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 >

第3章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第3章

小说: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姑娘来了,带着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和丁香般的忧愁。姑娘和诗人共同走在这寂寥的雨巷,都撑着油纸伞,在彷徨,都带着说不出的愁怨,说不出的冷漠、凄清和惆怅。姑娘近了,投来一声莫名的太息,又渐行渐远了。    
    这一切都如同梦一样,凄清迷茫。姑娘离去了,离开这可能产生爱情、产生温暖的雨巷。雨仍在下,巷子仍是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也逝去了,太息也消散了,连惆怅也变成冰冷、枯寂的惆怅了。    
    诗人仍在撑着油纸伞,在独自彷徨。刚才的一幕,是梦还是诗人的情绪,是诗人的想象还是诗人心中的祈愿?在诗的结尾,诗人没有用“希望逢着”,而是用了“希望飘过”。那飘过的一瞬在诗人的心中升华了,成为一种境界:美。    
    这首诗将象征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诗的意象浓而不结、繁而不乱,可谓环环相扣、丝丝在理:雨的凄清愁怨和巷子的幽微动人、丁香和姑娘、姑娘的惆怅和诗人的彷徨相得益彰。这些共同奏出了低沉而优美的调子,唱出了诗人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心绪。可以说,《雨巷》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标志,标志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成熟;是一个成功的实验,既很好地吸收了西方诗歌中成功把握和表达现代社会的手法技巧,又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 中国卷第8节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1920年随父赴英读中学,后考入伦敦圣玛莉学院。同年与徐志摩相识并结为挚友。1924年和梁思成同往美国留学,习建筑学。1927年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舞美。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后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1931年到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养病,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不久到中国营造学社供职,经常随丈夫赴外地考察古建筑。1933年与闻一多等创办《学文》月刊。1937年任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编委。抗战期间辗转昆明、重庆等地。解放后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建筑学会理事。1955年4月病逝于北京。    
    名作赏析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轻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的,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第一部分 中国卷第9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1)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扉,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写着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研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着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的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第一部分 中国卷第10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2)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20世纪著名诗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算命先生推算说其“命相”不好,家中将他送到贫困农妇“大叶荷”(即大堰河)家中抚养。大堰河对诗人疼爱备至,她的纯朴和忧郁深深感染了诗人,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5岁时,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中,入私塾学习。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次年在林风眠的鼓励下到法国学习,1932年初回国。不久诗人因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罪被判入狱6年。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1935年,诗人出狱。1941年到达延安,历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8年,诗人被错划为右派,在农场劳动了20年,1978年回归诗坛。1980年出版诗集《归来的歌》。1996年诗人病逝于北京。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保姆的真切感情。然而,这首诗又不是在写大堰河:她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大堰河并没有名字,大堰河只是一个地名,是生她的地方。大堰河是普通的。她的生活中都是些平常普通的小事,那是她苦难生活的剪影。她的生活空间是有“枯死的瓦扉”的故居,是“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死后也只是“草盖的坟墓”。她的生活是“乌黑的酱碗”,是“为儿子缝补被荆棘扯破了的衣服”,是在冰冷的河里洗菜、切菜。她的儿子、丈夫都在她的照料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在她死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些,他们在炮火中,在地主的臭骂声中活着。她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都植根在大地上,都有着劳动者的伟大品质。    
    大堰河并不是没有快乐,那快乐是伟大母亲的慈爱和对乳儿深深的爱。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她从没有忘记来抱“我”,抚摸“我”,在“我”离开她时,她还在夸赞“我”,还想着“我”的结婚……大堰河同样爱着她的儿子和丈夫。她死时,他们都哭得很悲伤。大堰河,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诗不押韵,各段的句数也不尽相同,但每段首尾呼应,各段之间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诗歌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但排比的恰当运用,使诸多意象繁而不乱,统一和谐。这些使得诗歌流畅浅易,并且蕴蓄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诗歌具有一种奔放的气势,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感情,完美体现了艾青的自由诗体风格。


第一部分 中国卷第11节 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