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

第47章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47章

小说: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识记、领会】(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6识记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识记、领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由于人们在劳动技能、素质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别,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因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帮助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这不但与共同富裕不矛盾,而且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经济上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把握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均衡。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不仅要衡量投入的劳动的量,更应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其他分配方式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相联系。效率优先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拉开差距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对收入分配实行必要的调节,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效率优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针对目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情形,我们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努力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本章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三节中,要注意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在把握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将教材里阐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同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2002年,文科第10题)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4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2002年,文科第12题)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5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    
    A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B分田单干、土地私有    
    C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D统一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2000年,理科第12题)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7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的股份公司()    
    A是公有制经济 B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    
    C是私有制经济 D是非公有制经济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中劳动量应该是()    
    A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B被社会所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C创造商品个别价值的劳动量D以复杂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劳动量    
    9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 D风险收入    
    10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 贯彻按劳动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动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动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分开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1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2001年,理科第13题,文科第9题)    
    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12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初次分配的是()(1998年,文科第7题)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 B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    
    C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 D文艺工作者的工资     
    13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2004年第12题)    
    A12万元B9万元    
    C8万元D7万元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2005年单选题第7题)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 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2002年,文科第25题)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这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采用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个体经济,因为它()(1996年,理科第18题)    
    A是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B是解决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条途径    
    C能增加社会产品和繁荣的市场 D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E能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4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1998年,文科第16题)    
    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力    
    E经营自主权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2001年,理科第24题)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D股份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营    
    8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A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实行联合和兼并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9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2002年,理科第26题)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公有制经济起着补充作用    
    C要积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11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2000年,理科第24题)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2002年,文科第26题)    
    A 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2004年第18题)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4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1995年,理科第18题)    
    A存在商品货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创造国民收入的要求    
    E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及发展要求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之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 D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16坚持按劳分配()    
    A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B要避免分配上的过分悬殊     
    C允许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D要贯彻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    
    17.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2005年多选题第19题)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分析题    
    1“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2“剩余产品归属于公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性重要的体现。”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的优势上。”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4“在现阶段,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营经济一样,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