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真实的阮玲玉 >

第7章

一个真实的阮玲玉-第7章

小说: 一个真实的阮玲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从娘姨处取书。她曾情不自禁地笑着说:〃娘姨是我的一个书橱!〃阮玲玉从小说中探索到各种女性的精神世界,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角色创造。这,更坚定了她的阅读习惯,数年间,她看过的书竟不下千册。    阮玲玉阅读的书,都是从书店租赁来的,看后即还。可是有一部传记小说,即美国女舞蹈家伊沙杜拉·邓肯写的自传,却是从书店购来〃备朝夕研揣焉〃。    阮玲玉早在崇德女校时就非常喜爱的这本书,是在邓肯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撰写的一部自传,它记述了这个有着〃一代舞后〃和〃现代舞之母〃之称的美国姑娘邓肯,她的舞蹈在欧美红极一时,千千万万的观众为她倾倒。邓肯的少女时期因家境贫寒,为了保持生计和学习舞蹈,她不得不先后在旧金山和纽约学舞的同时参加一些小型演出。这是她日后独闯天下的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舞蹈审美理想,她第一个抛弃了流行于当时舞蹈界的古典芭蕾紧身衣和脚鞋,赤足登台,自由起舞,把舞蹈恢复到了纯真自然的境地,邓肯的舞蹈,是反芭蕾、反传统、反对一切束缚感情表达的陈规旧习,她极力主张:〃动作或舞蹈主要表现内心的需要和冲动〃。但当时的美国观众并不欣赏她的这种貌似无技术的〃自由舞〃,而只是迷信俄国芭蕾名星巴甫洛娃和她的代表作《天鹅之死》一类的古典芭蕾。这使她不得不去英国和法国碰运气,但结果不理想。坚强的邓肯当时为了赢得上流社会对她舞蹈艺术的承认,忍受了多少屈辱和冷落,历尽坎坷和社会冷遇。最后作为舞蹈家的邓肯用手舞足蹈的艺术打出了一个新天下,她开创了世界现代舞的先河,游历了包括苏维埃俄国在内的整个欧美世界,将舞蹈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为尔后的现代舞开创了新的里程。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17节:发出真正夺目的光彩(图)

  阮玲玉喜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的幼年生活与作者有某些相似而产生共鸣,也是因为阮玲玉也如邓肯一样,追求艺术中的那种生动、自然的创作原则。     从阮玲玉表演艺术的追求来看,特别是她的后期作品,她塑造的角色,是植根于生活之中,植根于自然之中。由此可见,阮玲玉与邓肯所在的国度不同,所创造的艺术领域不同,可阮玲玉从自己的表演艺术实践中,同样萌发了一种与邓肯的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艺术感觉。这种艺术感觉,使阮玲玉在默片时期的表演艺术,与〃现代舞之母〃的邓肯一样,有着同样的艺术光辉和魅力。     阮玲玉在崇德女校读书时邓肯就成为了她的偶像,正是邓肯的坚强不屈,决不服输的精神和刻苦练钻研舞蹈艺术的劲头,给了初涉影坛的阮玲玉无穷的精神力量。     1926年,上海大小电影公司就已经有50多家。当时,有许多欧美留学归来的文化人受到邀请进入了电影界,他们的思想一般较为进步。明星公司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士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弥补自己在文化上的不足,阮玲玉努力学习,对与古今中外的文艺著作都涉猎很广。阮玲玉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特意去商务印书馆买了自己最喜爱的那本《邓肯传》。     当时明星公司的负责人是张石川,原本是做股票交易的商人。1921年后,外国势力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一蹶不振,投资失败的张石川转而在1922年约集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贵州路大同交易所原址办起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明星公司初一问世,拍摄的主要是一些滑稽故事短片。1923年,拍摄了郑正秋编导的《孤儿救祖记》获得很大的成功,票房的火爆,在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     郑正秋是搞文明戏出身,对戏剧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当时中国的电影崇尚欧化,而郑正秋所拍的片子,却是纯用中国式,力避欧化,一种清新本土的风格受到很大欢迎。     阮玲玉初进入明星公司,正是郑正秋所拍摄的这类型片子大受欢迎的时候,而阮玲玉主演的第一部片子《挂名夫妻》就是这类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     当时阮玲玉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显示了她身上具有一种宝贵的素质,一旦剧情触动了她的心,她那丰富的感情闸门就会打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忘我而真情流露。     在阮玲玉短促的不到10年的拍片生涯里,曾先后演出了29部电影,全部是默片。用肢体语言,完全的演技来诠释影片,在这些片子中可以看到阮玲玉在表演艺术上付出的努力是很大的。     对于阮玲玉的成长,她付出了比邓肯还多的努力。因为在当时社会,没有有力后台,也不愿意靠一些交际来为自己赢得机会的演员,往往即使有很好的条件和表演天赋,也很难成为有影响的演员。     阮玲玉在明星影片公司短短的2年时间,演了5部电影,除《挂名的夫妻》创造了一些影响外,其他的如《血泪碑》、《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洛阳桥》、《白云塔》。这些影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不是很大。     阮玲玉的这些影片都是描写婚姻恋爱故事的,如《血泪碑》以姐妹两人的境遇作对比。大姐梁似宝被一名男扮女装的坏人引诱失身,走上自杀道路;二妹梁似珍有反抗精神,与一青年自由恋爱,却遭到封建家庭的阻挠破坏,终于含冤而死。《杨小真》表现一名有学识的交际花,不甘堕落,和一名正直有为的青年恋爱,后来受到封建家庭的威逼与欺骗,嫁给了一个军阀,最后历尽苦难,终于和情人团圆。《白云塔》则描写了3家矿山资本家儿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这些影片,虽多少有一些反封建、争取婚姻自由的意义,而故事情节比较陈旧、老套;拍摄手法也比较刻板、程式化,人物大同小异,差别不大。对于观众的吸引也就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阮玲玉尽管演得严肃认真,较有生活气息,而终究还不能摆脱明星公司当时那种小市民的格调。     此刻的阮玲玉虽已成为一些观众爱慕的新星,却还未发出真正夺目的光彩。     阮玲玉在短短的两年间,成了一名颇有声誉的女明星,但阮玲玉的内心并不宁静。婚后,张达民已不象当初追求自己时那么温顺、体贴;他生于世家,长于世家,早已和这些融为一体,他摆脱不了〃二世祖〃的习性,也无法理解阮玲玉的工作和努力。     但是,对于阮玲玉来说,从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子,成为一位电影明星,有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随时准备防备当时一些小报记者对自己隐私的打探。适应这么多的新角色,她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张达民身为阮玲玉的丈夫,她把他当成了救命的稻草。为了能够让他理解她的困扰和害怕,阮玲玉真是想尽了办法:先是好言相劝,继而苦苦哀求。但是,阮玲玉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水无济于事的,当阮玲玉对他的放荡生活好言相劝,他却是恶语伤人。他的两个哥哥(张慧冲、张惠民都开过公司,也都以演武侠片出名)在事业上都有进取,而张达民却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张达民认为阮玲玉早就该适应他的一切,他一直认为,无论他娶哪一个女人,她都应该顺从她的丈夫,适应他早已习惯的生活。     事实上,张达民是可以给予阮玲玉幸福的,只要他对阮玲玉表现出一点点的关注就可以了,但是这位世家子弟的无知,从小所受的教育使他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阮玲玉只是成了他性格的牺牲品。     他的无情、自我为中心将阮玲玉不可避免的推向了悲剧的结果。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18节:转路大中华公司(图)

  身份、兴趣、教育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使他们的关系紧张。     婚后的阮玲玉除了在拍片子常常一个人寂寞的坐着,世家子弟的张达民,赌场的吸引力对他好像越来越大,为了拥有更多的赌本,张达民又一次提出折产分家。     阮玲玉失落的发现,在同居初期中,寸步不离的陪伴她一起逛公园、弹琴、跳舞的张达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他来说,比阮玲玉更有吸引力的是他的赌博。     阮玲玉感到生活、感情的无望,更感到自己要在经济上独立。     自入明星影片公司以来,阮玲玉最初薪金是40元,现在由于摄制的影片较多,片酬也有提高,完全够自己、母亲和小玉(原为阮母收留的一个孤苦女孩,阮玲玉见而生爱,求母亲给她,当亲生女儿抚养)的生活,阮玲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事业走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如果从这一步败下阵来,那就不堪设想了!     〃一定要演好每一个角色〃既阮玲玉为了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又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     作为一个相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成长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必有其独特的个性。     出上银幕的阮玲玉,即担任《挂名夫妻》的女主角,并在所拍的电影中,得到观众的一致赞许。     阮玲玉的成名绝不是偶然的、侥幸的。     从阮玲玉短短的一生中,可以看到她并不只是一空有美丽的女子。出身贫寒的阮玲玉天生丽质,聪明过人。她从小在父亲的带领下去看戏,回到家里便欣喜的学着戏里的人物演戏。后来在崇德女校的阮玲玉不断参加学校的戏剧演出,在与张达民同居后,更有机会受到这方面的一些基础训练。学习钢琴、粤剧、在俭德会担任队长,这些无不为她之后走上银幕打下基础。     同时从这些经历中也可以看出,阮玲玉她不仅仅有少有的美丽,也有少有的聪慧。她的性格好强,性情活泼,心地善良又极重感情,比较情绪化的阮玲玉做事也易冲动。她这些丰富情感的素质,却正是使她在表演艺术上具有不可多得的天赋。     阮玲玉运用她丰富的情感仔细的很好的体会剧情,她的悲剧似的经历使她更好的进入角色,演来往往恰到好处,尤其是在悲剧表演中,她那涔涔而下的两行泪水,使她演绎的悲剧角色又一次的打动观众。     演戏,往往只具备表演的素质和天赋是不够的。阮玲玉在电影上的成功,不仅在她具有表演方面的才能,也在她为表演艺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明星公司的阮玲玉,为了演好戏,她每接到一个角色,就将自己关在房中准备,揣摩角色的神情、动作,一会嘻笑,一会哭泣。为了避免来家拜访的影迷和记者过多的干扰,常常拿着剧本,去借友人的空屋试起戏来。当有人问她:你在家中准备角色和在摄影棚里,怎么能一会儿笑得那么由衷;顷刻之间又可以哭得那么真情呢?阮玲玉回答说:〃演戏就要象疯了一样。演员是疯子!〃接着,她还带着一种创造的喜悦神情说:〃我就是疯子!〃     当时明星影片公司的负责人张石川等人,注重的是能有号召力的红星。因而同罗人才,不遗余力。1928年,公司的女明星,除杨耐梅、丁子明、赵静霞和阮玲玉外,又新添聘了胡蝶、胡珊等人。     阮玲玉继《挂名夫妻》之后,在明星公司有主演了《杨小真》(《北京杨贵妃》)和《血泪碑》两部电影。都是由郑正秋亲自执导的。     《血泪碑》是以民国初年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老式家庭里的两姐妹,大姐恪守闺阁礼教,规行矩步,操持自守,结果被一男扮女装的人引诱失身,她不愿意偷生,自杀而亡。妹妹由阮玲玉扮演,是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与一男青年自由恋爱。他们的恋情为封建家庭所不容,屡遭迫害,终于未能如愿,郁郁而死。     在影片《杨小真》中,阮玲玉给当时有〃妖艳女星〃之称的杨耐梅配戏。此片表现了一位颇有思想的交际花,不愿意再过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后与一正直的青年邂逅,逐渐相爱,却因封建家庭的百般阻扰,遂被拆散。在家庭的欺骗和威逼下,她嫁给了一个军阀。但是,凭着对青年的一往情深,历尽千辛万苦,摆脱控制,有情人终成眷属。     1928年,阮玲玉还为明星公司演了两部片子。其中之一是《白云塔》,即为阮玲玉与胡蝶联合主演的。明星公司编制《白云塔》的动机,是起于胡蝶加入之后。《白云塔》一片,系根据陈冷血原著改编。导演为张石川、郑正秋。剧情大意是描写秋、石、蒲三姓矿山资本家之间的恩怨与爱情的曲折故事。石斌(朱飞饰)与凤子(胡蝶饰)相恋,遭蒲绿姬(阮玲玉饰)之破坏,后凤子乔装为红叶公子,绿姬遂舍石斌追求红叶,真相大白后,绿姬自顾无颜,坠白云塔而死。     胡蝶貌美肤丽,举止安详,形象较适合扮演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她在片中饰演了凤子,在影片后半部又扮男装,饰演红叶公子,很适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阮玲玉在片中扮演的蒲绿姬,额前流海齐眉,着长衫,婀娜多姿,顾盼自如。在影片中、阮玲玉与胡蝶处于同样的地位。她们两人与男主角朱飞配戏,是珠联壁合,相映生辉。可明星公司出于胡蝶在一般观众中的号召力,偏将广告中胡蝶的名字列于阮玲玉之上。     当阮玲玉演完《白云塔》后,感到公司对自己往往另眼相看,态度冷落。这自然伤害了一个有抱负、有作为、又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青年演员的自尊心。再说,明星公司武侠片的兴起,阮玲玉难免心有生起了一些思考。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19节:飞逝的同居之爱(图)

  北伐战争失败后的1928年,混乱的中国电影界,更向着脱离现实的商业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小市民观众的口味和南洋片商的要求,各公司大拍武侠神怪电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抵不过当时这股潮流,为公司营业计,他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著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由张石川导演了《火烧红莲寺》第一集,董克毅摄影,郑小秋、夏佩珍主演。同年5月公映后,大为轰动,倍受欢迎。从此,明星公司更掀起了拍摄武侠片的狂潮,并从第三集起,重要的女演员,除夏佩珍外,胡蝶也参加主演。阮玲玉不喜欢武侠片,也不愿加紧训练自己投入这一片种以试身手。这种影片只求新奇热闹,演员不能展示精细的演技。     明星公司专注拍这种武侠片,这就使能演戏而不愿意搞这种武侠片的阮玲玉,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在这其间,阮玲玉所拍的另一部影片是《蔡状元建造洛阳桥》(又称《洛阳桥》),这是在古装片大肆泛滥时,阮玲玉唯一涉足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取材于地方戏《洛阳桥》。描述的是一位乐善好施的状元与才貌双全的闺阁千金喜结良缘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古代题材,演员穿的是借来的舞台戏服,却留着当代的发式。而且在和阮玲玉合作的男主角,是当时有〃风流小生〃之称的朱飞。在他身上,当时电影界的种种恶习都能找到。对拍摄工作极不认真负责。为了与导演张石川对抗,朱飞还剃了光头以示自己不满。     在拍摄过程中,朱飞演的是一回事,嘴巴里却是胡乱说着与剧情不相符合的其他话,使和他配对的阮玲玉不知所措。而迷信的导演张石川还一边拍摄,一边在认为演员没有演好时让剧务在外面放鞭炮去晦气。     面对这样的导演和配对演员,阮玲玉怎么能够演好角色。     同时,做为明星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张石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