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第60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60章

小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在这个经上提倡,一个月六天、十天,一定要断恶修善。不是说平常就不必,这几天鬼神来考察特别做一点好事给他看,这是讲到不得已。如果天天这样做?当然就更好、更殊胜。怕你做不到,一个月叫你修十天,更少的修六天,比不修好。如果能天天修,你的福报就太殊胜了。我们今天修行的方法念佛就好,念佛长斋。‘斋’本来的意思是修清净心,斋心是求清净心。以后变成持午,是过午不食,‘午’两个小时,从十一点到一点,这都是午时。按照佛法里面严格来讲是过中,过中不食才叫做持斋。日中每一天时间不相同,而且每一个地区又有时差,现在常常旅行这事情很麻烦,当地几点、几分、几秒是日中,你一定要搞得很清楚,这个事情就相当麻烦了。从前一生住在一个道场比较容易,当地日中的时间,在古时候用日晷来测量,晴天的时候可以测量日中的时间,每一天相差四秒,这是一定要懂得。现在有方便用天文日历,你只要知道经度,当地的经度,用天文日历那是一点都不会错。所以执著这类事情,也很不方便、也很麻烦,对生活实在讲也产生了压力,那不如我们天天如法,那最好。了解这些事实真相,自行跟化他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在没有到台中之前,我也是持午,过中不食。我那个时候用的是天文日历,我从小对天文就很爱好,所以到哪个地方天文台跟我一定有关系,也常常喜欢观测星象。所以每一年天文台一定送天文日历给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看到我这么执著,有一天就教训我,你这样自己修可以,你不能度众生。我说:为什么?你太执著了。他说你到一个地方去弘法,这个地方的信徒,尤其现在工业时代,他们恭敬法师要请你去吃晚饭,请你去吃饭;可能中午一定是十二点钟以后,过了午,或者请你吃晚饭。你要是不答应,一定要固执你自己这个修法,别人产生一个什么心理?你这个法师架子太大了,我们想供养求福都做不到;反而叫人退心、叫人毁谤。他说这是小乘人的作法,决定不是菩萨行。我说那怎么样?随缘。李老师本身他是日中一食,他一生他一天吃一餐。可是有信徒请他吃饭,晚上他也照吃,吃得大家很开心、很欢喜。我在台中的时候有这种机会,他一定把我拉著一道去,跟大家结缘。这些人听到李老师是持午,一天吃一餐,晚上也跟我们热闹,他感激的心就加倍,才知道老师这么慈悲,很能摄受众生。

    菩萨一切为众生,地藏菩萨只要众生能得度,我入地狱也甘心,这是地藏菩萨的精神。所以不斤斤执著这些小节,这做得如法。佛法里头,再重的戒律都有开缘,这叫开戒、开斋,不是破斋、不是破戒。如果你自己有贪心,你找的信徒,我不好意思你们常常请我,你就破戒了,那就错了。决不是有意自己这么做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大乘法里面,这是方便多门,归元无二路,跟小乘人思想见解这些行持不一样。大乘确实是开放,它掌握到原理原则,一切以利益众生为第一,利益众生真正利益自己。

    像现在经上所讲,农历对我们是相当不方便,但是要懂得它的意思。现在一般都用星期,如果我们每一个星期,能够修斋戒一天、两天,那功德就非常殊胜。虽然不一定是在这个日期里面,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不长,这些考察的鬼神一定都能够看见。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我们不必拘泥在经典上所说,但是精神一定与经上讲的相应,这样就好。一定晓得通权达变,利益现代人的生活,让他在生活上不至于感到有压力,这样就好。请看下面这段经文,在六十一面: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全经记不住,重要的经文一定要记住,一定要能把它背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南阎浮提”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上的众生,确确实实举止动念都是在造业,都是在造罪,起心动念都不善,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业、就是罪。坚固的我执,世间人不懂,好像为自己的利益、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大家都认为这是正当的、这是正确的,这哪里有错误?这是世间人的妄想执著。佛说出这是错误,而且错得太离谱了。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就是自私自利我执变现出来的。你妄想执著要不能够破除,不能够放下,你就永远在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佛经讲得太多,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三善道就好比出来度假,观光旅游;三恶道是老家,出去几天又要回老家了。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佛说这是大错了。怎么样才是正确?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你就能够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超越三界,这是正确的。

    佛教给我们教我们真的,真正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乐不是三界里面的乐,三界里面没乐。超越三界才真正得乐,佛讲三界统苦;天上也有苦,苦少一点,但是还是苦。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然后对于佛陀的教诲,真正感恩戴德。我们真是幸运,世间人讲运气真好,遇到佛法,佛是我们真正的善知识,我们遇到这一生真的得解脱。要遇不到佛法,我们跟经上讲,我们起心动念还是造业、还是造罪。明了之后,为佛法、为众生,为佛法希望佛法普遍的流通,希望佛法久住世间,能令一切众生得佛法的利益;要发这个心,念念要想到一切众生。不但全世界人类,还有畜生、还有饿鬼、还有诸天,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心量就拓开了。

    菩萨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最殊胜的无过于建立佛法,而建立佛法就是依教奉行。就在我们生活里面建立,在我们自己行业里面建立,在我们工作上建立,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建立,使整个社会,大家生活当中,各行各业当中,统统建立起佛法。所谓建立佛法,大家都知道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现在人讲法,做出牺牲奉献,那就是菩萨;真正这样做,得福无有穷尽。福报现前,佛教给我们要舍,不要去享;一享福就迷了、就糊涂了,佛教给我们舍得。舍是因,得是果,舍财得财,舍福得福,舍什么就得什么,得到之后又要舍。所以舍得第二层意思就更深,把你所得到的再舍掉,那你得到的就更殊胜、更圆满了。永远自己不享受,有福报,福报给一切众生享受,这是真正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这个世间有没有?有。懂得佛法的人,真懂他就依教奉行,他就这个作法,做得完全相应,这就是菩萨示现。

    这是说出一切众生没有人教导,那就是这个现象。所以教学比什么都重要,世出世法都是建立在教学上。中国古代这一些帝王都是聪明人,他们治理国家,希望政权巩固,希望国家长远,从哪里做起?教学为先,先要把教育做好。教育里最重要的劝孝,让这些人民懂得孝道,教导人民知道尊师重道。每个人都修养自己的德行,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所以他们著重教育,把教育列在国家施政第一条。从前国家这些制度,宰相底下有六个部,古时候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它只分了六个部。六个部里头排名第一是教育部—礼部,从前叫礼部;六部里面礼部尚书是第一,教育摆在第一,对于这种事情看得多么重。而佛教教育是另外设一个机构,更加尊重,皇帝自己来推行。这个教育的机构称寺,所以寺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寺’是皇帝下面办事机关的名称。为什么取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是永久建设建立的,不会改变,要代代相传传下去。这种机构,永久设立的机构才称之为寺,决定不能改变,决定不可以废除,用这名称。皇帝他是希望他这个朝代永远下去,不会被人家推翻,希望传宗接代,代代传下去,所以这个机构是永久设立的。

    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主管称为卿,所以九卿,三公九卿;三公是皇帝的顾问,现在讲的国策顾问,他有疑难的问题要向他们请教;寺今天讲的是一级单位,直接归他管辖的。佛教的机构也称寺,归皇帝直接主管,皇帝直接来推动佛教教育。中国从汉朝以后,教育是两个体系,一个是佛教育,一个是儒家的教育。儒家教育由宰相负责来推动,佛家教育是以皇帝自己来主导、来推动,所以佛教育推广超过了儒家的教育。这是从前人民对皇帝尊敬,以帝王力量把这个教育推动到每一个省、每一个县市、每一个乡村,都建立有佛寺。而儒家的教育顶多一个县才设一个县学,没有佛法推行得这么广,道理在此地,重视教育。而佛法变质变成宗教,变成为死人服务,这历史很短,大概在清朝中叶以后才变成这个样子,清朝初期不是如此,初期还是教育。我们看到康熙、乾隆、雍正时代,佛教依旧是教育,依旧是教学,所以连宫廷里面读经。

    清朝这些帝王非常高明,他们怎样?他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能够让这些人民服服贴贴,享国两百六十多年,有他的道理。他用什么方法统治?他用《无量寿经》,这一招高。皇帝说不是你听我的,我们统统听佛的,我也听佛的,你们大家统统听佛的,这个方法高明。不是我统治你们,佛统治我们大家,还有什么话讲?所以宫廷里面读《无量寿经》,也请法师讲解《无量寿经》,大家都依教奉行。满清把读经,宫廷里面读经废除是慈禧太后,大概慈禧听到《无量寿经》上讲的都是她的毛病,大概听了很不舒服、很不高兴,就不读了。不读之后,她就是恣情,胡作妄为,把国家搞乱了。假如她要还依祖宗的成法,老方法不改变,还是依教奉行,大概今天还是大清帝国,不会改朝换代,人民不会造反。可惜的是把祖宗这些教诲成法舍弃掉,自己胡作妄为民心失掉,所以革命军一起来,才会被人推翻,这是她一生造的孽!我们曾经听说,慈禧在死的时候后悔,知道自己做错事情,好像有这么一句话,‘希望女人永远不要干政’,临终才知道女人干政,造出这么大的灾难出来,但是后悔已经太晚了。

    我们今天读这个经文,“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就好像是讲我们现代社会。从前人读经读到这些,没有见到这个现象,现在这个现象在世界上太普遍了。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没有不恐惧的,众生造作这些罪业哪里说没有果报?今天整个世界这些灾变,现在人归咎到自然灾害,非人力所能为,这个想法就是错误的。自然灾害怎么来的?人心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细细去思惟,所有一切万物,刚才讲它都在动,只要是个物象,它的原子、电子都在动,动它就有波。我们人心起心动念,杀害、窃盗、邪淫、妄语,这是极恶的波,而且这个波一切众生都造,你愈想这个恶的波是多么强大。这个强大的波改变了物质,你影响它、你改变它,使它正常的组合都被破坏。这是我们佛法里头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山河大地,随著人心转,人心善环境就善,风调雨顺,人心不善就发生种种灾变。

    可惜现在一般人他不相信,他认为这个说法是迷信。等到哪一天搞清楚、搞明白,来不及了,世界毁灭了。不相信佛的真实话,你要承受这个果报。这是极不好的这些波,现在讲的磁场,佛法里面讲光,中国内地讲气;极不好的、极恶的,你接触到身心不安,几乎我们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有这个感受,哪个地方人生活能过得安稳?都是忧患忧虑,不知道哪个地方好。都知道灾难要现前,不晓得灾难怎么形成的?这些都是波动的影响。诸佛菩萨的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每一个人心地都清净善良,所以居住依报的环境那么样的殊胜。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去的都是上善之人,你心不善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在佛法里面讲,它是一个很新的世界,阿弥陀佛建立到现在不过是十劫而已,十劫在无限的时间里面讲是很短暂的时间,所以它是一个新兴的世界。里面的人不是土人,里头没有土人,都是外面移民过去的。移民的条件,阿弥陀佛很聪明,移民什么条件?心地善良、心地清净,他选择这些人进去;心地不善良的不准你进去,所以这个世界这么美好。

    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娑婆世界里头有土著,没有法子,这些人心地不善,所以说五浊恶世。众生造作这么多罪业,诸佛菩萨来劝导劝化,劝了也未必听,也未必能依教奉行。可是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不听也来劝,劝告永远不间断,永远不停止,总希望有一天你觉悟回头。所以真正明白人、觉悟的人,这个环境不好修行,佛就劝你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是教给我们移民。这些道理我们搞清楚,方法也懂得,我们就有很深的信心,知道自己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做得到的;我们换一个环境去生活,换一个环境去修行。我们也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所以移民到极乐世界,然后要帮助这一些六道众生,跟诸佛菩萨一样慈悲,一样有智慧,来教导这些众生。底下一段,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

    【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这个果报太殊胜了,所以有许多人看到经上这样说怀疑,说经上讲得太夸张,与事实真相不符合。这个说法实在说是有过失,他没有了解佛经所说的义趣,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重要,你把佛的意思错解了,这是大乘经,这不是小乘经。大乘经是菩萨修的,凡夫可不可以修菩萨行?可以。《华严经》是最殊胜的,里面当机就说到大心凡夫,凡夫可以修学,凡夫可以学菩萨法,可以学如来果地上的法门,这个佛法才是圆融无碍。但是你一定要发大心,大心就是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这就是大心,大心就能修学大乘菩萨法。由此可知,此地所讲的“读经一遍”,‘读’决定不是说,我们看著本子把经念一遍,那果报决定达不到。要怎么读法?读了要能解其义,解了要能依教奉行。每一部经到最后‘信受奉行’,这四个字做不到,你一天读一百遍也没用处,念佛古德讽刺人,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读经也一样,也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读经要依教奉行,念佛也要依教奉行,听到这一句佛号,看到这一尊佛像,就要想起佛在经典里头的教诲,是藉这个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佛对我们的教训,我们要把这些教训在生活里面去兑现。不但自己要这样做,还要劝导别人一起来做,这叫读经。意思就是说,一个月当中你去念十遍,你不会忘记。

    佛教我们出家人持戒,戒经每半个月要念一次,为什么?怕忘掉了。半个月再诵一次复习一遍,要依教奉行,不是说念给佛菩萨听的。寒山、拾得讽刺半月诵戒,讽刺的意思是什么?只会半月念一遍,平常一条都做不到,那有什么用处?应当是条条要遵守,条条要做到才对。读经也是如此,《地藏经》上教导我们,这些理论原则方法要做,比半月诵戒还要殊胜。戒经一个月才念两遍,这一个月教你念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