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第48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48章

小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我们有没有生起救护这个念头?佛在经上说这话是真的、是事实。我们凡夫只认得这一生的父母,前生的父母就不认识,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看到一切众生受苦受难,就要把他当作自己父母亲属在那里受苦受难,救拔的心愿自然就生起来了。迷人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好像与自己不相干,这是他不知道诸法实相。菩萨知道,凡夫不晓得,地藏菩萨清楚,所以看到一切受灾难的人就如同身受,慈悲心才能真正生得起来,决定不能够说坐视不救,没这个道理。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报告过,关怀、爱护、救护的心愿决定是有,可是在事实上有我们达不到的地方,这就是讲有障缘、有障碍。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有受水灾的,有些地方旱灾,有些地方地震、海啸,种种天然灾害;还有人为的战争、屠杀,天灾人祸。被杀的人很可怜,杀人的人也可怜;杀人造极重的罪业,他造这个罪业,将来要堕三途。不但将来堕三途,将来还要还命债,不是说杀了就没事了。你这一生杀他,来生他再作人再杀你,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没完没了,你说多可怜,多么悲惨。这一个事实真相佛菩萨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也只有佛菩萨明白。我们学佛听了佛的教诲,读了佛的开导,我们也逐渐逐渐醒悟过来,逐渐逐渐也明了事实真相,于是也能像诸佛菩萨一样舍己为人,为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尽心尽力。这种大慈悲的悲愿,大慈悲的行持,是得力于佛的教诲。可是我们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常常把佛的教诲忘掉,自己内心里面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外面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的诱惑,这个力量很大,时时刻刻我们把这些善心善愿忘掉了。随顺恶缘又起恶念,起贪嗔痴的念头,跟著外面诱惑走了,又造罪业。谁来提醒我们?唯有靠佛菩萨形像。

    所以为什么祖师大德劝勉学人,学佛家里头一定要供养佛像,供佛像的目的何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不是把他当神明来膜拜,祈求他保佑你升官发财,不是,那就真正搞迷信了。供地藏菩萨,时时刻刻提醒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时时刻刻提醒你,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一尊形像供养在那边无量功德。这是对一个学佛人来说的。不学佛人来说利益也很大。佛法当中常说,听佛菩萨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无论你是有心无心、有意无意听到佛菩萨名号,金刚种子就种在阿赖耶识里面。耳闻有这个利益,眼见同样的利益,你眼睛看到佛菩萨的形像,看到书写的佛菩萨名号,那是一历眼根也是永为道种。这个利益这一生当中没有得到,来生、后世再遇到缘,他这个种子就起现行、就管用了。这是说对于不信佛法的人,也有殊胜的利益。

    你要说今天全世界哪个人不学佛?我看到各个人都学佛了,我看到欢喜。我看到什么?基督教学佛了,天主教学佛了,伊斯兰教学佛了,犹太教学佛了,都学佛了。为什么?他口里头都知道佛。尤其是现在天主教带头,现在听说基督教的牧师都看《大藏经》,你说这个善根种下去多么深厚。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外教的这些信徒、牧师、阿訇,我都合掌称菩萨,他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我们这个形象他一见到,佛的念头他就生起来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出家人功德很大,破戒的功德都不得了,你都没有办法比。你这个形象出去,人家心里头佛菩萨的念头,怎么会生得起来?生不起来。可是我们头一剃穿上这个衣服,走到那里去就能教一切众生心里面,生佛的念头、生菩萨的念头,所以外面走一趟多少人种了善根?出家人为什么称为三宝之一,宝就在此地,谁能比得了?持戒、破戒另当别论。单单就是讲,让一切众生生起佛菩萨的意念,这一个功德就不可思议。

    你要果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注意善男子、善女人,他塑造菩萨形像心愿之广无量无边,这一尊形像度一切众生。他修这样殊胜的功德,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不堕恶道,这个利益不算太大,跟他的修功相比他应当得到,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所以理明白之后,看事就不怀疑了。前面超越三十劫罪,这个地方一百次生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忉利天享天福,不堕三恶道,这是塑造菩萨形像之福。下面他还有余福,“假如天福尽故”,天上的享福享尽了,一百次,这个一百次福享尽了,他还有余福。这个余福,“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到人间来还享人天的福报,人间福报最大的在古代这帝王。今天一般人不肯深究其中之理,迷于民主,大家赞叹民主,现在潮流如是,我们反对民主那还得了!其实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将古代帝制跟现在民主制度做一个细细的比较,帝制那个时候好处多,民主利益比不上帝制。诸位如果细细的去读历史,细细的去观察,君主固然有弊病,民主里面就没有毛病吗?各有利弊。

    你要用很冷静的头脑去思惟、去观察,这个世间要找一种制度,只有利没有弊,找不到,不可能。再好的一个制度,儒家说得好,‘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总在人为。佛家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确实真的是究竟圆满,但是弘扬佛道也要靠人。如果这个人没有德行,他弘道这个道就变质了;道本身没有过失,到他手上就变成有过失了。这些道理决定不可以说人云亦云,我们听人家说要仔细去思惟。在古代,我非常欣赏古时候的制度,这一点也受方东美先生的影响。方先生是最佩服《周礼》,他前后总给我讲过十几遍,他说《周礼》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周礼》是周公订的。周朝后代的子孙,如果完全根据这个法去做的话,不会亡国,制度太完美了。方老师说这些话,目的是希望我去读这部书,可是这个书我翻了一翻,翻了几页之后我没读。三礼里面,我只读《礼记》,《周礼》跟《仪礼》我都没去读。因为以后学佛,对于政治没兴趣。《礼记》里面所说的东西,许许多多与我们戒律有关系,这是值得参考的。

    到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想的这一套方式倒是很好,非常可惜没有人能够继续它,把它发扬光大,这很可惜的。孙先生读书是多,确实是广学多闻,对中国国学他有很深的造诣,对于西方这一些知识他相当丰富,所以他想出这个方法是,采取君主跟民主的优点,避免这两种的缺陷,他是这么个理想。发明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一党专政;他心目当中不是多党政治,是一党专政。这一党怎么来的?代替古时候帝王一个家族。古时候帝王统治国家,他是一个家族统治。我们现在用一个党,把全国有智慧的人、有才能干的人集中在一起,我们来统治国家,一党专政。这就是有君主的优点,采取它的优点。他用五权宪法,用这个达到宪政的目标,这是采取民主的优点。他构想想得很好,可惜他老人家死了以后,谁懂三民主义?我常常给他叹息,好东西!他根本的原因,实在讲他一生劳碌奔波,满清推翻之后没有几年他就过世,他的寿命太短了。如果他能够多活二十年,那个影响力就会很大。

    而且最重要的归根结底还在教育,中国古圣先王建立一个政权,能够绵延几百年,他成功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在教育。汉朝政权是汉高祖建立的,可是到第二代汉武帝,就建立了国家教育的政策。他这个教育政策建立之后,中国虽然两千年当中,改朝换代,政权的转移,可是教育的宗旨绐终不变,这很妙!汉武帝订下来之后,一直到满清都没改变,这也是很不可思议。诸位想一想,这个教育宗旨要不是很好的话,后代的帝王为什么不改变它?这个教育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推崇孔孟,以孔孟的思想做为中国教育的主流,再配合诸子百家,以儒家为主。所以教育是教什么?教伦常。换句话说,教你懂得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成功了;知道夫妻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是君臣、朋友的关系,你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才懂得做人。然后再教你,人与一切万物的关系,又用现在的话说,你才知道尊重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使我们生活环境过得更美好。最后教给你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中国两千年来教育的宗旨方针,人与人间有深厚的感情,有道义。

    现在这个教育要是不讲了,舍弃掉了,把西方的功利主义拿来,这个不得了!天下只有大乱,不可能有承平,为什么?每不个人都争利,还得了吗?争名夺利,不惜任何手段,世间还有太平日子过吗?今天西方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冲击,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现在在思惟,在研究中国的东西。美国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汉学中心,他们认真在研究中国古老传统的东西,研究印度古老的东西,希望在这里面找到一些,可以挽救现在社会的这些理论原则。现在如果你对这些东西粗粗懂得一点,你到外国这些大学里面去讲解非常受欢迎。我知道得很浅显,一点点皮毛,可是我在外国这些学校里面,说说都非常受欢迎。他们听得很希奇,闻所未闻,中国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没有人去介绍。

    这一段经文青莲法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出几条很重要的参考资料。这里头最重要的,塑造佛像要用恭敬心,要用净财净物表虔诚恭敬,才能起感应道交。彩画,古时候的人,现在人已经很少了,画这一尊佛像,画佛像之前,一定净身、净手,洗得干干净净,穿上干净衣服,有能力的一定换上新衣服,没有能力的衣服一定洗得干干净净,表恭敬。所用的纸笔决不做其他用途,画佛像的笔就是画佛像的,决定不会拿去写其他东西,专用都是表一个恭敬。所需要的财物钱财是净财,是自己本分里面应该得的,决定不是用不净之财;不净,我不应该得的。不是我的钱,我用其他的方法把它骗过来,或者威胁,逼著他不能不送来,这种钱财叫不净财。清净心、清净之物来造像。

    这个地方在三十二面,诸位现在有这个本子,三十二面注解,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我念给你听:‘又不许造半身像,善相不起,堕落生死。’希望大家要注重这一句。现在有很多地方供佛的半身像、菩萨的半身像,还有地方供佛菩萨一个头,供在那个地方造罪业,这个果报一定在地狱。供佛的半身像,已经罪业就不轻了,堕落生死没有功德。所以画菩萨的形像,也要画完整的,也要画全身像,不可以画半身像,无论是坐著的像、站著的像都要全身,这要特别注意。我们造人的像,可以造半身没有问题,佛菩萨像决定不可以。人的像可以造半身,你说哪一个人像造一个脑袋,其他都没有了。这在我们风俗习惯里头最不吉祥,脑袋被人砍下来了,哪可以这么作法?这不可以的。他在此地有这么一句,特别提醒诸位同修。

    注解里面他引用《造像功德经》里面的一段话,‘若人临终’,在三十三面第二行,第二行最后一句,‘《造像功德经》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麦麰。’这是大麦,就是造像,说那个像很小,像大麦那么大,这是很小了。‘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有十一功德’,造这么小的像都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造大的佛像、菩萨像?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大概现在有一些人看到这个话,都比赛造大佛像,比赛造大菩萨像,他们造这个像能不能有这么大的功德?看看前面,如果是不净财,那就没有这个功德。所以造像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力量,勉强聚集许许多多的不净财,这个像造得就不如法。

    所以造像是大家都能造,所得的功德大家不一样。不一样是什么?你造像发心,你的起心,为什么动念头要造这个像,你的动机何在。如果这一尊像,确实是给一切众生种善根的,启发大众孝思的,这个功德就很大。如果这个动机是为了庄严我这个道场,显示我比别人道场更殊胜,这里面有高下心,佛家讲高下心,有一点像竞赛一样,这个心就不好,这个心是好胜心。好胜心纵然有很大的功德,将来落到哪一道?修罗道。修罗道,《楞严经》上告诉我们,福报最大的天阿修罗,其次的人间阿修罗,再其次的畜生阿修罗,饿鬼阿修罗,这四道都有阿修罗,只有地狱里头没有阿修罗。所以阿修罗在哪一道,就随著这一道去称呼。因此佛经里面常讲五趣,五趣不说阿修罗,阿修罗在哪一道,算他是哪一道。说六道的是单指天阿修罗。可见得佛经上常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们最初发心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真正造像是光大佛法、利益众生,这个功德就大了。

    他下面讲十一种功德都列在此地,每一种功德都有它的业因,都有它的因缘,一定要跟因缘相应;缘相应,有因必有缘,后面才有果报。第一个是‘世世眼目清洁’,为什么眼目清洁?常常看佛菩萨形像,就得这个果报。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居家,居士们住家,家里面你布置你家的客厅,不要挂那些花花彩彩的,没有意思;也不要找一些名人字画,都是扰乱心情。挂什么?佛菩萨形像。客厅里面四面都可以挂,无论坐在哪个地方,你都能够看到佛像,一心念佛。如果是专修净土,说实在话佛像选一尊,四面都挂同样的佛像。像我们现在居士林的念佛堂,全部都是挂阿弥陀佛的像,好像挂了有一百多张,一、两百张我看到了。无论你头转到哪个地方,都是面对阿弥陀佛,在这个里面修行,眼目一定世世聪明,得眼目清洁的果报,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二‘生处无恶’,这一生当中是我们前世造的因,我们所受的果报,这一生当中我们修的因殊胜,来生、后生决定生到很好的环境,见不到这些恶的形像,也听不到恶的音声,这是福报。第三‘常生贵家’,贵是尊贵的人家,尊贵的人家不一定是富贵,不一定是富有,有德行这尊贵。你生到这一家,这个家里面父母、祖先都积德,好善积德,你生在这种人家。这是什么?感应道交,自己心行善一定善与善感应。虽然佛在经上说,父母与子女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是一个原则。过去生中结的缘太多太多了,换句话说,可以作父母、作儿女这个缘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来作父母?与善恶习性有关系。如果常常看佛像、常常称佛名,他选择这个缘一定是善缘。第四‘身如紫磨金色’,这是形容身相之好,六根完备而没有缺陷,身相好。

    第五‘丰饶珍玩’,这是说富贵,你的生活富足。如果生活不富足,不可能有这些珍玩;珍玩里面,所说的范围也非常非常的广泛。好德好善的人家,绝不把世间一般人看的这些珍奇希有的东西,收藏这些珍玩。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家收藏典籍,他在这里面去享受。像现在这就方便多了,现在印刷术方便,在从前哪一个家庭能够收藏一部《大藏经》?不可能的。古时候的经典,就算民国初年还是木刻印刷的,印刷不是油墨,是松烟,大概你们都没见过,松子的烟。现在金陵刻经处已经用油墨,不是用松烟。古时候那个本子,那个本子手一摸,手上就有粉一样黑的粉一样,松烟一张一张去擦去刷,刷一本书要像这一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