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

第4章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加索的战役,首先是能保证主要战役的顺利进行。敌人这个计划,非常强烈地反映出法西德国是急需燃料的。
  1942年6月1日,希特勒在波尔塔瓦地区“南方”集团军群指挥人员大会上发言时宣称,如果得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内依的石油,他就要结束这场战争。与此同时,希特勒还把自己的赌注押在苏联由于失去石油,其抵抗力就会遭到破坏这一点上。“这种盘算比其盖棺论定时人们评记得还要清楚明白,更能说明其目的。”
  选择南方作为进攻目标,还取决于许多其它因素,其中也有特殊的军事因素。敌军在战线中可楔入苏联领土纵深,于是有受到红军侧翼攻击的威胁。同时,希待勒军队对苏军南部集团也有威胁。红军在这里部署的兵力虽不比西部方向少,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的草原开阔区,给敌人提供了使用装甲兵团和空军的最佳机会。希特勒匪徒在南方便于集结自己的盟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部队,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敌军夺取高加索,除上述目的外,还有一个意图是:将德军向土耳其推进,并敦促土耳其当权者下决心武装入侵苏联,苏联丢掉高加素,就失去了通过伊朗同外界保持联系;占领黑海基地,苏联黑海舰队就会遭到覆灭。希特勒匪徒认为,只要预定的进攻计划顺利实现,就可以为自己打开通向近东的道路。
  希特勒统帅部为实施其预定的战役,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为寻求进攻所必须的兵力和武器,他们没有忘记第三帝国的盟国。
  瓦尔蒙利写道:在通过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最后方案的前几个星期,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将军,受希特勒委派,访问了德国的欧洲各盟国首都。这些盟国要为此次战役派出“所掌握的全部兵力”。
  结果,希特勒匪徒从意大利和匈牙利得到承诺,各派—个加强集团军。罗马尼亚N·安东内斯库又把26个师交给德国统帅部统辖,以补充在东方作战的罗马尼亚军队。在当时情况下,拒绝和一些国家与政府首脑私人通信的希特勒,最后仅要求各同盟国把他们的全部军队都编入各自指挥的集团军。除此之外,4月5日的训令在划分盟国军队进攻地域时,尽管手法很隐蔽,但己暗示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虽然都是德国的盟国,但相互仇视。需把他们远远隔开,于是把意大利兵团插到他们的中间地带。赋于这些部队的任务是防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动用德国预备队,首先动用反坦克武器加强他们”。
  希特勒统帅部准备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的一系列措施中,“克里姆林宫”佯攻战役计划也占重要地位。其目的是,以谎情来迷惑苏联统帅部对德国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的了解。
  “克里姆林宫”战役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遵照陆军参谋总部和希特勒的命令制定的。
  在司令官克鲁格元帅和参谋长韦勒将军5月29日签署的“进攻斯科的命令”中,向“中央”集团军群下达的任务是:“歼灭敌首都两而,南面之敌军,包围莫斯科,牢固控制莫斯稠城周地区,使敌人在战役上失去利用该地区的可能性。”
  为达到这一目的,命令中向坦克第2、3集团军,第4、9集团军和步兵第59提出了具体任务。两个战役(“克里姆林官”和“兰色”)在开始时间上是一致的。
  为了把“克里姆林宫”战役计划“暴露”给红军统帅部,敌人使用了包括无线电虚拟情报在内的—切手段,在一定积度上,敌人的这种诡计是成功了。
  1942年春,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必须为战争的下一个阶段制定新的战略计划。很明显,红军继续进行尚未完成的全面进攻是不可能了。曾任副总参谋长,以后又任总参谋长的A·M·华西列夫斯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1942年4月,冬季进攻停止了。原因就在于缺乏继续进行这一攻势所必须的兵力兵器。前线部队接到了转入防御的命令。
  从前线事态发展的情况了解到,敌人在遭受打击后,开始休整,并准备积极的行动。苏联领导并不怀疑夏季一到,或者说春季一到,敌人会试途再次夺得战略主动权。因为没有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希特勒匪徒有可能从所占领的欧洲国家抽出兵力,调往东线。在分析形势时,必须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
  敌人新的大规模进攻将在哪个方向上开始呢?A·M·华西列夫斯基回忆道:“现在,大本营、总参谋部和武装力员全体领导人员,都力求更准确地识破敌人1942年春夏的企图,尽可能精确地判断主要战事可能发生存那些战略方向上。同时,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后的发展,日本、土耳其等国家的态度,或许整个战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都将取决于1942年夏季战局的结果。”
  军事侦察机夫向总参谋部报告说:“德国准备在东线实施坚决进攻。进攻最初在南部战区展开,尔后向北推进……春季进攻比铰可靠的时间是1942年4月中旬或5月初。”
  3月23日,国家安全机关又向国防委员会报告:“主要突击将在南段实施,任务是突破罗斯托夫,向斯大林格勒和南加索推进。然后,出此向里海方向进军。德国人期望以此来获得高加索石油产地。”
  然而,侦察机关的情报并没有受到重视。统帅部和总参谋部认为,德军把编有70个师的最强大集团仍部署在苏德战场中段,还在威胁着莫斯科。所以,最可能的是,敌人将在莫斯科方向上实施突击。华西列夫斯基证实说:“据我所知,多数方面军首长都同意这种看法。”
  Г·K·朱可夫元帅证实,最高统帅推测,1942年夏季,敌人能够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实施进攻,即西方和南方。但是,斯大林最担心的是莫斯科方向。后来证明,这个判断并没有被事态的发展所证实。
  对形势的估计表明,当前的任务应该是:苏军进行积极防御,积蓄强大的,经过训练的预备队、技术兵器和一切物质器材,然后转入坚决的进攻。3月中旬,Б·M·沙波什尼科夫把这种想法向最高统帅作了汇报(A·M·华西列夫斯基也在座)。这以后,制定夏季攻势计划的工作仍在进行。
  总参谋部的看法是对的,即在组织暂时战略防御的同时,苏方不应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这个观点没有完全被最高统帅所接受。而Г·K·朱可夫则赞问Б·M·沙波什尼科夫的意见。只是他认为,夏初,在西部方向上应粉碎尔热夫——维亚济马集团。这个集团控制着离莫斯科不远的宽阔要地。
  3月底,大本营又重新讨论1942年夏季的战略计划问题。这是审议西南方向指挥部提出的在5月份以布良斯克、西南和南方面军的兵力实施大规模进攻的计划时讨论的。A·M·华西列夫斯基写道:“最高统帅同意总参谋长的意见和论断。同时,还决定:在转入战略防御的同时,要在一些方向上实施局部性进攻战役,在某些方向上,目的是改善战役态轨在另一些方向上,是为了先于敌人发动进攻战役。根据这些指示,确定在列宁格勒城郊、杰米扬斯克地区、斯摩棱斯克、利哥夫——库尔斯克方向上,在哈尔科夫和克里木地区,实施局部进攻战役。”
  Б·M·沙波什尼科夫这样有威望的军事家,主管着我国最高军事机关,却不打算坚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何况,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将决定着其他许多问题。对此,人们将作为何评价呢?
  A·M·华西列夫斯基是这样解释的:“许多不熟知总参谋部在上次大战工作中可达到的那些困难条件的人,可以公正地指责其领导:他们没有给最高统帅摆出同时实施防御和进攻的弊病。在极端缺乏训练有素的预备队和物资技术器材的情况下,进行局部进攻战役是不能容忍的兵力消耗。1942年夏季的事态,非常明显地说明,只有在整个苏德战场上转入临时防御,拒绝实施象哈尔科夫这样的进攻战役,才能使我国及其武装力量避免遭受惨重失败,我们就能更早一些转入积极进攻行动,把主动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在制定1942年夏季战斗行动时的失算,以后是接受了教训的。特别是1943年夏天,决定库尔斯克弧形地带战斗行动的性质的时候。”
  研究上次大战的历史学家们,尚未结束对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的制定问题的研究工作。这个问题需要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研究时,应把1942年春夏苏军的失利是不可避免这一总的状况考虑进去。
  红军和保障红军战斗的后方,在大战第二年初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虽然不是在各方面都是很充足的,但在主要方面是充足的,可以阻止德军向苏联纵深虽重要的地区实施新的进犯。红军冬季进攻胜利后,苏联人民定能粉碎法西斯德国的信心增强了。1942年夏秋攻势前夕,象战争初期那样对红军和全国人民起反作用的突发因素已经没有了。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失去自己的效能,然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对斗争各方面的影响却越来越大。苏联军队实施现代化大战的经验所起的作用日趋显著。战争的第一年,对于全体指挥人员和政工干部是严峻考验的一年,他们大多数人得到了锻炼在实践中学到了作战本领。指挥部队作战的军官们在战火
  丰富了知识,检验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许多军政首长的名字闻名全国。苏联红军是在困难条件下,粉碎了德国侵苏“闪电战”计划,她的战斗威力和精神威力在战场上受到考验。苏联军人的集体英雄主义是他们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行动准则。
  此外,1942年春季前,红军缺乏训练有索的预备队而组建新的兵团、军团又受到最新武器生产水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合理地使用现有兵力兵器,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敌人具有更多的力量进行侵略战争。在这一个方面,苏联一方对德军的力量和专业素质,对其在进攻和防御战役中的行动特点,是比较了解的。
  苏联最高统帅部正确地估价了苏联和法西斯德国在战争中总的力量对比。但是武装斗争近期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战略决策是否正确。考虑到敌人将在中央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大本营就把战略预备队集结在加里宁、图拉、唐波夫、鲍里斯格列布斯克、沃拉格达、高尔基、斯大林格勒、萨拉托夫等地区。当时认为,根据前线事态的发展,战略预备队既可能往西南方向上得到使用,也可能在西部方向上得到使用。但事态的实际发展,证明这种设想是不正确的。
  于是,大本营确定,1942年春夏在转入防御的同时,要在列宁格勒地区、杰米扬斯克地区、奥廖尔方向上、哈尔科夫地区、顿巴斯和克里木地区实施进攻战役。这些战役如获得成功,就有可能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封锁,粉碎杰米扬斯克、哈尔科夫和其他地区的敌军集团。所以这样决定,是想尽早地把法西斯侵略者赶出苏联领土。但是,那时没有足够的先决条件顺利实施这个计划。
  随着斗争经验的积累,苏联统帅部应用各种因素,准确无误地做出判断和解决军事战略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200天大血战
  第二节 敌人再度夺回主动权
  进攻集团南翼的安全只有预先得到保障时,德军大本营才能实施新的战略计划。对于法西斯统帅部来说,把被克里木战斗牵制的第11集团军(司令官是曼施泰因)解脱出来,也是事关紧要的。这些意图迫使敌人不惜一切代价,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半岛。
  克里木地区的形势是复杂的。
  希特勒匪徒被赶出刻赤半岛后,克里木方面军的任务是彻底解放克里木半岛。但是,方面军没有利用已有的机会,组织部队快速向克里木纵深推进,致使敌人趋此空隙,重新掌握了主动仅。1942年1月15日,敌人转入进攻,再次占领了费奥多西亚,把苏军逼退到阿克——莫奈斯克地欧一刻赤半岛最狭窄的地方。克里木方面军于1942年2月末,以及3、4两个月,在刻赤半岛采取了积极行动,但未能奏效。此外,进攻的失利削弱了方面军的力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给北高加索方向总司令、苏联元帅C·M·布琼尼和克里木方面军司令Д·T·科兹洛夫中将的训令中指出:“目前,不再增加克里木方面军的兵力。因此,克里木方面军应坚守已占领地区。”但是,由于方面军领导没有很好地就地进行组织,这项任务也落空了。
  5月8日,敌人经过准备之后,又转入进攻。德国法西斯第11集团军主力部队,在航空兵第8军和第4航空队的支援下,参加了这次进攻。同时,敌人在费奥多西湾地区,进行了小股部队的舢板登陆。德军在突破克里木方面军的防御后,顺利地展开了进攻。
  5月10日夜间3点,N·B·斯大林用直通电话与克里木方军首长通话。最高统帅在听完大本营代表(一级集团军级政委)Л·З·梅赫利斯和Д·T·科兹洛夫关于前线形势的报告后,命令把第47、5l集团军、以及44集团军余部撤到“土尔其堡垒”,以避免陷入包围。他最后说:“梅赫利斯和科兹洛夫应立即组织‘土耳其堡垒’一线的防御”。
  5月11日23时50分,大本营在给高加索方向总司令的训令中,建议他马上到克木方面军司令部,敦促梅赫利斯和科兹洛夫立即到“土耳其堡垒”,在那里接受、整顿退却部队立即组织防御。训令中指示:主要任务是不许敌人从‘土耳其堡垒’向东推进。为此,要运用一切防御手段”,包括空军和海军。
  在敌人猛攻下,克里木方面军历经苦战后,向刻赤地区撤退。5月15日1点10分,大本营再次命令克里木方面军:“不准丢掉刻赤”。但为时已晚,已无法扭转已形成的局面。于是,当天(5月15日)部队渡过刻赤海峡,撤往塔曼半岛。撤退持续到5月19日,而且是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来得及撤到塔曼半岛的克里木方面军一些兵团和部队的军人,在刻赤采石场组织了游击队,开展抗击占领者的斗争。但许多人都牺牲了或成为俘虏。
  5月19日,遵照大本营训令,撤销克里木方面军,而北高加索方向总指挥部队改编为布琼尼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克里木方面军原有的部队和驻扎在北高加索、塔曼半岛以及亚速海和黑海沿岸的部队、兵团与机关都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隶属北高加素方面军指挥的有: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地域(经里海舰队司令实施指挥)、里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北高加索军区。
  北高加索方面军的任务是:‘坚守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地域,保卫塔曼半岛并不借一切代价制止敌人强渡刻赤海峡,防止敌人从克里木突入北高加索。”如若敌人在罗斯托夫——高加索方向上发起进攻,北高加索方面军一定要守住顿河一线,并同南方面军协同作战,阻止敌人楔入北高加索。
  克里木战事的发展,继续对苏联方面不利。刻赤半岛战斗结束后,敌人在1942年5月下旬,开始把第11集团军的主力调往塞瓦斯托波尔地区,并封锁了塞瓦斯托波尔。这时敌人取得新的战绩,起了决定性作用。N·E·彼得罗夫少将指挥的苏联滨海集团军,有七个步兵师,四个旅,2个海军陆战团,两个坦克营和一列装甲列车。但在敌人6月进攻前,所有师的人员配备才达编制人员的百分之五十五。参加塞瓦斯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