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 不得不-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乐是一种习惯》那本书里,106岁的许哲老人,她的金钱资源,仅仅达到了必要快乐标准。但是,她很快乐。简单地生活着,付出地工作着,把快乐标准降到不能再低——这些都是106年陈酿出来的睿智。
快乐起来吧,一切都会渐入佳境!
第三部分第15节 情感的质与量(1)
快乐着爱,
才能爱得快乐!
整个项目都进行得如此顺利。从空无一物的混沌世界开始,程序开发员已经在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天堂:丰饶之角的青葱花园,潺潺流动的溪流,郁郁葱葱的棕榈树,累累的世间之果,奇异的飞鸟、猫狗、驴子和马匹,还有一群温顺的猿猴。山脉覆盖着花朵,五光十色。只需一瞥就可见远处大海的蔚蓝。划下自己的占有之地,亚当开始漫步起来——或是和动物们友善嬉戏,并赋予它们各自的名称,或是品尝各种水果,一会儿在温暖的阳光下,一会儿在树荫的遮蔽中。他平生第一次感到无比的安全、轻松与快乐。
次日清晨,程序开发员到亚当之处做短暂拜访,顺便喝杯咖啡。
他问亚当:“喜欢这个世界吗?”
“当然,”亚当答道,“简直难以置信!您完成了一件奇幻的工作。小屋和庭院完美无缺,花园如此繁茂。不过,我总是感觉缺少点儿什么,虽然我无法名言此物。”
“噢”,开发员说,“昨晚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你绝对正确,我会善办此事的。”
“那么,您是怎么想的呢?”亚当问道。
“有一个爱人,如何?”
二十一世纪的版本:
上帝在伊甸种植了一个花园,并把所造的男人放置其中。从伊甸流出的一条河流灌溉着花园,而上帝所派的这个男人负责看护。上帝说:“你将统治这里的鱼鸟和一切生物,而且负责照顾它们。你也可以随己之愿,食用它们,只要它们能够继续生长繁衍。”
上帝看了看自己所造的一切,感觉非常好。那个男人也服从了上帝的命令。
次日,上帝对男人说:“你自己孤孤单单的,这样不好。我会造个女人,这样你就可以爱她,跟她成家生子,享受生活了。”
但是男人对上帝说:“噢,上帝,您再思量一下吧。首先您告诉我必须负责灌溉花园,管理地上的动物、海里的鱼和空中的鸟,负责贯彻整个环境政策。我还要自己打猎捕鱼,自己烹烤。这些已经是我的全职工作了,您别让我犯错误了。我热爱我的工作,它非常有价值,而且花园也很美妙啊!您怎能认为除了这些工作,我还有时间去想爱情、家庭和交际呢?这会变得很复杂的。这样不挺好吗?只有咱们两个,还有空中的鸟类和其他的东西,对吗?”
上帝挠了挠头,困惑着: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男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那根肋骨;女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肋骨的归宿。
一名经济学博士,想结婚又怕婚姻不如想象中如意。于是,他列了一张成本收益表。
结果他发现,收益与成本相等。每一收益都需要投入等量的成本。虽然他不知所措,但后来决定还是尊重风险定律,选择结婚。
婚后第四天,小夫妻就吵架了。他一时无法读书写作。这时,他才明白自己错了,计算时没有把感情因素计算进去,因为感情是无法量化的。离婚?但这样的话,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成了“沉没成本”。于是,他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十年之后,博士成了父亲,事业也硕果累累。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时,他笑笑说:“没什么,只不过为了平衡收益。”
虽然情感无法量化,但无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快乐资源。就如真爱,找到了,就找到一生的幸福;找错了,只会得到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一道难以抹平的伤疤。
在加入情感这项快乐资源之后,同样,必须对其加以配置,否则仅仅凭借其下方的三项资源,是很难将资源配置线推动到最佳配置点的。也同样,必须将情感资源融入到生活、工作之中,与最具弹性的两项资源结合,才可能实现快乐最大化。
我在构造快乐函数模型时,将情感列为第四项资源。朋友很奇怪,这么美伦美奂的情感,为什么列在金钱之后?爱并被爱,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经济学讲求的是对资源的合理选择和最佳配置。假设你一无所有,现在面前出现了两个面包,一个是金钱,一个是情感,你只能择其一。合理的选择是什么?当然是金钱。如果衣食都成问题,生命都无以延续,何谈情感?
所幸的是,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极少是合理选择问题,而是最佳配置问题。如果允许你从两个面包上各撕一块,总量仍为一个面包,你又会怎样配置呢?上一部分我们讨论过,只需少量的金钱,快乐产量就可以达到必要快乐标准,拜金主义者也很难快乐。虽然就弹性而言,情感仅比金钱的快乐弹性稍微小一点,但是,必要快乐标准要求的情感资源,要比金钱多得多。
第三部分第16节 情感的质与量(2)
快车道上的生活方式,似乎连爱情都变得快餐起来,平静沉实的大地上,烟尘滚滚。待尘埃落定,许多人才清晰地看到,自己在那场质与量的对决中,败下阵来。因为快乐需要很多的情感资源,所以对于爱情,有的人在饕餮,在追逐着数量的放大。待到回头一看,才发现饮的都是泪水。爱情是一把双刃剑,过量的爱情会引发诸多的负性资源,甚至减损生活、工作和金钱。由于情感对于资源配置线的支撑力度较弱,故需有额外附加。
懂爱的时候不敢说爱,只因不懂的时候说了太多的爱。爱情的真谛,也许只有在经历中才能渐渐领悟。爱情是可以用理智衡量的吗?不是。但是爱情需要理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某些资源,对于爱情,是绝对稀缺的。谁都有自行支配这些资源的自由,但是在浮躁的空气中,少不更事容易把飞蛾扑火当成轰轰烈烈。快乐函数是连续的,一时的资源滥用,必会限制将来的资源总量,限制将来的快乐产量,从而难以实现快乐最大化的目标,如图22。绵长的快乐,才是终生快乐最大化的前提,如图23。珍视资源吧,把它投入到真爱之中,更能提高真爱的质量。真爱,是两个人一起快乐,更是在对方虚弱的时候,她扶着他,他背起她,一生一世。也许你已经懂得其中的含义,那就把它传递开来,推动回归的车轮吧!
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每个人也不可避免地伤害别人。但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与情感紧密相连的一个名词,就是责任。谁都希望爱的对方,能为自己付尽责任,自己也义无反顾地付出,却忘记了配置资源的学问,忘记了快乐函数的连续性质。若不是黄蓉,何以得郭靖真情?当真爱这只蝴蝶,飞落到手心,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承受责任之重?提高情感的质量,珍视资源吧!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责任其实很轻,因为情感质量的先天不足或者下降,才会沉重。责任是眼望前方,悠悠地走,当问题出现时,不要逃避,不要慌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男人跟女人都喜欢在人生中,设定一个期限,比如25岁一定结婚,26岁一定生孩子,30岁一定有房子,所以很多决定很草率。如果刚开始找的那个人不对,往后再怎么努力也不对。有时候,我们常常觉得只要结婚了,所有问题就没了;如果结了婚还有问题,就赶快把小孩生一生。其实问题在这个阶段没解决,在下个阶段只会变大。
用心去爱吧,身体是不管用的;用心去思考吧,耳朵和眼睛是不管用的,甚至脑袋都会失灵。这样爱了,这样爱着,才能达到情感资源的最佳配置。
众多的爱情作品,各自述说着快乐和不快乐。里面的主人公,当爱情受挫之时,会增加另外一种情感的比重,那就是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电子化压缩了朋友之间的时空距离,却在淡化着情感的浓度。你有多久未曾看过老友?虽然他可能和你同在一座城市。缺少友情的关爱,快乐最大化将有缺陷。
在配置友情资源的时候,同样存在着质与量的对话。扩大交际圈子,并不能真正提高快乐产量。而且,一次交友不慎,还会削减其他资源,令快乐受损。朋友多了好办事,但这只应是结果,而不应是目标。把沙子混淆进友情之中,会降低友情的质量。
友情是岁月的佳酿,是可遇不可求的快乐资源。哪些是你快乐之时意欲分享的对象?哪些是你烦闷之时意欲倾诉的对象?哪些是你经常想念的人?这些不足10%的朋友,会给你带来90%的友情快乐。与这些少数朋友,共同分享缘分的恩赐,提高友情的质量吧!
爱情、友情,随着年轮的扩延,最终将演变为一种亲情,这才是最高境界。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赐予我们感受快乐的机会。以感恩之心真爱,以感恩之心交友,将极大提高情感资源的质量。在平和中,在安宁中,在手牵手中,在相视一笑中,快乐将最大化!
“106岁的年轻人”——许哲,在《快乐是一种习惯》书中告诉我们:“我视每一个人为我的兄弟姐妹。人类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去照顾需要我照顾的人。当然,我没有权力要求他人也那么做。这种事,需发自内心才行。”虽未曾结婚,但她不后悔:“假如我结婚,我顶多照顾丈夫和两个小孩。现在我可以照顾十个家庭,一百个老人,我的工作和时间更有价值。”
她的生命充满快乐,因为她将感恩之情融入到了慈善工作和生活之中。情感这种资源,与金钱有类似的地方。用金钱投资,可以获得金钱收益;以真情待人,也会增加你的情感资源。善待资源,但不吝啬,让自己浸身爱的环境之中吧!化身一片海,带所爱之人到欲往的彼岸!
快乐着爱,才能爱得快乐!
第三部分第17节 香甜的芋头
其实,
每个人自己的盘子里面,
就有香甜的芋头。
一名书生进京赶考,不巧突然天降暴雨。本来穿得就单薄,浑身上下还给浇透了。当书生找到一户人家,在屋檐下躲雨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把他请进了屋内。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了很久。见书生肚饿,就叫老妻煮了芋头,拿来请书生吃。芋头一进嘴,香甜之气立刻飘溢。书生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光了满满一碗。老妻又为他盛了几碗,书生吃得直到饱嗝连连。书生走时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吃芋头的温情啊!”
十多年后,当年中第的书生,已经官居宰相职位。有一次他吩咐厨师煮了芋头,可刚一入口,他就放下了筷子:“还是老人家的芋头香啊!”于是派人用车马载来了老两口。宰相请求老人的妻子再煮一次芋头。一会儿,芋头就煮好了。宰相满怀期望地吃了吃,却又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一脸愁容:“为什么从前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老人说:“芋头还是从前的芋头,烹调也还是从前的方法啊!”
环境这项快乐资源,包括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工作环境等等,对列其下方的各项资源均有影响。因此,如何调节和配置环境资源,可是对快乐产量举足轻重的。
环境资源是可以调节的吗?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北方的家乡城市,在一家银行从事国际业务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快乐产量远远高于我的快乐标准。虽然业务比较繁重,但是能够从中学到知识,我亦乐此不疲。更重要的是,我所在的部门,有一位善于快乐的经理,办公室里经常充满着笑声。机缘安排,我还遇见了一位令我终生得益的好友,情感也慢慢地滋润着我的快乐。
没过几年,虽然我的生活如前,但是工作资源和金钱资源屡屡削减。快乐减产,状况岌岌可危。我让自己尽量平和下来,盘点了一下各项资源,发现其中的环境资源已经变为负性。于是决定立刻着手调节。调节之前的快乐函数曲线如图25。有的朋友给我提出备选方案,建议我结婚。这样的话,虽然我的情感资源和生活资源会增加,但仍难以抵消环境资源的负性作用,如图26。而且,从快乐函数的连续性来看,我的不快乐势必影响到家庭和事业,如果调节不当的话,甚至会产生快乐受损的状况。我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有的朋友建议我换一份工作。可这虽然增加了工作和金钱的快乐资源,并适当减弱了环境资源的负性作用,但无法实现快乐最大化,如图27。单位的领导向我提供了第三个备选方案,可以继续在银行工作,同时考虑环境问题。我很感谢领导的好意,但我深知,快乐资源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最后,我确定了调节方案:放弃工作这项快乐资源,来北京读书,将环境资源调整为正性。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很简单,读读书,做做饭,空闲的时候与朋友聊聊天,打打电脑游戏。我把快乐标准降低到了必要快乐标准的水平,快乐产量又稳定地居于上方,如图28。快乐起来,一切就会渐入佳境。快乐起来,我今日才有缘与你分享我的快乐调节方案。
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我都没有抱怨过环境的不佳。负性资源有个特点,你越是抱怨,其他正性资源分配到负性资源的数量就会越多,快乐产量就越是下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只会浪费你的能量。当我现在快乐之时,心中非常感谢当时的同事,尤其感谢那位好友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的快乐函数是积极的,只有把负性资源调节为正性,才能实现快乐最大化。当然,环境是正性资源中改变起来最为困难的一项。但是,停止抱怨,采取平和积极的行动,总会起到调节作用。
下班的路上,车辆非常拥挤。车主感到非常烦躁。摇下车窗,想吹吹风——连空气都那么闷。“唉!这个可恶的城市,车怎么这么多,道路也不拓宽点儿?那边居然还在施工。”他看了看表,着急起来:“现在都几点了,还这么堵!真想快点回家。”这时,绿灯亮了。他一踩油门,却觉得眼前一花。“晕,撞车了!”他边抱怨着边下车,与另外一个车主理论起来。后面,还是长长的车龙。
下班的路上,车辆非常拥挤。车主打开车载音响,音乐轻轻抚摸着座椅上的皮革。他看了一眼表:“哦,忙乎了一阵儿,现在都六点了。还好今天肚子不饿,到家可以先洗个热水澡。”这时,绿灯亮了。他看见有辆车正要并线插过去,于是摇下车窗,示意那辆车先过。当他到家洗了个热水澡以后,又看了看表。哦,也不晚嘛,才7点10分。
这个城市的水资源真是紧张。你看,刚刚做了一阵饭,刚刚洗了几件衣服,就又停水了。这时,抱怨总是随之而生。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单位里,灌溉花草用的是什么水?在自己的学校里,有没有水龙头在滴水漏水呢?每个人改变一点儿环境,环境就改变着每个人的快乐。
环境资源中,有很多要素不由己控,比如“非典”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