是“天然的领导者”。这种认识又是错误的。无产阶级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可能是“天然”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并非天然地属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它又不会自动放弃这种领导权;而且始终在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    
    (2)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3)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右的倾向是放弃领导权,“把整个队伍送出去”。1927年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左”的错误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整个队伍推出去”。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左”倾,特别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运用】中国共产党实现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第一,在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独立自主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第二,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中国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保持自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革命武装。    
    第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本知识点在    
    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2001年文科辨析题第32题、2004年多项选择题第20题2005年分析题第36题中考查过相关内容)    
    【识记】(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2)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领会】(1)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的敌人”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区分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根本点,就是“主要的革命者”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革命者即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革命者即领导力量却是无产阶级。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是,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按其性质来说,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战线上说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它不是一般地要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第一,从革命的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些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和根本的是领导阶级的不同。    
    (4)民主主义的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也是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对象与任务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革命的方式途径上,也有所不同。    
    (5)在中国革命发展阶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的“左”的或右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把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着两个相互联系的革命完全割裂开来,认为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在资产阶级专制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斗争集结力量,到时候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观点,即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一种是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有着质的区别的革命阶段的界限,主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取得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胜利,将消灭资本主义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提前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完成。“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本知识点1999年以来尚未考查过。2001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    
    6题考查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政权,在新教学基本要求和新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不再列入)    
    【识记】(1)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    
    (2)“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实现其统治和管理。    
    (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与其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第一,这种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旧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它是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部分。第二,这个国家的政体,采取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以行使人民赋予的职权,体现民意和新民主主义的精神。毛泽东认为,这种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本知识点在1999年文科单项选择题第7题中考查过相关内容)    
    【识记】(1)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即对敌人实行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    
    【领会】(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论证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民主和专政的关系以及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又体现了中国的特色,是一种新型的专政形式。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相比,二者既相同又有不同。相同之处是,二者都由工人阶级及其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