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卷7-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磁力而偏之恂线中,既含有荷阴电之微粒,则以之投射于或物体,亦当得阴电。古篱夫妇曾用封蜡绝缘之导电体,投以恂线,而确得阴电;又以同法绝缘之铜盐,因带阴电之微粒飞去,而荷阳电。此电气之集积量,每一平方密厘每一秒时凡得4×1910安培云。恂线中带阴电之微粒,在强电场时,必偏其进行方向,即在一密厘有一万波的〔39〕之强电场,则偏四生的〔40〕许,此勃克雷氏所实证者也。
自恂所发射微粒之速度,每秒凡1。6×1010密厘,约当光速度之半,因此微粒之飞散,故恂于一小时所失之能力额凡4。4×10-6加罗厘,与前记之放出热量较,则觉甚微。又从恂之表面一平方密厘所放射之微粒,其质量亦綦少,计每一格兰之飞散,约需十亿万年。准此,则其微粒之大,应为轻气原子三千分之一,是名电子。
电子说曰,“凡物质中,皆含原子,而原子中,复含电子,电子之于原子,犹原子之于物质也。此电子受四围之电气与磁气之感化,循环飞运,无有已时,凡诸物体,罔不如是,虽吾人类,亦由是成。然飞运迟速,则因物而异,恂之电子,乃极速者,以过速故,有一部分,飞出体外,而光与热,自然发生,为辐射线。”然是说也,必电子自具物质构成之能,乃得秩然成理。不然,则纵调和之曰飞散极微,悠久之曰须无量载,而于物质不灭之说,则仍无救也。且创原子说者,非以是为至微极小,分割物质之达于究极者乎。电子说兴,知飞动之微点,实小于原子千分之一,乃不得不褫原子宇宙间小达极点之嘉名,以归电子,而原子说亡。
自X线之研究,而得恂线;由恂线之研究,而生电子说。
由是而关于物质之观念,倏一震动,生大变象。最人涅伏〔41〕,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虽曰古篱夫人之伟功,而终当脱冠以谢十九世末之X线发见者林达根氏。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十月十日《浙江潮》月刊第八期,署名自树。恂,现定名镭。
〔2〕 原质 即元素。
〔3〕 能力保存说 即能量守恒原理。
〔4〕 林达根(W。K。RoCntgen,1845—1923) 通译伦琴,德?锢硌Ъ摇R话司盼迥辏谘芯空婵辗诺绻苁狈⑾郑厣湎摺?
〔5〕 写真干板 用玻璃板制作的照相底片。
〔6〕 勃克雷(A。H。Becquerel,1852—1908) 通译柏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一八九五年起研究磷光现象,次年发现铀射线,是科学实验中认识放射性的开端。
〔7〕 磷光体铀盐 即放射Y麪光的铀盐。磷同Y麪。磷光体,放射麪光的物质。
〔8〕 机兜 抽○。
〔9〕剌伽刻耙夫体(RadioactiveSubstance)即放射性
物质。
〔10〕 休密德(E。Schmidt,1845—1921) 通译施米特,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放射性元素钍。
〔11〕 古篱夫人(Mme Curie,1867—1934) 通译居里夫人,物理学家、化学家。原名Marie Sktodowska,波兰华沙人,一八九五年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P。Curie,1859—1906)结婚,共同研究放射性物质,先后发现新元素钋和镭。
〔12〕 别及不兰 Pitchblende的音译,即沥青铀矿。居里夫妇曾从中提炼出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3〕 坡兰德(Poland) 通译波兰。
〔14〕 坡罗尼恩 Polonium的音译,即钋,它的放射性较铀强四百倍。居里夫人将它命名为坡罗尼恩,是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居里于一八九八年七月十八日在法国科学院理科博士学院报告新元素的发现时曾说:“假使这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实的话,我们想叫它钋,来纪念我俩中一人的祖国波兰。”
〔15〕按居里夫人于一九○七年始从几十吨的沥青铀矿中提得半克左右的纯粹氯化
镭,测定镭的原子量为226。到一九一○年获得纯镭。
〔16〕 Germanium 现在译为锗。
〔17〕 独比伦(A。L。Debierne,1874—1949) 通译德比尔纳,法国化学家。一八九九年他在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元素锕,次年参加居里夫妇提炼纯镭的工作。
〔18〕 爱客地恩 Actinium的音译,即锕。
〔19〕 分剂及光图 原子量和原子发射光谱线图。
〔20〕 轻二硫 即硫化氢(H2S)。铔二硫,即硫化铵(〔NH4〕2S)。
〔21〕 恂硫养四 即硫酸镭(RaSO4)。恂炭养三,即碳酸镭(RaCO3)。
〔22〕 恂绿二 即氯化镭(RaCl2)。
〔23〕 启罗格兰 Kilogram的音译垂铩?
〔24〕 格兰 Gram的音译,即克。
〔25〕 弗 Franc音译的简称,即法郎,法国货币单位。
〔26〕 银绿二 即二氯化银(AgCl2)。
〔27〕 多漠尔班(E。A。Demarcay,1852—1904) 法国化学家。他于一九○一年发现化学元素铕,曾为居里夫妇发现的元素镭提出光谱学的证明。
〔28〕 色儿路多(Celluloid) 即赛璐珞,由硝酸纤维素和樟脑制成的一种易燃性塑料。
〔29〕 密里格兰 Milligram的音译,即毫克。
〔30〕 卢索夫(S。E。Rutherford,1871—1937) 通译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新西兰。他在研究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现象方面有重要成就。
〔31〕 辩那维(Pennires) 通译奔宁山脉,在英国北部。
〔32〕 维廉可洛克(W。Crookes,1832—1919) 通译威廉。克鲁克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在研究真空管内放电现象方面有重要成就。
〔33〕 密里 Millimeter的音译,即毫米。
〔34〕 副放射线 即次级射线。
〔35〕 热电柱 即温差电偶,一种探测和度量温度的器件。
〔36〕 篷然测热器 即爆炸量热器,一种测量物体所释放或吸收热量的仪器,用以测定燃料的热值。
〔37〕 加罗厘(Calorie) 通译卡路里,简称卡,热量单位。
〔38〕 克尔格司管(Crookes tube) 通译克鲁克斯管,即阴极射线管。恺多图线(Cathode ray),即阴极射线。
〔39〕 波的 Volt的音译,即伏特,电压单位。
〔40〕 生的 Centi的音译,百分之一的意思。
〔41〕 最人涅伏 集中众人的智慧。
一九一八年
梦〔1〕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白的梦。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北京《新青年》月刊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爱之神〔1〕
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
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小娃子先生,谢你胡乱栽培!
但得告诉我:我应该爱谁?“
娃子着慌,摇头说,“唉!
你是还有心胸的人,竟也说这宗话。
你应该爱谁,我怎么知道。
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
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爱之神,古罗马神话中有爱神丘比特(Cupid),传说是一个身生双翅手持弓箭的美少年,他的金箭射到青年男女的心上,就会产生爱情。
桃花〔1〕
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
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
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
(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
桃花可是生了气,满面涨作“杨妃红”〔2〕。
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
我的话可并没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
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署名唐俟。
〔2〕 “杨妃红”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他们的花园〔1〕
小娃子,卷螺发,银黄面庞上还有微红,——看他意思是正要活。
走出破大门,望见邻家:
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用尽小心机,得了一朵百合;又白又光明,像才下的雪。
好生拿了回家,映着面庞,分外添出血色。
苍蝇绕花飞鸣,乱在一屋子里——“偏爱这不干净花,是胡涂孩子!”
忙看百合花,却已有几点蝇矢。
看不得;舍不得。
瞪眼望天空,他更无话可说。
说不出话,想起邻家:
他们大花园里,有许多好花。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署名唐俟。
人与时〔1〕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署名唐俟。
渡河与引路〔1〕
玄同〔2〕兄:
两日前看见《新青年》〔3〕五卷二号通信里面,兄有唐俟也不反对Esperanto〔4〕,以及可以一齐讨论的话;我于Esperan-to固不反对,但也不愿讨论:因为我的赞成Esperanto的理由,十分虻ィ共荒芸谔致邸?
要问赞成的理由,便只是依我看来,人类将来总当有一种共同的言语;所以赞成五Esperanto。
至于将来通用的是否Esperanto,却无从断定。大约或者便从Esperanto改良,更加圆满;或者别有一种更好的出现;都未可知。但现在既是只有这Esperanto,便只能先学这EsFperanto。现在不过草创时代,正如未有汽船,便只?孟茸滥拘≈郏惶仁挂蛭チ辖吹庇衅悴辉於滥拘≈郏虿蛔滥拘≈郏潜懔膊换岱⒚鳎死嘁膊荒芏伤恕?
然问将来何以必有一种人类共通的言语,却不能拿出确凿证据。说将来必不能有的,也是如此。所以全无讨论的必要;只能各依自己所信的做去就是了。
但我还有一个意见,以为学Esperanto是一件事,学Es-peranto的精神,又是一件事。——白话文学也是如此。——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仓圣”〔5〕面前爬起,又向“柴明华先师”〔6〕脚下跪倒;无非反对人类进步的时候,从前是说no,现在是说ne〔7〕;从前写作“凋哉”〔8〕,现在写作“不行”
罢了。所以我的意见,以为灌输正当的学术文艺,改良思想,是第一事;讨论Esperanto,尚在其次;至于辨难驳诘,更可一笔勾消。
《新青年》里的通信,现在颇觉发达。读者也都喜看。但据我个人意见,以为还可酌减:只须将诚恳切实的讨论,按期登载;其他不负责任的随口批评,没有常识的问难,至多只要答他一回,此后便不必多说,省出纸墨,移作别用。例如见鬼,求仙,打脸之类〔9〕,明明白白全是毫无常识的事情,《新青年》却还和他们反复辩论,对他们说“二五得一十”
的道理,这功夫岂不可惜,这事业岂不可怜。
我看《新青年》的内容,大略不外两类:一是觉得空气闭塞污浊,吸这空气的人,将要完结了;便不免皱一皱眉,说一声“唉”。希望同感的人,因此也都注意,开辟一条活路。
假如有人说这脸色声音,没有妓女的眉眼一般好看,唱小调一般好听,那是极确的真话;我们不必和他分辩,说是皱眉叹气,更为好看。和他分辩,我们就错了。一是觉得历来所走的路,万分危险,而且将到尽头;于是凭着良心,切实寻觅,看见别一条平坦有希望的路,便大叫一声说,“这边走好。”
希望同感的人,因此转身,脱了危险,容易进步。假如有人偏向别处走,再劝一番,固无不可;但若仍旧不信,便不必拚命去拉,各走自己的路。因为拉得打架,不独于他无益,连自己和同感的人,也都耽搁了工夫。
耶稣〔10〕说,见车要翻了,扶他一下。Nietzsche〔11〕说,见车要翻了,推他一下。我自然是赞成耶稣的话;但以为倘若不愿你扶,便不必硬扶,听他罢了。此后能够不翻,固然很好;倘若终于翻倒,然后再来切切实实的帮他抬。
老兄,硬扶比抬更为费力,更难见效。翻后再抬,比将翻便扶,于他们更为有益。
唐俟。十一月四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通信”栏,署名唐俟。《渡河与引路》是《新青年》发表本篇和钱玄同的复信时编者所加的标题。
〔2〕 玄同 钱玄同(1887—1939),名夏,后改名玄同,浙江吴兴人,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是《新青年》编者之一。著有《文字学音篇》、《古韵二十八音读之假定》等。
〔3〕 《新青年》 综合性月刊,“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六年底编辑部迁至北京,从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出九卷,每卷六期。
〔4〕 Esperanto 世界语,一八八七年波兰柴门霍甫所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新青年》自第二卷第三号(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一日)
起,曾陆续发表讨论世界语的通信,当时孙国璋、区声白、钱玄同等主张全力提倡,陶孟和等坚决反对,胡适主张停止讨论。因此,钱玄同在第五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