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

第75章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第75章

小说: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峦上。全班十名战士燃烧着复仇的怒火,奋勇杀敌,七名战士阵亡,三名战士弹尽路断,紧紧拥抱在一起,拉响手中仅剩的一颗手榴弹,英勇献身,血染马石山岗。
  在马石山反合围的激烈战斗中,许多地方工作人员、民兵和群众纷纷以树棍、石头与日军拼杀,宁死不屈。日军攻占马石山后,露出极端凶残的本性,将被抓捕的五百多名群众全部杀害,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
  许世友带领的胶东军区指挥机关率第十七团一营,在敌人开始”扫荡“的时候,就反其道而行之,由西向东,隐蔽穿越敌人的合击圈,一气插到日伪据点附近,接着东行冯家,绕道棘子园。等到敌人回师向东拉”网“之际,许世友判断继续向东进则必中敌人的诡计,遂改奔西北方向,飞插鹊山后。这里临近胶东日军的大本营烟台,紧靠牟平、福山之敌东、西”扫荡“的主要通道。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胶东军区指挥机关敢于钻到它的鼻子底下来,加之日、伪军几乎倾巢而出参加”扫荡“,所以它的据点附近反倒成了我军活动的”安全地带“。把敌人的行踪摸清以后,许世友率军继续向西跃进,抵达烟青公路时,正好碰上大批日、伪军自莱阳、栖霞向烟台开进,我军隐蔽在距烟青公路不足一里地的柳家庄,安然无恙,不久,胜利返回根据地。在整个穿插行动中,我军行程二百多公里,未损一兵一卒,保存了胶东军区指挥机关,实施了对反”扫荡“斗争的不间断指挥。
  凶狠狡诈的敌人合围牙山中心根据地、企图一举”剿灭“我抗日武装的阴谋破产后,又施展新的花招。他们扬言再度合击马石山,并以部队的频繁调动造成假象。接着,日军再度集结的重兵突然掉头向东,对昆嵛山及文登、荣成一带进行梳篦式的”铁壁合围“。日、伪军五千余人严密封锁烟青公路,北起渤海,南至黄海,成一线密集平推,并以兵舰六艘、汽艇二十余艘分别在渤海、黄海游弋封锁,以图彻底围歼由牙山、马石山突围东进的抗日部队。敌”扫荡“至荣成山区,残酷杀害被围群众三百余人,制造了又一起血腥惨案。我驻荣成县的一个警卫排,英勇抗击日寇,毙伤一百多个敌人,因弹尽援绝,全排同志高呼”共产党万岁!“抱枪投海,壮烈牺牲。
  ”敌人向东我向西,山峦沟壑任纵横“。敌人由西向东寻歼我主力,又一次扑了空,急得像疯狗似的四下乱窜。接着,日军再次张”网“西进,接连合围牙山、磁石山和蚕山、崮山地区。坚持牙山区斗争的抗大胶东分校,协同民兵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草木皆兵。在伪军中流传开了这样一句话:”到了牙山,进了鬼门关!“在蚕山区,被围群众一千多人,由部队掩护突围。
  在冬季反”扫荡“行军中,五旅主力驰骋在烟青路以西地区,灵活巧妙地从侧背狠狠打击敌人,炮击平度,袭扰招远,连战夏甸、驿道、朱桥、日庄等日伪据点。接着,我胶东军区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结合,在南、北、西海区相继举行大破袭,炸桥破路,伏击敌人,多处切断烟潍、烟青公路交通。当敌人于12月中旬越过烟青路,西进”扫荡“平、招、莱、掖边区时,五旅主力适时跳到外线,在福山猴子沟、莱阳北孔家等地成功地部署了伏击战,打得日伪军丢盔弃甲,鬼哭狼嚎。
  敌人精心策划的冬季大扫荡,损兵折将,疲惫不堪,不得不于12月底收兵回窜。胶东抗战史上日军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扫荡“,终于被胜利地粉碎了。
  胶东抗日军民以反”扫荡“战争的新胜利,跨进了新的一年!胜利连着欢乐,欢乐连着胜利。
  庆功祝捷会这天,热闹非凡。清晨,天还蒙蒙亮,方圆十里二十里的群众,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手持庆贺胜利的三角小旗,便向设在青河沟山拗里的主会场赶来。他们三五成群,有的抱着孩子,有的骑着毛驴,有的推着老人,像赶庙会一样,脸上笑着,嘴上唱着,胜利使他们敞开了心扉。
  上午十点,会议在鞭炮和锣鼓声中开始,作为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破例穿戴一新,新刮的胡须,四方圆脸,容光焕发,他首先走上主席台,在军民齐声欢呼下,代表军区党委宣读了嘉奖令。尔后,他和军区领导给获奖个人戴上了红花并检阅了抗日的军民武装队伍。接着,秧歌队在田普同志的带领下,手执彩绸,翩翩起舞,在军民的掌声中,通过主席台前。此时,田普同志的心情十分激动。旧社会像是大黑天,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无边的黑暗,无边的痛苦,田普这个胶东最底层的农村姑娘,体会得最深刻!作为土生土长的她,七岁殁了大(爹)。妈是个瘦小女人,白天翻地、拾粪、种庄稼,晚上推磨。就这样,妈一面交租纳税,一面养活婆婆和她们兄妹。妈常说腰酸、眼花、肚子疼,用破被捂着脸抽泣。她把稀粥留给儿女吃,自己吃野菜,饿得直不起腰来。
  租子越发重了,地越发薄了,连糠菜也吃不上了,全家人只好逃荒。在风吹得骨头疼的数九寒天,赶到了牟平府。也该着遭难,牟平也遭了饥荒,灾难啊,在胶东大地蔓延,听说有三百万人饿死了。可大户家却还囤粮聚财,熬穷人骨头。天,整日价灰蒙蒙,太阳不知躲到哪儿了!
  那年的大年三十,奶奶硬起心肠,两斗租谷就把田普卖了。她说:”这年月,借粮不如减口!“妈一把抱住她,喊着:”好孩子,妈身上的肉啊!“妈的泪滴了她一脸,抽抽噎噎地又说:”乖乖去吧,一家人要饿死呀!“田普那年虽然才九岁,已经懂得两斗谷子可以让一家人熬几天命!背过脸,擦去眼泪,叫声奶奶,叫声妈,听往一位高个老汉引走。
  当童养媳妇好比活人跳进了滚水锅。好难熬的日月啊!人们唤她”没尾巴的驴“。每天锅锅灶灶、针针线线、砍柴挑水、推磨滚碾,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还得挨打受气,比毛驴强不到哪里。眉打青,脸打肿,死去活来!这就种下了以后的病根--常疲劳,常筋骨疼,发起病来,手脚冰冷,全身僵硬,口吐白沫,全身哆嗦。那时呀,叫天天下灵,叫地地不应。
  过不多久,妈被苦日子折磨死了,小妹妹也叫苦海吞没了!没棺没坟,放在陵坑合了口。后来田普偷偷地给妈烧了纸,真想跟妈去了。苦命的妈,苦命的孩子,苦蔓蔓上结的苦果果!
  那年月,昏天黑地,看不到一点光,看不到一点亮。田普姑娘心里老是放着这句活:老天,我什么时候才能得救?太阳,你什么时候才能升起?
  1939年秋,五支队来到她的家乡。八路军个个都穿着黄色衣服,女”宣传“唱起歌:”人人来宣传,妇女听一番,宣传的话儿好好听,放足闹革命,打败鬼子兵,保家保和平!。“田普终于冲出家门,跳出火坑,头也不回,朝着女”宣传“,朝着八路军走去。
  走啊走,走到了区政府。那女”宣传“名叫黄桂英,她见田普一片诚心,问清她的名字,道:”你也参加工作吧,把千百万妇女都叫醒!“田普受了几个月的训,就被分配到五支队的被服厂去工作,穷人的女儿终于翻了身。
  这次反”扫荡“大捷即将结束前,她又被调到军区机关工作,心里更是高兴,自己带领姑娘们第一次排练的节目要与大家见面了,尤其是要给军区首长看怎不令她万分激动!大量组织工作对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来说是边干边学,说到扭秧歌,她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因此,多少个夜晚她不得休息。今天,她与姐妹们一起挥动彩带,一起翩翩起舞,她是秧歌队排头兵,舞姿柔中有刚,有起有落,节奏分明,干净利落,潇洒自如,略胜姐妹们一筹,给大会增添了不少色彩。观众们喝彩叫好,许世友也不自觉地轻轻地鼓起掌来。他边鼓掌边把头侧过去,向身边的吴克华副司令员,道:”老吴,排头的这个姑娘扭得好!与众不同,叫人开眼界!“
  ”你知道吗?这个姑娘是谁?“胸有成竹的吴克华这时反问许世友。许世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吴克华指了指许世友脚上穿的新鞋,不无风趣地说:”你把情人忘啦,她就是这双千层鞋的设计师。“
  许世友恍然大悟:”啊,她就是田普,她这一身打扮倒叫我老许认不出来啦!“
  这时,田普同志已经扭到主席台前,那彩带舞向半空,犹如一道彩虹,只见这时的田普把脸侧过去,向司令员投去一个笑靥。那笑靥落入许世友的心窝,泛起一阵阵多情的涟淌。他用手轻轻一推吴克华,道:”老吴,今后不许你再开天方夜谭般的玩笑!“
  ”何为天方夜谭?“吴克华反问道。
  ”人家是小姑娘,我这是大老爷们,岂不是天方夜谭?“许世友直来直去。
  ”要是人家姑娘同意呢?“吴克华笑问道,”你不是常说婚姻自主吗?“
  ”这。“许世友挠了挠头皮,半天说不出话来,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秧歌队的排头兵。
  庆功祝捷会后,吴克华又把田普留下来道:”你们的节目不错,尤其是你的表演更为突出,连许司令看了都连连叫好哩!“
  ”真的?“田普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道,”如果首长满意,二十天的工夫总算没有白忙。“
  ”今晚七点,你到我那里去一趟,你大姐(指吴克华夫人张明同志)找你有事。“吴克华道。
  ”是,首长。“田普敬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然后一阵风似的跑去了。
  吴克华望着她那窕窈多姿的背影,摇摇头笑了。
  当晚七点,田普在机关食堂简单吃了两口饭,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军装,理了理腮旁的齐耳短发,就兴致勃勃准时地来到了副司令员吴克华的住处。她刚要抬手敲门时,心中像是有只小兔似地跳开了,她不知道大姐找她干啥,于是她又重新扯了扯衣角,又取出怀中不离身的小镜子照了照自己的面容,理了理腮边的短发,直到满意,才开始敲门。
  ”咚--咚--“声音很轻很轻。
  屋内有脚步声。门开了,闪出了一张相当好看的脸庞。她含着笑,长长的凤眼露着温柔,配上窄窄的眉毛和长长的睫毛,显出自然的美丽,她的身材是那样的匀称,使她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妙。
  ”啊,是田普姑娘!“
  ”大姐,我没有误时吧?“田普淡淡一笑。
  ”你来得正好,我正等你哩。“吴克华的爱人张明忙把门敞开,”快进屋坐下暖和暖和。“
  ”大狙,今天你找我什么事?“田普坐下来,接过大姐递过来的茶水问道。
  ”没什么大事,有一份关于赵保原的敌情通报,你吴大哥看完了并签了字,让你一会儿送往许司令那里去。“张明边说边随手取出桌上纸袋里的那份材料,”本来我要亲自送去的,让你代劳了。“
  ”没什么。“田普笑着问道:”什么时候去?“
  ”现在就去。“
  ”那好,我现在就走。“田普说完就站起了身。
  ”好啦,我也不留你了。等你送完文件,回到我这里来,我们姐俩好好唠叨唠叨,好不好?“张明大姐说完也站起了身。
  ”大姐,你等着我,我马上就回。“
  ”好的。“
  田普向大姐摆了摆手,拿起文件风风火火地离去了,直奔军区指挥部。田普这个苦孩子,参加工作后,积极要求上进,靠近组织靠近党,她常说:”翻身农奴见太阳,党是俺的亲爹娘。“参加工作头一个月,她就学着春兰姐写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牟建平找她谈话时,问她入党干什么?她答道:”赵保原作恶太甚,叫我们胶东百姓无法活,我要亲手杀掉他!“
  牟建平书记”哈哈“笑了,道:”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已任,要打倒的人何止他一个赵保原呢!你眼光应该再放得远些。不能很好回答我的问题,可入不了党。“
  ”。“田普低下了头,脸一下红到了脖根。她怨恨自己知识少,文化低。当下她回到那属于她的屋内,蒙起被头,痛哭了一场。第二天醒来,枕头湿了大半截,红眼睛肿得如核桃一般。姐妹们纷纷跑来劝说,还有的信口开河,问她”是不是失恋了这般痛苦?“羞涩、悔恨在她心头萌生。从此,她便把牟书记亲手送给她的党章,随时带在自己身旁,有空就背,一个星期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便能倒背如流。
  共产主义的目标虽远,但她总把自己的工作与大目标自觉地联系起来。自己每于一件事,都是在向大目标迈进。从被服厂调到机关工作,她认为这是最大的进步;如今,她又能给首长送文件,这又是前进了一步。她心里是多么地高兴啊!她边跑边想,一首山歌从她心底飞出:
  太阳一出暖洋洋,我把党来比太阳。
  太阳普照我的身,党的恩情难相忘。
  生我的是亲爹娘,培养的是共产党。
  共产党给我希望,亲爹娘比不上党。
  歌声伴着她的脚步飞,一曲山歌未毕,她便跨过了山梁,登上了清水河上的月牙桥,河水潺潺,映出她那青春的笑脸。她对着河水当镜瞧,伸了伸舌头,作了个鬼脸,接着又向前方跑去,还没到许司令的办公室,姑娘的心房又陡然地跳动了起来。
  她和许司令相见,虽不是第一次,每次相见总有亲切感。以前她曾听说过司令员的不少传说和故事,每次听完总使她心潮难平。尤其是听说他在阿坝保卫战中,孤身一人,直入敌阵,用他那传奇式的驳壳枪,击碎了一百二十三个白匪的头颅。接着又用少林堰月大刀,挥舞起来,刀舞头落,一气劈斩了白匪两个排五十八个血淋淋的头颅。若不是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的左肩,还不知他要劈斩多少白匪的头颅呢!战后,他对着左肩的伤口,右手操刀,硬是用刀尖取出了那颗罪恶的弹头。田普听到这里落泪了。她对许司令充满着无限的敬意,渴望早日见到这位英雄。打从她给许世友献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拥军鞋“。第一次见到他后。说不清是什么感情,她的心始终惦念着他。她担心鞋小,挤坏了英雄的脚,好心办了坏事。今天,她和姐妹们的节目表演,受到许司令的夸赞,她高兴得连晚饭也没吃好。现下,她又即将见到他了,怎能不令她激动呢!
  ◎田普一把搂起大姐张明的脖子,用手直捶她的后背:大姐,你真坏!庆功祝捷会后,许世友又参加了一个重要的作战会议,会后他又找了两位同志谈工作,在机关灶随便吃了点饭,回到自己的住所,已是星斗满天了。他从上衣兜中取出怀表看了看,时针正指七点。眼下是段空闲时间,于是他把腰间的驳壳枪取下来,开始擦拭。他爱枪犹如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枪自己擦,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像一位机械师一样,十分熟练地把枪的各部零件卸下来,依次在桌面上摆好。恰在他要分部擦拭的时候,屋外响起了敲门声。他随口喊了声:”请进!“
  门轻轻地被推开了,一位眉目清秀的姑娘立在了门旁,面带笑容。
  ”噢,是田普同志。“许世友有点惊讶,”快,屋里坐。“
  ”大姐忙不开身了,让我把这份文件给您送来。“田普淡淡一笑,把文件呈送到许世友的手中,接着,她又道,”司令员记性真好,还没把我的名字忘记。“
  ”你的名字好记,正好与我们河南老家’田铺‘村同音,听起来很亲切,我怎能忘记呢!“许世友”哈哈“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