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于是太子誉少而毁多。卫后担心儿子这样做会违背武帝的意思,得罪武帝,经常把儿子叫来劝诫:“作为太子,你要经常揣摩父亲的心思,理解父亲的意图,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作主,做一些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狱。这本是你父亲制造的冤狱,你却给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亲吗!”然而,武帝听说后,虽然不喜欢太子的“仁政”,但是认为太子的做法正确,卫后不对。这事就把卫后谦虚谨慎的态度显示出来。
卫后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太子每次去见卫后,总会多待些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汉武帝身旁有个宦官叫苏文,喜欢挑拨是非,他知道汉武帝不喜欢太子,竟然挑拨起汉武帝、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把这事向武帝打了小报告,说:“太子一天到晚在皇后宫里,与宫里的女人们鬼混!”武帝不听这些话,反而增加太子东宫侍女二百人。太子知道这是苏文胡说,心里对其不满。苏文还不肯善罢甘休,又与小宦官常融、王弼等,经常伺机寻找太子的过失,一旦寻到就添油加醋向武帝报告,甚至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卫后对此也是非常痛恨,让太子禀报武帝杀了这些人。太子心地善良,说:“我没有过失,不怕苏文他们!皇上明察秋毫,不会听信谗言恶语,不必担忧。”武帝有次生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就此大做文章,回报说:“太子得知武帝生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挂在心上,而是脸上有喜色。”武帝听了,心中暗暗不乐。太子即刻来见,武帝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泪痕,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又强装笑脸,强打精神。武帝就问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融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武帝知道是常融从中作梗,就把常融杀了。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元朔元年(前128年)被立为太子。汉武帝29岁才有儿子,一开始非常喜欢刘据,但是等到刘据长大以后,汉武帝嫌他性格太仁厚软弱,能力也一般,所以逐渐冷淡了他。在武帝晚年,卫后、太子因为武帝的宠幸渐渐少了,他们常常感到不安,甚至有性命之忧。汉武帝知道后,为了不让卫后和太子担心,就叫卫青传话,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卫后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去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表现得非常谦恭。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子夫在失宠的日子里,经常想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好像太顺利了,因此害怕来的容易,失去的也容易。其实,卫子夫加冕后冠的道路并非就没有曲折。在卫子夫进宫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一个皇后了,那就是汉武帝亲姑姑的女儿陈阿娇,那是她的最大劲敌。很多人可能知道汉武帝和陈阿娇还有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
陈阿娇的母亲刘嫖即馆陶公主,是汉景帝胞姐。因为与汉景帝同父同母所生,又是汉景帝惟一的亲姐姐,两人姐弟情深,所以馆陶公主刘嫖在皇室中的地位非常尊贵。汉武帝名叫刘彻,当他4岁的时候,馆陶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他。一次,馆陶公主问刘彻说:“你想娶妻吗?”刘彻答:“当然想娶妻了。”馆陶公主用手指着当时站在左右的一百多个侍女问刘彻,你喜欢哪个,刘彻说都不喜欢。馆陶公主又指着她的女儿阿娇问刘彻说:“阿娇好吗?”结果刘彻满意地回答:“太喜欢了!如果能够娶阿娇为妻,我就筑金屋让阿娇住。”馆陶公主听了小刘彻的话,自然欢喜,于是把女儿许给了刘彻。这就是“金屋藏娇”的故事。
馆陶公主有她的打算,一旦刘彻能够当上太子,最后当上皇帝,自己的女儿也就能成为皇后。所以馆陶长公主就希望刘彻能够继位为太子,于是多次在弟弟汉景帝前面中伤当时的太子刘荣,赞美刘彻。后来,汉景帝果然改立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汉武帝继位后,就立陈阿娇为皇后。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汉朝从歌女到母仪天下:卫子夫(2)
卫子夫坐上皇后宝座的道路虽然也有曲折,但是与其他的皇后比较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陈皇后因为十余年无子,汉武帝对她的宠幸日衰。陈皇后曾经为了得到儿子,求医看病花钱达9 000万之多,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陈皇后被废,一是因为她确实没有生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武帝喜新厌旧,再加上陈皇后不懂得自保之策,恃贵而骄,所以武帝废掉陈皇后是迟早的事。
二是陈皇后既得不到武帝的宠幸,又对武帝宠幸其他后宫嫔妃非常生气。当其听说卫子夫得到武帝宠幸时,非常恼怒,几次在汉武帝面前要死要活,汉武帝因此对陈皇后更添反感。后来,陈皇后在宫中让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利用巫术来实现自己的企图,希望重新获得武帝的宠爱。此事为汉武帝所知后,认为皇后为巫术迷惑,不配再当皇后。所以在此案发生后,陈皇后被废。不久,新受宠的卫子夫被立为皇后。
“一人得志,全家升天”。卫子夫当了皇后以后,卫氏家族亦受到汉武帝的宠幸,特别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既有真实本领,又因为“外戚”的缘故而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通过流血奋战,成为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汉武帝封卫青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就都被封为列侯。卫后的姐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也因军功卓著,被封为冠军侯,做到大司马骠骑将军。卫氏满门将相侯,“卫氏支属侯者五人”。当时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新寡,卫青又娶了平阳公主。这样,武帝娶卫青的姐姐,卫青娶武帝的姐姐,真是亲上加亲。
上面说到“外戚”这个词,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外戚,就是指皇帝的母族或者妻族。他们利用掖庭之亲,于朝廷之内总揽朝纲大权,于军事上居享兵戎之重,构成封建政治史上的怪胎:外戚政治,外戚政治的极端形式就是“外戚专权”了。汉代是外戚政治极其突出的时期,早在西汉建朝之初,就有吕氏的外戚之乱;西汉鼎盛时期,汉武帝则利用窦氏、田氏、卫氏等外戚政治来加强皇权,玩弄外戚与列侯于股掌之中;而于西汉中晚期,外戚政治继续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皇帝已不具有当年武帝的魄力,于是皇权每况愈下,最终旁落。
常言说得好:树大招风。正是因为卫氏家族的富贵,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陷害。征和二年(前91年)六月至八月之间,武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名叫江充的酷吏,以“巫蛊”之罪,陷害卫后和太子刘据等人,致使卫氏家族从兴盛走向灭亡。
汉朝人很相信巫术,汉武帝期间发生多次“巫蛊”事件,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巫蛊”就是利用人们的迷信,将象征真人的木制偶人埋到地下,通过巫师祈求神鬼,帮助施行巫蛊者加害所要憎恶诅咒的人。汉朝皇宫内最忌讳“巫蛊”,武帝一朝因为巫蛊事件而多次构成大狱,许多人受牵连而死。前面说的陈皇后就是因为“巫蛊”事件引火烧身,还使得卫子夫因祸得福。然而,这次是江充把“巫蛊”的罪名强加在卫子夫身上,使卫子夫家破人亡,惨遭灭顶之灾。
太子刘据为人忠厚,平时遇有冤狱,往往代为平反,颇得民心。而江充等武帝时代的酷吏,处事方式与太子不同,对太子早就心怀不轨。有一次,江充随从武帝去甘泉宫,太子家的人乘车马行驶在驰道中,违反了汉代的法律规定,被江充令人没收了。太子知道后,派人向江充致歉说:“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惟江君宽之!”恳请江充法外施恩,但是江充并不接受太子的致歉,还把这事告诉了武帝,武帝高兴地说:“人臣当如是矣。”于是,太子与江充就有明显的嫌隙了。江充害怕武帝年老死去,太子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你让鱼死,我就先让网破,于是想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免贻后患。
武帝当时在甘泉宫患病,江充就向武帝说,武帝的疾病是因为“巫蛊”的原因。武帝就派江充审理,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等协助江充。江充先惩治后宫嫔妃,然后开始对皇后和太子下手。江充故意在太子宫中掘地三尺,太子、卫后的宫殿被挖得连放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江充把早就准备好的桐木人,一本正经地从太子、卫后的宫殿挖出来,就要向汉武帝禀报情况。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宫中只有卫后、太子在。太子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老师石德的意见,发兵抓了江充,并亲手杀了他。宦官苏文逃到甘泉宫,向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武帝一开始不相信,派人去召太子。但是派出的使者不敢去,就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造反了。武帝大怒,派丞相刘屈发兵讨伐太子,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太子、卫后自杀身亡。
卫子夫从一个歌女升为一代皇后,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卫子夫其实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平阳公主喜欢歌舞,家里蓄养了十几个长相漂亮的歌女,卫子夫就是其中一位。卫子夫当时已结婚,有夫君。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上巳,汉武帝去灞上祓祭,回宫路上路过平阳公主家,喜欢上年轻漂亮的卫子夫。平阳公主就向武帝禀奏进献,于是卫子夫入宫服侍武帝。
武帝对卫子夫又怜又爱,不久卫子夫就有了身孕。当时武帝没有子嗣,所以此后卫子夫的尊宠日隆。卫子夫先后生三女,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了一个男孩,起名刘据,是为汉武帝的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然而,这一切,都成了永久的过去。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汉朝心机潦倒汉武帝:李妍(1)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是谁,这样让汉武帝如梦如痴,心旷神怡。
汉武帝死后,托孤大臣霍光,体念帝心,请求继位的汉昭帝追封这个人为皇后,并将其衣物与武帝合葬,以慰藉其相思之情。
这人就是汉代一代美人——李妍。
据说,李妍死后,汉武帝茶不进、水不饮、饭不吃,万分思念,百无聊赖,只能召来一个方士,让他在宫中设坛招魂,好与李夫人再见一面。这个方士在晚上点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有身影翩然而至,纤纤玉手,袅袅腰身,却又徐徐远去。武帝痴痴地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
汉朝建国初期,朝廷将相多是布衣出身的人,而后妃也多出身微贱。比如,周勃是吹鼓手;韩信贫穷如洗,甚至靠洗衣的老太太施舍;樊哙是屠狗辈;灌婴是贩缯者;娄敬也是挽车的人;其他如陈平、王陵等都是市井小民。汉高祖的薄姬出身微贱;汉景帝的王夫人是再嫁夫人;汉武帝的卫皇后原本是一个歌女;李夫人更是出身娼门,要不是她死得早,说不定也能当上皇后及太后。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
李夫人花名李妍,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不知伺候过多少王孙公子。
李妍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算是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今天叫做词曲作家。李妍的弟弟李广利则是一个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浪荡公子。后来因李妍受武帝宠爱,成了夫人,“朝里有人好做官”,凭着裙带关系,李延年被封为协律都尉,李广利则贵为贰师将军海西侯。
李妍入侍汉武帝,是她哥哥李延年撮合的。当时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担当替汉武帝消愁解闷的角色。
汉武帝一方面热中于富国强兵,开疆辟土;一方面也醉心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有一天汉武帝罢朝回到内宫,李延年率领一班乐师和舞姬,为皇上唱新歌,献新舞,歌声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只听唱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代初元,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全在黄河流域,所谓“杏花春雨江南”,那是晋代以后的事了,因此当时的绝代佳人,大都在北方一带,所以诗中唱道“北方有佳人”。不过李延年所谱新曲最初只是一种寄情遣兴之作,不料汉武帝却认起真来,慨然长叹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倏地一惊,感到机遇到了,很快地想到他的妹妹李妍,于是和颜悦色地奏称:“妹妹正值芳龄,国色天香,真的有倾城倾国之貌呢。皇上何不御览一下!”
汉武帝听罢眼睛一亮,十分好奇地说:“立即召她入宫来见。”
李妍被接到汉宫内苑。妓女出身的李妍,在风韵、举止、言行等方面,与那些来自闺秀的后宫嫔妃相比,更加自然、奔放、热烈、主动,给汉武帝一种全新的感觉,使得汉武帝漾起强烈的怜爱之心,欲望之情。李妍的歌声悠扬婉转,舞姿翩翩欲飞,更激起汉武帝的蓬勃意兴。等到揽怀在抱,李妍把一切蛊媚手段一齐施展,英勇的大汉皇帝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一下子便如坠五里雾中,神魂颠倒。于是,温柔乡里,好梦连床,以至于罢朝三天,马上册封李妍为夫人。
传说李妍很有对付男人的手段,很能把握男人的心思,她对汉武帝欲擒故纵,若即若离,让这个习惯了女人投怀送抱的皇上很觉不一般,搞不清楚她的想法,总是想着她,对她宠得不得了。
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于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件事传到后宫,人人想学李夫人的样子,头上都插了玉簪,一时长安玉价倍增。“玉搔头”一说,从此而来。
一年以后李夫人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原就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经血失调,从此卧病在床,日渐憔悴。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然而李妍却心机活泼,自始至终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她心想,决不能让汉武帝讨厌她、疏远她,最后抛弃她。
于是,李妍在病中对汉武帝说:“陛下朝政荒废已久,趁贱妾卧病期间,务期专心国事,贱妾也好安心养病,暂时不必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美好的明天!”其实,她是不愿汉武帝看到她的病态。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汉朝心机潦倒汉武帝:李妍(2)
汉武帝采纳了李妍的意见。但是,十天半个月过后,汉武帝实在忍不住思念之情,特来到李妍寝宫探视病况。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