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

第28章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28章

小说: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6。 【答案要点】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银行的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也称存款货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信用货币不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而常常是由银行和企业签发的。各种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汇票和期票等的流通加速了资金用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7。【答案要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这个命题混淆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本质要求和表现形式。    
    8。【答案要点】“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是,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因此,价格是由价值规定的,商品市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9。【答案要点】(1)随着科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西方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论”,认为“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创造价值”,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这种观点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    
    (2)科技知识是人的劳动特点是复杂多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凝结,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延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科技知识本身不创造价值。    
    (3)创造价值是人类劳动,人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离开了劳动这个中介环节,科学技术自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离开了人,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工作者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日益突出的重大作用,又要反对主张知识、技术本身创造价值的“知识价值论”,充分调动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一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0【答案要点】(1)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计量的。但是,它不是取决于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本题中马克思所指的“劳动强度”是指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程度和劳动强度,“劳动的中等强度”是指社会必要劳动的时间。    
    (2)马克思的论述告诉我们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同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3)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运行中同样起作用。从国际角度看,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中,国际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其价值量是由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我们根据世界必要劳动量来考虑我国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降低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11。【答案要点】(1)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或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会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是因为,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力的耗费,而复杂劳动力的形成,和简单劳动力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正如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指出的,许多种类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功用,同时,复杂劳动力在再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新如识。这种再学习所花费的劳动必然会增大复杂劳动力的价值,并要求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得到补偿。    
    (2)马克思主义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的原理,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它们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并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高科技产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就是因为它们是复杂劳动的产品。因而,应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充分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并同时进行严格的约束监督。    
    12。【答案要点】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少于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导致货币值和物价的普遍下跌,形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很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能力开始总体性过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是造成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形成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2)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社会保障体制的转轨,就业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等,使居民自己所承担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变化造成消费者对于未来支出预期的增强,于是纷纷压低现期支出水平,从而降低了现期需求水平和购买力,造成商品积压、价格下跌。    
    (3)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在生产能力总体过剩的大格局下,供求结构出现失衡,即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品,并不是消费者所真正需要的产品,由此造成消费者持币不购,物价下跌的现象。    
    (4)外部需求萎缩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纷纷贬值本国的货币,使我国出口形势空间严峻,外部需求萎缩,造成许多出口商品积压。    
    针对通货紧缩现象,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投资政策,收入政策,外贸政策等来治理通货紧缩,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13。【答案要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和思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土地、原村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本章分析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全章内容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首先揭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从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分析出发,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而后又是如何被资本家集团所分割、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收入形式的。第二节“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和垄断各自的特征,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各自的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第三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以发展的观点,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复习本章要注意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同时要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本章第一节的知识点数量占了全章知识点总数的近70%,所以对这一节内容的把握是复习本章的重要任务。在掌握这一节的内容时,应紧紧抓住剩余价值生产这一主线。从开始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开始,到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再结合资本在不同部门的具体形式,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的分割和具体形式,并通过对这种分割关系的把握,体会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关系乃至于生产关系的实质。    
    本章2006年大纲的内容与2005年基本相同。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1资本总公式    
    6识记7资本总公式是:G——W——G’。这个公式代表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反映了各种资本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共同本质,因此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流通与一般商品流通的区别    
    6领会7一般商品流通的形式是W(商品)——G(货币)——W(商品);而资本流通的形式是G(货币)——W(商品)——G’(更多的货币)。这两个流通公式在买和卖的顺序、流通的媒介、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流通的目的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体现的生产关系也完全不同。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充当单纯的交换媒介,为商品流通服务;而资本流通中的货币则充当赚钱的工具,能够在流通中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6领会7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按照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流通中不可能增殖价值。但资本在运动中却发生了价值增殖,带来剩余价值。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而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是因为在流通中只发生价值形式的变换,从货币变商品,或从商品变货币,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因为离开流通,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份劳动创造一份价值,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按照这个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只有在流通中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提供了剥削对象,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或关键。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6识记7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识记、领会】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又有着许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来理解。    
    1劳动力商品价值上的特点    
    6领会7(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就是维持人们生存的生活过程,所以,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化为维护劳动力所有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6领会7(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因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上的特点    
    6领会7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新的价值。因此,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源泉。    
    正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上的这个特点,使得雇佣工人在进入生产过程后,不仅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再生产出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以上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得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变成了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识记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从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1)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6领会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又凝结在新产品上,形成新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不会发生增殖。要使价值增殖,只有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里进行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里进行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    
    (2)剩余价值的本质    
    6领会7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6领会7上述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解开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的增殖不是在流通领域内发生的,因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但是,离开了流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