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130章

柏杨全集-第130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溲痰娜俗钗锎蠖窦潜鸬亩际嵌匀耍榛蚩稍欢宰约壕挂踩绱耍皇巧呦愂巧丁
   根据「戒烟是对自己残忍」的理论,瘾朋友乃得到最大的鼓励,这和穿不合脚的鞋一样。有一个老头每天都在抱怨他的鞋子太窄,挤得他脚下痛苦难忍,朋友就劝他何不买一双大一点的,他答曰:「你懂得啥,老妻去年逝世,女儿今年跟人跑掉,房子失了火,又被宣告破产。万般无奈,只好穿一双窄鞋,盖只顾得抱怨窄鞋,便把那些痛苦都忘啦。」呜呼,吸烟似乎就有穿窄鞋之妙,如果把那老头的窄鞋丢掉,另给他穿一双合脚的,他的脚固不再痛,可是各式各样别的痛,纷至沓来,恐怕非上吊不可。瘾朋友一旦一支在手,心中就有一种笃定泰山的感觉,坐也坐得住,站也站得稳。这个时代的烦闷多矣,大烦闷不用说啦,小烦闷也足以使人发羊癫疯,如果再狠心去把烟戒掉,使感情天秤上少了一块砝码,劝人如此,固不通人情,自己去戒,也未免太过于自苦。于是,仁人君子们乃发现,这种虐待自己的朋友,最为危险。
   戒烟的人可交不可交,我不置词,因柏杨先生乃是戒烟之人,不好开口。但却因戒烟之故,发现了两点,好像颇有点学问。一点是,逃避现实之法甚多,不一定非吸烟不可。像阿Q先生,其逃避之法是「儿子打老子」,一想到把自己得脸青耳肿的家伙,竟是自己的儿子,用不着吸烟,气就自消。最近学术界由辩论而飞红帽子,就是用的这种妙法,居学格先生一看胡秋原先生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心中一急,立刻说胡先生是共产党,于是,他阁下虽不知道工业革命是那一年,照样的理直气壮。
   另一点是,把灵感从脑子里搞出来的方法甚多,不一定非吸烟不可,据我所知,名作家中,不吸烟的固有的是也,即以当代自以为妙语如「猪」的柏杨先生而论(这年头谁不是自己捧自己?有部属或门徒的家伙,尚可扭捏作态,教唆部下或门徒去干,而由自己假装谦让。柏杨先生光杆一条,只好自己下手。大家都在眼前欢,便多我这一欢,也不足怪)。回忆当初,一天八十支到一百支的光荣,恍如一梦;而今戒烟四载,学问还不是照样威不可当乎?
   
   
   
   
   
   
   戒烟妙法
   戒烟的人很少出于自动自发,多半出于害怕,看完〈吸烟之害〉专论的瘾朋友,该吸还是吸,盖吸烟不过容易生癌而已,并不铁定的生癌,邱吉尔先生吸了一辈子比纸烟还巨大的玩艺,现已八十高龄,还不是活蹦乱跳?四十万个吸烟的,只要有一个不生癌的机会,那一个可能就是我,就不必去戒矣。但如果经过医生检查,警告他已发现砍杀尔的迹象,好比肺尖上已有了一个硬化的细胞等等,他准汗流浃背,不等到回家就戒了个干净俐落,故劝之不如吓之也。有一位朋友,瘾头奇大而不肯就医,他曰:「宁愿吸烟死,做鬼也风流。」其言固壮,但喜作壮语的,其心必虚。有一天,我端详了他的尊面之后,沉痛告之曰:「糟啦,看你眉梢有网状斑,这叫沙克里千维训,是一种内分泌集结到饱和点的现象,你身内可能已有癌在形成,这种情形,医生一时也检查不出,而尼古丁足以增加它的凝固性,你是个吸烟的人,小心为宜。」那位朋友一听我满口专有名词,尤其是又夹着英文(天晓得「沙克里千维训」是他妈的啥?反正能英语发音就能唬人),一定权威,不由面色苍白。第二天他太太告我,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唉声叹气了一夜,天亮便戒了烟矣。如今他阁下养得肥肥胖胖,经常讲演教人戒烟爱国,均吓之之功也。你若是劝他,他比你懂的还多,岂能服你?
   戒烟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喉管那块老痰打扫得干干净净,瘾朋友早上起来嗽口的场面,可谓人类十大奇观之一,你看他伸脖瞪眼,狼狈凶狠之状,好像一条抢骨头呛了嗓子的恶犬,一块脏兮兮,软腻腻的玩艺贴在喉管之上,咽又咽不下,吐又吐不出,只听────一连串的往外咳,猛一吸鼻,好容易吐出一半,老痰之中,带着黑丝;而留在喉管里的那一半,即令你官拜「咳痰王」之职,也再咳不出矣。那块痰与瘾朋友陪伴终身,瘾朋友不死,它不消失。故我隆重建议:漂亮小姐和瘾朋友亲嘴时,请千万别想离朱唇不到一公分处那块老痰,否则你吻不下去啦。我说这话不是挑拨漂亮小姐不爱吸烟的,当然,不爱吸烟的更好。而是说,有此情调上的矛盾,不可不知。如果天下的小姐都非不吸烟的不嫁,瘾朋友自然会逐渐减少。
   然而,小姐们且不要乐观,爱情的力量固伟大之极,足可把一个可怜的男人搞得疯疯癫癫,摸不清东西南北。但如果碰到烟瘾,爱情恐怕非败下阵来不可。有些男人在追求时,一听说女朋友不喜欢吸烟的,就发誓不再吸啦,有学问的家伙还写一篇文章,在报上发表,以证明吸烟之害,并表痛改前非,看样子俨然忠孝双全。可是等到一旦结婚,蜜月旅行回来,坐在火车上,趁新娘子去洗手间之便,一支已含到嘴上矣。
   劝人戒烟的固多,劝人吸烟的则尤其是多焉,乃戒烟运动的第一大敌。那种人不一个个送上断头台,戒君子要想不中途变节,真是难上加难。吸烟的人大都有「要滥大家一齐滥」的心理,恨不得天下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毛病才好。盖戒烟之初,志虽悲壮,心却旁徨,于是有一个伪善的家伙,假装同情他的遭遇,把一支烟拿到他鼻子上曰:「你说啥?戒烟啦?笑话!简直活见鬼,来一支,来一支。」犹如千娇百媚的佳人硬往你大腿上坐,要想抵挡得住那种诱惑,至少得有五百年道行。差不多的人都会呻吟曰:「只吸一支,没关系。」谁晓得有第一支就有第二支,就有三支四支以至千支万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又下了海,再回首已百年之身矣。
   从前有一人焉,在报上大登广告,专售祖传戒烟秘方,不灵包退还洋,趋者若鹜,那真是非常灵非常灵之方,照方行事,无不立奏奇效。方上曰:「切忌第一口。」他不仅是戒烟专家,简直是哲学专家矣。无论干啥丑事,第一下子最难,只要第一下子硬着老脸闯过去,如剪裁布匹,只听「嘶」的一声,双手一撕,就撕到了底。戒君子如果紧记此言,再大的诱惑,再重的心烦,老子硬是不吸第一口,包管一帆风顺。如果一旦退却曰:「吸一口没关系。」若寡妇守节然,要始终保持清白才算数,一旦有一次「没关系」,便前功尽弃矣。那些死劝活劝戒君子吸烟的人,把香喷喷的烟猛往人家嘴里送,诚罪大恶极。引诱良家妇女,法院要判刑,舆论要指责,而引诱良家父老的人,却始终逍遥法外,真是不公平之至也。
   戒君子另一个大敌是,吸烟时经济不见得特别困难,戒了之后却也不见得有啥宽裕。有一位太太年终时,拉着她的瘾丈夫去看一座高楼曰:「你二十年来吸烟的钱,可以买一座矣。」他听了后细胞乱跳,但不能改也。又有一位太太焉,瘾丈夫每买一包烟,她就以同样的钱存之,到了过年时,把那钱推到丈夫面前,竟然一大堆,太太乃实施机会教育,提耳而面命之,瘾丈夫大悟,马上戒烟。到了年底,他问太太曰:「夫人,咱们那一大堆钱哩?」问得太太目瞪口呆,瘾丈夫曰:「看样子还是吸烟的好。」该太太是柏杨先生亲戚,前来拜访,请教一下可有更好之法?呜呼,对付这种人,除了他一顿外,别无妙策。盖瘾朋友们一半以上持此怪论,致使戒烟大业,受到严重阻碍。天下事合逻辑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年终虽然没有那一大堆钱剩下来,但那一大堆钱难道倒到毛坑里去了乎?当然仍是花到自己身上。平常日子,一定宽裕得多,或者买了别的玩艺如电视机等等,代替之矣。
   
   
   
   
   
   
   丰功伟绩
   柏杨先生戒烟,资格似乎颇老,清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载湖先生翘辫子的时候,为了表示哀悼,就戒了一次,那是此生第一次戒烟,为时一天。后来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先生登基,不敢不非常快乐,乃恢复吸之。然而既有成功经验,以后就经常的戒,几乎是一年一大戒,三月一小戒,每次都有声有色。最近这一次戒的时间,竟超过四年,嘴里也没有淡出鸟来,而且看样子还要戒下去,十年二十年,以至千年万年,永垂无疆之庥。连我自己都奇怪不止,难道一个人一旦有了学问,认识几个洋大人,神灵都要保护乎?恬
   要想保持戒烟的丰功伟绩,心绪平衡是第一要义,一个失恋的人,教他戒烟试试,如果没有别的玩艺填补那个砝码的空缺,恐怕是戒不成也。一个忽然发了大财的家伙,同样道理,也不能谈戒烟。而一个戒君子一旦遇到这一类的庞大刺激,或失了恋焉,或发了财焉,或当了绝大的官焉,用不着打听,恐怕是非恢复吸之不可。
   柏杨先生戒烟,与众不同,乃完全循哲学的指示。有一年,身在北平,贫病交加,一天只有一餐,每次经过饭馆门口,香味扑鼻,胃即作痛。但我毫无饥饿之意,只自言自语曰:「谁教你没有钱,饿死不足惜也。」朋友大惊曰:「老头,你干啥?跟谁说话?」跟谁说话?当然是跟柏杨先生说话,他没有钱,难道是我的错乎?当然由他挨饿。如此一番折腾,气就自平,痛亦渐消,这便是柏杨先生的独有之劲,应付万物,都靠这一股劲。
   一直到现在,此劲不改,前年戒烟,乃是柏杨夫人一句话,她曰:「你这么大岁数啦,来日苦短,死在旦夕,仍吸那么多烟,一旦得了砍杀尔,在床上翻来覆去,可没人伺候。而且你万一伸腿,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将靠何人?」我一想,好婆娘,你胆敢软硬兼施,我戒给你看看,从此便不吸矣。每逢奇痒难熬,我就冷笑曰:「我说不准你吸,就是不准你吸,看谁是老板。」老妻知我有此脾气,心中暗喜。果然不负她的期望,胜利属我,那个堕落而没有志气的柏杨先生垮了台。盖吸烟本来就是不讲理的玩艺,讲理去干,怎能干得过它?这股劲也,可以治饿,可以戒烟,可以平窝囊之气,可以忍千古之辱,不信的话,请当场试验,没有这股劲而想戒烟,一定事倍功半。
   但主要的还在心情的稳定,既戒之后,老妻对柏杨先生确实好得多啦,从前我写稿时,如坐冰窖,无人理,亦无人睬。如今凡四年之久,一会送茶,一会送水,一会嘘寒,一会问暖,教人有妙不可言之感。尤其是正在写得起劲,唯恐有人捣乱之时,她总在厨房厉声喝曰:「老头,要不要吃花生米?」呜呼,你说要不要吃花生米?但如此体贴入微,据我观察,这辈子恐怕都吸不成。
   (柏老按:重读这篇大作,不由得脸色铁青。似乎是过了不久,我老人家就开了戒。后来全神贯注,努力坐牢,自无暇再吸。坐牢末期,偶尔偷偷的吸「老鼠尾」过瘾。出狱后,为了报复被迫戒烟之仇,就更吸得厉害,每天一二三四包。不过最近又兴起再戒的万丈豪情,岂不壮哉。)
   
   
   
   
   
   
   厕所?毛坑
   世界上林林总总,千千万万人中,各人有各人的癖好,阿拉伯和美国喜欢女人的胸脯(女人是不是喜欢男人的胸脯,文献不足,免议)。而中国人喜欢些啥乎哉?中国人似乎专门喜欢做官,和喜欢当圣人,最上策是既做官又兼当圣人,其次是当官,真到了做官无望,能弄个圣人干干,也还不错。故中国五千年来,一切做人行事,往往不是以发扬人性为最高的价值,而是以发扬官性为最高的价值,无论你干啥,如果那一套不能使你做官,就狗屁不如,不值得一提。因之画家焉,音乐家焉,作家焉,统统没有出息。中国人见了官就跟阿拉伯人美国人见了女人的胸脯一样,简直爱不忍释。唯一不同的是,爱胸脯是一种嗜好,爱做官是一种职业,除了做官,别无其他路子矣。
   柏杨先生既是中国人,当然也有中国人的毛病,天生的有做官之心。依我之意,至少也得干到当朝一品,出门则汽车焉,张口则训话焉,闭门则心花怒放兼乐不可支焉。不过看情形因大批杂文出笼之故,泄尽了底牌,而且不够庄重──那就是说没有官威,此生做官算是无望啦。至于干干圣人,也不简单,圣人往往被神仙化,而我只希望当一个真正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伟大的时候,也有坏蛋的时候,足矣,不敢亦不愿升到圣人那一级也。柏杨先生平生第一快乐之事,本来有一度也学了洋派,喜欢女人的胸脯,每天无事,就到街头乱看,确实心旷神怡,延年益寿,可是被柏杨夫人闹了几架之后,只好改行。于是突然发现,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去厕所,比起官焉胸脯焉,甚至比起雪茄焉高尔夫球焉,都有哲学意义,芸芸众生,不可不知也。
   厕所最大好处是使你获得充份休息,柏杨先生每天在外做工,又气又累,回到家里,既要抱孙女,又要劈柴洗碗,更要打扫清洁。还没有坐一分钟,老妻就叫曰:「嗨,老头,去买块肥。」还没有打开报纸,她又叫曰:「你好纳福呀,这家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家。」我唯一的对策就是忽然急皱眉头,龇牙咧嘴,一面大揉肚子,等她看到眼里,就往厕所里一蹲,闭目养神,外面虽天塌地陷,都不管啦。柏杨先生去厕所这一手,很是有点声望,不信的话,一打听便知。我去厕所,多者两个小时,少则一个小时,不双腿发麻三次,不出来也。老妻常把门擂得震天价响,而且还声言报警,盖我一进厕所,便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是掉到粪缸里淹死了乎?是犯了脑充血,僵到马桶上乎?
   欧阳修先生和阿拉伯人一样,也有他的三上,曰马上,曰轿上,曰厕上。妙哉,厕所不但是构思的佳地,亦是读书的佳地也。一个人为了生活,忙得像被砍了头的公鸡,左蹦右跳,一分钟闲暇都没有,不要说看书,连报都不能看。而在厕所里却能大瞧特瞧,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废时利用,妙也何如。柏杨先生的学问所以能如此之大,全得力于厕所。尤其是,厕所里关门闭户,还可以猛瞧查禁了的黄色书刊,既没有危险,又维持自尊。遇到年轻人往里探头,你更可以吼他不懂规矩,没有品德哩。
   厕所乃喧嚷的人世上唯一安静之所,蹲在那里,可以逃孩子之难,可以贤妻之逼,可以读各式各样之书,可以思乱七八糟之想。据说有两句名诗就是蹲厕所蹲出来的,诗曰:「板侧尿流急,坑深粪落迟。」在四川出过野恭的朋友,对此诗定能击节称赞。如今大家都用抽水马桶,再作不出这种好诗矣,谁说物质文明不损失精神文明乎?不过无论是啥厕所,其基本功用,固一样的也。柏杨先生所以嗜好「如厕」,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如果照我的设计去办,还有发扬民主政治之妙焉。盖世界上似乎只有厕所一处,敢明目张胆的采取隔离政策,君不见军队乎?有「官长」「士兵」之分。君又不见学堂乎?有「教习」「学生」之分。前年发生在台北的一号凶宅老板陈奕先生,他每次拉屎都得回到他自己家里拉,否则据说就拉不出来,可见有钱有势人的屁股,都有点不同。
   所以我的设计是,要想大家真正平等,必须从这上面着手,那就是,必须取消家庭厕所,而在每一个地区,设一个庞大的公厕,不分房间,不被隔开,而是通舱一个,但清洁舒适,都跟陈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