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156章

柏杨全集-第156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竞争基础上,不可能对人有正确的辨识。严长寿对考核制度的看法:「考核不是洪水猛兽!」他认为,考核是主动的发现部下的缺点和优点。他更主张逆向考核,由部下考核主管。这不是群众斗争,而正是主管关怀和了解员工想法的最好方式,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例如:当他发现一个员工每天都迟到的时候,他的办法不是对他申斥,而是要他的主管,每天打电话到员工家叫他起床。当他发现旅客部的经理,英文不足以应付的时候,就把他调到中餐部当经理,他的英文在中餐部反而是最好的,使他的缺点变成优点。
   严长寿先生这本书不是经典,但它是经典的雏型,所以,本书可以称之为「领袖人才的EQ教程」!活到老,学到老,我高兴我能有机会透过这本书,领悟到很多东西,而大多数都是我从不知道的,或是我所缺少的。
   在本文开始所叙述使梦成真的人,正是身为亚都饭店总裁的严长寿先生,我认为他的经营管理不仅是效率惊人,服务精神而已,最可贵的是已达到了艺术的境界。
   我相信中国人提升自己的文化,要靠千万个像严长寿这样的人来努力,才能有成果!
   ──一九九七?十一?台北
   
   
   中国的邓肯
   ──给中国最幸运的女孩李爽
   即令面临二十一世纪,在男权高张的世上,妇女仍是一个弱势族群,也是地位卑弱,命运悲惨的一个族群。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北非有若干个国家的妇女,仍被暴虐的「割礼」所控制。这项罪恶的行为,于二十世纪九○年代被发现,立刻引起欧洲国家的震惊。以致若干文明国家(主要的是法国)宣布,凡是这些国家偷渡的女性,一律收容,不再遣返。
   这项罪行,不仅仅震惊了欧洲,也震惊了亚洲。大家一致认为:妇女割礼是人类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最大规模的暴行。其实不然,人类对妇女空前绝后最大规模的暴虐文化,发生在中国。至少一千年以来,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每逢夜深人静,家家户户,都有小女孩的哭声,她们的骨骼被摧折,她们的肌肉被蹂躏。她们的悲惨,远超过北非妇女的「割礼」。问题是,人们认为北非野蛮,而中国是高度文明的国度,中华人是高级文化的民族。
   生活在这种暴力摧残下的中国女性,个性和创造力,随着她们的身体、心灵,都完全被摧毁。五千年之久的历史中,我们的女性作家,寥若星辰。偶有几位识字的女性,写下文章,也都是教导女性如何卑屈。于是乎,女性心目中除了丈夫外,没有别的爱情对象,更没有任何爱情的作品。而在纪元前,那时候原始社会上的男女情歌,也被儒家学派所谓的圣人,认为是君臣之爱。一部充满真情流露的《诗经》,以及那些热情活泼的诗句,都被解读为使人喷饭的教条。
   二十世纪后,因女性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女性文学也跟着兴起,继六世纪〈木兰辞〉问世一千五百年之后,第二部女性创作的战争文学,谢冰莹的《女兵日记》开创了新的世纪,但是爱情文学的领域,仍有许多局限。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女性,描写性心理饥渴,使当时二十世纪三○年代的知识份子,大惊失色。可是,用今天的水准重读,简直不可能会有一丝涟漪的感觉。五○年代之后,大陆文坛杀气腾腾,恐怖四溢,思考力和想像力完全停滞。台湾文坛上女性的爱情文学,相反的逐渐解放,而且一放不可收拾。我们对这些不做进一步的评论,而只是总结的说:迄今为止,中国女作家对爱情或情欲最最大胆的描写,仍不能突破《金瓶梅》模式,和英国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比较,落后相当大的差距。
   美国舞蹈家邓肯女士,艺术成就为世界所公认。《邓肯自传》则记录下来她的艺术生活,也记录下来她的爱情。大胆而奔放,恐怕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后悔没有把她的童真,献给他最心爱的教师的女人,恐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承认,她不结婚,而只愿生孩子的女人。在十九世纪,那个仍非常保守的时代,中国女人还缠小脚的时代,《邓肯自传》道出她奋斗的历史,和狂飙的心灵,成为世界级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之一。
   李爽女士的自传──《爽》,是中国式的《邓肯自传》。这位当代年轻的女画家,她在中国大陆红色王朝最嚣张的时代,也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度过她的童年,从她那稚嫩的小脑袋里──,所反映的大人世界,在她描述亲情变化的文字里,流露出对大人世界的困惑。她不能理解她的舅舅对姥姥(儿子对娘亲),为什么那样无情?姥姥对她舅舅(娘亲对儿子)为什么仍然充满了宽恕?父母对子女的爱,成为开遍社会主义花朵的大地上,唯一的一点残存的真爱。使这个青春少女,什么都懂,也什么都不懂。结果,她怀了孕,结果,她堕了胎。做出了当时社会中(那比传统礼教社会更为严厉的社会主义社会),所绝不允许做的事。她学习画,交男朋友(西方意义的男朋友)。最糟的是,更交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白肤色的西洋男朋友。在李爽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一个野生动物在那危机四伏的旷野里挣扎狂奔!结果可以预见。她被认为是叛逆,于是整个国家机器制裁她。她被指控为流氓、无业游民,最后被逮捕、被囚禁、被羞辱。国家告诉她:法国男朋友白天祥喜新厌旧,已抛弃她,远离她而去。李爽拒绝相信,她在那可怕的劳改营里,每天看到那些女犯人,在极端无人性的狭小天地,做出种种没有自尊、非人性的行为。她简直要神经崩溃了。但她没有崩溃,信心和爱心救了她。
   那是一九八○年初期,李爽当时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什么事!但是,我知道。我和我的妻子正在巴黎。我们找到了白天祥,他是一个热情的青年,一口流利的华语,他把他所能带出来的李爽的画,一一展示给我们看。而法国人是一个包容性强,非常可爱的民族,他们正在如火如荼的营救李爽。我们看到贴满街头的法文和中文并列的营救标语,这个来自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发源地的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我们:「共产主义不是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党吗?对中国人而言,交外国朋友有罪吗?」因为这个时候,共产党正在大肆攻击法国外交官勾引中国女孩,而法国营救李爽的行为,被指为干涉内政。
   无论如何,李爽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女孩之一。千万杰出的女性,她们死在屈辱悲苦之下,没没无闻。因为法国努力不懈的营救,李爽不但出狱,而且到了法国,和为她奔走、救援她的男友结婚,而且继续她的绘画。当红色王朝逐渐变白的时候,已是多年之后的事。某一天,她带着她的丈夫,回到当年备受折磨的祖国故乡,接受所有朋友的祝福,这些祝福,包括我们的祝福在内,相信她会开拓更广大的天空。
   现在,再把我们的祝福,转化为《爽》书序文,赠给李爽!
   ──一九九七?一二?台北
   附记:为李爽着《爽》所写序文。
   
   
第十卷: 凤凰集
   
   提要
   《凤凰集》共三十五篇。本书主要叙述两大冤案及作者在《梁祝》上演之后的观感。「两大冤案」指日本的吉田石松狱案和法国的屈里弗斯冤狱。作者详细描述两案经过,在其中,政府官员自以为「政府就是对的」心态,牺牲了清白的良心,作者特别指出正义是不可违背的;还有为蒙冤者申诉的人士,其高尚的勇气与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镜。《梁祝》电影上映之后,得到许多热烈回响,柏杨却一反常态的称其观众为「半票观众」。「半票观众」之称由「半票读者」演化而来,乃指观众的情感「犹赖在浪漫主义的怀中,不肯断奶」,其所指责的是观众稚嫩的心态;「盖半票朋友欣赏的只是浮光掠影的声和色,再往深处,便领略不动矣」,此种看法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对于本国艺术欣赏的层次则应有所提升。另外,《梁祝》故事引自「七世夫妻」的传说,隐含了「争取婚姻自由,和对黑暗社会的反抗」,这是青年男女在「吃人礼教」下争取的喘息空间。作者再一步引申,「……民间最崇拜的七世夫妻,他们都是被迫而起。用自己的终身幸福和生命,向恶势力挑战,恶势力不仅指社会上那些不相干的人,也包括自己的父母」。七世夫妻「向恶势力挑战」的精神,与本书前两大冤案的意义相合,这种无畏的精神正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警政新猷
   俗云:「有志不在年高。」同样的,有志亦不在内行外行,天下再复杂的事,遇到肯用心的朋友,都会变的简单明了。大概是气数使然,有些中国同胞似乎都有一个特征,就是颟顸而横蛮,所谓眼前欢而地头蛇是也。一旦权势在手,最初几天,天老爷还是老大,他是老二;过了几天,他就成了老大,天老爷却成了老二矣。干警察的朋友往往冒出这种嘴脸,小民固然叫苦连天,便是警察朋友本身,也没啥收获。问题是,历届警察首长却一直视若无睹,是何故哉?说来无啥奥秘,自私心作祟和权力中毒,使之头昏脑胀,脑胀头昏也。
   台湾省警务处现任处长张国疆先生最初就职时,说实在的,一度使人紧张,盖大家含着眼泪,伸长脖子,天天盼,夜夜盼,好容易把前任处长郭永先生盼的卷了铺盖,却又来了一位和郭永先生同行的朋友。呜呼,以军尚可治政,当然可以治警。但小民们心头固直跳也,不知道再搞下去,还有啥更奇异的场面出现。然而,前已言之,有志不在内行外行,张国疆先生自到任后,一连串警政措施,和从前都不一样,而尤以最近两件事,使我们大为震惊,一曰:「宁可不破案,也不准刑求。」二曰:「警察唯检察官之命是听,不得喧宾夺主,擅自行事。」
   张国疆先生说不准刑求,并不是说从前没有人说过不准刑求,从前当然有人说过,而且说过的家伙多啦,但都没有说到痒处。记者前去访问时,该家伙信口开河,油腔滑调,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啥。而张国疆先生则深入而中肯,报载他在台湾省议会上答覆质询时,曾曰:「警察宁破不了案,也不准刑讯。」这是上帝特别赋给他的一种高贵灵性。柏杨先生府上曾一连串被窃被盗,报到台北市第四分局,他们一听说柏老受了损失,真是上天有眼,不禁大喜,自然捉不住小偷,追不回失物,我自然也怨声载道。但我宁可永不破案,也不愿他们随便抓一个可疑的朋友,把他打的屎尿满地。即令把我丢的东西全部打出来,我也认为那比不破案更为可耻。古圣先贤专门喜欢在文字上用工夫,发明了「无枉无纵」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说来容易,做起来恐怕难上加难,反而成为暴戾份子的藉口,而把「无纵」放到第一位,成了破案第一,修理至上。柏杨先生举起巨手赞成张国疆先生的主张。呜呼,宁可错杀一百,不肯错放一人,是狗彘主义的干法,凡是人类,都不应允许自己变成狗彘也。我们希望的是:宁可错放一百,万勿错杀一人。人民垂泪跪恳的愿望,张国疆先生抢先言之,仅只有此一念,便可成佛。
   第二件事做的更为感人,盖宁可不破案,也不准修理,是技术上的痛切改进,而张国疆先生顷又正式以公文规定办理刑事案件时,要受检察官的节制,则是观念上和本质上的痛切改进。该项公文说的明白:警察人员虽然兼有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身份,自有责任协助侦查犯罪,但无论如何,警察机关乃是辅助机关。按道理说侦查犯罪这项工作,应由检察官主持才好。可是道理是一回事,实行又是一回事。警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往往以包饭的姿态出现,大展抱负,把天下当作己任,从头包办到尾,非弄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不肯移送法院。如果不能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便使出手段,灌凉水,上老虎凳,拳打脚踢,疲劳轰炸,全部修理学出笼。盖一则面子有关,二则也觉得没有尽到职责。
   而今有正式命令矫正这种毛病,这不仅是张国疆先生个人的贡献,也是中国警政史上最具有革新意义的一页。盖到处都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朋友;只讲力量,不讲是非,只有瓜才把已经吞到嘴里的巧克力糖吐出来。若换了柏杨先生当警务处长,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决不会把包办伙食的差事和平出让。张国疆先生能在这一点上有此严正的措施,有此恢宏的胸襟,看起来不是每一个官都教人失望。
   除了上述两件大事,柏杨先生还听说点别的。新闻界很流传一件有关张国疆先生大魄力的消息,说他自接任处长之后,便聘请律师,吩咐他的部下,如果有新闻记者胆敢乱发消息,或诽谤,或诬陷,就马上提出控告。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知道。从前曾经有过警察轰轰烈烈告记者的事,好像是真的,可是后来每件案子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又好像不是真的。我倒十分愿意这件事是真的,盖警察固不能随便整小民,记者也不能随便整警察。目前警察受了委屈,似乎只有两条路好走,一是算啦算啦,老子忍下你的鸟气,只要我有的官做,受点气算屁,啥攻击啥指责我都不在乎。一是气的暴跳如雷,七窍生烟,甚至大病一场。正派的心灰意懒,不太正派的则和小流氓接接头,看看能不能揍他一顿,或捅他一刀。
   反正是无论如何,警察受了欺负,或受了侮辱,而不能公平光明的伸雪,是国家的羞辱,也是社会的定时炸弹。小民们对警察一向一视同仁,偶尔有个警察告小民,真能把人的牙都笑掉,遂养成双方面的冷战和仇视。柏杨先生誓死拥护请律师告状的政策,过去那些政清讼简的时代,只能适合农业社会,工商业社会如果再用那种腐败的老脑筋去赞扬息讼,真是杀人不见血的凶手。既有争执,就需要有人替他解决;既有纠纷,就得分辨是非。一味粉饰太平,是作官的干法,不是作事的干法,读者先生以为如何乎哉!
   
   
   吉田石松五十年
   台北《联合报》登载了一篇该报驻日本特派员司马桑敦先生的东京通讯,标题是〈吉田石松五十年冤狱平雪记〉,是一篇最最有意义和最最有价值的报导,中国人不可不仔细拜读。谁要是不仔细拜读,谁就陋的很也。盖吉田石松先生的遭遇,是一种求生意志的搏斗,也是一种争取自由和自尊的搏斗。一个民族的气质,是不是力争上游,是不是一直在向慕真和善,抑是自甘堕落,择恶固执,死不回头。在对冤狱的处理上,可充份的表达出来。阿比西尼亚焉,沙乌地阿拉伯焉,以及其他什么什么国焉,他们历史上有没有冤狱,我们不知道,但当一个中国人,对冤狱该是最最内行,最最熟悉;见也见的多,看也看的多,受也受得多矣。文明之国,发生了冤狱,举国震动,初之时有人挺身而出为之辩护,结尾时有人代表政府向他道歉。只有堂堂中华民族,因有五千年传统文化之故,冤狱一起,恐怕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把头往脖子里缩,不要说没人敢挺身而出,似乎是连逃都恐怕逃的不远。
   柏杨先生早就想写一本书,曰《中国冤狱史》,把中国的冤狱,从头到尾,一一记载。一旦此书问世,包管使你心花怒放,盖思一思想一想,中国冤狱之巨之多,好比驴毛,无妄之灾竟罩到别人头上,而没有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